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564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捆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包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打包机上自动对打包物体进行捆线的捆线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生活废品一般都会先进行打包再运送到废品处理厂处理,但是,由于城市生活废品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而现在的废品打包通常先由压缩机将废品压缩,再通过人工捆绑这种半自动加人工手动操作来完成,人工捆绑的处理效率极低,往往因不能保证及时将废品打包运走而影响环境卫生,这主要由于没有自动的捆线部件造成的。因此,需要一种能自动对打包物体进行捆线,降低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捆线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对打包物体进行捆线,降低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捆线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捆线机构,适用于安装在打包机上对打包物体进行剪线及捆扎,所述捆线机构包括捆线框架、捆线组件及剪线组件,所述剪线组件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中部,所述捆线组件安装于所述剪线组件两侧的捆线框架上,所述捆线组件包括电机、传动链、若干齿轮、捆线轴及捆线头,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的上方,所述齿轮枢接于所述捆线框架上,所述捆线头延伸出呈弧形的勾体且固定于所述捆线轴一端,所述捆线轴另一端与所述齿轮套接固定,所述传动链缠绕于电机输出轴及各个齿轮上。较佳地,所述剪线组件包括剪线油缸,滑块、两剪线刀片及刀座,所述剪线油缸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的上方,所述剪线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一剪线刀片的末端连接而该剪线刀片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刀座上,另一剪线刀片固定于所述捆线框架上,所述刀座固定于所述捆线框架上。通过驱动所述剪线油缸进而带动所述滑块,从而带动所述剪线刀片的转动,使两所述剪线刀片靠近实现剪切的目的,结构简单实用。较佳地,所述捆线机构还包括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固定座及张紧齿轮,所述捆线框架上设置有调整槽,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调整槽上,所述张紧齿轮枢接于所述固定座上。由于所述传动链传动一段时间会变得松驰,通过将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调整槽上,从而调整所述固定座的位置达到张紧所述传动链的作用,防止因所述传动链松驰而掉链。较佳地,安装于所述剪线组件两侧的捆线头数量为四个。设置多个头所述捆线头能同时对多根捆线进行捆线,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所述捆线组件设置于所述剪线组件的两侧, 并且在所述捆线头上设置一勾体,通过驱动所述齿轮使所述剪线组件两侧的所述捆线头在转动时带动所述勾体转动,从而实现同时对两根捆线进行捆扎的目的,整个捆线机构结构简单,捆线由电机自动驱动,剪线由所述油缸自动驱动,降低了人工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捆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捆线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捆线机构的剪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捆线组件中捆线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捆线机构100,所述捆线机构包括捆线框架1、八组捆线组件2、剪线组件3及张紧装置4,所述剪线组件3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1中部,所述捆线组件2分别安装于所述剪线组件3两侧的捆线框架1上。所述剪线组件3包括剪线油缸 31,滑块32、第一、第二剪线刀片33a、3!3b及刀座34,所述剪线油缸31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 1的上方,所述剪线油缸31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3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2与所述第一剪线刀片33a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一剪线刀片33a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刀座34上,第二剪线刀片33b固定于所述捆线框架1上,所述刀座34固定于所述捆线框架1上。所述捆线组件2 包括电机21、传动链22、八个齿轮23、捆线轴M及捆线头25,所述电机21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1的上方,所述齿轮23枢接于所述捆线框架1上,所述捆线头25延伸出呈弧形的勾体 25a且固定于所述捆线轴M —端,所述捆线轴M另一端与所述齿轮23套接固定,所述传动链22缠绕于电机输出轴及各个齿轮23上。所述张紧装置4包括固定座41及张紧齿轮 42,所述捆线框架1上设置有调整槽11,所述固定座41安装于所述调整槽11上,所述张紧齿轮42枢接于所述固定座41上。综合上述,工作前,所述捆线机构100安装打包机的一侧,当打包机上的推线机将两根捆线推到两所述捆线组件2之间时,启动所述电机21,所述电机21转动带动所述传动链22运动,所述传动链22同时带动所有齿轮23转动,两侧的所述齿轮23分别向内转动并通过所述捆线轴M带动所述捆线头25转动,所述捆线头25转动时所述勾体2 将两根捆线勾紧并带动所述捆线转动缠绕后,所述电机21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剪线油缸31,所述剪线油缸31的活塞杆伸出并带动所述滑块32向下移动,所述滑块32下移带动所述第一剪线刀片33a转动,使所述第一剪线刀片33a靠近所述第二剪线刀片33b,从而将所述捆线剪断,然后再转动所述电机21,所述捆线头25再次转动将所述捆线捆紧即可完成捆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所述捆线组件2设置于所述剪线组件3的两侧,并且在所述捆线头25上设置所述勾体25a,通过驱动所述齿轮23使所述剪线组件3两侧的所述捆线头25在转动时带动所述勾体2 转动,从而实现同时对两根捆线进行捆扎的目的;又通过驱动所述剪线油缸31进而带动所述滑块32,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剪线刀片33a 的转动,使所述第一、第二剪线刀片33a、3!3b靠近而实现剪切,整个捆线机构100结构简单, 捆线由电机21自动驱动,剪线由所述剪线油缸31自动驱动,降低了人工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0017]本实用新型捆线机构100所涉及到的电机21及剪线油缸31的控制方法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捆线机构,适用于安装在打包机上对打包物体进行剪线及捆扎,其特征在于 所述捆线机构包括捆线框架、捆线组件及剪线组件,所述剪线组件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中部,所述捆线组件安装于所述剪线组件两侧的捆线框架上,所述捆线组件包括电机、传动链、若干齿轮、捆线轴及捆线头,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的上方,所述齿轮枢接于所述捆线框架上,所述捆线头延伸出呈弧形的勾体且固定于所述捆线轴一端,所述捆线轴另一端与所述齿轮套接固定,所述传动链缠绕于电机输出轴及各个齿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组件包括剪线油缸,滑块、两剪线刀片及刀座,所述剪线油缸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的上方,所述剪线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一剪线刀片的末端连接而该剪线刀片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刀座上,另一剪线刀片固定于所述捆线框架上,所述刀座固定于所述捆线框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线机构还包括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固定座及张紧齿轮,所述捆线框架上设置有调整槽,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调整槽上,所述张紧齿轮枢接于所述固定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所述剪线组件两侧的捆线头数量为四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捆线机构,适用于安装在打包机上对打包物体进行剪线及捆扎,所述捆线机构包括捆线框架、捆线组件及剪线组件,所述剪线组件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中部,所述捆线组件安装于所述剪线组件两侧的捆线框架上,所述捆线组件包括电机、传动链、若干齿轮、捆线轴及捆线头,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捆线框架的上方,所述齿轮枢接于所述捆线框架上,所述捆线头延伸出呈弧形的勾体且固定于所述捆线轴一端,所述捆线轴另一端与所述齿轮套接固定,所述传动链缠绕于电机输出轴及各个齿轮上。本实用新型捆线机构能自动对打包物体进行捆线,降低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65B13/04GK201961546SQ20102068020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张红兵, 李太明, 杨赛鹏 申请人:东莞市英豪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