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657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力输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的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
背景技术
热电厂除灰从最早的水力除灰,发展到气力除灰,从湿法到干法。现有技术气力除灰中,输送气源耗气量太大,能耗大,选用空压机风量过大,造成输送速度过快,严重磨损各个阀门和管道,造成阀门和管道漏灰,从而严重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耗气量小、能耗低、降低输送速度、减少阀门和管道的磨损的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包括空压机组、空气净化设备组、仓泵组、细灰库,空压机组包括若干台空压机,所述空气净化设备组包括若干组并联的空气净化设备,空压机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空气净化设备的进口连接,空气净化设备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输气管道、第三输气管道连接;第一输气管道上串联第一储气罐,第一输气管道上并联三条分支输气管道,三条分支输气管道上分别串联第二储气罐,仓泵组包括若干台仓泵,其中包括一号仓泵、二号仓泵、三号仓泵、四号仓泵各三台,每条分支输气管道上依次并联一、二、三、四号仓泵各一台,每台仓泵底部的进气口通过流化气进气管道与分支输气管道连通,流化气进气管道上依次串联流化气手动球阀、流量阀、减压阀、流化气气控阀、流化气止回阀、压力变送器,每台仓泵侧壁上安装料位计,仓泵位于除尘器灰斗的下方,除尘器灰斗底部与仓泵顶部之间连接进灰管道,进灰管道上依次串联仓泵检修阀、膨胀节、进料阀,除尘器灰斗与仓泵之间通过气动排气阀连通,每条分支输气管道上在第二储气罐的后方分别并联一条二次进气管道,二次进气管道上依次串联二次气手动球阀、二次气节流孔板、二次气气控阀、二次气止回阀,每条二次进气管道的出口分别与出料管道连接,三条出料管道分别与细灰库连通,每台仓泵顶部通过分支出料管与出料管道连接,分支出料管上串联气动出料阀,第三输气管道上串联第三储气罐,第三输气管道与布袋除尘器连通,布袋除尘器安装在细灰库的顶部,细灰库上安装压力真空释放阀、灰库高料位计、灰库低料位计,细灰库的出灰口通过管道与库底双侧卸料器的进灰口连通,库底双侧卸料器的两个出灰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双轴搅拌机、干灰散装机连通。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中所述细灰库内底部设置气化槽,气化槽通过进风管道依次与电加热器、罗茨风机连通,电加热器的进、出口分别安装闸阀,电加热器的进、出口处的进风管道上并联分支进风管道,分支进风管道上串联闸阀。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中所述除尘器灰斗的侧部通过排堵管道与分支出料管连接,排堵管道上串联排堵阀。[0008]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中还包括自动防吹堵装置,自动防吹堵装置包括第二输气管道,第二输气管道的进口与粉尘精滤器的出口连接,第二输气管道的出口分别连接三条第二分支输气管道,每条第二分支输气管道上依次串联手动球阀、电控阀、节流孔板、止回阀,三条第二分支输气管道分别与三条出料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设备组包括两组并联的空气净化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高效油水分离器、微热再生干燥器、第二高效油水分离器、粉尘精滤器,空压机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高效油水分离器的进口连接,粉尘精滤器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输气管道、第二、第三输气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中每条所述分支输气管道上在每条流化气进气管道的后方并联电磁阀箱。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中每台所述仓泵顶部安装压力表。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中所述空压机组包括三台空压机。