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对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352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轨道对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对位机构,特别适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中平行线路轨道对接过程中的对位。
背景技术
自行小车输送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连续式输送设备,主要由轨道、载物车、滑触线、电动环链葫芦、电动道岔、吊具等部件组成。滑触线沿轨道线路布置,可为载物车驱动电机和环链葫芦提供工作电源,使得载物车能够承载在轨道上运行。道岔设置在线路的各个分岔处,使得载物车能从一个线路轨道转换到另一个线路轨道。电动环链葫芦将吊具及其承载的工件吊挂在载物车上,当载物车在轨道上运行时,也就相应地将工件输送到了目标位置。典型自行小车输送系统通常采用环形线路,每一个特定线路轨道的转弯半径是固定的,不能满足较长工件转弯的通过性要求。由此出现了平移式转换线路轨道的自行小车系统,它具有至少两条平行的线路轨道,每个线路轨道的端部外侧设置有平移车机构,通过移动平移车机构,可将载物车能从一个线路轨道平移到另一个线路轨道上。这种平移车机构由平移框架、平移车组平行于线路轨道的平移轨道组成,平移轨道固定安装在平移框架上,平移框架承载在平移车组上,平移车组承载在系统桁架上并以垂直于线路轨道的方向横向平移,可将平移轨道对接到目标线路轨道上。需要转换线路时,平移该平移车机构,使平移轨道与第一线路轨道对接,然后将载物车及工件从第一线路轨道转换到平移轨道上;之后,再次平移该平移车机构,使得平移轨道与第二线路轨道对接,最后将载物车及工件从平移轨道上转换到第二线路轨道上,由此实现载物车及工件在不同平行线路轨道之间的转换。当平移轨道与线路轨道对接到位后,需要用轨道对位机构将两个对接的轨道对位,以防止它们错位。该轨道对位机构的基本结构使,在需要对接的两个轨道端部分别设置开有对位孔的支座,其中一个轨道上设置可沿轨道方向伸缩的对位杆;当轨道对接到位时,将对位杆插入到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中,就可完成两个轨道的对位。上述轨道对位机构存在对位效率低的缺陷,原因在于:两轨道对接到位后,它们的对接端并不会十分吻合;若两轨道对接端之间的错位较大,将使得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不会处于同心位置,因而也就无法使对位杆顺利地插入到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中,由此就不能完成轨道的对位从而影响了载物车及工件在不同线路轨道之间进行转换;为此需要重新调整两轨道的对接位置,在两个支座的对位孔同心时,再插入对位杆进行定位;由于轨道对位难以一次完成,因而对位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对位机构,有利于提闻轨道对位效率。。[0008]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对位机构,适用于对接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对接端设置开设有对位孔的第一支座,所述第二轨道的对接端设置开设有对位孔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的方向纵向伸缩的对位杆,所述第一支座的对位孔位置和/或所述第二支座的对位孔位置设置有导向机构,以便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将所述对位杆导入到所述第一支座的对位孔和所述第二支座的对位孔之中。可选地,所述导向机构为开设有导向孔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与所述第一支座的对位孔和所述第二支座的对位孔处于同心位置。可选地,所述导向孔的侧壁均匀布置多个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的导向面可与所述对位杆接触,以便对插入所述导向孔的所述对位杆进行导向。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件为安装在导向孔侧壁所开槽中的轮式导向部件,所述轮式导向部件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导向孔的中心线,所述轮式导向部件的轮面可与所述对位杆接触。可选地,所述轮式导向部件为导向轴承,所述导向轴承的内圈固定安装所述槽中的转轴上,所述导向轴承的外圈表面可与所述对位杆接触。可选地,所述对位杆由往复式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的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对位杆与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的作动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气缸或油缸。可选地,所述第一支座的对位孔和/或所述第二支座的对位孔中设置有铜套。可选地,所述第一支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的对接端顶面,所述第二支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的对接端顶面。可选地,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座的顶部分别开设对位孔,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的底部分别安装挡车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对位机构中,在支座的对位孔位置设置导向机构,由此保证两个轨道对接到位时,对位杆能顺利地插入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中。设置所述导向机构后,两轨道的对接端允许一定的错位,即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不完全处于同心位置时,对位杆也能顺利地导入到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中,由此不需要反复调整两个对接轨道的位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轨道对位效率。