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飞行运输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1352发布日期:2021-02-03 16:5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飞行运输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舱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飞行运输舱。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民用直升机的货仓跟直升机大多为一体的,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小,不管是装配货物还是人员输送在数量上都是比较少的,一些特殊物资对时间要求也比较高,比如病人输送,应急物品输送,所以大批量人员物资输送也是直升机的一个短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飞行运输舱。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飞行运输舱,解决了民用直升机因舱体空间较小而导致的运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多功能飞行运输舱,包括直升机主体,所述直升机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且所述主起落架之间安装有挂舱,所述挂舱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轮槽,且所述轮槽内均套接有车轮,所述车轮均与挂舱铰接,且所述挂舱的一侧镶嵌有舱门,所述舱门与挂舱铰接,且所述挂舱的一侧镶嵌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沿挂舱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且所述观察窗关于挂舱呈对称分布,所述挂舱的两端底部分别安装有后抗坠气囊和前抗坠气囊,且所述挂舱的顶端安装有主空降伞包、副空降伞包和连接卡钩,所述连接卡钩关于挂舱呈对称分布。
[0006]
优选的,所述挂舱的一端镶嵌有后跳板门,且所述后跳板门的底端与挂舱铰接,所述后跳板门远离挂舱的一侧安装有备胎。
[0007]
优选的,所述挂舱远离备胎的一端底部安装有液压升降撑杆,且所述挂舱位于液压升降撑杆的一端安装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轴,且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且所述固定侧板关于固定板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侧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且所述固定轴的圆周外壁固定套接有转轴和侧盘,所述侧盘关于转轴呈对称分布,且所述侧盘的圆周侧壁均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关于侧盘呈环形阵列分布,且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铰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末端开设有卡齿,且所述卡齿与齿槽互相匹配,所述转轴的圆周外壁铰接有钢索。
[0008]
优选的,所述挂舱的内部开设有腔体,且所述腔体内安装有折叠座椅。
[0009]
优选的,所述折叠座椅包括平板和靠板,且所述平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呈竖直状,且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挂舱和平板铰接,所述平板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靠板铰接,且所述平板靠近靠板的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均套接有套环,且所述平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靠板的两侧铰接有挂钩,且所述挂钩套接于固定块。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挂舱可通过顶部安装主空间伞包和副空降伞包进行
空投,同时在直升机发生故障时也可进行紧急伞降,位于挂舱的底部两端分别安装了前抗坠气囊和后抗坠气囊,从而减小伞降时触地的冲击力,进一步保护乘客或货物安全。2、挂舱的一端安装有后跳板门,打开后跳板门的顶端绕底端偏转后搭地以方便人员进出或货物搬运,后跳板门上挂接有备胎,以防止车轮发生故障。 3、该装置在拖行时通过钢索拉紧转轴和侧盘使其有转动的趋势,侧盘通过齿槽与卡齿卡接从而阻止转动的发生,使得钢索的长度固定,当钢索从拖车上拆下时,反转侧盘使得齿槽的旋转方向顺延弯杆的延伸方向,从而使得卡齿从齿槽中滑脱避免卡接,同时使得转轴将钢索卷收。4、该装置的折叠座椅通过将靠板向平板方向偏转,此时挂钩即可从固定块上松脱,抬起挂钩即可放倒靠板,再将平板抬起,取下第二连杆,即可将平板和靠板沿第一连杆放平,此时即可改客舱为货舱。
