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取书书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371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自动取书书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取书书盒。该自动取书书盒包括:书盒本体,其包括围成敞口装书空间的:面板、背板、顶板、底板和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定位卡紧部,固定安装在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外侧,或者与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一体成型,其外侧上下端分别开设有与取放书装置的动作执行装置配合的抓取孔。该自动取书书盒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采用统一规格的自动取书书盒装书,使得取放书装置通过抓取自动取书书盒的定位卡紧部实现取放书操作,提高了取放书装置的抓取定位可靠性和避免书籍封皮损伤,提高抓取的稳定性和效率。
【专利说明】自动取书书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图书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取书书盒。
【背景技术】
[0002]现有自动借/还书机、自动化图书馆中都是直接将待取书籍放置于书架上或者书箱中,并采用自动化的取放书装置,如机械手等进行自动化取放书操作。
[0003]由于书籍的尺寸有不同大小,厚度、重量也差别很大,这样采用自动化的取放书装置进行取放书操作时,就很难准确无损的抓取书籍,造成取放书装置取放书定位困难。即使是在书架上设置固定间距的隔断,每个隔断中放置一本书,由于隔断间隔固定而书籍的厚度大小不固定,书籍在隔断中的位置也会不确定,还常会倾斜,给自动抓取书籍带来更多难度。
[0004]而且,各种类型的取放书装置在取放书过程中,由于需要直接抓取书籍,容易在书籍封皮上留下痕迹或者造成损伤。另外,书籍的厚度重量差异很大,封皮的材质不同带来的硬度、光滑或粗糙的差异也很大,取放书装置如机械手或者自动的夹子的抓取力度很难统一,且抓取过程也很难确保书籍不会歪斜,在抓取和运送过程中还会发生书籍掉落等操作失误。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提高取放书装置的抓取定位可靠性,避免其损伤书籍封皮和操作失误的自动取书书盒。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取书书盒,包括:
[0007]书盒本体,其包括围成敞口装书空间的:面板、背板、顶板、底板和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
[0008]定位卡紧部,固定安装在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外侧,或者与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一体成型,其外侧上下端分别开设有与取放书装置的动作执行装置配合的抓取孔。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面板上布设有弹性压紧装置,用于将不同厚度的书籍压紧靠在书盒的背板上。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压紧装置为弹簧片或弹簧,弹簧片的固定端固定在面板外侦U,弹簧片的弹压端通过开设在面板上的贯通口伸入,进而将书籍压紧靠在书盒的背板上。[0011 ] 上述技术方案中,面板和背板的取放书口侧分布对应开设有取放书捏口。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取放书捏口内端为圆弧形。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背板上开设有书籍标签识别孔。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卡紧部为矩形条状。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卡紧部外侧贴有定位标签和/或书盒标签。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自动取书书盒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采用统一规格的自动取书书盒装书,使得取放书装置通过抓取自动取书书盒的定位卡紧部 实现取放书操作,提高了取放书装置的抓取定位可靠性和避免书籍封皮损伤,提高抓取的
稳定性和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取书书盒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取书书盒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取书书盒的第三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发明的自动取书书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取书书盒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发明的自动取书书盒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发明的自动取书书盒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发明的自动取书书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1-面板,111-弹性压紧装置,112-面板取放书捏口,12-背板,121-手指孔,122-识别孔,13-顶板,14-底板,15-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2-定位卡紧部,21-抓取孔,22-书盒标签,23-定位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8]本发明的自动取书书盒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采用统一规格的自动取书书盒装书,使得取放书装置通过抓取自动取书书盒的定位卡紧部实现取放书操作,提高了取放书装置的抓取定位可靠性和避免书籍封皮损伤,提高抓取的稳定性和效率。
