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饮料的包囊的杯形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929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备饮料的包囊的杯形本体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杯形本体(1)包括周界壁(2)和第一端壁(3)。第一端壁包括加深部分(4),该加深部分形成第一凹入空间(5)。第一端壁还包括突出部(6),该突出部从所述加深部分突出进入所述第一凹入空间中。该本体形成为使得本体的相同样品(1、1A)可滑入彼此中。加深部分(4)形成为包括具有邻接状态的邻接结构(7),在该邻接状态中限制了所述样品中的第一个(1)进入所述样品中的第二个(1A)中的滑动性的程度。【专利说明】用于制备饮料的包囊的杯形本体[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包囊(capsule)的杯形本体,该包囊容纳可浸泡的(extractable)制品并且布置成用于在饮料制备装置中制备可消费的饮料。[0002]在申请号为PCT/EP2011/062738且名称为“用于从包囊中制备饮料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的国际专利申请中描述了这种杯形本体和这种包囊。更具体地,可从PCT/EP2011/062738获得其所描述的一种杯形本体,该杯形本体包括:[0003]-周界壁,该周界壁围绕参考轴线,[0004]-第一端壁,该第一端壁在杯形本体的第一端部处封闭该周界壁,以及[0005]-敞开的第二端部,该敞开的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对,允许使用所述可浸泡的制品通过所述打开的第二端部填充该杯形本体,从而当在所述敞开的第二端部处使用第二端壁封闭由此填充的杯形本体时形成所述包囊;[0006]其中:[0007]-为了参考的目的,相对于该杯形本体而言,沿着所述参考轴线的第一方向限定为从第一端部指向敞开的第二端部,并且沿着所述参考轴线的第二方向限定为与第一方向相反,[0008]-第一端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加深部分,所述加深部分因此在第一端壁的第二方向侧上形成第一凹入空间,以及[0009]-第一端壁包括从所述加深部分突出进入所述第一凹入空间中的突出部。[0010]在PCT/EP2011/062738中,所述杯形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壁的所述突出部用作由杯形本体形成的包囊的驱动构件,该驱动构件可与饮料制备装置的流动控制单元的开关构件接合。PCT/EP2011/062738描述了所述突出部与所述饮料制备装置之间的所述接合的各种使用。在PCT/EP2011/062740中也描述了这种装置。[0011]为了很好地理解本发明,所述突出部与所述饮料制备装置之间的所述接合的这种使用不具有特别的关联性,并且因此在本文中不进行详细描述。相反,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特殊的杯形本体,该杯形本体的第一端壁以如上文中叙述的方式包括所述加深部分以及所述关出部。[0012]在包囊的生产过程中,每次均用所述可浸泡的制品填充单独的杯形本体,并且包囊通过在杯形本体的所述打开的第二端部处使用第二端壁封闭由此填充的杯形本体而形成。清楚地,大量的包囊正在被处理,并且因此必须提供大量的杯形本体。因此,为了存储、运输以及关于该杯形本体的各种其他操作(诸如将杯形本体供应至填充设备以用于使用可浸泡的制品填充该杯形本体)的目的,该大量的杯形本体理想地为可相对于彼此紧凑地堆叠的。[001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根据该解决方案的杯形本体以上文叙述的方式被紧凑地且可靠地堆叠,该杯形本体的第一端壁包括所述加深部分以及所述突出部。[0014]为了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包囊的杯形本体,该包囊容纳可浸泡的制品并且该包囊布置成用于在饮料制备装置中制备可消费的饮料,该杯形本体包括:[0015]-周界壁,该周界壁围绕参考轴线,[0016]-第一端壁,该第一端壁在杯形本体的第一端部处封闭该周界壁,以及[0017]-敞开的第二端部,该敞开的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反,允许用所述能浸泡的制品通过所述打开的第二端部填充该杯形本体,从而当在所述打开的第二端部处使用第二端壁封闭由此填充的杯形本体时形成所述包囊;[0018]其中:[0019]-为了参考的目的,相对于杯形本体而言,沿着所述参考轴线的第一方向被限定为从第一端