[00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展示垂直起降飞行器通勤使用平台化和配套飞行客货箱体的结构新颖,且该装置拥有较为完善的安全配置且具备陆空两用的能力,并能够在客舱和货舱模式间快速便捷的转换。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挂舱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挂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座椅结构示意图。
[0017]
其中:1、直升机主体;2、前起落架;3、主起落架;4、挂舱; 5、轮槽;6、车轮;7、舱门;8、观察窗;9、后抗坠气囊;10、前抗坠气囊;11、主空降伞包;12、副空降伞包;13、连接卡钩;14、后跳板门;15、备胎;16、液压升降撑杆;17、牵引装置;18、固定板;19、弯杆;20、固定侧板;21、固定轴;22、转轴;23、侧盘; 24、齿槽;25、卡齿;26、钢索;27、腔体;28、折叠座椅;29、第一连杆;30、平板;31、靠板;32、挂钩;33、固定块;34、第二连杆;35、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
参照图1-图5,一种多功能飞行运输舱,包括直升机主体1,所述直升机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前起落架2和主起落架3,且所述主起落架3之间安装有挂舱4,所述挂舱4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轮槽5,且所述轮槽5内均套接有车轮6,所述车轮6均与挂舱4铰接,且所述挂舱4的一侧镶嵌有舱门7,所述舱门7与挂舱4铰接,且所述挂舱 4的一侧镶嵌有观察窗8,所述观察窗8沿挂舱4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且所述观察窗8关于挂舱4呈对称分布,所述挂舱4的两端底部分别安装有后抗坠气囊9和前抗坠气囊10,且所述挂舱4的顶端安装有主空降伞包11、副空降伞包12和连接卡钩13,所述连接卡钩13关于挂舱4呈对称分布,所述挂舱4的一端镶嵌有后跳板门14,且所述后跳板门14的底端与挂舱4铰接,所述后跳板门14的远离挂舱4的一侧安装有备胎15,所述挂舱4远离备胎15的一端底部安装有液压升降撑杆16,且所述挂舱4位于液压升降撑杆16的一端安装有牵引装置17,所述牵引装置17包括固定板18和固定
轴21,且所述固定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20,且所述固定侧板20关于固定板18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侧板20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 21,且所述固定轴21的圆周外壁固定套接有转轴22和侧盘23,所述侧盘23关于转轴22呈对称分布,且所述侧盘23的圆周侧壁均开设有齿槽24,所述齿槽24关于侧盘23呈环形阵列分布,且所述固定板18的顶端铰接有弯杆19,所述弯杆19的末端开设有卡齿25,且所述卡齿25与齿槽24互相匹配,所述转轴22的圆周外壁铰接有钢索26,所述挂舱4的内部开设有腔体27,且所述腔体27内安装有折叠座椅28,所述折叠座椅28包括平板30和靠板31,且所述平板 30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杆29,所述第一连杆29呈竖直状,且所述第一连杆29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挂舱4和平板30铰接,所述平板30 远离第一连杆29的一端与靠板31铰接,且所述平板30靠近靠板31 的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杆34,所述第二连杆34的两端均套接有套环35,且所述平板30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3,所述靠板31的两侧铰接有挂钩32,且所述挂钩32套接于固定块33。
[0020]
该装置属于陆空两用,可挂舱4通过顶部的连接卡钩13与直升机主体1的悬挂装置连接,挂舱4可通过顶部安装主空间伞包11和副空降伞包12进行空投,同时在直升机发生故障时也可进行紧急伞降,位于挂舱4的底部两端分别安装了前抗坠气囊10和后抗坠气囊 9,从而减小伞降时触地的冲击力,进一步保护乘客或货物安全,挂舱4的一端安装有后跳板门14,打开后跳板门14的顶端绕底端偏转后搭地以方便人员进出或货物搬运,后跳板门14上挂接有备胎15,以防止车轮6发生故障,挂舱4的底端安装有液压升降撑杆16,通过液压机驱动伸缩,从而在非飞行挂载时负责支撑挂舱4保持平衡,当该装置采用拖车拖行时,可通过钢索26与拖车拖环绕接,该装置的牵引装置为棘轮结构,钢索26拉紧时转轴22和侧盘23有转动的趋势,侧盘23通过齿槽24与卡齿25卡接,从而阻止转动的发生,使得钢索26的长度固定,当钢索26从拖车上拆下时,反转侧盘23,此时齿槽24的旋转方向顺延弯杆19的延伸方向,从而使得卡齿25 从齿槽24中滑脱,同时使得转轴22卷收钢索26,因此该装置的钢索26与转轴22不可反向绕接,该装置的折叠座椅28采用可折叠设计,将靠板31向平板30方向偏转,此时挂钩32即可从固定块33上松脱,抬起挂钩32即可放倒靠板31,再将平板30抬起,取下第二连杆34,即可将平板30和靠板31沿第一连杆29放平,此时即可改客舱为货舱。
[00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