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容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860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的容纳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容纳箱,这种容纳箱包括一底板,该底板具有一对平行的框架,每个框架形成一叉槽,并且这对框架相互连接,还具有一侧壁容纳凹穴(pocket),,该侧壁容纳凹穴形成于所说的这对框架之间;一对端壁,这对端壁被可转动地支撑在底板上,以便在一折叠位置和一直立位置之间可以转动移动,在所说的折叠位置时,这对端壁被堆叠在底板上,在所说的直立位置时,这对端壁从底板直立起来;和一对侧壁,这对侧壁在相互堆叠的状态下能被容纳在侧壁容纳凹穴中,从而当容纳箱被组装好时,所说的这对端壁相互对置,所说的这对侧壁相互对置,所说的侧壁垂直于所说的端壁,并且这些端壁和侧壁都从底板上直立起来,从而形成长方体形状。
相关技术的描述从现有技术中可以知道这种可折叠的容纳箱,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2562035和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2580423中就公开了这种可折叠的容纳箱。在这种可折叠的容纳箱中,通过把众多的条杆相互组合起来,制成一网格部分,再把该网格部分与一些形成侧壁上部的框架相连接,这样就构成了侧壁。
在已知的可折叠容纳箱中的侧壁的这种结构中,被容纳元件的一部分有可能从网格部分中的间隙突出到外侧,并且迫切希望增加强度。从增加强度这个观点来说,是容易制造这种侧壁的,但在这种情况中,必须最大程度地抑制侧壁重量的增加。此外,由于两侧壁以相互堆叠的方式被容纳在侧壁容纳凹穴中,因此还必须抑制处于堆叠状态中的两侧壁的厚度。
发明概述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容纳箱,其中,侧壁被构造成能防止被容纳元件的一部分突出,并且使侧壁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还可避免重量的增加,此外,还能防止增大成对的侧壁在相互堆叠在一起时的厚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特点,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箱,这种可折叠箱具有一底板,该底板包括一对平行的框架,每个框架形成一叉槽,并且相互连接,且在所说框架之间形成一侧壁容纳凹穴;一对端壁,这对端壁可转动地被支撑在所说的底板上,以便在一折叠位置和一直立位置之间可进行转动移动,在所说的折叠位置时,这对端壁被堆叠在所说的底板上,而在所说的直立位置时,这对端壁从所说底板上直立起来;一对侧壁,这对侧壁能以相互堆叠的状态被容纳在所说的侧壁容纳凹穴内,从而当所说容纳箱被组装好时,就使得所说的这对端壁相互对置,且所说的这对侧壁以垂直于端壁的方式相互对置,并且所说的这对端壁和这对侧壁都直立在所说底板上,从而形成长方体形状,其中,每个所说的侧壁都包括一壁板,该壁板由一金属板制成,并呈直角四边形;一框架板,该框架板由金属板制成,并呈直角四边形的管状,并且以垂直的方式被固定到所说壁板外周边的外表面上;众多的金属条,这些金属条相互连接并组成网格形状,并且这些金属条在所说壁板的外表面那一侧被固定到所说壁板和所说框架板上,所说框架板设置有一些凹口,以确保当所说侧壁以相抱方式(embraced manner)被相互堆叠起来以便使这些侧壁的外表面相互对置时,这些侧壁被相互堆叠,并使所说框架板在内侧和外侧上部分地相互贴近。
采用具有第一特点的这种结构,通过由壁板来构成侧壁的大部分,就能可靠地防止被容纳元件从侧壁突出。此外,即使壁板的厚度被设置成极小的数值,壁板也能被框架板及众多的金属条加强,从而就可以使侧壁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还可以避免侧壁重量的增加。此外,由于在框架板中设置了一些凹口,从而确保当侧壁以相抱的方式被相互堆叠起来以便使侧壁的外表面相互对置时,这些侧壁被相互堆叠,并使框架板部分地相互贴近。因此,可以防止侧壁在堆叠状态时厚度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和第二特点,除了具有第一特点的结构之外,所说的底板具有一些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每个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具有一突壁,该突壁从外侧与直立状态的端壁的下部相对置,并且这些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把两个所说框架的相对两端的上表面连接起来;一些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这些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在所说突壁内侧把两个所说框架的相对两端的下表面连接起来;所说突壁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一些凹口,以便确保当众多的底板在所说端壁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以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被堆垛起来时,覆盖在上方的底板的框架端部位于所说的这些凹口内;每个所说的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都以突起方式设置有一限制壁,当众多的底板在所说端壁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以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被堆垛起来时,所说的限制壁从内侧与位于下方的底板的所说突壁相对置。