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提高了输送时间,降低了输送速度,耗气量小,降低了系统能耗,节约能源,减少了对阀门和管道的磨损,防止出现漏灰现象,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包括空压机组、空气净化设备组、仓泵组、细灰库43、自动防吹堵装置,空压机组包括若干台空压机35,图示为三台,空压机选用螺杆式空压机,空气净化设备组包括若干组并联的空气净化设备,图示为两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高效油水分离器36、微热再生干燥器37、第二高效油水分离器38、粉尘精滤器39,空压机35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高效油水分离器36的进口连接,粉尘精滤器39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输气管道44、第三输气管道54连接。第一输气管道44上串联第一储气罐45,第一输气管道44上并联三条分支输气管道46,三条分支输气管道46上分别串联第二储气罐41,仓泵组包括若干台仓泵7,图中所示为十二台仓泵,其中包括一号仓泵71、二号仓泵72、三号仓泵73、四号仓泵74各三台,每条分支输气管道46上依次并联一、二、三、四号仓泵各一台,每台仓泵7底部的进气口通过流化气进气管道47与分支输气管道46连通,流化气进气管道47上依次串联流化气手动球阀18、流量阀17、减压阀16、流化气气控阀15、流化气止回阀14、压力变送器13,每台仓泵7侧壁上安装料位计6,顶部安装压力表5,仓泵7位于除尘器灰斗42的下方,除尘器灰斗42底部与仓泵顶部之间连接进灰管道48,进灰管道48上依次串联仓泵检修阀2、膨胀节3、进料阀4,除尘器灰斗42与仓泵7之间通过气动排气阀I连通。每条分支输气管道46上在第二储气罐41的后方分别并联一条二次进气管道49,二次进气管道49上依次串联二次气手动球阀11、二次气节流孔板10、二次气气控阀9、二次气止回阀8,每条二次进气管道49的出口分别与出料管道50连接,三条出料管道50分别与细灰库43连通。每台仓泵7顶部通过分支出料管51与出料管道50连接,分支出料管51上串联气动出料阀12。除尘器灰斗42的侧部通过排堵管道52与分支出料管51连接,排堵管道52上串联排堵阀19。每条分支输气管道46上在每条流化气进气管道47的后方并联电磁阀箱40。自动防吹堵装置包括第二输气管道53,第二输气管道53的进口与粉尘精滤器39的出口连接,第二输气管道53的出口分别连接三条第二分支输气管道55,每条第二分支输气管道55上依次串联手动球阀23、电控阀22、节流孔板21、止回阀20,三条第二分支输气管道55分别与三条出料管道50连通。当出料管道50内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电控阀22开启,压缩空气通过第二输气管道53、第二分支输气管道55分别进入三条出料管道50内,防止出料管道50内堵塞。第三输气管道54上串联第三储气罐56,第三输气管道54与布袋除尘器26连通,布袋除尘器26安装在细灰库43的顶部,细灰库43上安装压力真空释放阀24、灰库高料位计25、灰库低料位计33,细灰库43的出灰口通过管道与库底双侧卸料器29的进灰口连通,库底双侧卸料器29的两个出灰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双轴搅拌机32、干灰散装机30连通,双轴搅拌机32、干灰散装机30分别将湿灰和干灰卸至湿灰运输车57和干灰散装罐车58内。库底双侧卸料器29与双轴搅拌机32连接的管道上串联电动锁气器31。细灰库43内底部设置气化槽34,气化槽34通过进风管道59依次与电加热器27、罗茨风机28连通,电加热器27的进、出口分别安装闸阀,电加热器27的进、出口处的进风管道59上并联分支进风管道60,分支进风管道60上串联闸阀。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的工作过程为:(I)进灰阶段:采用敞口进灰方式,打开进料阀4和气动排气阀1,其它阀门均为关闭状态,除尘器灰斗42内的飞灰进入仓泵7,进灰量由时间和料位计6双重控制,设定的进灰时间到,而未达到设定的料位,或已达到设定的料位而进灰时间未到,都要关闭进料阀4和气动排气阀1,打开流化气气控阀15进入流化出灰阶段,这种进灰的方式完全解决了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负荷变化造成灰量变化的问题,可调整运行频率,从而使系统能长时间稳定运行.[0026](2)流化出灰阶段:打开流化气气控阀15,压缩空气经净化后进入仓泵7底部并使仓泵7内的飞灰处于输送状态,当仓泵7内的飞灰局部高浓度流化后打开二次气气控阀9和气动出料阀12,飞灰边流化边输送至细灰库43,仓泵7及管道内的压力迅速升至稳态值,当仓泵7内的飞灰输送完毕后进入吹扫阶段。(3)吹扫阶段:进料阀4和气动排气阀I为关闭状态,气动出料阀12、流化气气控阀15、二次气气控阀9是打开状态,这一过程主要由压力控制,当输送系统达到设定的压力时,关闭气动出料阀12、流化气气控阀15、二次气气控阀9,然后打开进料阀4和气动排气阀I进入进灰阶段,重复上述三个阶段,往复循环,达到将除尘器灰斗42内的灰输送至细灰库43的目的,细灰库43内的灰落至库底双侧卸料器29内,湿灰和干灰分别进入双轴搅拌机32、干灰散装机30,双轴搅拌机32、干灰散装机30再分别将湿灰和干灰卸至湿灰运输车57和干灰散装罐车58内。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在上述工作过程中,要有效安排仓泵之间的输送顺序,当一号仓泵在输送期间,二号、三号和四号仓泵均在静止状态,要严格保证任何一组仓泵在运行阶段,其他组仓泵处于静止状态,从而提高输送时间,降低输送速度。