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板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604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板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板机,将承载轨道安装于操作台表面的正上方,所述承载轨道由两根平行的导轨组成,PCB板可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由位于所述承载轨道一端的推杆为所述PCB板提供滑动初速度,由位于所述承载轨道另一端的感应器控制所述PCB板停止滑动。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收板机解决了现有技术收板机的PCB板传送装置的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大,影响PCB板机操作间的整体空间布局,传送带的收板位置与操作台的距离较远,不利于操作人员操作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收板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板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传送装置安装于操作台上的导轨式收板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PCB板收板机大部分都是采用传送带式传送,这种传送装置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大,影响PCB板机操作间的整体空间布局,且操作台位于传送带前方,导致传送带的收板位置与操作台的距离较远,不利于员工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收板机,将承载轨道安装于操作台表面的正上方,所述承载轨道由两根平行的导轨组成,PCB板可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由位于所述承载轨道一端的推杆为所述PCB板提供滑动初速度,由位于所述承载轨道另一端的感应器控制所述PCB板停止滑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收板机的PCB板传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收板机的PCB板传送装置的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大,影响PCB板机操作间的整体空间布局,传送带的收板位置与操作台的距离较远,不利于员工的操作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收板机,包括用于运输PCB板的承载轨道、用于推动所述PCB板,为所述PCB板在所述承载轨道上滑动提供初速度的推杆、用于控制所述PCB板进入所述承载轨道以及控制所述PCB板在所述承载轨道上滑动及停止的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收板机的操作控制界面的操作台;所述承载轨道安装于所述操作台表面上,所述承载轨道包括两根平行排列的导轨,所述承载轨道包括用于让所述PCB板进入所述承载轨道的第一端部和用于让所述PCB板脱离所述承载轨道的第二端部;当所述收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PCB板从所述承载轨道的第一端部进入导轨,所述PCB板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地放置在所述两根导轨上,所述推杆推动所述PCB板,使所述PCB板在所述承载轨道上滑动,当所述PCB板滑动到所述承载轨道的所述第二端部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PCB板停止滑动。
[0006]优选地,所述承载轨道的两根导轨之间的距离可调整。
[0007]优选地,所述推杆设于所述承载轨道的两根导轨之间,且与所述导轨平行。
[0008]优选地,所述推杆包括推送部和连接部,所述推送部为狭长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位为棒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推送部固定连接,在推送时,所述推送部嵌合于所述PCB板中部,并随着所述PCB板沿所述承载轨道滑动一段距离。
[0009]优选地,所述承载轨道的两根导轨内侧相对的两个面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两根导轨内侧开设的凹槽用于容纳所述PCB板的两侧。
[0010]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所述承载轨道的第二端部的外侧。
[0011]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实时感应所述PCB板的感应器、用于停止所述PCB板滑动的停板器、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器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停板器的微控制器,所述感应器和所述微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停板器电性相连。
[0012]优选地,所述感应器用光电感应的方式感应所述承载轨道上是否存在PCB板以及所述PCB板的位置,当所述PCB板移动到所述感应器所在的所述承载轨道上的相应位点处时,所述感应器向所述微控制器发出信号,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停板器发出工作指令,所述停板器控制所述PCB板停止滑动。
[0013]优选地,所述两根导轨的长度均为20-40厘米,进一步地,所述两根导轨的长度均为30厘米。
[0014]本实用新型将承载轨道安装于操作台表面的正上方,与传统技术相比,节省了 PCB板传送带所占的大量空间,便于操作人员同时操控PCB板机和PCB板,不同于现有技术的PCB板传送带由长I米以上的的传送带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承载轨道由两根平行的导轨组成,PCB板可在导轨上滑动,由位于承载轨道一端的推杆为PCB板提供PCB板的滑动初速度,相比传送带式传输,能耗极小;由位于承载轨道另一端的感应器,微控制器和停板器组成的控制单元控制PCB板停止滑动。本实用新型的收板机解决了现有技术收板机PCB板传送装置的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大,影响PCB板机操作间的整体空间布局,传送带的收板位置与操作台的距离较远,不利于员工的操作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现有技术的收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收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2所示,为传统技术的收板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传送带11和操作台12,其传输方式为:利用传送带11带动PCB板13,传送带11位于操作台12的后方。
[0019]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收板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0020]承载轨道21、推杆22、控制单元23、操作台24 ;承载轨道21安装于操作台24表面的正上方,承载轨道21包括两根平行排列的导轨,且承载轨道21包括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12,PCB板25在承载轨道21中的滑动方向为由第一端部211滑动到第二端部212。
[0021]本实用新型的承载轨道21安装于操作台24表面,与传统技术的PCB板传送装置安装在操作台的后侧相比,承载轨道所额外占用的空间被节省出来,且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无需移动即可同时操控PCB板机和收PCB板。
