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机械用管道和具有该管道的纤维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963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纤维机械用管道和具有该管道的纤维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机械具备的管道,具体说来涉及一种除去管道内回 丝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纤维机械用管道,具有与吸气箱等负压源连接来向纤维 机械的各部分供应吸引力的结构。公开了这种管道的有日本特开平9-53766号公报和日本实公昭49-1032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53766号公报公开的纺纱机用管道由构成片构成,其 中上述构成片是将筒状的管道按与其两端交叉的平面分割成多个且为 至少能够层叠多个形状相同的构成片的形状。日本特开平9-53766号爿> 报的管道釆用该结构在包装时易于层叠各构成片,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地 进行包装。日本实公昭49-10328号公报公开的管道,在具有弯曲形状 的内侧表面的壳体内产生空气和污染物的涡流,从而能够在输送时避免 污物滞留。另外,在自动络纱机等纤维机械中,接头作业等产生的回丝,在从 巻绕单元送入管道内后,经过管道内部而被排出到外部。但是如日本特 开平9-53766号公^L所述的断面形状为多边形的管道,存在空气流在管 道内的底部或角部不流通,会导致回丝在管道内残留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实公昭49-10328号公报中的方案,通过产 生涡流来提高在管道内输送污物的能力。但是,内侧面被形成为弯曲状 的管道,必须经对板材进行加工来形成曲面,并且对接头部分进行焊接 等复杂的工艺来制造。另外,采用圆筒状结构的管道的时,必须在曲面 上安装用于向巻绕单元等各部分供应吸引力的配管等,因此不易进行巻 绕单元与管道的连接。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除去管道 内的回丝且易于制造的纤维机械用管道。本发明的课题如上所述,下面对解决课题的方式和效果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之一,纤维机械用管道利用在其端部配置的负压源来吸 引并除去回丝,其构成如下。即,管道形成为按与上述负压源的吸引方 向垂直的面切断的断面形状为多边形。并且,构成为在管道内产生旋流。由此,当管道内存在可能滞留的回丝时,也能够通过旋流有效地除 去。从而能够减小除去回丝所需的负压源的吸引力并降低能耗。另外, 由于断面形状构成为多边形,因此通过对易加工的板状部件进行组合或 者折弯而易于制造管道。在上述的纤维机械用管道中,优选下述结构。即,管道具有形成为 平面状且成为构成上述断面形状的一面的管道壁面。上述管道壁面上形孔。与上述空气流入孔相面对的内壁,形成为相对于上述管道壁面倾斜。由此,从空气流入孔流入的空气被倾斜状的内壁引导至一定的方 向,因此能够在管道内高效地产生旋流。因此,能够通过形成空气流入 孔这样的简单结构来产生旋流。另外,形成有空气流入孔的管道壁面形 成为平面状,因此能够简化在纤维机械中构成的吸引路径与空气流入孔 的连接部的结构。在上述的纤维机械用管道中优选构成为,上述断面形状为顶点数5 以上的多边形。由此,通过增加顶点的数量能够使管道的断面形状接近圆形。从而 在管道内成为易于产生旋流的状态,能够有效地除去管道内的回丝。在上述的纤维机械用管道中优选,上述断面形状内切的最大径的内 切圆与构成该断面形状的全部的边相切。由此,不会因管道的形状妨碍旋流的流动,从而能够提高除去回丝4根据本发明之二,纤维机械具备上述纤维机械用管道和与上述管道 连接的作为上述负压源的吸气箱。这样提供的纤维机械,能够降低吸气箱的容量,并且有效地防止回 丝在管道内滞留。根据本发明之三,纤维机械用管道利用在其端部配置的负压源来吸 引并除去回丝,其构成如下。即,管道形成为按与上述负压源的吸引方 向垂直的面切断的断面形状为多边形。另外,管道具有形成为平面状且 成为构成上述断面形状的一面的管道壁面。另外,上述管道壁面上形成有用于向纤维机械的各部分供应吸引力的1个或2个以上的空气流入 孔。另外,与上述空气流入孔相面对的内壁,形成为相对于上述管道壁 面倾斜。由此,从空气流入孔流入的空气被倾斜状的内壁引导至一定的方 向,因此当管道内存在可能滞留的回丝时也能够有效地除去。因此,能够减小除去回丝所需的负压源的吸引力并降低能耗。并且 由于断面形状构成为多边形,因此能够通过对易加工的板状部件进行组 合或者折弯而容易地制造管道。另外,形成有空气流入孔的管道壁面形 成为平面状,因此能够简化纤维机械中构成的吸引路径和空气流入孔的 连接部的结构。