在这种结构中,所说的这些凹口被设置在突壁的相对两侧,并且,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位于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的突壁的内侧。因此,在底板的端壁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这些底板能以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被堆垛起来,并且,当容纳箱被组装好之后,突壁从外侧与端壁的下部相对置。因此,可以防止端壁向外掉落。此外,当把处于经折叠状态的容纳箱以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堆垛起来时,位于上方的容纳箱的限制壁从内侧与位于下方的容纳箱的突壁相互对置。这样,就能防止容纳箱沿框架的长度方向发生相互偏移。
通过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就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上面所描述的和其它的发明目的、特点和优点。


图1至16表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这些图中图1是已组装好的容纳箱的前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箭头2所示方向看时所得的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箭头3所示方向看时所得的仰视图;图4是沿着图1中的箭头4所示方向看时所得的放大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箭头5所示方向看时所得的视图;图6是一端壁的前视图;图7是沿着图6中的线7-7的经放大的剖面图;
图8是类似于图5的示意图,不过图8所表示的是当端壁处于被折叠状态时的情况;图9是一侧壁的前视图;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箭头10所示方向看时所得的视图;图11是沿着图2中的线11-11的经放大的剖面图,用于说明使侧壁与底板接合和脱开的操作情况;图12是处于堆叠状态的侧壁的侧视图;图13是处于堆叠状态的侧壁的一平面示意图;图14是一平面示意图,用于说明把堆叠的侧壁安装到底板内的操作;图15是一前视图,其中堆叠好的侧壁被容纳在侧壁容纳凹穴中;图16是处于叠层状态的已组装好的容纳箱的前视图。
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3,容纳箱一旦被组装成后,这种容纳箱呈上部敞开的长方体形状,并且包括一底板14;一对端壁15,15;一对侧壁16,16。
另外,参照图4,底板14包括一对框架17,17,这对框架17,17相互平行;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end lower surface-connecting member)18,18,用于连接框架17,17的对置端部(opposed ends)的下表面;一对中部下表面连接元件19,19,用于连接框架17,17长度方向上中部的下表面;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20,20,用于连接框架17,17的对置端部的上表面;一中部上表面连接元件21,用于把框架17,17长度方向上中部的上表面相互连接;一底盘22,用于连接框架17,17的上表面;众多的金属条23,23,这些金属条23,23相互连接并呈网格形状,并且这些金属条被连接在底盘22下表面的除中部连接元件21处以外的一些位置;支架24,这些支架被固定到框架17,17的对置端部的外侧。
每个框架17都整体地设置有一主框部17a,该主框架部17a被做成具有大致呈U形断面的形状,从而当容纳箱要被叉式升降机(forklift)或类似物提升时,该主框部向下打开,形成一叉槽,用于接收叉子(图中未示);一内衬领17b,该内衬领从除了主框部17a的对置端部以外的内侧下部向内延伸;一外衬领17c,该外衬领从主框部17a的对置端部的外侧下部向外延伸;一锁定部分17d,该锁定部分从外衬领17c的尖端向上升起。锁定部分17d被制成具有大致呈U形断面的形状,从而使得该锁定部分朝主框部17a敞开。
在框架17,17之间形成一侧壁容纳凹穴26。成对的堆叠侧壁16,16被容纳在该侧壁容纳凹穴26内,所容纳的侧壁16,16被支撑在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18,18和中部下表面连接板19,19上。