[0022]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承载轨道21的两根导轨内侧平行相对的两个面上均开设有凹槽(图未示),用于容纳所述PCB板的两侧。推杆22位于承载轨道21的第一端部211处,作为较佳实施例,推杆22可由气动推杆组成,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推杆22还可由液动推杆组成。推杆22设于承载轨道21的两根导轨之间,且与导轨平行,推杆22包括推送部221和连接部222,推送部221为狭长的矩形板状结构,连接部222为棒状结构,推送部221与连接部222固定连接;在推送时,推送部221嵌合于PCB板25的中部,并随着PCB板25沿承载轨道21滑动一段距离。感应器23位于承载轨道21的第二端部212处,安装于承载轨道21的一根导轨的外侧。当收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PCB板25从承载轨道21的第一端部211处进入导轨,PCB板25的两侧分别位于两根导轨内侧的凹槽内,推杆22推动PCB板25,使PCB板25获得滑动初速度,使PCB板25在承载轨道21上滑动,当PCB板25滑动到承载轨道21的第二端部212处时,控制单元23控制PCB板25停止滑动。
[0023]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推杆22推动PCB板25的传送方式与传统技术的传送带传送相t匕,能量消耗大大减小。
[0024]其中,承载轨道21的两根导轨之间的轨距可调整,作为较佳实施例,可在操作台24上设计一个凹槽(图未示),承载轨道21的端部可嵌合在该凹槽内,且在承载轨道21的端部与凹槽嵌合部设置固定螺丝(图未示),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PCB板的宽度调整调整两根导轨之间的轨距,使导轨的轨距与PCB板的宽度相匹配;具体调整方式为首先扭松固定螺丝,通过滑动承载轨道21在凹槽中的位置,获得理想的轨距后,再扭紧固定螺丝,固定导轨在凹槽中的位置。
[0025]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承载轨道21的两根导轨的长度均设计为20-40厘米,本实施例中,两根导轨的长度均设计为为30厘米。而传统技术的传送带式PCB板传输装置的传送带的长度基本都在I米左右,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式PCB板传输设计节省了大量空间。
[0026]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控制单元23安装于承载轨道21的第二端部212的外侧,控制单元23可采用光电感应的方式实时感应承载轨道21上是否存在PCB板25以及PCB板25的位置,当PCB板25移动到感应器23所在的承载轨道25上的位点处时,控制单元23控制PCB板25停止滑动。作为较佳实施例,控制单元23可包括用于实时感应PCB板25的感应器(图未示),该感应器可由光电传感器组成、用于停止PCB板25滑动的停板器(图未示),该停板器可包括安装于承载轨道21的导轨上的拦阻件(图未示)。拦阻件可包括两根拦阻杆,平时拦阻杆嵌套在导轨的内部,当停板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拦阻杆伸出导轨表面拦阻PCB板、用于接收感应器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停板器的微控制器(图未示),感应器与微控制器电性相连,微控制器与停板器电性相连。
[0027]感应器用光电感应的方式感应承载轨道21上是否存在PCB板25以及PCB板25的位置,当PCB板25移动到感应器所在的承载轨道21上的相应位点时,感应器向微控制器发出信号,微控制器向停板器发出工作指令,控制拦阻件升起于导轨表面,使PCB板25停止滑动。
[0028]本实用新型的收板机的使用过程如下:PCB板25从承载轨道21的第一端部211处进入承载轨道上21上,PCB板25的两侧分别位于承载轨道上21的两根导轨内侧的凹槽内,推杆22推动PCB板25,使PCB板25获得滑动初速度,当PCB板25滑动到承载轨道21的第二端部212处时,安装于此位点处,位于轨道外侧的控制单元23控制PCB板停止滑动,工作人员可将PCB板取出。
[0029]本实用新型将承载轨道安装于操作台表面的正上方,与传统技术相比,节省了 PCB板传送带所占的大量空间,且便于操作人员同时操控PCB板机和PCB板,承载轨道由两根长度较短的平行的导轨组成,进一步节省了空间,PCB板可在导轨上滑动,由位于承载轨道一端的推杆为PCB板提供PCB板的滑动初速度,由位于承载轨道另一端的感应器,微控制器和停板器组成的控制单元控制PCB板停止滑动;相比传送带式传输,本实用新型的承载轨道能耗极小。本实用新型的收板机解决了现有技术收板机PCB板传送装置的占地面积大,能源消耗大,影响PCB板机操作间的整体空间布局,传送带的收板位置与操作台的距离较远,不利于员工的操作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收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运输PCB板的承载轨道、用于推动所述PCB板,为所述PCB板在所述承载轨道上滑动提供初速度的推杆、用于控制所述PCB板进入所述承载轨道以及控制所述PCB板在所述承载轨道上滑动及停止的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收板机的操作控制界面的操作台;所述承载轨道安装于所述操作台表面上,所述承载轨道包括两根平行排列的导轨,所述承载轨道包括用于让所述PCB板进入所述承载轨道的第一端部和用于让所述PCB板脱离所述承载轨道的第二端部;当所述收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PCB板从所述承载轨道的第一端部进入导轨,所述PCB板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地放置在所述两根导轨上,所述推杆推动所述PCB板,使所述PCB板在所述承载轨道上滑动,当所述PCB板滑动到所述承载轨道的所述第二端部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PCB板停止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轨道的两根导轨之间的距离可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设于所述承载轨道的两根导轨之间,且与所述导轨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推送部和连接部,所述推送部为狭长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位为棒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推送部固定连接,在推送时,所述推送部嵌合于所述PCB板中部,并随着所述PCB板沿所述承载轨道滑动一段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轨道的两根导轨内侧相对的两个面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两根导轨内侧开设的凹槽用于容纳所述PCB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所述承载轨道的第二端部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实时感应所述PCB板的感应器、用于停止所述PCB板滑动的停板器、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器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停板器的微控制器,所述感应器和所述微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停板器电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用光电感应的方式感应所述承载轨道上是否存在PCB板以及所述PCB板的位置,当所述PCB板移动到所述感应器所在的所述承载轨道上的位点时,所述感应器向所述微控制器发出信号,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停板器发出工作指令,所述停板器控制所述PCB板停止滑动。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3473811SQ201320560347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陶中云 申请人:深圳开发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