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袋式病理标本盛放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592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袋式病理标本盛放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是一种盛放病理标本的用品。
背景技术
临床上,胃癌、甲状腺癌及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手术中清扫的盆腔、腹主动脉及手术局部外围的淋巴结组织,术后需将其送病理检查,以发现有无淋巴结转移,这对术后制订治疗方案有重大意义。盆腔淋巴结和腹部淋巴结涉及范围广、数量多,目前的盛放方式不能保证做到正确放置、准确标识,有可能发生标本混淆、遗失等问题,给病人的诊断、治疗带来
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袋式病理标本盛放袋,以提高病理标本盛放的安全性,避免标本混淆和遗失问题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多袋式病理标本盛放袋,它有中心大袋,中心大袋外面有第一小袋,第一小袋的外面有第二小袋,第二小袋外面有第三小袋,各袋的下端连接在一起,各袋的袋口部位粘贴有双面胶条,双面胶条的外面有护片,中心大袋的上部外侧有病人信息标签,各小袋的上部外侧有部位标签。采用上述结构的病理标本盛放袋,袋口较多,标识准确,方便术中正确区分放置各个部位的病理标本,提高了标本盛放的安全性,避免了标本混淆和遗失的发生,为安全管理标本提供了有效保障,保证了病理诊断和术后治疗的有效性。且取材简单,制作、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易于施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多袋式病理标本盛放袋,它有中心大袋2,中心大袋外面有第一小袋4,第一小袋的外面有第二小袋8,第二小袋外面有第三小袋9,各袋的下端连接在一起,各袋的袋口部位粘贴有双面胶条7,双面胶条的外面有护片6,中心大袋的上部外侧有病人信息标签1,各小袋的上部外侧有部位标签3。由内及外,各小袋逐渐变短。在这种袋的中部可有粘合线5,将各小袋分隔为两部分,以进一步增加小袋数量。这种袋可用聚乙烯等塑料制成,可根据需要具有多种规格尺寸。
使用时,可将切除的大标本如残胃、子宫等放入中心大袋内,将各淋巴结组织分别放入各小袋内。装入后, 撕去袋口部位的双面胶条上的护片,将袋口贴紧封闭,既可避免标本接触及污染环境,也可防止标本在运送途中遗失。在各标签上正确记录病人信息及标本信息,即可避免出现标本混淆问题。
权利要求1.多袋式病理标本盛放袋,其特征在于,它有中心大袋(2),中心大袋外面有第一小袋(4),第一小袋的外面有第二小袋(8),第二小袋外面有第三小袋(9),各袋的下端连接在一起,各袋的袋口部位粘贴有双面胶条(7),双面胶条的外面有护片(6),中心大袋的上部外侧有病人信息标签(I ),各 小袋的上部外侧有部位标签(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袋式病理标本盛放袋,属于一种医疗用品,它有中心大袋,中心大袋外面有第一小袋,第一小袋的外面有第二小袋,第二小袋外面有第三小袋,各袋的下端连接在一起,各袋的袋口部位粘贴有双面胶条,双面胶条的外面有护片,中心大袋的上部外侧有病人信息标签,各小袋的上部外侧有部位标签。这种病理标本盛放袋,袋口较多,标识准确,方便术中正确区分放置各个部位的病理标本,提高了标本盛放的安全性,避免了标本混淆和遗失的发生,为安全管理标本提供了有效保障,保证了病理诊断和术后治疗的有效性。且取材简单,制作、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易于施行。
文档编号B65D30/22GK203127354SQ2013201379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王秀清 申请人:王秀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