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升降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210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升降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是一种立式升降输送机。
背景技术
输送机历史较为悠久,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 刮板输送机的雏形。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 送机。输送机可进行水平、倾斜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 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输送机大都为带式输送,即通过将物料放置于输送带上,由电机转动带动 输送带运动,将物料输送至相应的高度或指定位置。而该类输送机由于受高度、成本或场地 范围限制,无法进行垂直落差的输送。所以,当需要垂直输送,且落差较高时,则需要采用垂 直的输送机,现有的垂直输送机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193348Y,授权公告 日1995年4月四日,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砂袋提升机,该实用新型即公开了一种垂直输送 机,其主要由提升小车、轨道、链条、主动链轮、导向链轮、及卸袋机构构成,轨道为封闭环形 轨道,提升小车的车轮活嵌在轨道内,主动链轮与导向链轮均固定在轨道的机架上,链条环 绕在主动链轮与导向链轮上,提升小车的一侧与链条固定联接,提升小车可设置多个;卸袋 机构设置在提升小车的横臂上,提升小车在链条的带动下在轨道内环形行走。其所要达到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虽然上述专利能够实现物料提升的功能,但其并没有公开传动部件的松紧调节, 从结构设计来看,其输送功能较为单一,可调性欠之,故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立式升降输送机,使其解决 现有同类输送机制造成本较高、体积较大、可调性欠佳、输送功能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其 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式升降输送机,该输送机包括立式机架、电机传动组件、齿轮组件、传动链、 滑道、载板、预备架,立式机架包括横杆和竖杆,电机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变速齿轮箱、传动 带,齿轮组件包括上传动齿轮、下传动齿轮、上传动轴、下传动轴、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上传 动轴两端连接上传动齿轮和上轴承座,下传动轴两端连接下传动齿轮和下轴承座,所述电 机传动组件、齿轮组件、滑道、预备架置于立式机架上,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变速齿轮 箱,变速齿轮箱通过传动带连接下传动轴,下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连接上传动齿轮,所述载 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链,载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主导轮、支撑导轮,主导轮、支撑导轮置于滑 道内;其结构要点在于
所述载板包括上杆、下杆、平衡块、支撑板、支架,所述支架倾斜连接支撑板,支撑板连 接上杆,支架连接下杆,上杆两端连接主导轮,下杆两端连接支撑导轮,上杆中部通过平衡 块连接下杆中部。由上杆和下杆作为载板的滚轮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整板,制造成本较低,损坏或磨损后易更换,且上杆与下杆之间通过平衡块固接,使得载板整体结构较为牢 固、强度较好,能适应较高的承载要求。所述电机通过螺栓、螺母连接铰接板的板条形孔,所述铰接板一端铰接所述立式 机架的一根横杆,该横杆下方的另一根横杆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铰接板的另一端。转动 铰接板调节电机与变速齿轮箱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完成后由螺栓、螺母对铰接板的位置 进行固定。所述变速齿轮箱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座的座条形孔,固定座连接调节支架, 调节支架两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竖杆的杆条形孔。通过旋拧固定座与变速齿轮箱之 间的螺栓、螺母,使变速齿轮箱在固定座上位移,从而调节变速齿轮箱与下传动轴之间的相 对位置。所述调节支架与其上端相邻的一根横杆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调节支架连接所 述下轴承座。调节支架是作为活动件,即通过旋拧调节支架与横杆之间的螺栓、螺母,使调 节支架沿立式机架的竖杆方向作相应的位移调整,从而调节下传动齿轮与上传动齿轮之间 的距离。所述支撑板为折形板,即支撑板中的部分支撑面设有仰角。设有仰角的目的是防 止运载的物品掉落或滑出,提高运输的安全性。所述支撑板为折叠式,即支撑板由固定板和活动板铰接构成,固定板连接所述传 动链,在支撑板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呈倾斜,所述滑道一侧设有缓冲支 撑板转动状态撞击滑道的防震块。