特别地,对位孔的侧壁设置导向轴承,在导向之外还能够憋紧对位杆,由此可防止轨道对接到位后产生错位,从而保证了轨道对接精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对位机构一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去掉电动推杆及对位杆组件后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图1中电动推杆及对位杆组件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一支座组件的结构主视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图7为图1中第二支座组件的主视图;[0026]图8为图7的右视图。图1图8中,有关附图标记为:1、第一轨道;2、第二轨道;3、对位杆;4、电动推杆;5、连接销;6、推杆支座;7、第一导向座;8、第一导向轴承;9、第二导向座;10、第二导向轴承;11、第一支座;12、第一抬起架;13、第一摆杆;14、第一摆杆轴;15、第二支座;16、第二抬起架;17、第二摆杆;18、第二摆杆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对位机构适用于对接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其中:两个轨道可同时为独立的线路轨道;也可一个为独立的线路轨道,另一个为附属于平移车机构平移框架上的平移轨道。需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的具体设置方式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关注点,也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而下文不做仔细区分。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为方便起见,以下将与平行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平行方向称作纵向,将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垂直的水平方向称作横向。请同时参见图f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轨道对位机构一较优实施例的结构。该轨道对位机构适用于对接平行的第一轨道I和第二轨道2,其中:第一轨道I的对接端设置开设有对位孔的第一支座11,它的对位孔位置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第二轨道2的对接端设置开设有对位孔的第二支座15,它的对位孔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第一轨道11或第二轨道15上设置有对位杆3,具体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轨道I或第二轨道2上,也可以通过平移车机构的平移框架(图未示出)间接安装在第一轨道I或第二轨道2上;该对位杆3可以沿平行于第一轨道I和第二轨道2的方向纵向伸缩,由此可以在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的作用下顺利地导入到第一支座11的对位孔和第二支座15的对位孔之中。上述轨道对位机构中,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位置分别设置导向机构,由此保证两个轨道对接到位时,对位杆3能顺利地插入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中。设置这两个导向机构后,两轨道的对接端允许一定的错位(不超过允许值即可),即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不完全处于同心位置时,对位杆3都能顺利地导入到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中,由此不需要反复调整这两个对接轨道的位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轨道对位效率。如图4所示,所述轨道对位机构的对位杆3由电动推杆4驱动,其中:电动推杆4的固定座端通过推杆支座6纵向安装到平移框架(图未示出)上,也可直接安装到第一轨道I上或第二轨道2上;电动推杆4的作动端通过开口销轴5固定连接对位杆3,由此使得对位杆3可随电动推杆4纵向伸缩,使得对位杆3能顺利地插入两个支座的对位孔中。该电动推杆3也可由气缸、油缸等往复式驱动机构代替,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导向机构的设计,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图8所不,第一对位导向机构为开设有导向孔的第一导向座7,第二对位导向机构为开设有导向孔的第二导向座9,在第一轨道I和第二轨道2对接到位时,第一导向座7的导向孔、第二导向座9的导向孔与第一支座11的对位孔、第二支座15的对位孔处于同心位置,由此可以使得对位杆3导入到第一支座11的对位孔和第二支座15的对位孔之中,最终将对接的第一轨道I和第二轨道2精确对位。如图5 图8所不,所述第一导向座7的导向孔侧壁和第二导向座9的导向孔的侧壁均匀布置多个导向部件,这些导向部件的导向面可与对位杆3接触,以便对插入相应导向孔的对位杆3进行导向。优选地,这些导向孔的侧壁均匀开设多个槽,每个槽中分别安装轮式导向部件,每个轮式导向部件的轴线垂直于相应导向孔的中心线,每个轮式导向部件的轮面可与对位杆3接触。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轮式导向部件为导向轴承,这些导向轴承的内圈固定安装相应槽中的转轴上,这些导向轴承的外圈表面可与对位杆3接触,以下进一步对该结构进行描述。如图广图3所示,为了便于对位杆3可靠地插入到第一支座11的对位孔和第二支座15的对位孔中,在第一支座11的对位孔位置设置有第一导向座7,在第二支座15的对位孔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座9。如图5 图8所示,第一导向座7的对位孔侧壁开设多个轴承槽,其中分别安装第一导向轴承8,这些第一导向轴承8的轴线垂直第一导向座7的对位孔中心线;第二导向座9的对位孔侧壁开设多个轴承槽,其中分别安装第二导向轴承10,这些第二导向轴承10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导向座9的对位孔中心线。在此处,第一导向轴承8可在第一导向座7的相应轴承槽中滚动,第二导向轴承10可在第二导向座9的相应轴承槽中滑动,以便在第一支座11的对位孔和第二支座15的对位孔处于同心位置时,对插入的对位杆3进行导向。第一导向座7、第二导向座9的工作原理是:如果第二轨道(平移轨道)2与第一轨道(线路轨道)I对接到位后存在对不齐的情况,就可启动上述轨道对位机构中的电动推杆4,由此驱动对位杆3插到两端轨道支座上的对位孔中,然后通过相应支座上面的第一导向座7、第二导向座9进行导向,这两个导向座分别为带有4个导向轴承的机构,因而最终能够把对位杆3的位置给自动憋准;由此可防止轨道对接到位后产生错位,从而保证了轨道对接精度。