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565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
背景技术
油井所用各种压裂液的液体用量每口井几千方不等,现有的油井压裂液储液罐一般采用全钢式焊接罐,制造成本高、运输费用高,作业时间长,同时,由于运输车次多,汽车尾气排放也大,目前严重困扰油田作业的顺利开展,影响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易于拆装、成本低、作业效率高的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为解决 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包括底框,底框四周设有可拆卸的四壁,四壁内侧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内壁和底框上衬覆有一层耐酸碱防渗膜。所述四壁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底框前、后、左、右侧的立框,底框和四个立框构成长方体形的盛装槽,相邻两个立框的相邻侧上端之间设有拉杆。所述四个立框均由纵横交错的金属管构成。所述相对两个立框之间垂直设有加强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各部构件全部为活动连接,能够就地安装,随时拆卸,因而安装十分便捷,能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作业周期。2、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底座设计,大大减轻了重量并使制造周期缩短,折叠后可多台罐打包运输,大幅度降低了运输费用。3、本实用新型移运方便,重复使用,而且大部分材料可以采用废旧钢管制造,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因而具有制作简便,费用低廉,简单易行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当中底框和四个立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当中立框折叠在底框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包括底框1,底框I四周设有可拆卸的四壁,四壁内侧均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采用轻质木板,支撑板2内壁和底框I上衬覆有一层耐酸碱防渗膜3。四壁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底框I前、后、左、右侧的立框4,底框I和四个立框4构成长方体形的盛装槽,相邻两个立框4的相邻侧上端之间设有拉杆5,拉杆5起到固定四个立框4的作用。四个立框4均由纵横交错的金属管构成。相对两个立框4之间垂直设有加强杆6,加强杆6两端分别与立框4上纵向金属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无单独底座,耐酸碱防渗膜3直接接触地面。在四壁内外设置挂梯、并在储液罐的顶部设置走道、出入管汇及围栏等附件(这些构件在图中未示意出来)。本实用新型各个部分能够随时拆卸,折叠打包、多台运输,因而能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作业周期。·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底框四周设有可拆卸的四壁,四壁内侧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内壁和底框上衬覆有一层耐酸碱防渗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壁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底框前、后、左、右侧的立框,底框和四个立框构成长方体形的盛装槽,相邻两个立框的相邻侧上端之间设有拉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立框均由纵横交错的金属管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两个立框 之间垂直设有加强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无底式油井压裂储液罐,包括底框,底框四周设有可拆卸的四壁,四壁内侧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内壁和底框上衬覆有一层耐酸碱防渗膜。所述四壁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底框前、后、左、右侧的立框,底框和四个立框构成长方体形的盛装槽,相邻两个立框的相邻侧上端之间设有拉杆。所述相对两个立框之间垂直设有加强杆。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分能够随时拆卸,折叠打包、多台运输,因而能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作业周期。
文档编号B65D88/22GK203143384SQ2013201276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赵中华, 梁光俊, 田冠华, 范悦雪 申请人:赵中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