[0029]以下详细的描述通过举例但非限制的方式说明了本公开,应该明白的是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可被单独的实现或者与其他方面结合的实现。本说明书清楚的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并使用我们相信为新的且非显而易见的改进,描述了若干实施例、变通方法、变型、备选方案以及系统应用,包括当前被认为是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发明原理的最好模式。当描述元件或特征和/或实施例时,冠以“一” “一个” “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具有元件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术语“包括” “包含”和“具有”旨在为包括性的,并表示在那些具体描述的元件或特征以外还具有额外的元件或特征。
[0030]如图1至图8所示,该自动取书书盒的具体结构包括:书盒本体和布设在书盒本体一侧的定位卡紧部,其中,书盒本体用于容纳不同尺寸和厚度书籍,以实现供取放书装置抓取操作的一致性,提高了取放书装置的抓取定位可靠性和避免书籍封皮损伤;另外,定位卡紧部与取放书装置的抓取部适配,能够避免操作失误,提高抓取的稳定性和效率。
[0031]书盒本体包括围成矩形装书空间的:面板11、背板12、顶板13、底板14和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15。该装书空间中与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15的相对侧开口,作为取放书口,其大小能够容纳需要放置的最大尺寸和最厚的书籍。书籍在书盒中放置方向一致,比如封面向外面向面板11,书脊一侧位于取放书口。书籍在书盒中统一靠紧一个角放置,如靠左放置到书盒底部。向书盒本体内放入书籍和从书盒中取出书籍的动作由人手工操作。
[0032]结合图4可以看出,面板11位于书盒本体的正面,其中下部布设有弹性压紧装置111,用于将不同厚度的书籍压紧靠在书盒的背板上,使书籍在书盒中的位置靠左下角固定,防止在取放和运送书盒过程中书籍的移动或倒伏。弹性压紧装置111可以为弹簧片或弹簧,弹簧片的固定端固定在面板11外侧,弹簧片的弹压端通过开设在面板11上的贯通口伸入,进而将书籍压紧靠在书盒的背板上。面板11的取放书口侧中部开设有圆弧形面板取放书捏口 112,背板12的取放书口侧中部同样开设有圆弧形背板取放书捏口 121,圆弧形取放书捏口 112、121相互配合适当用户从书盒取放书籍时手指可以方便的捏住书本,从而方便书籍的取放。背板12对应书籍标签的位置开设有大于书籍标签尺寸的识别孔122,用于人工或自动识别设备(条码识别设备、视觉识别设备)通过孔读取盒内书籍上的标签信息。
[0033]定位卡紧部2为矩形条状,固定安装在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15的外侧,或者定位卡紧部2与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15 —体成型,定位卡紧部2的外侧上下端分别开设有与取放书装置的动作执行装置配合的抓取孔21,以实现取放书盒时准确定位和可靠固定。定位卡紧部2的外侧还贴有第二书盒标签22,标签内容可以是条码、二维码、文字、编号等识别信息,用于通过条码或视觉识别操作区别每个书盒。定位卡紧部2的外侧还贴有定位标签23,用于自动化取放书盒操作时的光电或视觉识别定位精确确定书盒的位置,避免取放书盒操作的机械故障。定位标签23和书盒标签22可以合并成一个标签。
[0034]综上,该自动取书书盒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采用统一规格的自动取书书盒装书,使得取放书装置通过抓取自动取书书盒的定位卡紧部实现取放书操作,提高了取放书装置的抓取定位可靠性和避免书籍封皮损伤,提高抓取的稳定性和效率。
[0035]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取书书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书盒本体,其包括围成敞口装书空间的:面板、背板、顶板、底板和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 定位卡紧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外侧,或者与所述定位卡紧部安装侧板一体成型,其外侧上下端分别开设有与取放书装置的动作执行装置配合的抓取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书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布设有弹性压紧装置,用于将不同厚度的书籍压紧靠在书盒的背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取书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装置为弹簧片或弹簧,所述弹簧片的固定端固定在面板外侧,所述弹簧片的弹压端通过开设在面板上的贯通口伸入,进而将书籍压紧靠在书盒的背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书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和背板的取放书口侧分布对应开设有取放书捏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书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书捏口内端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书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书籍标签识别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取书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紧部为矩形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取书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紧部外侧贴有定位标签和/或书盒标签。
【文档编号】B65G1/04GK103449090SQ201310435517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振宇 申请人:长沙炎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