每个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20都具有一突壁20a,该突壁20a从外部与竖直的端壁15的下部相对置,并且连接框架17,17的对置端部的上表面。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18在这些突壁20a内侧的一些位置处连接框架17,17的对置端部的下表面。此外,在每个突壁20a的对置两侧上形成一些凹口20b,20b,从而使得当在端部15被折叠的状态下把众多的底板14以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堆垛起来时,位于上面的底板14的框架17,17的端部就置于这些凹口20b,20b内。在每个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18上以突起的方式设置一限制壁18a,并且当在端部15被折叠的状态下把众多的底板14以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堆垛起来时,该限制壁18a与位于下面的底板14的突壁20a从内部相对置。此外,限制壁18a还用于防止容纳在侧壁容纳凹穴26中的侧壁16,16从侧壁容纳凹穴26中脱离。
每个支架24都是由模具钢制成的,并具有大致呈U形断面的形状,而且被固定到框架17的对置端部的外侧,从而使得它们的相互对置的侧面被打开。每个支架24的上部突出到框架1 7的上部之上。
参照图5至图7,端壁15包括一对支柱29,29;一端板30,该端板30由金属板材制成,并被固定到所说的支柱29,29上;众多的金属条元件31,这些金属条31相互连接从而组成网格形状,并且被固定到端板30的外表面上。
这些支柱29,29分别被可转动地支撑在底板14的支架24,24上,从而使得每个支柱能在一折叠位置与一直立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说的折叠位置时,支柱被重叠在底板14上,而在直立位置时,支柱从底板15直立起来。当这些支柱29,29中的每根支柱被折叠起来时,支柱能被容纳在主框部17a和底板14的锁定部分17d之间。端板30被在这样的位置处被固定到这些支柱29,29上,即,在所说的位置处,当端壁15处于直立位置时可以避免端板30对底板14造成妨碍。
支撑轴32被固定到底板14的支架24上,并且插设通过设置于支柱29下端的支撑孔33内。每个支撑孔33都具有一细长孔部33a和一接合孔部33b。其中这个细长孔部33a被制造成这样子的,即,当端壁15处于直立位置时,支撑轴32位于该细长孔部33a的一端,而当端壁15被从直立位置变成折叠位置时,支撑轴32位于该细长孔部33a的另一端从而形成用于支柱29进行转动的轴,在这种状态中,如图5中箭头34所示,支柱29已被提升起来。其中的接合孔部33b与细长孔部33a的所说另一端的下端相连,从而当端壁15处于图8中所示的折叠位置时,支撑轴32就定位于相应的位置中。接合孔部33b被做成当端壁15处于折叠位置时可以通过与支撑轴33的接合来阻止端壁15沿水平方向在底板14上移动。
这些端壁15,15被制造成具有这样的高度,即,当这些端壁处于折叠状态时,这些端壁能被重叠在中部上表面连接元件21的对置侧的底板14上。
参照图9和图10,每个侧壁16都包括一壁板35,该壁板35由金属板制成,并被制成直角四边形;一框架板36,该框架板36由金属板制成,并被制成直角四边形管状(right-angled quadrilateral piped shape),并且被在直角处被固定到壁板35的外周边上;众多的金属条37,这些金属条37被相互固定,并组成网格形状,而且这些金属条37在壁板35的外表面侧被固定到壁板35和框架板36上。
框架板36包括一对纵向板部36a,36a,这对纵向板部36a,36a相互平行延伸,并且被固定到壁板35的两侧上;一上部横向板部36b,被固定在壁板35的上部,以便把纵向板部36a,36a的上部相互连接起来;一下部横向板部36c,被固定在壁板35的下部,以便把纵向板部36a,36a的下部相互连接起来。在纵向板部36a,36a的下部设有凹口38,38。
此外,下部横向板部36c具有这样的长度,以致于从侧向观看侧壁16时,如图10所示,该下部横向板部36c从纵向板部36a,36a突出。下部横向板部36c能与底板14的锁定部分17d接合,如图11所示。
于是,侧壁16被制成使得它的下端能被放置在主框部17a和底板14的锁定部分17d之间的外衬领17c上。当侧壁16围绕着下部横向板部36c的尖端与锁定部分17d相接合处的位置,从侧壁16已被倾斜从而使下部横向板部36c的尖端已与锁定部分17d接合的姿态,被提升时,侧壁16直立在外衬领17c上,并使侧壁的下部横向板部36c与锁定部分17d相接合。
此外,侧壁16,16中的每个侧壁的形状和大小都被这样确定,即,使得一旦把侧壁折叠起来时,相互堆叠的该对侧壁16,16能被容纳在底板14中的侧壁容纳凹穴26内。
每个侧壁16的上端的相对两侧和端壁15上部的相对两侧通过能将它们分离开的连接装置39相互连接。连接装置39包括一连接销40,该连接销40被安装在侧壁16的上部;一接合孔42,该接合孔42被设置在端壁15的上部,从而使连接销40能被插入到接合孔42内。
连接销40的一端成整体地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弯折的一接合部40a,一大致呈L形的操作杆41以直角方式与连接销40的中部相连。连接销40可转动且可沿轴向滑动地被一支撑板部35a和框架板36的纵向板部36a支撑着,所说的支撑板部35a成整体地被设置在壁板35的上部,从而使得它与框架板36的纵向板部36a的上部从内侧相对置。端壁15的支柱29的上部设置有一接合孔42,从而使连接销40的一端插入该接合孔42。接合孔42被制成细长形状,以便确保接合部40a能被插入接合孔42内,并且也能从接合孔42内撤出。
