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135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式袋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袋,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式袋子。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使用的包装袋主要是以拉链加折叠或者是加扣式的塑料包装袋,使用过程中操作繁琐费时,并且多次使用后容易出现封口处密封性下降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且密封性较佳的密封式袋子。一种密封式袋子,包括一袋体及分别连接该袋体的两面的第一夹持盖及第二夹持盖,所述密封式袋子还包括二具有弹性的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包括一操作部、一卡扣部、及一连接该操作部与卡扣部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穿设所述第一夹持盖及第二夹持盖,所述操作部转动时带动卡扣部转动,使得第一夹持盖与第二夹持盖处于相互卡扣或者相互分离的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卡扣部呈长条状设置,所述操作部卡设在第二夹持盖的外侧,所述第一夹持盖设有长条孔,所述卡扣部穿过该第一夹持盖的长条孔并旋转后将第一夹持盖固定在第二夹持盖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盖上设有长条孔以供对应的卡扣部穿设,该第二夹持盖的长条孔与对应的第一夹持盖的长条孔的延伸方向相异。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夹持盖与第二夹持盖对应配合时,所述第二夹持盖的长条孔与对应的第一夹持盖的长条孔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盖的外侧对应每一长条孔的两侧设有二呈对角设置的凹陷及二呈对角设置的凸块,所述固定件的卡扣部穿过对应长条孔后可以沿着某一时针方向转动卡入在该凹陷中并受所述凸块的阻挡。进一步地,当密封式袋子由松弛状态转为锁固状态时,其中一固定件沿顺时钟方向转动,另一固定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进一步地,所述二固定件设置于第一夹持盖及第二夹持盖的两端,当密封式袋子由松弛状态转为锁固状态时,所述固定件均朝第一夹持盖及第二夹持盖的中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固定件包括一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圆形的本体及一连接该本体的凸起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盖的内侧靠近下边缘部分设有纵长状凹槽,所述第二夹持盖的内侧靠近下边缘部分设有纵长状凸条,该凸条对应卡入所述第一夹持盖的凹槽内,并将所述袋体的两面夹设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密封式袋子通过具有弹性的固定件旋转的方式锁合连接第一夹持盖和第二夹持盖,从而对袋体进行密封,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式袋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密封式袋子的固定件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密封式袋子的第一夹持盖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密封式袋子的第二夹持盖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及图6为图1的密封式袋子的第一夹持盖、第二夹持盖及固定件组装后呈打开状态时的前后示意图,其中塑料袋体在图中省去。图7及图8为图1的密封式袋子的第一夹持盖、第二夹持盖及固定件组装后呈密封状态时的前后示意图,其中塑料袋体在图中省去。图9为图1的密封式袋子呈密封状态时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式袋子100包括一第一夹持盖10、一第二夹持盖20、二固定件30及一塑料袋体40。所述塑料袋体40包括第一面及第二面(图未标),其中第一面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一夹持盖10固定连接,第二面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第二夹持盖20固定连接,第一面与第二面的其他边缘相互固定密封。所述固定件30将所述第一夹持盖10及第二夹持盖20卡扣固定在一起,从而将塑料袋体40的顶部开口处密封固定。每一固定件30为一体注塑成型,具有一定的弹性。每一固定件30包括一操作部31、一^^扣部32、及连接该操作部31及卡扣部32的连接部33。该操作部31位于第二夹持盖20的外侧,该卡扣部32位于第一夹持盖10的背向第二夹持盖20的一侧,所述连接部33穿过第一夹持盖10和第二夹持盖20。该操作部31呈蝌蚪状,包括一圆形的本体314及一连接该本体314的凸起部318。所述卡扣部32呈一横条状。所述连接部33呈圆柱状设置,两端分别并连接本体314及卡扣部32的中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31的凸起部318的末端与本体314的中心的连线,与卡扣部32相互垂直。也就是说,当操作部31的凸起部318的末端与本体314的中心的连线呈竖直时,卡扣部32就呈横行设置;当操作部31的凸起部318的末端与本体314的中心的连线呈横行时,卡扣部32就呈设置竖直设置。请参照图3及图4,所述第一夹持盖10呈长方形板状设置,其四周设有凸缘。该第一夹持盖10底侧设有一用于连接所述塑料袋体40的第一面顶部的配合部11。该第一夹持盖10两端分别设有一横行设置的长条孔12。该第一夹持盖10中间顶部的内侧还设有一提手13。第一夹持盖10的内侧靠近下边缘部分设有纵长状凹槽14。在本实施例中,该凹槽1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请参照图5及图6,所述第二夹持盖20呈与第一夹持盖10对应的长方形板状设置,其四周设有凸缘。