部指向打开的第二端部,并且沿着所述参考轴线的第二方向被限定为与第一方向相反,[0020]-第一端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加深的部分,所述加深部分因此在第一端壁的第二方向侧上形成第一凹入空间,[0021]-第一端壁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从所述加深部分突出进入所述第一凹入空间中,[0022]-杯形本体形成为使得杯形本体的相同样品能沿着所述参考轴线滑入彼此中,从而形成所述样品的堆叠,这种滑动性使得所述样品中的第一样品能在第二方向上滑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样品在前部的第一端部穿过所述样品中的第二样品的敞开的第二端部并进入所述第二样品中,以及[0023]-第一端壁的加深部分形成为包括邻接结构,该邻接结构具有邻接状态,在该邻接状态中所述第一样品进入所述第二样品中的所述滑动性的程度被所述第二样品的所述邻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样品的第一端壁的邻接限制。由于所述滑动性以及第一端壁的加深部分的上文叙述的邻接结构,故能够形成杯形本体的一叠组的(大量)相同样品。[0024]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邻接状态中,即使在所述突出部在第二方向上突出直至所述第一样品的第一端壁的最远的点的情况下,也防止所述第一样品的所述突出部接触所述第二样品。[0025]这样,防止了由于堆叠而引起突出部的变形或损坏。而且,例如,防止了由于突出部与加深部分之间的推动接触而引起的加深部分的变形或损坏,该推动接触可容易地通过贯穿整个堆叠的连锁反应的方式而发生。[0026]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在所述邻接状态中接触第二样品。所述接触例如可为以支承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突出部用作邻接结构的部分。[0027]然而,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邻接状态中所述突出部恰好接触第二样品而不支承所述第二样品。[0028]优选地,所说的邻接结构包括提供所述邻接的至少一个肋部,该至少一个肋部位于第一端壁的所述加深部分的背离所述第一凹入空间的侧面上。这种至少一个肋部可为各种类型的,诸如围绕参考轴线周界地延伸的肋部,例如凸缘形式的肋部。可替换地或者此夕卜,应用具有纵向肋部方向的至少一个这种肋部是有利的,该纵向肋部方向的沿着参考轴线伸出的分量尽可能的大。最后提到的肋部提供了叠组中的杯形本体抵抗叠组内平行于参考轴线而发生的力的高抗性。[0029]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邻接结构包括提供所述邻接的至少一个第二肋部,该至少一个第二肋部位于第一端壁的所述加深部分的面向所述第一凹入空间的侧面上。[0030]在本发明的一个另外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端壁的加深部分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以这样的方式突出进入第一方向中,该方式为在所述邻接状态中第二样品的突出部分突出进入第一样品的第一凹入空间中。这种突出部分有助于在叠组内的所述邻接状态中的相邻杯形本体的准确成直线放置。[0031]优选地,杯形本体还布置成使得在所述邻接状态中,第二样品的所述突出部分与第一样品的第一端壁的加深部分之间的最小径向距离当在沿着参考轴线的第二方向上向前测量时减小,在沿着参考轴线的所考虑位置处的所述最小径向距离被限定为相对于参考轴线的径向方向上获得。这种减小的最小径向距离有助于使第二样品的突出部分容易地进入第一样品的第一凹入空间中。由于这个减小的最小径向距离,故当两个样品滑入彼此中时,自动地实现了在所述邻接状态中的相邻的杯形本体的准确成直线放置。[0032]优选地,突出部分在第二方向上部分地加深,因此在突出部分的第一方向侧上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第二凹入空间,该方式为在所述邻接状态中第一样品的突出部突出进入第二样品的第二凹入空间中。这允许应用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远地突出的突出部。