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581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捆绑货物的夹紧器,尤其是一种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
背景技术
随着对货物流通及储存等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更有效、安全地装卸货物, 特别是带有夹紧器的捆绑带在松带卸货时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传统的夹紧器只有拉紧和完 全释放两种状态,货物可能会因堆积不齐,震动颠簸造成倾斜等带有安全隐患的情况,在卸 货时突然完全释放容易造成货物坍塌,从而引起不必要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并因此受到适 用场合的限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具有传统夹紧器功能,又具有逐步 释放功能、安全可靠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夹紧器包括手柄、边板、机 壳、棘轮、半圆轴,手柄位于边板的一端,边板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半圆轴与机壳可转动地活 动连接,两个棘轮分别套装在半圆轴的两端并位于边板和机壳之间,其结构特点是还设置 有棘爪装置和锁止装置,棘爪装置活动安装在边板上且其与机壳、棘轮相接触,锁止装置活 动安装在机壳上且其与棘轮紧密接触;机壳在其与棘爪装置相接触的工作区域开有四个凹 槽,依次为锁止槽、拉紧区槽、间歇释放区槽和完全释放槽,间歇释放区槽呈直角梯形。艮口, 间歇释放区槽轮廓线由底边和两侧边组成,其中一侧边垂直于底边,另一侧边倾斜于底边。在上述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中,所述的棘爪装置包括上锁片、上压簧和上挡板, 边板上开有上锁片槽,上锁片的两边位于上锁片槽内,且上锁片与机壳、棘轮接触;上挡板 的两边固定在边板上,上压簧连接于上挡板和上锁片之间。在上述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中,所述的锁止装置包括下锁片和下压簧,机壳两 边分别开有下锁片槽,下锁片的两边位于下锁片槽内,且机壳上开有下插槽,下锁片一端与 棘轮接触,其另一端压装有下压簧后位于下插槽内。在上述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中,所述边板上的上锁片槽包括锁片锁止槽和锁片 释放槽,锁片锁止槽和锁片释放槽交叉呈X形,两者交叉处的边缘形成两个交叉点,且边板 的外缘设有呈双斜曲面的凸点。在上述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中,所述位于上锁片槽的上锁片与上压簧之间形成 90° 180°的夹角。在上述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中,所述机壳整体呈U型且左右两边对称,边板由 尺寸相同的左边板和右边板组成,左边板和右边板通过手柄、上挡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夹紧器的机壳在其与棘爪装 置的接触区域开有四个凹槽,依次为锁止槽、拉紧区槽、间歇释放区槽和完全释放槽,拉动 手柄,边板绕机壳转动,通过棘爪装置与棘轮、机壳之间不同区域的配合,以及锁止装置与棘轮之间的配合,使夹紧器具备锁止、拉紧、间歇释放、完全释放四个功能,在原夹紧器的基 础上增加了可人为控制的间歇释放功能,且不影响安全要求和使用性能,装卸货物时,可根 据堆放的实际情况,逐步松开捆绑带,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最后完全释放捆绑带,对装卸货 物的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结构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货物捆绑带夹紧器,应用广泛, 结构简单,使用加工均十分方便。

[0011]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0013]图3为实施例1中机壳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4为实施例1中机壳的侧视图。[0015]图5为实施例1中边板的侧视图。[0016]图6为实施例1的使用过程示意图。[0017]图7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8为实施例2的侧视图。[0019]图9为实施例2中机壳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10为实施例2中机壳的侧视图。[0021]图11为实施例2中边板的侧视图。