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4333发布日期:2018-11-09 18:3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航空装备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

背景技术

新一代飞机的网络连通性不断增强,天线系统的复杂度随之增加,这不仅导致天线系统的故障率更高,也使其维修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雷达罩是电磁波的窗口,其主要作用之一是保护天线,防止环境对雷达天线工作状态的影响和干扰,从而减少驱动天线运转的功率,提高其工作可靠性,保证雷达天线全天候工作,因此,雷达罩也是天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绕机检查中,不仅要对雷达天线进行维护和检修,而且还需要对雷达罩的各式各样的损伤进行检修,同时,因所有的航线例行项目(包括航前、短停及航后)以及其他非例行检查如雷击检查、鸟击检查等都有涉及对天线及雷达罩的检查项目,因此,需要定期对天线及雷达罩进行检修或更换,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飞机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雷达罩形状呈圆锥壳体状,各类不同机型的雷达罩的外形、高度均不相同,检修工人需要长时间环绕在雷达罩附近工作,配备高度可调、作业面广、舒适性强、性能稳定可靠且适用于雷达罩附近的检修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国内目前在此领域仍处于空白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且性能稳定可靠的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包括梯台、高度调节装置、工作平台和底架,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下端与所述底架铰接;所述梯台包括两组连接杆和至少一块第一踏面板,两组连接杆间相互平行且两组连接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架铰接;每块第一踏面板的两侧分别与一组连接杆枢接。

进一步地,每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板与所述底架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分别通过第一销轴或螺栓件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为手动调节装置,所述手动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高度调节杆和至少一个第一手动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杆包括内套、外套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外套套设于所述内套外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梯形丝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二销轴,所述梯形丝杆一端与所述内套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套中,所述梯形丝杆的另一端装配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销轴的中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手动调节机构安装于任意一个高度调节杆的外套上并与所述第二销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杆为两根或两根以上。

优选地,两根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第二销轴通过一传动杆相连;所述第一手动调节机构为一个,且安装于任意一个高度调节杆的外套上并与位于该外套内的第二销轴连接。进一步地,两根所述高度调节杆分别与一连杆的两端连接组成一“u”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顶杆和第二手动调节机构,所述顶杆的一端通过键与所述第二手动调节机构相连,另一端螺纹旋入所述外套且与所述内套的外表面抵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手动调节机构和第二手动调节机构均为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可以为液压驱动调节装置或电动驱动调节装置或气动驱动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调节装置通过液压泵的活塞杆直接带动工作平台升降实现高度调节,所述电动驱动调节装置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工作平台升降实现高度调节;所述气动驱动调节装置通过气缸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直接带动工作平台升降实现高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的顶端设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台包括一侧开有弧形开口的第一框架、第二踏面板、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三铰接板,多个所述第三铰接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梯台、高度调节装置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上还安装有多个安装座,多个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锁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装置为快速推拉杆或快卸销等,优选为快速推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三铰接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靠近所述弧形开口的一侧设有弹性装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装置为一橡胶型材。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开口处设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二踏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开口呈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由铝型材焊制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包括第二框架、第三踏面板和脚轮,所述第三踏面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上方,所述脚轮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多个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板通过所述铰接座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所述脚轮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由多个铝型材围合而成,所述铝型材的各个侧表面上均开设有多个t型槽。

进一步地,相邻铝型材之间通过角接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铝型材与所述铰接座、安装板和第三踏面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由铝型材焊制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平台还包括升降防护装置,所述升降防护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护栏,所述护栏包括至少两根立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间及所述立杆间分别相互平行,所述立杆与所述第一横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连接且第二横杆与所述立杆间存在间隙;所述立杆上设有多个用于实现护栏定位的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通过将锁定装置插入限位孔的方式实现护栏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为两组且对称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底架、工作平台同时与高度调节装置和梯台铰接,使得检修平台整体的安全性能更好;高度调节装置可实现工作平台高度的升降,而所述梯台的两组连接杆上下端分别与工作平台和底架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该铰接机构可同时实现沿飞机机身方向上的高度与长度调节,且该机构确保第一踏面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检修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节,适用范围更广;工作平台的高度可调节,使得非工作状态时,检修平台可收缩,有利于节省贮存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梯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高度调节装置的轴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铝型材的纵截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升降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3检修平台的低位作业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3检修平台的高位作业状态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高度调节原理图。

