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自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0022发布日期:2018-08-08 09:15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飞行器自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于飞行器具有机动灵活、反应速度快、无人驾驶、可精确控制等优点,所以飞行器在各个行业领域内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以及企业的青睐。传统的飞行器在飞行中跌落在地上导致倒放,飞行器就没办法正常飞行,只能靠人工手动恢复飞行器的正常飞行状态才能再次正常飞行,且传统的飞行器容易损坏,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飞行器自稳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便于倒放的飞行器恢复正常的飞行状态,适合户外飞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行器自稳结构,其包括机壳及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机壳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均连接有侧翼,机身两侧的侧翼均设置有气流孔,所述侧翼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气流孔内,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固定架的电机及装设于电机的输出轴的螺旋桨,所述机身的顶面高于侧翼的顶面,所述侧翼的顶面高于螺旋桨的最高点。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于螺旋桨的转动盖,所述转动盖的顶面高于侧翼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连接于侧翼的固定部及连接于固定部的安装部,所述固定部容置于气流孔内,所述安装部突伸出气流孔,所述安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机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还包括连接于安装部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与安装部之间设置有缓冲槽。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设置有支撑块。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的顶面呈圆弧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的两侧均连接有两个侧翼。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为一体式构造。

进一步地,所述侧翼呈圆筒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飞行器自稳结构,其包括机壳及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机壳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均连接有侧翼,机身两侧的侧翼均设置有气流孔,所述侧翼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气流孔内,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固定架的电机及装设于电机的输出轴的螺旋桨,所述机身的顶面高于侧翼的顶面,所述侧翼的顶面高于螺旋桨的最高点。当飞行器跌落地面而导致倒放时,由于机身的顶面高于侧翼的顶面,侧翼的顶面高于螺旋桨的最高点,所以螺旋桨不会贴在地上,操作者通过遥控器控制机身一侧的电机正转,正转的电机带动螺旋桨正转,机身另一侧的电机反转,反转的电机带动螺旋桨反转,使得机身一侧的侧翼产生向上的气流,即向上的升力,机身另一侧的侧翼产生向下的气流,即向下的升力,由于机身的顶面高于侧翼的顶面,机身就比如杠杆的支点,使得飞行器翻身,恢复正常的飞行状态;本飞行器自稳结构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便于倒放的飞行器恢复正常的飞行状态,适合户外飞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身;2、侧翼;3、气流孔;4、固定部;5、安装部;6、安装槽;7、缓冲部;

8、缓冲槽;9、支撑块;10、电机;11、螺旋桨;12、转动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自稳结构,其包括机壳及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机壳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的两侧均连接有侧翼2,机身1两侧的侧翼2均设置有气流孔3,所述侧翼2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气流孔3内,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固定架的电机10及装设于电机10的输出轴的螺旋桨11,所述机身1的顶面高于侧翼2的顶面,所述侧翼2的顶面高于螺旋桨11的最高点;具体地,机身1两侧的侧翼2关于机身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当飞行器跌落地面而导致倒放时,由于机身1的顶面高于侧翼2的顶面,侧翼2的顶面高于螺旋桨11的最高点,所以螺旋桨11不会贴在地上,操作者通过遥控器控制机身1一侧的电机10正转,正转的电机10带动螺旋桨11正转,机身1另一侧的电机10反转,反转的电机10带动螺旋桨11反转,使得机身1一侧的侧翼2产生向上的气流,即向上的升力,机身1另一侧的侧翼2产生向下的气流,即向下的升力,由于机身1的顶面高于侧翼2的顶面,机身1就比如杠杆的支点,使得飞行器翻身,恢复正常的飞行状态;本飞行器自稳结构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便于倒放的飞行器恢复正常的飞行状态,适合户外飞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于螺旋桨11的转动盖12,所述转动盖12的顶面高于侧翼2的顶面;转动盖12可相对于螺旋桨11自由转动,当飞行器倒放于地面时,转动盖12的顶面抵触地面,电机10能正常驱动螺旋桨11相对于转动盖12转动,进一步避免螺旋桨11贴在地上,保证螺旋桨11能正常转动,便于飞行器恢复正常飞行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连接于侧翼2的固定部4及连接于固定部4的安装部5,所述固定部4容置于气流孔3内,所述安装部5突伸出气流孔3,所述安装部5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机10的安装槽6;具体地,所述固定部4呈“Y”状结构。安装槽6便于电机10进行装配,且对电机10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还包括连接于安装部5的缓冲部7,所述缓冲部7与安装部5之间设置有缓冲槽8;当飞行器着陆时,缓冲槽8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飞行器与地面产生的冲击,减少飞行器震动,延长飞行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7设置有支撑块9,支撑块9对飞行器进行支撑,避免缓冲部7与地面直接接触;具体地,所述支撑块9的表面涂覆有耐磨层,使得支撑块9具备耐磨的性能,延长了支撑块9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身1的顶面呈圆弧状结构,圆弧状的机身1减小了飞行时的阻力,使得飞行器的飞行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身1的两侧均连接有两个侧翼2,提高了飞行器结构的稳定性,便于飞行器飞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为一体式构造,使得机壳的结构稳定,且便于机壳生产制造,降低机壳生产的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翼2呈圆筒状结构,有利于螺旋桨11产生的气流流动,便于飞行器飞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桨11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呈环形阵列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