图l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络纱机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道形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道形状的正视图。图4是按与吸气箱的吸引方向垂直的面切断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 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吸气管道内的气流状态的吸气管道的主剖视图。图6是按与吸气箱的吸引方向垂直的面切断变形例的吸气管道的剖 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道(六边形断面)内部的平均流量 分布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吸气管道(五边形断面)内部的平均流量分布 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现有的吸气管道(长方形断面)内部的平均流量分布的 示意图。
图IO是表示圆筒状结构的吸气管道内的平均流量分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络纱机10的局部立体图。
如图1所示,作为纤维机械的自动络纱机10具备自动络纱机架 12、多个巻绕单元ll、吸气管道(blower duct) 20、巻装输送器75。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自动络纱机10还具有在巻绕单元11 排列方向上的一端配置的吸气箱(blower box)(负压源)、机台控制装 置和自动落筒装置(automatic doffer)等。吸气箱用于对各巻绕单元 ll产生吸引力。机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巻绕单元ll的各部分。自动落 筒装置用于自动地对通过各巻绕单元11形成的满巻状态的巻装和空的 巻绕筒管(bobbin) 70进行交换。通过该自动落筒装置从巻绕单元11 取下的满巻状态的巻装被巻装输送器75等输送到适当的场所。
自动络纱机架12形成为框架状,从而能够支承巻绕单元11、吸气 管道20、巻装输送器75和上述自动落筒装置等。巻绕单元11用于使从 供纱筒管解舒的纱线横动并巻绕于巻绕筒管70来以规定的长度形成规 定形状的巻装,巻绕单元11并列配置于自动络纱机架12。
吸气管道20用于将吸气箱的吸引力向各个巻绕单元11分配供应, 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上述吸气箱连接。吸气管道20设置于自动络纱机架12,并且为在巻绕单元ll的背面侧朝向侧面。由此巻绕单元ll为被 从背面侧支承于吸气管道20的形式。在该吸气管道20的正面侧外壁上 形成有第一空气流入孔31、第二空气流入孔32和第三空气流入孔33。 经过这些空气流入孔向巻绕单元11的各部分供应吸气箱的吸引力。另 外,后面将对吸气管道20进行详述。
接着,对巻绕单元11进行具体说明。巻绕单元11的主要结构包括 纱库式供应装置61、供纱筒管保持部62、解舒辅助装置63、张紧装置 64、接头装置65、纱线瑕疯检测装置66、巻绕滚筒69。
纱库式供应装置61,如图1所示被支承于从巻绕单元11的下部向 正面斜上方延伸的支架。在该纱库式供应装置61上,能够在配置于上 述支架的顶端部的纱库转盘(magazine pocket)的各个收纳孔(未图示) 中以倾斜姿态设置供纱筒管。上述纱库转盘能够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等 进行间歇的旋转驱动,利用该间歇驱动以及纱库转盘具有的未图示的控 制阀,向供纱筒管保持部62供应供纱筒管。
上述纱库式供应装置61具备在纱库转盘的上部中央部配置的吸引 部,通过该吸引部吸引在上述收纳孔内设置的供纱筒管的纱线端头。另 外,该吸引部经由软管连接第三空气流入孔33。
供纱筒管保持部62用于将供纱筒管设置于解舒位置,并具备用于 将从上述纱库转盘获取的供纱筒管移动到解舒位置的移动单元。由此, 从纱库式供应装置61供应的供纱筒管,被安置于巻绕单元11的适当位 置。