支撑板为折叠式,可有效减小立式机架的体积,设置防震 块的目的是减少振动,并降低噪音。所述支撑板为折叠式,即支撑板由固定板和活动板铰接构成,固定板连接所述传 动链,在支撑板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呈倾斜,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有缓 冲支撑板转动状态撞击滑道的防震块。该种防震块的设置方式也能达到与上述相同的目 的。第一种滑道结构所述滑道由弯道和直道构成,直道上端连接弯道,直道下端为敞 口,所述弯道的道宽大于直道。弯道的道宽设置较大的目的是方便载板与链条之间的装卸, 同时也使得载板的上下滚轮不会因为呈同一直线而在弯道产生卡轮的情况。之所以在上端 设置弯道,是由于该输送机顶部属于人工操作较为频繁的位置,如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将输 送至顶部的物料卸下,为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操作人员的衣物或是身体部位卷 进传动链或滑道内,所以滑道顶部必定要设置一个防护的弯道,使操作人员不易接触传动 链,防止事故的发生。直道下端为敞口的目的是调节上传动齿轮与下传动齿轮之间的传动 链松紧。第二种滑道结构所述滑道由弯道、直道、导向弧构成,直道上端连接弯道,直道下 端为带有导向弧的敞口,所述弯道的道宽大于直道。此结构中增加了导向弧,使得载板的主 导轮和支撑导轮准确滑入直道中。所述预备架与立式机架下部插接配合,插接位置通过插销固定。预备架即作为初 始的物料放置台,需要输送的物料只需放置在预备架上,即可在开机工作时,由载板将物料 输送至顶部,而现有技术中的预备架大都是与输送机为一体式,导致输送机的存放搬运不 便,所以将预备架与立式机架设为分体式,搬运存放较为方便,且通过插柄与插槽配合,由 插销固定的连接方式,使得组合使用较为方便快捷。所述预备架呈三角形,预备架与立式机架为一体式。一体式的设计,解决了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忘记携带预备架的烦恼,且一体式设计免去了组装的繁琐。所述立式机架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垫脚,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垫脚,调节立式机 架相对于重心方向呈倾斜。在实际使用时,将立式机架设为一定的倾斜,有利于重心的平 稳,使输送机整体较为稳定
所述支撑板为网格板或条形板。本发明结构组成较为简单,占用空间小,易组装、拆卸,可调性较高,适合应用于沿 海地带鱼类等海产品的升降输送或作为同类设备的结构改进。


图1是本发明与预备架为分体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与预备架为连体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 A-A剖视,箭头R表示电机的调节 方向,箭头S表示变速齿轮箱的调节方向,箭头P表示调节支架的调节方向。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N表示铰接板的调节方向。图5是本发明的载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载板侧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载板改进一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载板改进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采用图7中载板的输送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采用图8中载板的输送结构示意图一,图中载板无防震块。图11是本发明采用图8中载板的输送结构示意图二,图中载板设有防震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中序号的名称为立式机架1、 竖杆101、杆条形孔10101、横杆102、变速齿轮箱2、固定座3、座条形孔301、电机4、铰接板 401、板条形孔40101、传动带5、调节支架6、下轴承座7、下传动轴8、下传动齿轮9、上轴承 座10、上传动轴11、上传动齿轮12、滑道13、弯道13201、直道1302、导向弧1303、载板14、 支撑板1401、活动板140101、固定板140102、支架1402、下杆1403、平衡块1404、上杆1405、 支撑导轮1406、主导轮1407、传动链15、插销16、预备架17、垫脚18、防震块19。如图1 5所示,该立式升降输送机包括立式机架1、控制开关、电机4、变速齿轮 箱2、传动带5、调节支架6、下传动轴8、下传动齿轮9、上传动轴11、上传动齿轮12、滑道13、 载板14、传动链15、预备架17。电机通过螺栓、螺母连接铰接板401的板条形孔40101,铰 接板置于立式机架下部的两根横杆102之间,铰接板一端铰接其中一根横杆,另一端通过 螺栓、螺母连接另一根横杆。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变速齿轮箱,变速齿轮箱通过螺栓、螺母 连接固定座3的座条形孔301,固定座固定于调节支架6,调节支架两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 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竖杆101的杆条形孔10101。