[0022]图12为实施例2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 图5,本实施例为推式拉紧器,其包括手柄4、边板1、机壳10、棘轮5、半 圆轴6、棘爪装置和锁止装置,手柄4固定于边板1的一端,边板1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半圆轴 6与机壳10可转动地活动连接,两个棘轮5分别套装在半圆轴6的两端并位于边板1和机 壳10之间,棘爪装置活动安装在边板1上且其与机壳10、棘轮5相接触,锁止装置活动安装 在机壳10上且其与棘轮5紧密接触;机壳10在其与棘爪装置相接触的工作区域开有四个 凹槽,依次为锁止槽13、拉紧区槽12、间歇释放区槽11和完全释放槽15,间歇释放区槽11 的轮廓线由底边和两侧边组成,其中靠近完全释放槽15 —侧的侧边垂直于底边,靠近拉紧 区槽12 —侧的另一侧边倾斜于底边。即,间歇释放区槽11呈直角梯形。两个半圆轴6通 过半轴销固定连接,且两个半圆销6之间设有用于放置捆绑带的空隙。棘爪装置包括上锁片2、上压簧3和上挡板9,边板1上开有上锁片槽17,上锁片2 的两边位于上锁片槽17内,且上锁片2与机壳10、棘轮5接触;上挡板9的两边固定在边 板1上,上压簧3连接于上挡板9和上锁片2之间。在机壳10、棘轮5的作用力下,上锁片 2配合上压簧3在上锁片槽17内往复滑动。锁止装置包括下锁片7和下压簧8,机壳10两边分别开有下锁片槽14,下锁片7 的两边位于下锁片槽14内,且机壳10上开有下插槽20,下锁片7 —端与棘轮接触,其另一 端压装有下压簧8后位于下插槽20内。在棘轮5的作用力下,下锁片7配合下压簧8在下 锁片槽14和下插槽20内往复滑动。[0027]机壳10整体呈U型且左右两边对称,边板1由尺寸相同的左边板和右边板组成, 左边板和右边板通过手柄4、上挡板9固定连接。边板1上的上锁片槽17包括锁片锁止槽 19和锁片释放槽18,锁片锁止槽19和锁片释放槽18交叉呈X形,两者交叉处的边缘形成 两个交叉点A,锁片锁止槽19和锁片释放槽18的交叉方向如图3所示,且边板1的外缘设 呈双斜曲面的凸点16。上锁片槽17的上锁片2与上压簧3之间形成90° 180°的夹角。参见图6,推式拉紧器的间歇释放过程如下(a)状态时,用手动的方法拉开上锁片2,逆时针转动使边板1和上锁片2从锁止 槽13进入间歇释放区槽11,松开上锁片2,使上锁片2在上压簧3的作用下顶到棘轮5的 外圆上,此时上锁片2在上压簧3的斜向作用下,自动靠入锁片释放槽18。推动手柄4至 (b)状态,上锁片2克服上压簧3的阻力,自动偏转一个角度,上锁片2进入棘轮5的齿槽 内,同时边板1外缘上的凸点16刚好顶开下锁片7,使下锁片7脱离棘轮5的齿槽,此时棘 轮5在捆绑带拉紧力的反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棘轮5带动边板1和上锁片2 —起转至(c) 状态,此时上锁片2被夹在棘轮5的轮齿和间歇释放区槽11上倾斜于底边的侧边之间,在 棘轮5轮齿和该侧边的斜剪力的相互作用下,上锁片2克服上压簧3的作用力自动顶到锁 片锁止槽19内,棘轮5停止转动,边板1在上锁片2被锁止的情况下也停止转动,下锁片7 在边板1回转时受下压簧8的作用力回到下一个棘轮5齿槽的锁止准备状态。拉动手柄4 至(d)状态,使锁片锁止槽19和锁片释放槽18交叉处边缘形成两个交叉点A顶住上锁片 2偏向锁片释放槽18,上锁片2在斜剪力的作用下克服上压簧3的作用力脱离棘轮5齿槽, 棘轮5开始转动,并且被下锁片7锁住,进入(e)状态。重复以上的工作循环就可以实现单 齿释放的功能。本实施例中其余锁止、拉紧、完全释放三个工作状态的使用过程与现有夹紧器相 同,不再赘述。实施例2:参见图7 图11,本实施例为拉式夹紧器,机壳10在其与棘爪装置I相接触的工 作区域开有四个凹槽,依次为锁止槽13、拉紧区槽12、间歇释放区槽11和完全释放槽15,间 歇释放区槽11的轮廓线由底边和两侧边组成,其中靠近完全释放槽15 —侧的侧边倾斜于 底边,靠近拉紧区槽12 —侧的另一侧边垂直于底边。锁片锁止槽19和锁片释放槽18的交 叉方向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相反。边板1的外缘设有呈双斜曲面的凸点16。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参见图12,拉式夹紧器的间歇释放过程如下(a)状态时,用手动的方法拉开上锁片2,逆时针转动使边板1和上锁片2从锁止 槽13进入间歇释放区槽11,松开上锁片2,使上锁片2在上压簧3的作用下定位到间歇释 放区槽11的准备区域上,边板1上的凸点20恰好处于下锁片7的始顶位置,推动手柄4至 (b)状态,边板1带动上锁片2转动使上锁片2在上压簧3的作用下自动滑入棘轮5的齿槽 内,同时,边板1上凸点16的下缘16-2恰好顶开下锁片7使其脱离棘轮5的齿槽,此时棘 轮5在捆绑带拉紧力的反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棘轮5在转动至(c)状态的过程中,带动上 锁片2和边板1 一起偏过一个角度,上锁片2在棘轮5转动力的作用下克服上压簧3的作 用力自动偏过一个角度,同时下锁片7在边板1转动时处于凸点16的上缘16-1和棘轮5 的下一个齿槽的锁止准备状态,此时上锁片2被夹在棘轮5轮齿和间歇释放区槽11上倾斜于底边的侧边之间,在棘轮5轮齿和该侧边的斜剪力的相互作用下,上锁片2克服上压簧3 的作用力自动顶到锁片锁止槽19内,棘轮5停止转动,边板1在上锁片2被锁止的情况下 也停止转动。