解舒辅助装置63用于向在供纱筒管上部形成的气围(balloon)赋 予适当的张力。解舒辅助装置63通过使覆盖供纱筒管的管芯的限制部 件随着从供纱筒管进行纱线解舒联动地下降,从而向上述气闺提供适当 的张力。
张紧装置64通过向移动的纱线赋予规定的张力来提高巻装的品质。 作为该张紧装置64,其可以采用门式或盘式的结构等。
接头装置65在纱线瑕疯检测装置66检测出纱线瑕疯而进行剪纱 时,或者在纱线从供纱筒管解舒的过程中发生断头等时,用于将供纱筒
7管侧的下纱线与巻装侧的上纱线联结起来。
纱线瑕疯检测装置66,具备用于检测纱线粗细的传感器,能够通过对来自该传感器的纱线粗细信号进行监控来检测纱线瑕疵。另外,在上述纱线瑕疯检测装置66附近,还设有在检测出纱线瑕疯时立即将纱线剪断的切断器(未图示)。
在接头装置65的下侧和上侧设有捕捉供纱筒管侧的下纱线而向接头装置65引导的下纱线引导管67,捕捉巻装侧的上纱线而向接头装置65引导的上纱线引导管68。下纱线引导管67和上纱线引导管68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巻绕单元11本体旋转。
在下纱线引导管67的顶端形成有吸引口 71,在上纱线引导管68的顶端安装有吸嘴(suction mouth) 72。上纱线引导管68连接于吸气管道20的第一空气流入孔31,能够使顶端的吸嘴72产生吸引流。该吸嘴72的吸引部分形成为细长状且包含巻装的宽度,用于捕捉巻装表面上的纱线端头。另外,下纱线引导管67连接于吸气管道20的第二空气流入孔32,能够使吸引口 71产生吸引流。另外,巻绕单元ll具备未图示的闸门装置,通过该闸门装置能够切换是否在下纱线引导管67的吸引口71和上纱线引导管68的吸嘴72上作用吸引力。
当使用该结构进行接头作业时,下纱线引导管67在捕捉位置吸引捕捉到下纱线后,旋转到上方以将下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65。另外,上纱线引导管68在旋转到上方的捕捉位置而吸引捕捉到巻装表面上的上纱线后,旋转到下方以将上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65。通过接头装置65进行上纱线和下纱线的接头作业,多余的纱线则被适当地剪断。剪断的纱线作为回丝被下纱线引导管67和上纱线引导管68吸入,并通过第一空气流入孔31和第二空气流入孔32而送出到吸气管道20内。
巻绕滚筒69用于旋转驱动巻装(巻绕筒管70 ),并且与未图示的驱动电机连接。在该巻绕滚筒69的周面上形成有横动槽,纱线通过该横动槽往复移动而巻绕成巻装。
接着,参照图2、图3、图4和图5对吸气管道20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道20形状的立体图。图3是吸气管道20的正视图。图4是按与吸气箱的吸引方向垂直的面切断吸气管道20的剖视图。图5是示意性表示吸气管道20内的气流状态的吸气管道20的主剖视图。
如图2所示,吸气管道20形成为按与吸气箱的吸引方向垂直的面切断的断面形状为六边形的筒状。具体而言,上述断面形状为将矩形的两组对角中的一组切去而成的六边形。该吸气管道20通过对板材进行弯曲加工并组合这些板材的工艺等来制造。如上所述,在吸气管道20的端部连接有吸气箱,并通过该吸气箱在吸气管道20内作用吸引力。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吸气管道20的正面侧的壁面上形成有空气流入孔。下面对空气流入孔和形成有该空气流入孔的壁面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正视时位于上侧的第一壁面35上形成有第一空气流入孔31,在正视时位于下侧的第二壁面36上形成有第二空气流入孔32和第三空气流入孔33。如图4所示,第一壁面35形成为平面状,按与自动络纱机10的接地面基本垂直的方向配置。另外,第一壁面35构成为,一端与吸气管道20的上表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壁面36连接。第二壁面36形成为平面状,随着从与上述第一壁面35连接的部分向下延伸,第二壁面36以接近背面侧的方式倾斜,并且构成为与吸气管道20的下表面连接。
第一空气流入孔31在空气流入孔中配置于最上方,在第一壁面35上形成为贯通状的孔。在该第一空气流入孔31上安装有用于向上纱线引导管68的吸嘴72供应吸引力的配管,经过该配管使吸嘴72产生吸引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空气流入孔31的直径,形成为比第二空气流入孔32和第三空气流入孔33的直径大。由此,从第一空气流入孔31流入吸气管道20内的空气流入量,也比从其它空气流入孔流入的流入量大。
