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纱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7866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纱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纱器,包括座体、以及设于该座体内的传动机构,所述座体的后侧设有电机,所述座体的前侧设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轴心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连,所述座体的前侧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上方和下方的上导纱杆和下导纱杆,所述上导纱杆和下导纱杆上各具有若干个导纱孔,所述第二滚筒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滚筒的外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第二滚筒的外径大于第一滚筒的外径,增加了纱线与第二滚筒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纱线与第二滚筒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提高了输纱量。
【专利说明】一种输纱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纱器。
(二)【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输纱器主要包括座体、以及设于该座体内的传动机构,所述座体的后侧设有电机,所述座体的前侧设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轴心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连,所述座体的前侧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上方和下方的上导纱杆和下导纱杆,所述上导纱杆和下导纱杆上各具有若干个导纱孔。现有的输纱器还存在的缺点在于:由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直径是一样大的,使得纱线与第二滚筒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使得纱线与第二滚筒之间的摩擦力小,从而导致输纱量小。
(三)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输纱量大的输纱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纱器,包括座体、以及设于该座体内的传动机构,所述座体的后侧设有电机,所述座体的前侧设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轴心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连,所述座体的前侧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上方和下方的上导纱杆和下导纱杆,所述上导纱杆和下导纱杆上各具有若干个导纱孔,所述第二滚筒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滚筒的外径。
[0005]进一步,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设有控制转轴,该控制转轴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从所述控制转轴的上侧向上延伸并并排设置有多个导纱槽,所述第二边从所述控制转轴的右侧倾斜向上延伸并靠近所述第一滚筒的左上侦牝所述第三边从所述控制转轴的左侧倾斜向下延伸并靠近所述第二滚筒的右下侧,所述座体内设有与所述控制转轴相对的微动报警开关。由于第二边和第三边同时设置在控制转轴上,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合理,大大缩小了本实用新型的体积。
[0006]进一步,所述座体上设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边可在所述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之间摆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用于限制控制转轴的摆动幅度。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滚筒的外径为34?44mm,所述第二滚筒的外径为87?97mm,优选地,第一滚筒的外径为39mm,第二滚筒的外径为93mm,第一滚筒的外径与第二滚筒的外径的大小比例合适,不仅能使输纱器的整体尺寸较小,还能使输纱量达到最大。
[000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同步转动,而纱线通过上导纱杆、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导纱槽和下导纱杆输送至纱嘴,实现主动送纱。在输送纱线过程中出现废纱或者断线时,缠绕在第一滚筒或者第二滚筒上的纱线会加厚,当第一滚筒的纱线加厚时,会向上顶开第二边,从而带动控制转轴旋转并触发微动报警开关,微动报警开关发出信号使输纱器停止送纱,而当第二滚筒的纱线加厚时,会向下顶开第三边,从而也会带动控制转轴旋转并触发微动报警开关,微动报警开关发出信号使输纱器停止送纱。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第二滚筒的外径大于第一滚筒的外径,增加了纱线与第二滚筒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纱线与第二滚筒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提高了输纱量。2、由于第二边和第三边同时设置在控制转轴上,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合理,大大缩小了本实用新型的体积。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2]图3是本实用型的控制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参照图1,一种输纱器,包括座体1、以及设于该座体I内的传动机构,所述座体的后侧设有电机2,所述座体I的前侧设有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所述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的轴心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2相连,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相连,所述座体I的前侧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筒3的上方和下方的上导纱杆5和下导纱杆6,所述上导纱杆5和下导纱杆6上各具有若干个导纱孔7,所述第二滚筒4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滚筒3的外径。由于第二滚筒4的外径大于第一滚筒3的外径,增加了纱线与第二滚筒4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纱线与第二滚筒4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提高了输纱量。
[0015]所述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之间设有控制转轴8,该控制转轴8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边9、第二边10和第三边11,所述第一边9从所述控制转轴8的上侧向上延伸并并排设置有多个导纱槽12,所述第二边10从所述控制转轴8的右侧倾斜向上延伸并靠近所述第一滚筒3的左上侧,所述第三边11从所述控制转轴8的左侧倾斜向下延伸并靠近所述第二滚筒4的右下侧,所述座体I内设有与所述控制转轴8相对的微动报警开关。由于第二边10和第三边11同时设置在控制转轴8上,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合理,大大缩小了本实用新型的体积。
[0016]所述座体I上设有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边10可在所述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之间摆动,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用于限制控制转轴的摆动幅度。
[0017]所述第一滚筒3的外径为34?44mm,所述第二滚筒4的外径为87?97mm,优选地,第一滚筒3的外径为39mm,第二滚筒4的外径为93mm,第一滚筒3的外径与第二滚筒4的外径的大小比例合适,不仅能使输纱器的整体尺寸较小,还能使输纱量达到最大。
[00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机2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同步转动,而纱线通过上导纱杆5、第一滚筒3、第二滚筒4、导纱槽12和下导纱杆6输送至纱嘴,实现主动送纱。在输送纱线过程中出现废纱或者断线时,缠绕在第一滚筒3或者第二滚筒4上的纱线会加厚,当第一滚筒3的纱线加厚时,会向上顶开第二边10,从而带动控制转轴8旋转并触发微动报警开关,微动报警开关发出信号使输纱器停止送纱,而当第二滚筒4的纱线加厚时,会向下顶开第三边11,从而也会带动控制转轴8旋转并触发微动报警开关,微动报警开关发出信号使输纱器停止送纱。
【权利要求】
1.一种输纱器,包括座体、以及设于该座体内的传动机构,所述座体的后侧设有电机,所述座体的前侧设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轴心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连,所述座体的前侧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上方和下方的上导纱杆和下导纱杆,所述上导纱杆和下导纱杆上各具有若干个导纱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筒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滚筒的外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设有控制转轴,该控制转轴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从所述控制转轴的上侧向上延伸并并排设置有多个导纱槽,所述第二边从所述控制转轴的右侧倾斜向上延伸并靠近所述第一滚筒的左上侧,所述第三边从所述控制转轴的左侧倾斜向下延伸并靠近所述第二滚筒的右下侧,所述座体内设有与所述控制转轴相对的微动报警开关。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设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边可在所述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之间摆动。
4.按照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的外径为34?44mm,所述第二滚筒的外径为87?97mm。
【文档编号】B65H57/06GK203682760SQ20132088898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孙能权 申请人:慈溪市中天机械配件厂(普通合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