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包括空压机组、空气净化设备组、仓泵组、细灰库,空压机组包括若干台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组包括若干组并联的空气净化设备,空压机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空气净化设备的进口连接,空气净化设备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输气管道、第三输气管道连接;第一输气管道上串联第一储气罐,第一输气管道上并联三条分支输气管道,三条分支输气管道上分别串联第二储气罐,仓泵组包括若干台仓泵,其中包括一号仓泵、二号仓泵、三号仓泵、四号仓泵各三台,每条分支输气管道上依次并联一、二、三、四号仓泵各一台,每台仓泵底部的进气口通过流化气进气管道与分支输气管道连通,流化气进气管道上依次串联流化气手动球阀、流量阀、减压阀、流化气气控阀、流化气止回阀、压力变送器,每台仓泵侧壁上安装料位计,仓泵位于除尘器灰斗的下方,除尘器灰斗底部与仓泵顶部之间连接进灰管道,进灰管道上依次串联仓泵检修阀、膨胀节、进料阀,除尘器灰斗与仓泵之间通过气动排气阀连通,每条分支输气管道上在第二储气罐的后方分别并联一条二次进气管道,二次进气管道上依次串联二次气手动球阀、二次气节流孔板、二次气气控阀、二次气止回阀,每条二次进气管道的出口分别与出料管道连接,三条出料管道分别与细灰库连通,每台仓泵顶部通过分支出料管与出料管道连接,分支出料管上串联气动出料阀,第三输气管道上串联第三储气罐,第三输气管道与布袋除尘器连通,布袋除尘器安装在细灰库的顶部,细灰库上安装压力真空释放阀、灰库高料位计、灰库低料位计,细灰库的出灰口通过管道与库底双侧卸料器的进灰口连通,库底双侧卸料器的两个出灰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双轴搅拌机、干灰散装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灰库内底部设置气化槽,气化槽通过进风管道依次与电加热器、罗茨风机连通,电加热器的进、出口分别安装闸阀,电加热器的进、出口处的进风管道上并联分支进风管道,分支进风管道上串联闸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灰斗的侧部通过排堵管道与分支出料管连接,排堵管道上串联排堵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防吹堵装置,自动防吹堵装置包括第二输气管道,第二输气管道的进口与粉尘精滤器的出口连接,第二输气管道的出口分别连接三条第二分支输气管道,每条第二分支输气管道上依次串联手动球阀、电控阀、节流孔板、止回阀,三条第二分支输气管道分别与三条出料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设备组包括两组并联的空气净化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高效油水分离器、微热再生干燥器、第二高效油水分离器、粉尘精滤器,空压机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高效油水分离器的进口连接,粉尘精滤器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输气管道、第二、第三输气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分支输气管道上在每条流化气进气管道的后方并联电磁阀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所述仓泵顶部安装压力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组包括三台空压 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包括空压机组、空气净化设备组、仓泵组、细灰库,空压机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空气净化设备的进口连接,空气净化设备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输气管道、第三输气管道连接;第一输气管道上并联三条分支输气管道,仓泵组包括若干台仓泵,每台仓泵底部的进气口通过流化气进气管道与分支输气管道连通,除尘器灰斗底部与仓泵顶部之间连接进灰管道,第三输气管道与布袋除尘器连通,布袋除尘器安装在细灰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超低能耗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耗气量小,降低了系统能耗,节约能源,提高了输送时间,降低了输送速度,减少了对阀门和管道的磨损,防止出现漏灰现象,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文档编号B65G53/60GK203158822SQ2013201804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
发明者李韦鹏 申请人:天津海天依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