标号说明:

1、梯台;11、连接杆;12、第一踏面板;13、第一铰接板;14、第二铰接板;15、第一销轴;

2、高度调节装置;21、高度调节杆;211、内套;2111、铰接部;212、外套;2131、梯形丝杆;2132、第一锥齿轮;2133、第二锥齿轮;2134、第二销轴;22、连杆;23、第一手动调节机构;24、传动杆;25、顶紧装置;251、顶杆;252、第二手动调节机构;

3、工作平台;31、第一框架;32、第二踏面板;33、第三铰接板;34、安装座;35、锁定装置;36、弹性装置;37、防护挡板;

4、底架;41、第二框架;411、t型槽;42、第三踏面板;43、脚轮;44、铰接座;45、安装板;

5、升降防护装置;51、护栏;511、立杆;5111、限位孔;512、第一横杆;513、第二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一种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包括梯台、高度调节装置、工作平台和底架,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下端与所述底架铰接;所述梯台包括两组连接杆和至少一块第一踏面板,两组连接杆间相互平行且两组连接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架铰接;每块第一踏面板的两侧分别与一组连接杆枢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底架、工作平台同时与高度调节装置和梯台铰接,使得检修平台整体的安全性能更好;高度调节装置可实现工作平台高度的升降,而所述梯台的两组连接杆上下端分别与工作平台和底架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该铰接机构可同时实现沿飞机机身方向上的高度与长度调节,且该机构确保第一踏面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检修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节,适用范围更广;工作平台的高度可调节,使得非工作状态时,检修平台可收缩,有利于节省贮存空间。

进一步地,每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板与所述底架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分别通过第一销轴或螺栓件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为手动调节装置,所述手动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高度调节杆和至少一个第一手动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杆包括内套、外套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外套套设于所述内套外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梯形丝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二销轴,所述梯形丝杆一端与所述内套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套中,所述梯形丝杆的另一端装配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销轴的中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手动调节机构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手动调节机构安装于任意一个高度调节杆的外套上并与所述第二销轴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至少一个高度调节杆上安装有第一手动调节机构,通过第一手动调节机构即可实现高度调节操作简便,也可在两个高度调节杆上分别设置第一手动调节机构,使得操作更便利;利用梯形丝杆的自锁性,确保工作平台的稳定性,防止坠落。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杆为两根或两根以上。

优选地,两根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第二销轴通过一传动杆相连;所述第一手动调节机构为一个,且安装于任意一个高度调节杆的外套上并与位于该外套内的第二销轴连接。

优选地,两根所述高度调节杆分别与一连杆的两端连接组成一“u”形框架结构。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两个高度调节杆通过连杆连接成一体,增加稳定性,确保两根高度调节杆的高度同步,提升了工作平台的安全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顶杆和第二手动调节机构,所述顶杆的一端通过键与所述第二手动调节机构相连,另一端螺纹旋入所述外套且与所述内套的外表面抵接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高度调节装置上设置顶紧装置,当高度调节杆的高度达到工作平台要求的工作高度后,旋转第二手动调节机构,通过第二手动调节机构带动顶杆顶紧内套,进一步确保高度调节装置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动调节机构和第二手动调节机构均为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的顶端设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还可以为液压驱动调节装置或电动驱动调节装置或气动驱动调节装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高度调节装置还可采用常规的液压驱动调节装置或电动驱动调节装置或气动驱动调节装置实现高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调节装置通过液压泵的活塞杆直接带动工作平台升降实现高度调节;所述电动驱动调节装置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工作平台升降实现高度调节;所述气动驱动调节装置通过气缸驱动输出端带动工作平台升降实现高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台包括一侧开有弧形开口的第一框架、第二踏面板、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三铰接板,多个所述第三铰接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梯台、高度调节装置铰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三铰接板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梯台、高度调节装置铰接;第一框架一侧设有弧形开口以适应雷达罩的圆锥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上还安装有多个安装座,多个所述安装座上均设有锁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装置为快速推拉杆或快卸销等,优选为快速推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板与所述第三铰接板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靠近所述弧形开口的一侧设有弹性装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弹性装置防止检修平台靠近雷达罩时对罩外造成损伤。