第二空气流入孔32位于上述第一空气流入孔31的下方,在第二壁面36的上部形成为贯通状。在第二空气流入孔32上安装有用于向下纱线引导管67的吸引口 71供应吸引力的配管,通过该配管使吸引口 71产生吸引流。
第三空气流入孔33在空气流入孔中配置于最下方,在第二壁面36
9上形成为贯通状的孔。该第三空气流入孔33正视时设置于上述第二空气流入孔32的左侧。在第三空气流入孔33上安装有用于向纱库式供应装置61的吸引部供应吸引力的软管,通过该软管在上述吸引部上作用吸引力。与纱库式供应装置61连接的吸引部,总是处于吸引状态,从吸引部吸引的空气从第三空气流入孔33持续地流入管道内。
形成有空气流入孔的第一壁面35和第二壁面36由平面状板材构成。因此易于在平面部分上设置固定件,来安装用于向巻绕单元11的各部分(吸嘴72、吸引口71、纱库式供应装置61)供应吸引力的配管或软管。这里,为了向巻绕单元11侧适当供应吸气箱的吸引力,需要防止在吸气管道20与配管等的连接部产生间隙。为了这种需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固定件的安装平面形成为平面状,因此与安装面由曲面形成的现有的圆筒状的吸气管道相比,能够简化用于安装配管的安装结构,并且易于进行安装作业。
如图4所示,在吸气管道20内与第一空气流入孔31相对的对面壁38,被构成为随着向下方延伸以靠近背面侧的方式倾斜。第一壁面35如上所述构成为相对于自动络纱机10的设置面基本垂直,因此上述对面壁38相对于第一壁面35倾斜。因此,从在第一壁面35上形成的第一空气流入孔31流入吸气管道20的空气,沿着对面壁38的倾斜被向下方引导。通过将从第一空气流入孔31流入的空气沿着一定方向引导,从而能够在吸气管道20内产生环状运动的空气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道20构成为,使构成吸气管道20的内壁的全部的板材的内侧面(内壁),相对于图4中点划线所示最大径的内切圃50相切。因此,从第一空气流入孔31流入的空气,不会被吸气管道20的内壁阻碍而能够顺畅流动。
采用该结构能够将吸气箱的吸引力经由吸气管道20供应至各巻绕单元11。在巻绕单元11中进行接头作业时,开放巻绕单元11侧的闸门,对上纱线引导管68和下纱线引导管67作用吸引力。接头作业产生的不需要的回丝,被上纱线引导管68的吸嘴72和下纱线引导管67的吸引口 71吸引,分别从第一空气流入孔31和第二空气流入孔32被吸引到吸气管道20内。另外,空气从第三空气流入孔33持续地流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空气流入孔31的空气流入量较大,因此从第二空气流入孔32和第三空气流入孔33流入的空气,汇入到从第一空气流入孔31流入的空气所产生的空气流中。
另外,如图5中的空心箭头所示,在吸气管道20内,通过来自吸气箱的吸引力产生向吸气箱侧吸引的力。该吸气箱的吸引力,与被对面壁38引导至一定方向的空气流结合,在吸气管道20内产生旋转为螺旋状的旋流。从第一空气流入孔31、第二空气流入孔32和第三空气流入孔33送入管道内的回丝,被巻入该旋流中在吸引方向上输送而不会在吸气管道20的底部滞留。通过旋流向吸气箱输送的回丝,被回收到未图示的吸气箱中。
接着,参照图6对断面形状为五边形的吸气管道2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该变形例除了吸气管道卯的断面形状为五边形以外,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有时对和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iJL明。
如图6所示,变形例的吸气管道卯,按照其断面形状为五边形的形式,通过对板材进行适当的加工而形成为筒状。在吸气管道卯的端部连接有吸气箱,在吸气管道卯内产生朝向吸气箱的吸引流。
正面侧的正面壁95构成为相对于自动络纱机10的接地面基本垂直。在该正面壁95上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以贯通孔形式分别形成有第一空气流入孔91、第二空气流入孔92、第三空气流入孔93。第一空气流入孔91的直径形成为比第二空气流入孔92和第三空气流入孔93大,从该第一空气流入孔91流入的空气流入量也最大。
与第一空气流入孔91相面对的对面壁98,随着向下延伸而以靠近背面侧的方式倾斜。从第一空气流入孔91流入的空气被对面壁98的倾斜面引导,在吸气管道90内形成圆形那样的一定方向的气流的流动。通过该气流的流动和吸气箱产生的吸引流而形成旋流。另外,构成吸气管道90的断面形状的全部板材的内壁被构成为与吸气管道卯内的最大径的内切圆50相切,因此不会对所产生的旋流的流动造成妨碍。
从第二空气流入孔92和第三空气流入孔93流入的空气流汇合到旋流中,从第二空气流入孔92和第三空气流入孔93流入的回丝也通过旋流进行输送。这样,即使在断面形状为五边形的吸气管道卯内也能够
