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无人机机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7528发布日期:2018-12-14 22:01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工业无人机机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无人机机身。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目前无人机在快递运输、灾难救援、测绘、农业、航拍、影视摄影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各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无人机技术。

现有工业无人机的机身通常采用上下两碳板,中间用铝柱连接的夹板结构;由于工业无人机的轴距通常较大,因此现有的工业无人机机身常常因抗弯强度不足,而出现折断进而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工业无人机机身抗弯强度不足进而发生折断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业无人机机身。

一种工业无人机机身,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下榫槽;各所述下榫槽围绕所述底板设置;

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容置孔及若干上榫槽;所述容置孔呈通孔状连通所述顶板的两侧;各所述上榫槽围绕所述顶板设置;

侧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所述侧板组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若干榫头;各所述榫头分别对应插设在各所述下榫槽与上榫槽内;所述侧板组件包括若干支撑板及若干纵板;及

若干立柱,各所述立柱分别与所述底板及顶板连接。

上述工业无人机机身,通过在在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支撑板及纵板,使支撑板与纵板承受了大部分的弯曲载荷并形成盒状结构,进而有效的加强了工业无人机机身的抗弯能力;由于该工业无人机机身采用榫卯结构,使工业无人机机身的安装及后期的维修更加的容易方便;通过设置三角形支撑孔既保证了支撑板的承载能力又减轻了重量;通过设置各开孔有效减轻了各纵板质量而且可以对工业无人机机身内的其他部件进行散热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两个;所述纵板设置有两个;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纵板依次交替连接,两所述支撑板呈相对设置,两所述纵板呈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孔;各所述支撑孔呈三角形通孔状结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纵板上设置有若干开孔;各所述开孔呈通孔状对应连通各所述纵板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板远离所述容置孔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与各所述开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对应设置在所述散热槽内,各所述立柱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与纵板为榫卯结构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纵板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对应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下电池部;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下电池部对应的上电池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下阀体部;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下阀体部对应的上阀体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工业无人机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工业无人机机身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述的侧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工业无人机机身;

10-底板,11-下榫槽,15-下电池部,16-下阀体部;

20-顶板,21-容置孔,22-上榫槽,25-上电池部,26-上阀体部;

30-侧板组件,35-榫头,40-支撑板,45-支撑孔,50-纵板,55-开孔,60-散热槽,70-安装孔,75-安装块;

80-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工业无人机机身100,包括底板10、顶板20、及分别设置在该底板10与顶板20之间侧板组件30及若干立柱80;该工业无人机机身100用于容置外界的驱动系统及其他所需的配套装置。

底板10呈直板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该底板10上设置有若干下榫槽11;各下榫槽11围绕该底板1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底板10呈矩形结构设置;各下榫槽11呈长条状结构设置在该底板10上。可以理解地,该底板10的形状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及多边形中的一种。更进一步地,该底板10上设置有下电池部15及下阀体部16;该下电池部15呈矩形环状结构设置在底板10的一端,该下电池部15与底板10的设置方向相同,用于安装驱动电池;下阀体部16呈矩形直板状设置在底板10的一端,用于安装减压阀,该下电池部15与下阀体部16呈相对设置。

顶板20呈直板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该顶板20与底板10的设置方向相同;该顶板20上设置有容置孔21及若干上榫槽22;该容置孔21呈通孔状连通顶板20的两侧,用于放置安装外界的驱动系统及其他所需的配套装置;各上榫槽22围绕该顶板2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顶板20与底板10的形状相对应为矩形结构设置;各上榫槽22呈长条状结构设置在该顶板20上。可以理解的,该顶板20的形状对应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及多边形中的一种。更进一步地,该顶板20上设置有上电池部25及上阀体部26;该上电池部25与下电池部15相对应设置,该上电池部25呈矩形环状结构设置在顶板20的一端,该上电池部25与下电池部15同向设置;上阀体部26与下阀体部16相对应设置,该上阀体部26呈矩形直板状沿下阀体部16方向延伸设置在顶板20的一端,该上阀体部26与上电池部25呈相对设置。

侧板组件30沿竖直方向设置并分别与顶板20及底板10连接;该侧板组件30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若干榫头35;各榫头35分别对应插设在各上榫槽22及下榫槽11内,该侧板组件30分别与顶板20及底板10为榫卯结构。该侧板组件30包括若干支撑板40及若干纵板50;各支撑板40与各纵板50依次交替连接,各支撑板40呈矩形直板状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各支撑板40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孔45;各支撑孔45呈三角形通孔状结构设置,各支撑孔45依次交错间隔设置;各纵板50呈矩形直板状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各纵板50上设置有若干开孔55;各开孔55呈圆形通孔状并在纵板50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各开孔55连通各纵板50的两侧;各纵板50远离容置孔2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槽60;该散热槽60呈矩形状结构设置,该散热槽60由两侧的支撑板40、底板10、顶板20及纵板50围设而成,散热槽60与对应的各开孔55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个,该支撑板40设置有两个;对应的该纵板50设置有两个;两支撑板40呈相对设置,两纵板50呈相对设置,两支撑板40与两纵板50依次交替设置围成矩形状结构设置;两支撑板40分别设置在底板10靠近下电池部15的一端及靠近下阀体部16的一端,用于加强工业无人机机身100用于设置电池及减压阀位置的强度。

该侧板组件30呈榫卯结构设置,各支撑板40与纵板50之间为榫卯结构连接固定。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各支撑板40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孔70;安装孔70呈矩形长条状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各纵板50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孔70设置有安装块75;安装块75对应呈矩形块状自纵板50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各安装块75对应插设在各安装孔70内。

各立柱80呈圆柱状结构设置,各立柱80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立柱80的一端与底板10连接,另一端与顶板20连接,用于支撑固定该顶板20与底板10,以加强工业无人机机身100的强度。可以理解地,各立柱80可对应设置在侧板组件30内侧或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各立柱80对应设置在侧板组件30外侧的各散热槽60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业无人机机身100的工作原理为:安装时,先将各支撑板40及纵板50依次交替安装在底板10上,将榫头35对应插入各下榫槽11内进行榫卯;连接固定后将各支撑板40与各纵板50连接,将安装块75对应插入各安装孔70内,将各支撑板40与各纵板50进行榫卯;将侧板组件30连接固定后再将顶板20盖设在侧板组件30上,将各榫头35插入各上榫槽22内,使顶板20与侧板组件30之间连接固定;最后将立柱80分别与顶板20及底板10固定连接,用以加强工业无人机机身100抗弯曲强度。

上述工业无人机机身,通过在在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支撑板及纵板,使支撑板与纵板承受了大部分的弯曲载荷并形成盒状结构,进而有效的加强了工业无人机机身的抗弯能力;由于该工业无人机机身采用榫卯结构,使工业无人机机身的安装及后期的维修更加的容易方便;通过设置三角形支撑孔既保证了支撑板的承载能力又减轻了重量;通过设置各开孔有效减轻了各纵板质量而且可以对工业无人机机身内的其他部件进行散热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