优选地,所述弹性装置为一橡胶型材。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开口处设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二踏面板。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防护挡板上表面高于第二踏面板,有效降低作业人员跌落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开口呈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由铝型材焊制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包括第二框架、第三踏面板和脚轮,所述第三踏面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上方,所述脚轮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下方。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二框架的下方安装脚轮,使得装置可灵活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多个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板通过所述铰接座与所述第二框架铰接,所述脚轮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由多个铝型材围合而成,所述铝型材的各个侧表面上均开设有多个t型槽。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铝型材的四面均开设t型槽,使得各连接装置可灵活调整。

进一步地,相邻铝型材之间通过角接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铝型材与所述铰接座、安装板和第三踏面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平台还包括升降防护装置,所述升降防护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护栏,所述护栏包括至少两根立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间及所述立杆间分别相互平行,所述立杆与所述第一横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连接且第二横杆与所述立杆间存在间隙;所述立杆上设有多个用于实现护栏定位的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通过将锁定装置插入限位孔的方式实现护栏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为两组且对称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两侧。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采用铝型材制作而成,结构轻巧且移动方便。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如图1所示,一种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包括梯台1、高度调节装置2、工作平台3、底架4和升降防护装置5,所述高度调节装置2的上端与所述工作平台3连接,下端与所述底架4连接;所述升降防护装置5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3上,如图2所示,所述梯台包括两组连接杆11和两块第一踏面板12,两组连接杆11间相互平行且两组连接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工作平台3铰接,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架4铰接,所述第一踏面板12间相互平行,每块第一踏面板12的两侧分别与一组连接杆11枢接。每组连接杆包括两根平行分布的连接杆,所有连接杆的长度相等。

所述连接杆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板13和第二铰接板14,所述第一铰接板13与所述工作平台3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板14与所述底架4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板13和第二铰接板14分别通过第一销轴15与所述连接杆11固定连接成一体。

如图3-4所示,所述高度调节装置2包括两个高度调节杆21、连杆22、第一手动调节机构23、传动杆24和顶紧装置25,两个所述高度调节杆21分别与所述连杆22的两端连接组成一“u”形框架结构,所述高度调节杆21包括内套211、外套212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外套212套设于所述内套211外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梯形丝杆2131、第一锥齿轮2132、第二锥齿轮2133和第二销轴2134,所述梯形丝杆2131一端与所述内套211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外套212中,所述梯形丝杆2131的另一端装配有第一锥齿轮2132;所述第二销轴2134的中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133,所述第一锥齿轮2132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133啮合连接;两根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第二销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杆24相连;所述第一手动调节机构23为一个且安装在其中一个高度调节杆的外套上并与位于该外套内的第二销轴2134连接。所述第一手动调节机构23和第二手动调节机构252均为手轮。所述顶紧装置25包括顶杆251和第二手动调节机构252,所述顶杆251的一端通过键与所述第二手动调节机构252相连,另一端螺纹旋入所述外套212且与所述内套211的外表面抵接连接。所述第一手动调节机构23和第二手动调节机构252均为手轮。所述内套211的顶端设有铰接部2111,所述铰接部2111与所述工作平台3铰接。