通过在内部产生旋流,有效地将可能在吸气管道90内滞留的回丝除去。
接着,参照图7至图10对断面形状不同的四种吸气管道中的空气流的模拟结果进行说明。图7至图IO俯视表示距离吸气管道底面10mm位置的平均流量分布(等高线分布)。在图7至图10所示吸气管道的一端(图中下侧端部)连接有吸气箱,在朝向该吸气箱的方向上产生吸引力。另外,来自下纱线引导管67、上纱线引导管68、纱库式供应装置61的空气,经由空气流入孔流入到吸气管道内。
图7表示与图4等所示吸气管道20(六边形断面)有关的模拟结果。图8表示与图6所示吸气管道90(五边形断面)有关的模拟结果。另外,在本模拟实验中,也对现有的断面形状为长方形和圆形的吸气管道进行了实验。断面为长方形的情况如图9所示,断面为圆形的情况如图10所示。另外,图7至图10所示的模拟结果均表示距离吸气管道的内底面10mm上方高度(在断面为圆形的情况下,距离内面的最下端10mm上方的高度)的平均流量分布。该平均流量分布是按照lm/s表示此处的速度绝对值相等的部分的等高线分布。该分布图的紊乱程度大的部分表示管道内的气流紊乱程度大者,反之,分布图的紊乱程度小的部分则表示管道内的气流紊乱程度小者。
如图7至图IO所示,随着与吸气箱的距离增大,压力损失增大而导致产生的吸引力降低,由于这种吸引力降低和从空气流入孔流入的流入空气,所以在四种吸气管道内都发生气流紊乱。但是图7所示的六边形断面的吸气管道,与断面形状不同的其它吸气管道相比气流的紊乱较少。另外,图10所示的圆筒状的吸气管道,与其它形状的吸气管道相比断面积较小,来自空气流入孔的流入空气的影响较大,因此气流的紊乱比较激烈。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这种具有顶点数5以上的多边形断面的吸气管道,能够在内部高效地产生旋流,其与现有的吸气管道相比能够减小吸引方向的损失速度,回丝的输送能力较高。另外,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其中六边形断面的吸气管道的损失速度尤其小,因此就有效除去回丝而言在模拟结果中比较理想。
12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道20具有以下结构。即,吸气管 道20形成为按与吸气箱(负压源)的吸引方向垂直的面切断的断面形 状为多边形。另外,该吸气管道20构成为在该吸气管道20内产生旋流。
由此,能够通过旋流有效地将可能在吸气管道20内滞留的回丝除 去。因此能够减小除去回丝所需的负压源的吸引力并降低能耗。另外, 由于断面形状构成为多边形,因此能够通过对易加工的板材(板状部件) 进行组合或折弯而容易地制造吸气管道20。
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道20中具有以下结构。即,吸气管道20具 有第一壁面35,该第一壁面35形成为平面状且成为构成上述断面形状 的一面。在第一壁面35上形成有第一空气流入孔31,用于向自动络纱 机10的各巻绕单元11供应吸引力。第一空气流入孔31面对的对面壁 38,形成为相对于第一壁面35倾斜。
由此,从第一空气流入孔31流入的空气,被倾斜状的对面壁38引 导至一定的方向,因此能够在吸气管道20内高效地产生旋流。因此, 能够通过形成第一空气流入孔31这样的简单结构来产生旋流。另外, 形成有第一空气流入孔31的第一壁面35形成为平面状,因此能够筒化 在自动络纱机10中构成的用于向巻绕单元11供应吸引力的吸引路径与 第一空气流入孔31的连接部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 第一空气流入孔31的直径形成为在空气流入孔的直径中为最大,空气 的流入量也较大。因此,当上述闸门开放时,从第一空气流入孔31导 入的空气流起到支配作用,因此能够高效地产生旋流。
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道20中,上述断面形状构成为六边形(顶 点数5以上的多边形)。
由此,通过增加顶点的数量能够使吸气管道20的断面形状接近圆 形。因此,在吸气管道20内成为容易产生旋流的状态,能够有效地将 吸气管道20内的回丝除去。
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气管道20中,上述断面形状内切的最大径的内 切圆50,与构成该断面形状的全部的边相切。
由此,不会因吸气管道20的形状而妨碍旋流的流动,因此能够提高除去回丝的能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纤维机械)10具备吸气管道20 以及与吸气管道20连接的作为负压源的吸气箱。