该第二夹持盖20底侧设有一用于连接所述塑料袋体40的第二面顶部的配合部21。该第二夹持盖20两端分别设有一竖直设置的长条孔22。每一长条孔22与对应的第一夹持盖10的长条孔12垂直。第二夹持盖20的内侧靠近下边缘部分设有纵长状凸条24,该凸条24对应卡入所述第一夹持盖10的凹槽14内,并将袋体40的两面夹设在一起。所述第一夹持盖10的外侧对应每一长条孔12的两侧设有二呈对角设置的凹陷120及二呈对角设置的凸块121,从而使得固定件30的卡扣部32穿过长条孔12后可以沿着某一时针方向转动卡入在该凹陷120中并受凸块123的阻挡。组装时,如图7至图9所示,每一固定件30的卡扣部32从第二夹持盖20的外侧穿入所述竖直的长条孔22,再转动固定件30使得卡扣部32呈横向设置后再穿过第一夹持盖10的长条孔12,同时将第一夹持盖10与第二夹持盖20对接。此时密封式袋子100呈未锁合状态。需要锁合时,将每一固定件30的卡扣部32转动旋入所述凹陷120中,并呈竖直状态。此时由于固定件30的弹性作用,使得第一夹持盖10与第二夹持盖20紧密贴设在一起,并通过所述凹槽14和凸条24的啮合夹紧袋体40的开口处,使得密封式袋子100呈密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固定件30的操作部31在密封过程中均朝向密封式袋子100中部旋转,即左端的固定件30顺时针保证,右端的固定件30逆时针转动,使得固定件30的操作部31操作完成后向第一夹持盖10与第二夹持盖20的中间靠拢,更佳地增强了固定件30的弹性夹持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弹性的固定件30旋转的方式锁合连接第一夹持盖10和第二夹持盖20,从而对袋体40进行密封,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并且密封性较佳。其中对第一夹持盖10和第二夹持盖20中长条孔12、22采取不同方向配合,使得固定件30打开时即使从长条孔12处解开后也不容易从长条孔22中脱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式袋子,包括一袋体及分别连接该袋体的两面的第一夹持盖及第二夹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式袋子还包括二具有弹性的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包括一操作部、一卡扣部、及一连接该操作部与卡扣部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穿设所述第一夹持盖及第二夹持盖,所述操作部转动时带动卡扣部转动,使得第一夹持盖与第二夹持盖处于相互卡扣或者相互分离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呈长条状设置,所述操作部卡设在第二夹持盖的外侧,所述第一夹持盖设有长条孔,所述卡扣部穿过该第一夹持盖的长条孔并旋转后将第一夹持盖固定在第二夹持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式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盖上设有长条孔以供对应的卡扣部穿设,该第二夹持盖的长条孔与对应的第一夹持盖的长条孔的延伸方向相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式袋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夹持盖与第二夹持盖对应配合时,所述第二夹持盖的长条孔与对应的第一夹持盖的长条孔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式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盖的外侧对应每一长条孔的两侧设有二呈对角设置的凹陷及二呈对角设置的凸块,所述固定件的卡扣部穿过对应长条孔后可以沿着某一时针方向转动卡入在该凹陷中并受所述凸块的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式袋子,其特征在于当密封式袋子由松弛状态转为锁固状态时,其中一固定件沿顺时钟方向转动,另一固定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式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固定件设置于第一夹持盖及第二夹持盖的两端,当密封式袋子由松弛状态转为锁固状态时,所述固定件均朝第一夹持盖及第二夹持盖的中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密封式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固定件包括一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圆形的本体及一连接该本体的凸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脑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盖的内侧靠近下边缘部分设有纵长状凹槽,所述第二夹持盖的内侧靠近下边缘部分设有纵长状凸条,该凸条对应卡入所述第一夹持盖的凹槽内,并将所述袋体的两面夹设在一起。
专利摘要一种密封式袋子,包括一袋体及分别连接该袋体的两面的第一夹持盖及第二夹持盖,所述密封式袋子还包括二具有弹性的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包括一操作部、一卡扣部、及一连接该操作部与卡扣部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穿设所述第一夹持盖及第二夹持盖,所述操作部转动时带动卡扣部转动,使得第一夹持盖与第二夹持盖处于相互卡扣或者相互分离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密封式袋子通过具有弹性的固定件旋转的方式锁合连接第一夹持盖和第二夹持盖,从而对袋体进行密封,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B65D33/16GK202863958SQ20122056016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蔡坤 申请人:蔡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