如图5所示,所述工作平台3包括一侧开有弧形开口的第一框架31、第二踏面板32、所述第一框架31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三铰接板33,多个所述第三铰接板3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梯台1、高度调节装置2铰接。所述第一框架31上安装有多个安装座34,所述安装座34上设有锁定装置35,所述锁定装置35为快速推拉杆。所述第一铰接板13与所述第三铰接板33铰接。所述第一框架31靠近所述弧形开口的一侧设有弹性装置36。所述弹性装置36为一橡胶型材。所述弧形开口处设有防护挡板37,所述防护挡板37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二踏面板32。所述弧形开口呈半圆形。所述第一框架31由铝型材焊制而成。

如图6所示,所述底架4包括第二框架41、第三踏面板42和脚轮43,所述第三踏面板42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41的上方,所述脚轮43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41的下方。所述第二框架41上设有多个铰接座44,所述第二铰接板14通过所述铰接座44与所述第二框架41铰接,所述脚轮43通过安装板45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4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框架41由多个铝型材围合而成,如图7所示,所述铝型材的各个侧表面上均开设有多个t型槽411,相邻铝型材之间通过角接件(图中未示出)进行连接。所述铝型材与所述铰接座44、安装板45和第三踏面板42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41均由铝型材焊制而成。

如图8所示,所述升降防护装置5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3两侧的两组护栏51,所述护栏包括至少两根立杆511、第一横杆512和第二横杆513,所述第一横杆512与第二横杆513间及所述立杆511间分别相互平行,所述立杆511与所述第一横杆51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横杆512与第二横杆513连接且第二横杆513与所述立杆511间存在间隙;所述立杆511上设有多个用于实现护栏定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5111通过将快速推拉杆插入限位孔5111的方式实现护栏51定位。

本发明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依据待作业装置的高低,调节高度调节装置2的升降度,从而使得检修平台处于低位状态(如图9所示)或处于高位状态(如图10所示)。具体地,高度调节装置2的升降度调节过程为:转动第一手轮,第一手轮通过与第一手轮直接相连的高度调节杆中的第二销轴2134带动第二锥齿轮2133,通过第二锥齿轮2133与第一锥齿轮2132的啮合配合带动第一锥齿轮2132,第一锥齿轮2132带动梯形丝杆2131的旋转,实现内套211与外套212的相对移动;另一高度调节杆则由传动杆24带动实现联动,具体由传动杆24带动另一高度调节杆中的第二销轴实现两根高度调节杆的联动,当工作平台到达所需要的工作高度后,通过梯形丝杆的自锁性实现防坠落;同时还分别旋转两根高度调节杆上的第二手动调节机构252,通过第二手动调节机构带动顶杆251,使得两根高度调节杆上的顶杆分别顶紧相应的内套,使得平台更为稳定,消除制作误差或间隙引起的晃动。下降时则操作顺序相反。

本实施例装置的高度调节原理如图11所示,其中abcdef分别代表其中一侧的两根连接杆及高度调节杆与底架及工作平台的铰接点,abef为平行四边形,由于a、b、c点始终置于水平地面上,d、e、f始终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ab和ef始终平行,当高度调节杆的尺寸由l1调节为l2时后,e点始终位于图中的以be为半径的圆周上运动,使得bcde中bc和de所在的直线始终处于水平,确保高度调节过程中装置平稳;同理,高度调节杆的尺寸调节为l3等长度时,原理类似。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一种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为一根且一根高度调节杆的上端与工作平台的中部铰接,下端与底架的中部铰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一种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为三根,三根高度调节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下端分别与底架铰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该检修平台具有高度可调、作业面广、适用性好、舒适性强且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称飞机雷达罩用检修平台,并不限于本发明结构的检修平台用于维修雷达罩,将本发明结构的检修平台用于雷达罩附近的其他装置检修或用于其他场合也均属于本发明装置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