[0033]在本发明的一个另外的优选实施例中,杯形本体还布置成使得在所述邻接结构的所述邻接状态中,在所述第一样品的周界壁与所述第二样品的周界壁之间也存在邻接,所述周界壁的所述邻接在下列位置处实现:[0034]-在第一方向上比所述邻接结构的邻接所实现的位置更远的位置,最优选地尽可能远离所述邻接结构的邻接所实现的位置,以及[0035]-在围绕参考轴线的周界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成角度间隔的至少三个位置,所述成角度间隔是使得在围绕参考轴线的三个互补的120度周界扇形区中的每个中存在所述至少三个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说的额外的邻接(即所说的周界壁的邻接)所实现的位置在第二方向上比所述邻接结构的邻接所实现的位置更远,这有助于在叠组内在所述邻接状态中相邻杯形本体的稳定成直线放置。因此,限制了弯曲运动,特别是限制了由大量堆叠的杯形本体构成的非常长的叠组的弯曲运动。[0036]在本发明的另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邻接结构包括所述加深部分的沟纹式表面,所述沟纹式表面提供所述邻接。这种沟纹式表面可为各种类型的。这种沟纹式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沟纹例如可围绕参考轴线周界地延伸。可替换地或者此外,应用具有纵向沟纹方向的至少一个这种沟纹是有利的,该沟纹的沿着参考轴线突出的分量尽可能的大。最后提及的沟纹提供了在叠组中的杯形本体抵抗在叠组内平行于参考轴线发生的力的高抗性。[0037]将参考下文仅以非限制性实例的方式描述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中的示意图阐明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和其他方面并使其显而易见。[0038]图1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杯形本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样品。[0039]图2再次示出了图1的第一样品,但是这次以截面图(部分地以贯穿视图)示出并且连同示出了与图1的第一样品相同的第二样品,其中,第一样品已经滑入第二样品中。[0040]图3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杯形本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样品。[0041]图4再次示出了图3的第一样品,但是这次以截面图(部分地以贯穿视图)示出并且连同示出了与图3的第一样品相同的第二样品,其中,第一样品已经滑入第二样品中。[0042]图5以与图2和图4的截面图类似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杯形本体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样品,并连同示出了与第一样品相同的第二样品,其中,第一样品已经滑入第~■样品中。[0043]图6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杯形本体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一样品。[0044]图7再次示出了图6的第一样品的部分,但是这次以在截面上的立体图(部分地以贯穿视图)示出并且连同示出了与图6的第一样品相同的第二样品的部分,其中,第一样品已经滑入第二样品中。[0045]首先参考图1和2的第一实施例,其不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样品I和第二样品IA0样品IA与样品I相同。在下文中,样品I和样品IA也被分别称为“本体I”和“本体1A”。本体I和本体IA的相同部分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除了将后缀“A”附加到本体IA的每个参考标号上。[0046]本体I包括:周界壁2,该周界壁围绕参考轴线X;第一端壁3,该第一端壁在本体I的第一端部11处封闭该周界壁;以及敞开的第二端部12,该敞开的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11相对。敞开的第二端部12允许使用可浸泡的制品填充该本体,从而当在所述打开的第二端部12处用第二端壁(未示出)封闭由此填充的本体时形成用于制备饮料的包囊。[0047]此外,这里注意到的是,在包囊的使用中,第一端壁3布置成用于允许液体(诸如热水)进入包囊,以用于使其与容纳在包囊内的可浸泡的制品相互作用。在示出的实例中,第一端壁3设置有多个开口(在这个情况下是狭缝10(见图1))以用于允许液体进入包囊。将认识到的是,第一端壁3还可为多孔的。可替换地,例如在饮料制备装置为了允许液体进入包囊而布置成用于(诸如通过冲孔)打开第一端壁3的情况下,第一端壁3可为液密的。类似地,在包囊的所述敞开的第二端部12处的第二端壁(没有被显示出)将布置成用于允许饮料和/或液体例如在与可浸泡的制品的相互作用之后流出包囊。在这个实例中,这种第二端壁可连接至所示出的位于包囊的敞开的第二端部12处的向外延伸的凸缘状边缘14。