侧壁16的壁板35的上部成整体地设置有一夹板部35b,用于把操作杆41的基部夹紧在夹紧板部35b和支撑板部35a之间;一夹紧板部35c,用于把操作杆41的基部夹紧在夹紧板部35c和纵向板部36a之间。当连接销40被转动,从而使插在接合孔42内的接合部40a与支柱29的外表面接合时,操作杆41的基部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即,在个位置中,操作杆的基部被夹在纵向板部36a和夹紧板部35c之间,并且在这种状态中,侧壁16和端壁15的上部被相互连接。为了松开接合部40a与支柱29的接合,可以转动操作杆41,以便使操作杆从纵向板部36a和夹紧板部35c之间的一个位置移开。此外,通过移动操作杆41来使连接销40沿轴向移动到一个与支撑板部35a和夹紧板部35b之间的一个位置相对应的一个位置,接合部40a被移动到这样一个位置,即,在这位置中,从而使接合部40a能与纵向板部36a的外表面接合,并且通过转动操作杆41使得操作杆41被夹在支撑板部35a和夹紧板部35b之间,接合部40a能被保持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即,在这种状态中,使接合部40a与纵向板部36a的外表面接合。
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容纳箱被折叠起来时,从底板14移开的这对侧壁16,16和这对端壁15,15被相互叠置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侧壁16,16以相互相抱的方式被相互叠置,从而使得它们的外表面相互对置,并且,凹口38位于相对两侧上。这样,侧壁16,16就被相互叠置起来,从而使它们的框架板36,36在内侧和外侧相互部分地贴近。
按上述方式相互叠置的这对侧壁16,16被插入底板14中的侧壁容纳凹穴26内,如图14和图15所示。为了有便于进行这种插入操作以及便于进行把侧壁16,16从侧壁容纳凹穴26移开的操作,在侧壁16,16中的每个侧壁上固定一对夹子43,43。通过把侧壁16,16容纳在侧壁凹穴26内,并把端壁15,15折叠到底板14上,就使整个容纳箱变成它的折叠状态。
如图16所示,可以把众多的组装好的容纳箱相互堆垛起来。在对这些容纳箱进行堆垛期间,用于接收位于上部的容纳箱的底板14的四个角的接收部44被设置在每个端壁15的支柱29的上端。
下面将对本实施例的操作情况进行描述。这种可折叠的容纳箱包括底板14;成对的端壁15,15,这对端壁15,15被可转动地支撑在底板14上,以便在折叠位置和直立位置之间进行转动移动,当在折叠位置时,这些端壁可以被叠置在底板14上,当在直立位置时,这些端壁可以从底板14上直立起来;成对的侧壁16,16,这对侧壁能以相互叠置的状态被容纳在底板14中的侧壁容纳凹穴26内。这些侧壁16中的每个侧壁都包括壁板35,该壁板由金属板制成,并被制成直角四边形;一框架板36,该框架板被制成直角四边形管状,并以垂直的方式被固定到壁板35外周边的外表面上;众多的金属条37,这些金属条相互连接并组合成网格形状,并在壁板35的外表面侧被固定到壁板35和框架板36上。
因此,通过利用壁板35来制成侧壁16的大部分,就可以可靠地防止被容纳元件的一部分从侧壁16突出。此外,即使壁板35的厚度被设置成极小的数值,壁板35也能被框架板36及众多的金属条37加强,从而就可以使侧壁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还可以避免增加侧壁16的重量。
此外,端壁15的大部分也是由端板30构成的,因此,也就能可靠地防止被容纳的元件的一部分从端壁15突出。此外,即使端板30的厚度被设置为极小的数值,该端板30也能被支柱29及众多的金属条31加强,从而能使端壁15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还可避免增加端壁15的重量。
此外,侧壁15的框架板36设置有一些凹口38,38,用于确保当这对侧壁16,16以相抱的方式相互叠置,以便容纳在侧壁容纳凹穴26内时,它们的外表面被相互对置,框架板36能被相互叠置,从而使框架板部分地相互贴近。因此,当侧壁16,16以相抱的方式被叠置以便使它们的外表面相互对置时,它们就相互叠置,并使框架板36,36在内侧和外侧上部分地相互贴近。因此,就可以防止在侧壁的叠置状态中增大这些侧壁16,16的厚度,这样就有助于减小底板14的厚度。
底板14包括一些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20,每个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都具有突壁20a,该突壁20a与直立状态的端壁15的下部从外侧相对置,并且这些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把框架17,17的两端的上表面相互连接起来;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18,用于把突壁20a内侧的框架17,17两端的下表面连接起来。在每个突壁20a的两侧设置有一些凹口20b,20b,从而当把众多的底板14在端壁15被折叠的状态下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堆垛起来时,使上方的底板14的框架17,17的各端部位于这些凹口20b,20b内。限制壁18a以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在每个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18上,并且当把众多的底板14在端壁15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以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被堆垛起来时,该限制壁18a与下方的底板14的突壁20a从内部相互对置。