由此,能够降低吸气箱的容量,并且有效地防止回丝在吸气管道20 内滞留。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结构可以进行 如下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的吸气管道上形成的空气流入孔的结构可以适当变 更。例如,在断面形状为六边形的吸气管道中,在上侧的第一壁面35 上除了第一空气流入孔31外也可以形成第二空气流入孔和第三空气流 入孔。这样,用于向各巻绕单元11供应吸引力的空气流入孔的配置数 量、配置位置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吸气管道20的内壁的全部的板材 构成为与最大径的内切圆50相切。但是吸气管道也可以取代这种结构 而变更为具有不与最大径的内切圆相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从第一空气流入孔31流入的空 气被对面壁38引导而产生旋流,但是也可以对用于产生旋流的结构进 行适当变更。例如,可以在吸气管道的内侧面形成用于产生旋流的槽或 导板等。另外,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这样在吸气管道内产生旋流的结构。 只要构成为从空气流入孔流入吸气管道的空气被倾斜的对面壁被引导 至一定方向即可,吸气管道的结构在此前提下可以适当变更。采用这种 结构,也能够有效地将可能在吸气管道内的空气流入孔附近滞留的回丝 除去。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气管道的断面形状为六边形或五 边形,但是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可以适当变更,使吸气管道的断面形 状为八边形或者正方形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纤维机械用管道,利用在其端部设置的负压源来吸引并除去回丝,其特征在于,按与所述负压源的吸引方向垂直的面切断的断面形状为多边形,在管道内产生旋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纤维机械用管道,其特征在于, 具备形成为平面状且成为构成所述断面形状的一面的管道壁面,所述管道壁面上形成有用于对纤维机械的各部分供应吸引力的1个 或2个以上的空气流入孔,与所述空气流入孔相面对的内壁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管道壁面倾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机械用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断面形状构成为顶点数5以上的多边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机械用管道,其特征在于,的边相切。
5. —种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用管道; 与所述管道连接的作为所述负压源的吸气箱。
6. —种纤维机械用管道,利用在其端部设置的负压源来吸引并除 去回丝,其特征在于,按与所述负压源的吸引方向垂直的面切断的断面形状为多边形,具备形成为平面状且成为构成所述断面形状的一面的管道壁面,所述管道壁面上形成有用于对纤维机械的各部分供应吸引力的1个 或2个以上的空气流入孔,与所述空气流入孔相面对的内壁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管道壁面倾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机械用管道和具有该管道的纤维机械。吸气管道(20)形成为按垂直吸气箱(负压源)的吸引方向的面切断的断面形状为多边形。另外,吸气管道(20)具备形成为平面状且成为构成上述断面形状的一面的第一壁面(35)。在第一壁面(35)上形成有用于向自动络纱机的各卷绕单元供应吸引力的第一空气流入孔(31)。与上述第一空气流入孔(31)相面对的对面壁(38)形成为相对于第一壁面(35)倾斜。利用该第一空气流入孔(31)和上述吸气箱的吸引力,在吸气管道(20)内产生旋流。
文档编号B65H54/88GK101676453SQ20091017154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9日
发明者中川隆, 井上卓也, 日高一郎, 森秀茂, 高桥彰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