该立式机架的下部连接两根平行设置的调 节支架,调节支架与其上部相邻的横杆102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调节支架连接下 轴承座7,下轴承座连接下传动轴8,下传动轴两端连接下传动齿轮9,下传动轴通过传动轮 和传动带连接变速齿轮箱2,下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15连接上传动齿轮,上传动齿轮连接上传动轴,上传动轴连接上轴承座10,上轴承座连接立式机架上端的横杆。传动链固定连接 载板14,载板由上杆1405、下杆1403、平衡块1404、支撑板1401、支架1402构成,支架倾斜 连接支撑板,支撑板连接上杆、支架连接下杆,上杆两端连接主导轮1407,下杆两端连接支 撑导轮1406,上杆中部通过平衡块连接下杆中部。根据物料的大小或形状不同,板架的中间 板可替换为网格板、栅格板或其它形状的板。主导轮和支撑导轮均置于立式机架上对称设 置的滑道内,滑道由弯道和直道构成,直道上端连接弯道,直道下端为敞口,为了使支撑导 轮、主导轮经过弯道时不至于出现卡轮的情况,故弯道的道宽大于直道。直道下端设置为敞 口,是为了预留一个传动链的调节空间,使调节支架带动下传动轴、下传动齿轮向下拉动传 动链,从而收紧传动链。考虑到传动链在带动载板转过输送机最低点时,主导轮和支撑导轮 是与直道相脱离的,为了使主导轮、支撑导轮转过输送机最低点时,准确进入上升过程的滑 道内,直道下端的敞口设置为半敞口,即直道下端延伸一小段圆弧作为主导轮、支撑导轮进 入滑道的导向弧1303。为了提高载板输送物料时的安全性,对图6的载板作如下改进,如图7、图9所示, 将载板的支撑板设置为折形板,即使得支撑板的支撑面有一定的仰角,防止输送物料时物 品从载板上滑出或掉落。为了减小该立式升降输送机的体积,对图7中载板的支撑板作进一步的改进, 如图8所示,将载板的支撑板设为折叠式,具体是将支撑板分为活动板140101和固定板 140102,固定板连接传动链15、活动板铰接固定板,且载物过程中,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呈 倾斜,即与图7中支撑板的形状相似。支撑板为折叠式,使得传动链带动载板转过输送机最 高点时,活动板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向下翻转,从而缩短了支撑板的板长,故采用该种方式的 立式机架相对于图9中所需立式机架的体积要小,重量较轻,便于搬运和摆放。采用折叠式的支撑板,虽然能够有效减小立式机架的体积,但由于活动板在向下 翻转的过程中由于惯性,易与滑道产生撞击,发出撞击或敲打的噪声,不仅容易损坏滑道和 支撑板,同时也造成了噪音污染。为解决该问题,对滑道或支撑板作如下改进。第一种方案 在滑道上易被撞击的位置设置一个防震块19,从而避免支撑板与滑道的直接接触,达到了 减震和降噪的效果;第二种方案在支撑板上与滑道撞击的端部设置一个防震块,同样也 能达到减震和降噪的效果。输送机一般都需要配合预备架17 —起使用,本发明的立式机架与预备架之间有 两种连接方式,一种为插接配合,即立式机架上设有插柄,预备架设有插孔,将插柄与插孔 配合后通过插销16连接固定;还有一种为一体式,即立式机架与预备架为连体式,无需组 合。采用插接配合的方式,使得立式机架与预备架可分开使用或存放,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分开使用或组合使用。采用立式机架与预备架一体式的连接方式,即免去了组装过程,也解 决了某些因人为因素,导致预备架丢失的情况。结合图3、图4,对本发明的传动调节作进一步描述。通过旋拧铰接板与横杆之间 的螺栓、螺母,旋转铰接板,铰接板带动电机旋转,从而调节电机与变速齿轮箱之间的传动 带松紧。通过旋拧变速齿轮箱与固定座之间的螺栓、螺母,滑动变速齿轮箱,从而调节变速 齿轮箱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带松紧;在调节变速齿轮箱的同时,也相应的旋拧电机与铰接 板之间的螺栓、螺母,滑动铰接板上的电机,使电机的传动轮与变速齿轮箱的传动轮齐平, 保持传动带稳定。通过旋拧横杆与调节支架之间的螺栓、螺母,使调节支架带动下传动轴、下传动齿轮、固定座沿立式机架的竖杆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调节下传动齿轮与上传 动齿轮之间的传动链松紧。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考虑到载物时整机重心的偏移,所以立式机架可设置为倾 斜,具体可采用在立式机架的竖杆底部连接高低不等的垫脚19,从而使立式机架产生倾斜。上述结构描述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升降输送机,该输送机包括立式机架(1)、电机传动组件、齿轮组件、传动 链(15)、滑道(13)、载板(14)、预备架(17),立式机架包括横杆(102)和竖杆(101),电机传 动组件包括电机(4)、变速齿轮箱(2)、传动带(5),齿轮组件包括上传动齿轮(12)、下传动 齿轮(9)、上传动轴(11)、下传动轴(8)、上轴承座(10)、下轴承座(7),上传动轴两端连接上 传动齿轮和上轴承座,下传动轴两端连接下传动齿轮和下轴承座,所述电机传动组件、齿轮 组件、滑道、预备架置于立式机架上,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变速齿轮箱,变速齿轮箱通 过传动带连接下传动轴,下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连接上传动齿轮,所述载板固定连接所述 传动链,载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主导轮(1407)、支撑导轮(1406),主导轮、支撑导轮置于滑道 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4)包括上杆(1405)、下杆(1403)、平衡块(1404)、支撑板(1401)、支架 (1402),所述支架倾斜连接支撑板,支撑板连接上杆,支架连接下杆,上杆两端连接主导轮 (1407),下杆两端连接支撑导轮(1406),上杆中部通过平衡块连接下杆中部;所述电机(4)通过螺栓、螺母连接铰接板(401)的板条形孔(40101),所述铰接板一端 铰接所述立式机架(1)的一根横杆(102),该横杆下方的另一根横杆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 述铰接板的另一端;所述变速齿轮箱(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座(3)的座条形孔(301), 固定座连接调节支架(6),调节支架两端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竖杆(101)的杆条形孔 (10101);所述调节支架与其上端相邻的一根横杆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调节支架连接 所述下轴承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升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01)为折形板,即 支撑板中的部分支撑面设有仰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升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01)为折叠式,即 支撑板由固定板(140102)和活动板(140101)铰接构成,固定板连接所述传动链(15),在支 撑板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呈倾斜,所述滑道(13) 一侧设有缓冲支撑板 转动状态撞击滑道的防震块(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升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01)为折叠式,即 支撑板由固定板(140102)和活动板(140101)铰接构成,固定板连接所述传动链(15),在支 撑板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呈倾斜,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有缓冲支撑板 转动状态撞击滑道的防震块(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升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3)由弯道(1301)和 直道(1302)构成,直道上端连接弯道,直道下端为敞口,所述弯道的道宽大于直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升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由弯道(1301)、直道 (1302)、导向弧(1303)构成,直道上端连接弯道,直道下端为带有导向弧的敞口,所述弯道 的道宽大于直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升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架(17)与立式机架(1) 下部插接配合,插接位置通过插销(16)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升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架(17)呈三角形,预备 架与立式机架(1)为一体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升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机架(1)的底部设有可 拆卸的垫脚(18),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垫脚,调节立式机架相对于重心方向呈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升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01)为网格板或 条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升降输送机,是针对现有输送机体积较大、功能较为单一、可调性欠佳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设计要点是载板由支架倾斜连接支撑板,支撑板连接上杆,支架连接下杆,上杆连接主导轮,下杆连接支撑导轮,上杆中部通过平衡块连接下杆中部;电机通过螺栓、螺母连接铰接板的板条形孔,铰接板一端铰接立式机架的一根横杆,该横杆下方的另一根横杆通过螺栓、螺母连接铰接板的另一端;变速齿轮箱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座的座条形孔,固定座连接调节支架,调节支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竖杆的杆条形孔;调节支架与其上端相邻的横杆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其结构较为简单,占用空间小,可调性较高,适合作为现有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文档编号B65G17/32GK102069994SQ20101060460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陈烈康 申请人:陈烈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