实现上述对位导向过程的前提是,第一支座11、第二支座15的对位孔以及第一导向座7、第二导向座9的导向孔安装位置必须是准确的、同心的。以上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1安装在第一轨道I的端部顶面,它的上面开有对位孔;第二支座15安装在第二轨道2的端部顶面,它的上面也开有对位孔。在这些对位孔中分别安装铜套,以便减少磨损。本实施例中,对位机构的下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挡车机构和第二挡车机构。为优化空间布局,轨道对位机构与第一挡车机构共用第一支座11,轨道对位机构与第二挡车机构共用第二支座15。具体是:将第一导向座7安装在第一支座11上部的对位孔位置,将第二导向座9安装在第二支座15上部的对位孔位置;相应地,将第一挡车机构安装在第一支座11下部,可将第二挡车装置安装在第二支座15下部。其中:第一挡车机构第一支座11、第一抬起架12、第一摆杆13、第二摆杆轴14构成;第二挡车机构第二支座15、第二抬起架16、第二摆杆17、第二摆杆轴18构成。在轨道对接过程中,第一支座11上的第一摆杆轴14在第二支座15上的第二抬起架16上滚动,第二支座15上的第二摆杆轴18在第一支座11上的第一抬起架12上滚动,从而可以把相应的第一摆杆13、第二摆杆17抬起达到水平位置,这样就可使自行小车组2从线路轨道31或平移轨道103运行过去。在平移过程中,若还未对接到位,第一摆杆13、第二摆杆15是呈下垂状态的,它们的底端位置会低于轨道的顶面,由此可以防止因电气方面的问题而导致载物车脱轨滑下,从而避免造成安全事故。上述实施例中,轨道对位机构共用了第一挡车机构中的第一支座11和第二挡车机构中的第二支座15。可以理解的是,该轨道对位机构所涉及的第一支座11与第二支座15也可以单独设置,即不与第一挡车机构和第二挡车机构产生机械结构上的直接联系。本实用新型轨道对位机构中设置有导向机构,可以方便地使所述对位杆导入到相应对位孔进行对位,提高了轨道对位效率。这种轨道对位机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对位机构,适用于对接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对接端设置开设有对位孔的第一支座,所述第二轨道的对接端设置开设有对位孔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的方向纵向伸缩的对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的对位孔位置和/或所述第二支座的对位孔位置设置有导向机构,以便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将所述对位杆导入到所述第一支座的对位孔和所述第二支座的对位孔之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为开设有导向孔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与所述第一支座的对位孔和所述第二支座的对位孔处于同心位置。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侧壁均匀布置多个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的导向面可与所述对位杆接触,以便对插入所述导向孔的所述对位杆进行导向。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为安装在导向孔侧壁所开槽中的轮式导向部件,所述轮式导向部件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导向孔的中心线,所述轮式导向部件的轮面可与所述对位杆接触。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式导向部件为导向轴承,所述导向轴承的内圈固定安装所述槽中的转轴上,所述导向轴承的外圈表面可与所述对位杆接触。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杆由往复式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的固定座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所述对位杆与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的作动端连接。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式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气缸或油缸。`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的对位孔和/或所述第二支座的对位孔中设置有铜套。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的对接端顶面,所述第二支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的对接端顶面。
10.按权利要求Γ9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对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座的顶部分别开设对位孔,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的底部分别安装挡车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轨道对位机构,适用于对接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对接端设置开设有对位孔的第一支座,所述第二轨道的对接端设置开设有对位孔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一轨道或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的方向纵向伸缩的对位杆,所述第一支座的对位孔位置和/或所述第二支座的对位孔位置设置有导向机构,以便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将所述对位杆导入到所述第一支座的对位孔和所述第二支座的对位孔之中。本实用新型轨道对位机构中设置有导向机构,可以方便地使所述对位杆导入到相应对位孔进行对位,提高了轨道对位效率。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2924307SQ2012206548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吴华刚 申请人: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