采用这种结构的底板14,就使得在端壁15处于折叠状态下底板14能被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堆垛起来,这是因为凹口20b,20b被设置在每个突壁20a的相对两侧,并且每个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18位于每个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20的突壁20a的内侧。
此外,当容纳箱被组装好时,突壁20a与端壁15的下部从外侧相对置,从而可以防止端壁15向外落下。当把处于折叠状态的容纳箱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堆垛起来时,上方的容纳箱的限制壁18a与上方的容纳箱的突壁20a从外侧相对置,从而可以防止容纳箱沿着框架17,17的长度方向相互偏移。
尽管已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应当知道,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所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设计作出各种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的容纳箱,具有一底板,该底板包括一对平行的框架,每个框架形成一叉槽,并且相互连接,还包括有在所说框架之间形成的一侧壁容纳凹穴;一对端壁,这对端壁可转动地被支撑在所说的底板上,以便在一折叠位置和一直立位置之间可进行转动移动,其中在所说的折叠位置,这对端壁被堆叠在所说的底板上,而在所说的直立位置,这对端壁从所说底板上直立起来;一对侧壁,这对侧壁能以相互堆叠的状态被容纳在所说的侧壁容纳凹穴内,从而当所说容纳箱被组装好时,就使得所说的这对端壁相互对置,所说的这对侧壁以垂直于端壁的方式相互对置,并且所说的这对端壁和这对侧壁都直立在所说底板上,从而形成长方体形状,其中,每个所说的侧壁都包括一壁板,该壁板由一金属板制成,并呈直角四边形;一框架板,该框架板由金属板制成,并呈直角四边形的管状,并且以垂直的方式被固定到所说壁板外周边的外表面上;众多的金属条,这些金属条相互连接并组成网格形状,并且这些金属条在所说壁板的外表面侧被固定到所说壁板和所说框架板上,所说框架板设置有一些凹口,以确保当所说侧壁以相抱方式被相互堆叠起来以便使这些侧壁的外表面相互对置时,这些侧壁被相互堆叠,并使所说框架板在内侧和外侧部分地相互贴近。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容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底板具有一些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每个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具有一突壁,该突壁从外侧与直立状态的端壁的下部相对置,并且这些端部上表面连接元件把两个所说框架的相对两端的上表面连接起来;一些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这些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在所说突壁内侧把两个所说框架的相对两端的下表面连接起来;所说的突出壁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一些凹口,以便确保当多个底板在所说端壁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以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被堆垛起来时,覆盖在上方的底板的框架端部位于所说的这些凹口内;每个所说的端部下表面连接元件都以突起方式设置有一限制壁,当多个底板在所说端壁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以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被堆垛起来时,所说的限制壁从内侧与位于下方的底板的所说突壁相对置。
全文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容纳箱,包括一底板,该底板具有一侧壁容纳凹穴;一对端壁,这对端壁被可转动地支撑在底板上;一对侧壁,这对侧壁在相互堆叠的状态下能被容纳在侧壁凹穴内。每个侧壁包括一壁板,该壁板被制成直角四边形;一框架板,该框架板以垂直的方式被固定到壁板外周边的外表面上;众多的金属条,这些金属条组合成网格形状,并且被固定到壁板和框架板上。框架板设置有凹口,用于确保当这些侧壁以相抱方式被相互堆叠起来以便使这些侧壁的外表面相互对置时,这些侧壁可以被相互堆叠起来,并使框架板在内侧和外侧部分地相互贴近。这样,就可以防止被容纳元件的一部分突出,并且使所说的侧壁能被制造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还可避免重量的增加。此外,还可以防止增加所说的这对侧壁的厚度。
文档编号B65D19/02GK1504390SQ0315742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4日
发明者小林茂, 片山雅博, 粕谷清史, 博, 史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光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