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059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饮料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瓶盖,属于容器封口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饮料都有一定的保质期,果汁类饮料的保质期更加短,且有贮藏温度限制。在外部温度、紫外线等不利因素的作用下,饮料容易变质,给人们带去了不便。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料瓶盖,能够将饮料的溶质与溶剂分离开来,提高饮料的保质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饮料瓶盖,包括上瓶盖和·下瓶盖,上瓶盖采用防盗瓶盖与下瓶盖连接;下瓶盖与瓶体采用防盗瓶盖和螺纹相连接;传动件与上瓶盖同心放置,传动件截面通过超声波焊接于上瓶盖顶壁上,传动连杆通过螺纹连接旋入传动件内;下瓶盖的顶部中央设有连杆导向口,与传动连杆相配合;溶质容器与下瓶盖内腔顶壁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且位置同心,溶质容器下端由铝箔封底,容器连杆置于溶质容器内,通过溶质容器内壁上的凸起定位在溶质容器上部,容器连杆中间为腔体,将外界与溶质容器底部腔体连通;在下瓶盖内腔与溶质容器之间设有防漏环。溶质容器内腔内径尺寸有个过渡减小的限位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饮料的溶质单独置于瓶盖内,饮用需要时与饮料溶剂混合,提高饮料的保质期,方便实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瓶盖,2、传动连杆,3、传动件,4、连杆导向口,5、凸起,6、下瓶盖,7、容器连杆,8、溶质容器,9、瓶体,10限位段,11、防漏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不,一种饮料瓶盖,包括上瓶盖I和下瓶盖6,上瓶盖I米用防盗瓶盖与下瓶盖6连接;下瓶盖6与瓶体9采用防盗瓶盖和螺纹相连接;传动件3与上瓶盖I同心放置,传动件3截面通过超声波焊接于上瓶盖I顶壁上,传动连杆2通过螺纹连接旋入传动件3内;下瓶盖6的顶部中央设有连杆导向口 4,与传动连杆2相配合;溶质容器8与下瓶盖6内腔顶壁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且位置同心,溶质容器8下端由铝箔封底,容器连杆7置于溶质容器8内,通过溶质容器8内壁上的凸起5定位在溶质容器8上部,容器连杆7中间为腔体,将外界与溶质容器8底部腔体连通;在下瓶盖6内腔与溶质容器8之间设有防漏环11。[0011]所述溶质容器8内腔内径尺寸有个过渡减小的限位段10,可以防止连杆完全撕破铝膜掉入瓶中,更加环保卫生。饮用需要时,旋转上瓶盖1,传动连杆2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传动连杆2通过连杆导向口 4与容器连杆7在一条垂直线上,容器连杆7在传动连杆2的推动下,顶破溶质容器8下端的铝箔,使溶质落入饮料瓶内,摇晃后旋开下瓶盖6即可饮用。通过将饮料的溶质单独置于瓶盖内,饮用需要时与饮料溶剂混合,提高饮料的保质期,方便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饮料瓶盖,包括上瓶盖(I)和下瓶盖(6),其特征在于,上瓶盖(I)米用防盗瓶盖与下瓶盖(6)连接;下瓶盖(6)与瓶体(9)采用防盗瓶盖和螺纹相连接;传动件(3)与上瓶盖(I)同心放置,传动件(3)截面通过超声波焊接于上瓶盖(I)顶壁上,传动连杆(2)通过螺纹连接旋入传动件(3 )内;下瓶盖(6 )的顶部中央设有连杆导向口( 4 ),与传动连杆(2 )相配合;溶质容器(8)与下瓶盖(6)内腔顶壁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且位置同心,溶质容器(8 )下端由铝箔封底,容器连杆(7 )置于溶质容器(8 )内,通过溶质容器(8 )内壁上的凸起(5)定位在溶质容器(8)上部,容器连杆(7)中间为腔体,将外界与溶质容器(8)底部腔体连通;在下瓶盖(6)内腔与溶质容器(8)之间设有防漏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质容器(8)内腔内径尺寸有个过渡减小的限位段(10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饮料瓶盖,属于容器封口装置领域,包括上瓶盖和下瓶盖,上瓶盖采用防盗瓶盖与下瓶盖连接;下瓶盖与瓶体采用防盗瓶盖和螺纹相连接;传动件与上瓶盖同心放置,传动件截面通过超声波焊接于上瓶盖顶壁上,传动连杆通过螺纹连接旋入传动件内;下瓶盖的顶部中央设有连杆导向口,与传动连杆相配合;溶质容器与下瓶盖内腔顶壁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且位置同心,溶质容器下端由铝箔封底,容器连杆置于溶质容器内,通过溶质容器内壁上的凸起定位在溶质容器上部,容器连杆中间为腔体,将外界与溶质容器底部腔体连通;在下瓶盖内腔与溶质容器之间设有防漏环。通过将饮料的溶质单独置于瓶盖内,饮用需要时与饮料溶剂混合,提高饮料的保质期,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B65D85/72GK202754294SQ201220360429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赵保民 申请人:江苏派乐滋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