垂直起落羽翼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0482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垂直起落羽翼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垂直起落羽翼飞机。
背景技术
人类实现飞行的梦想已有二百年历史了,至今螺旋桨式飞机仍在使用,但由于是固定机翼,借助跑道才能起落。直升飞机可以垂直起落,但没有机翼,空气动力资源很难得以利用,航速有限。喷气式飞机的优点是速度高,但其缺点是须用较多的耐热合金、油耗高、制动困难、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空气动力资源、不需跑道、相对航速较高、制造成本低廉的仿生可垂直起落羽翼飞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单摆传动机构,将动力机转子的旋转方向经单摆传动机构转变为双向摆动方向;利用双向摆动方向的摆动杆与刚柔结合的仿生形羽翼固定连接成成对的单摆羽翼推进器,达到飞机垂直起落和飞行的目的。羽翼与地面成垂直状态的摆动使飞机得到向上的升力,羽翼逐渐改变到水平状态,飞机就得到最大的向前的推力。
本发明的单摆传动机构是这样的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通过轴承3连接。第一连杆1的另一端与动力机转轴4通过第一连杆调节机构5连接,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与万向节6通过连接轴7经套筒轴承14连接,万向节6设置有安装轴8,安装轴8两端配有轴承9,并安装在设有轴承座的固定架10上,万向节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单摆杆11,单摆杆与第二连杆处在同一平面内,动力机12安装在固定架10的另一端,动力机转轴4与单摆杆11可以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仿生形羽翼13与单摆杆11固定连接,羽翼13从连接端到羽翼尾部是逐渐由硬到软的结构。动力机的转速可调,第一连杆1与转轴4的连接位置是可调的,安装轴8与固定架10的安装角度是可调的,这样,就实现了成对的单摆羽翼可以一定幅度及频率和角度控制飞机的起落和飞行,其升力和推力的大小是与成对单摆羽翼摆动幅度、角度、频率和羽翼有效面积成正比的。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仿生成对单摆羽翼结构,比现有的螺旋桨结构飞机空气动力性能优越,且能垂直起落,不需跑道,更能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1为单摆羽翼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单摆羽翼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安装实施例1示意图;附图4为安装实施例2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连杆轴承、4-动力机转轴、5-第一连杆调节机构、6-万向节、7-连接轴、8-安装轴、9-轴承、10-固定架、11-单摆杆、12-动力机、13-羽翼、14-套筒轴承。
实施方法下面接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动力机12转动后,动力机转轴4带动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转动,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带动万向节6摆动,万向节6上的单摆杆11和羽翼13作一定幅度和角度的摆动,产生一定强度的升力或推力,调整第一连杆与转轴4的连接部位及转轴的转速,可以改变产生升力或推力的大小。现有的航空发动机及其变速机构所提供的转速是可变的,与本发明的成对单摆羽翼进行匹配,就可使其摆动幅度、角度、频率可变,调控这些参数就可使升力或推力达到最佳状态。
本发明垂直起落羽翼飞机结构新颖,产生升力或/和推力效率高,可提高航速,降低动力设备能耗,适用于航空运输行业。
权利要求
1.一种垂直起落羽翼飞机,包括机身、动力机及减速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垂直起落羽翼飞机将动力机转子的旋转方向经单摆传动机构转变为双向摆动方向,再利用双向摆动方向的摆动杆与刚柔结合的仿生形羽翼固定连接成单摆羽翼推进器,产生连续升力和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落羽翼飞机,其特征是动力机转轴(4)与单摆传动机构的第一连杆(1)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2)、万向节(6)经连接轴(7)与连接轴承(3)及套筒轴承(14)活动连接,第二连杆(2)与单摆杆(11)处在同一平面内,万向节(6)经安装轴与单摆杆(11)固定连接,单摆杆(11)与安装轴(8)垂直,且中心线过连接轴(7)中点,万向节(6)经安装轴与固定架(10)连接,其连接角度可连续调整,单摆杆(11)与羽翼固定连接,动力机(12)与固定架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落羽翼飞机,其特征是其羽翼(13)的结构从连接端到尾部逐渐由硬到软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垂直起落羽翼飞要,其特征是动力机转轴(4)与单摆杆(11)可以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动力机的转速可调,第一连杆(1)与动力机转轴(4)的连接位置可调。
全文摘要
一种垂直起落羽翼飞机,将动力机转子的旋转方向经单摆传动机构转变为双向摆动方向,再利用双向摆动方向的摆动杆与刚柔结合的仿生形羽翼固定连接成单摆羽翼推进器,产生连续升力和推力;动力机转轴4与单摆传动机构的第一连杆1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2、万向节6经连接轴7与连接轴承3及套筒轴承14活动连接,第二连杆与单摆杆11处在同一平面内,万向节经安装轴与单摆杆固定连接;羽翼13的结构从连接端到尾部逐渐由硬到软材料制成。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仿生成对单摆羽翼结构,所产生的升力和推力效率高,可提高航速,降低动力设备能耗,比现有的螺旋桨结构飞机空气动力性能优越,能垂直起落,不需跑道,适用于航空运输行业。
文档编号B64C33/00GK1590218SQ0312538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日
发明者肖思明 申请人:肖思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