推动手柄4至(d)状态,使A点顶住上锁片2并偏向锁片释放槽18,上锁片2 在斜剪力的作用下克服上压簧3的作用力脱离棘轮5齿槽,棘轮5在捆绑带拉紧力的反作 用下转动,并且被下锁片7锁住(如(e)状态)。拉动手柄4至⑴状态,使上锁片2在上 压簧3的作用下自动滑入棘轮5齿槽内,同时边板上凸点1恰好顶开下锁片7。棘轮5在捆 绑带拉紧力的反作用下转动至(g)状态,带动上锁片2和边板1 一起偏过一个角度,上锁片 2克服上压簧3的作用力自动顶到锁片锁止槽19内,此时棘轮5被上锁片2锁住,下锁片7 在边板1回转和下压簧8的作用下又回到棘轮5下一个齿的准备状态。推动手柄4至(h) 状态,使锁片锁止槽19和锁片释放槽18交叉处边缘形成两个交叉点A顶住上锁片2偏向 锁片释放槽18,上锁片2在斜剪力的作用下克服上压簧3的作用力脱离棘轮5齿槽,棘轮5 开始转动,并且被下锁片7锁住(如(i)状态)。重复(f)状态至(i)状态的工作循环就可 以实现单齿释放的功能。本实施例中其余锁止、拉紧、完全释放三个工作状态的使用过程与现有夹紧器相 同,不再赘述。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 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 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包括手柄(4)、边板(1)、机壳(10)、棘轮(5)、半圆轴 (6),手柄⑷位于边板⑴的一端,边板⑴的另一端通过两个半圆轴(6)与机壳(10)可 转动地活动连接,两个棘轮(5)分别套装在半圆轴(6)的两端并位于边板(1)和机壳(10) 之间,其特征是还设置有棘爪装置和锁止装置,棘爪装置活动安装在边板(1)上且其与机 壳(10)、棘轮(5)相接触,锁止装置活动安装在机壳(10)上且其与棘轮(5)紧密接触;机 壳(10)在其与棘爪装置相接触的工作区域开有四个凹槽,依次为锁止槽(13)、拉紧区槽 (12)、间歇释放区槽(11)和完全释放槽(15),间歇释放区槽(11)呈直角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棘爪装置包括上锁 片(2)、上压簧(3)和上挡板(9),边板(1)上开有上锁片槽(17),上锁片(2)的两边位于上 锁片槽(17)内,且上锁片(2)与机壳(10)、棘轮(5)接触;上挡板(9)的两边固定在边板 ⑴上,上压簧(3)连接于上挡板(9)和上锁片(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锁止装置包括下锁 片(7)和下压簧(8),机壳(10)两边分别开有下锁片槽(14),下锁片(7)的两边位于下锁 片槽(14)内,且机壳(10)上开有下插槽(20),下锁片(7) —端与棘轮接触,其另一端压装 有下压簧(8)后位于下插槽(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其特征是所述边板(1)上的上锁片 槽(17)包括锁片锁止槽(19)和锁片释放槽(18),锁片锁止槽(19)和锁片释放槽(18)交 叉呈X形,两者交叉处的边缘形成两个交叉点,且边板(1)的外缘设有呈双斜曲面的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其特征是所述位于上锁片槽 (17)的上锁片(2)与上压簧(3)之间形成90° 180°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其特征是所述机壳(10)整体呈U型 且左右两边对称,边板(1)由尺寸相同的左边板和右边板组成,左边板和右边板通过手柄 (4)、上挡板(9)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夹紧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间隔释放的夹紧器。它解决了现有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设置有棘爪装置和锁止装置,棘爪装置活动安装在边板上且其与机壳、棘轮相接触,锁止装置活动安装在机壳上且其与棘轮紧密接触;机壳在其与棘爪装置相接触的工作区域开有四个凹槽,依次为锁止槽、拉紧区槽、间歇释放区槽和完全释放槽,间歇释放区槽呈直角梯形。其有益效果为具备锁止、拉紧、间歇释放、完全释放四个功能,在原夹紧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人为控制的间歇释放功能,且不影响安全要求和使用性能。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货物捆绑带夹紧器,应用广泛,结构简单,使用加工均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B65D63/00GK201777520SQ20102026031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
发明者陈全宝 申请人:杭州盛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