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纱清除排杂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136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尾纱清除排杂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纱清除排杂带。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工业中粗纱管上的尾纱的清除多采用手工清除方法,用剪刀将尾纱从粗 纱管上剪下来,费时费力,且带有危险性,很多企业为了节省劳动力及时间,直接将尾纱丢 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将粗纱管上的尾纱清除且清除效 果好的尾纱清除排杂带。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尾纱清除排杂带,其特征在于它由环形的完全闭合的聚酯纤维基带以及通过 植绒胶固定设置在聚酯纤维基带上的尼龙绒毛组成,所述的尼龙绒毛与聚酯纤维基带呈角 度30° 50°设置。所述的聚酯纤维基带由三层构成,其中上下两层均为聚酯纤维层,中间层为PVC 或尼龙片基。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尾纱清除排杂带在尾纱清除排杂 机上与粗纱管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与聚酯纤维基带成30° 50°角度的尼龙绒毛表面 与粗纱管上的尾纱产生摩擦,从而使尾纱条挂附到排杂带表面,之后喂入梳棉力,使之成絮 棉排出到粗纺生产线上。由于排杂带上的尼龙绒毛与聚酯纤维基带成30° 50°角度,使 得尾纱条容易挂附到排杂带上,快速方便地将尾纱从粗纱管上清除,节省了大量人力,清除 下来的尾纱可以再次送入粗纱生产线,实现了联合生产和清洁生产。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省时省力,清除尾纱效果好。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作状态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尾纱清除排杂带下端设置有梳棉辊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尾纱清除排杂带、2排杂带传动辊3、推板、4传动链条、5链条传动辊、 6梳棉辊、7梳棉刀齿、8梳棉辊传动装置、9链条传动装置、10排杂带传动装置、11聚酯纤维 基带、12植绒胶、13尼龙绒毛、14机架、15支撑板、16粗纱管、17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环形的完全闭合的聚酯纤维基带11以及通过植绒胶 12固定设置在聚酯纤维基带上的尼龙绒毛13组成,所述的聚酯纤维基带11由三层构成,其中上下两层均为聚酯纤维层,中间层为PVC或尼龙片基,所述的植绒胶12为聚氨酯或丙烯 酸酯,所述的尼龙绒毛13为40DX5漂白硬质绒毛,尼龙绒毛13与聚酯纤维基带11所成的 角度α为30° 50°,最佳角度α为45° 50°。如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尾纱清除机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 的规格为MOOmmX460mmX5mm,由环形的完全闭合的聚酯纤维基带11以及通过植绒胶12 固定设置在聚酯纤维基带11上的尼龙绒毛13组成,所述的聚酯纤维基带11由三层构成, 其中上下两层均为聚酯纤维层,中间层为PVC,所述的植绒胶12为聚氨酯,所述的尼龙绒毛 13为40DX5漂白硬质绒毛,尼龙绒毛13与聚酯纤维基带11所成的角度α为45°、47° 或50°。由于尼龙绒毛13与聚酯纤维基带11之间成低角度,使得尾纱条容易挂附到排杂 带上,从而将尾纱条从粗纱管上清除,这样就节省了大量人力,并且能够进行联合生产和清 洁生产。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清除尾纱效果好。如附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尾纱清除排杂带1在设置在机架14上的排杂带传 动装置10和排杂带传动辊2的带动下沿尼龙绒毛13的倾斜方向移动,同时推板3在传动 链条4、链条传动辊5和链条传动装置9的带动下和尾纱清除排杂带发生逆向移动,其中尾 纱清除排杂带1和推板3之间的间隙为5 10mm,尾纱清除排杂带1和推板3可同方向移 动,也可逆向移动,尾纱清除排杂带1和推板3之间同向移动时只要推板3的速度低于尾纱 清除排杂带1的速度,使尾纱清除排杂带1和推板3之间的粗纱管16发生相对运动,或尾 纱清除排杂带1和推板3逆向移动,如附图3所示,尾纱清除排杂带1下端的两个传动辊2 之间的机架14上设置有支撑板15,尾纱清除排杂带1底端的两个传动辊2之间的机架14 上设置有托辊1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尾纱清除排杂带1和推板3之间逆向移动,即尾纱 清除排杂带1由右向左移动,推板3由左向右移动,同时梳棉辊6由梳棉辊传动装置8带动 逆时针转动。由于本实用新型尾纱清除排杂带1上的尼龙绒毛13与聚酯纤维基带11之间 成30° 50°角度,使得粗纱管16上的尾纱条容易挂附到尾纱清除排杂带1上,快速方便 地将尾纱从粗纱管16上清除,剥离粗纱后的粗纱管16自动从推板3之间脱落。梳棉辊6 上的梳棉刀齿 之间的间隙为3 5mm,梳离到尾纱清除排杂带1上的尾纱条在梳棉辊6上 梳棉刀齿7的作用下从尾纱清除排杂带1上剥离,节省了大量人力,清除下来的尾纱可以再 次送入粗纱生产线,实现了联合生产和清洁生产。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清除尾 纱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尾纱清除排杂带,其特征在于它由环形的完全闭合的聚酯纤维基带(11)以及 通过植绒胶(1 固定设置在聚酯纤维基带上的尼龙绒毛(1 组成,所述的尼龙绒毛(13) 与聚酯纤维基带(11)呈30° 50°角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纱清除排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纤维基带(11)由三 层构成,其中上下两层均为聚酯纤维层,中间层为PVC或尼龙片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纱清除排杂带,它由环形的完全闭合的聚酯纤维基带以及通过植绒胶固定设置在聚酯纤维基带上的尼龙绒毛组成,所述的尼龙绒毛与聚酯纤维基带呈30°~50°角度设置,所述的聚酯纤维基带由三层构成,其中上下两层均为聚酯纤维层,中间层为PVC或尼龙片基,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清除尾纱效果好。
文档编号B65H73/00GK201864396SQ20102057551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
发明者高民生 申请人:高民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