将认识到的是,这种第二端壁可包括出口开口和/或该第二端壁可为多孔的。可替换地,例如在饮料制备装置为了允许饮料和/或液体流出该包囊而布置成用于(诸如通过冲孔)打开这种第二端壁的情况下,这种第二端壁可为液密的。为了参考的目的,相对于本体I而言,沿着所述参考轴线X的第一方向Xl被限定为从第一端部11指向敞开的第二端部12,并且沿着所述参考轴线的第二方向X2被限定为与第一方向Xl相反。[0048]第一端壁3包括在第一方向Xl上加深的部分4。因此,加深部分4在第一端壁3的第二方向侧上形成第一凹入空间5。第一端壁3还包括突出部6,该突出部从加深部分4突出进入第一凹入空间5中。[0049]杯形本体形成使得其相同的样品可沿着参考轴线X滑入彼此中从而形成杯形本体的叠组。这可在图2中看出,在图2中示出了这样的情形,其中,样品I已经滑入样品IA中。图2中示出的情形是在第二方向X2上滑动样品I并且其在前部的第一端部11穿过样品IA的打开的第二端部12A的结果。由于周界壁2在第一方向Xl上变宽(即在第二方向X2上变窄)的事实,故允许这样的滑动性。[0050]第一端壁11的加深部分4形成为包括邻接结构7,该邻接结构具有邻接状态,在该邻接状态中,样品I进入样品IA的所述滑动性的程度被样品IA的邻接结构7A与样品I的第一端壁3的邻接以这样的方式限制,该方式为在所述邻接状态中防止样品I的突出部6接触样品1A(即使在突出部6在第二方向X2上突出直至样品I的第一端壁3的最远点的情况下)。[0051]然而,如提及的,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突出部6在所述邻接状态中也可接触第二样品1A。所述接触例如可为以支承的方式,其中,突出部6用作邻接结构或者作为其部分。然而,可替换地,突出部6还可仅接触第二样品IA而不在所述邻接状态中支承第二样品1A。[0052]在示出的实例中,所述邻接结构包括提供所述邻接的四个肋部7,该四个肋部7位于第一端壁3的加深部分4的背对第一凹入空间5的侧面上。在示出的实例中,每个肋部7均具有纵向肋部方向,其沿着参考轴线X伸出的分量非常大。该纵向肋部方向在围绕参考轴线X的周界方向C上没有分量,并且其在相对于参考轴线X的径向方向R上的分量非常小。在示出的实例中,四个肋部7在围绕参考轴线X的周界方向C上等距地间隔。[0053]在图2的情形中,样品IA的邻接结构7A处于其邻接状态中。更具体地,样品IA的四个肋部7A与样品I的第一端壁3邻接。[0054]第一端壁3的加深部分4包括突出部分8,该突出部分在第一方向Xl上突出。在图2中看到,在四个肋部7的示出的邻接状态中,样品IA的突出部分8A突出进入样品I的第一凹入空间5中。[0055]在图2中另外看到,在四个肋部7A的示出的邻接状态中,样品IA的突出部分8A与样品I的第一端壁3的加深部分4之间的最小径向距离当在沿着参考轴线X的第二方向X2上向前测量时减小。在沿着参考轴线X的所考虑位置处的上文提及的最小径向距离被限定为相对于参考轴线X在径向方向R上获得。换句话说,在沿着参考轴线X突出部分8A在第一凹入空间5中突出的范围中,突出部分8A的外(如在径向方向R上看到的)包围表面在第一方向Xl上变窄的程度比加深部分4的在径向方向R上的内(如在径向方向R上看到的)包围表面在第一方向Xl的变窄的程度更强。这有助于使样品IA的突出部分8A容易地进入样品I的第一凹入空间5中。因此,当两个样品滑入彼此时,自动地实现了在示出的邻接状态中的样品I和IA的准确成直线的放置。[0056]在图2中另外看到,突出部分8在第二方向X2上部分地加深,因此在突出部分8的第一方向侧上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第二凹入空间15,该方式为在所示出的样品IA的四个肋部7A的邻接状态中,样品I的突出部6突出进入样品IA的第二凹入空间15A中。[0057]在图2中另外看到,在所示出的四个肋部7A的邻接状态中,样品I的周界壁2与样品IA的周界壁2A之间也存在邻接。周界壁2和2A的邻接的位置在第一方向Xl上比四个肋部7A的邻接的位置更远。在示出的实例中,所述周界壁2和2A的邻接在样品IA的敞开的第二端部12A处实现,即,尽可能远离四个肋部7A的邻接所实现的位置。在示出的实例中,周界壁2和2A的邻接实现在围绕参考轴线X的周界方向C上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间隔的四个位置处。在示出的实例中,在这四个位置中的每个处,样品IA的周界壁2A每次均具有在周界壁2A的内表面处的肋部9A。这也可在图1中看到,其中,示出了相同的样品I的四个相同的肋部9。在示出的实例中,四个肋部9被在周界方向C上等距地间隔,S卩,四个肋部9中的两个相邻肋部之间的间隔角度每次均为90度。[0058]注意到,为了实现周界壁2和2A的所述邻接,不是严格必须应用肋部,诸如肋部9。可替换地,为了实现周界壁2和2A的所述邻接,周界壁2可设计成使得在沿着参考轴线X的与敞开的第二端部12对应的位置处,周界壁2的内直径等于在沿着参考轴线X的第二方向X2上的一定距离处的周界壁2的外直径,该距离与在肋部7A的邻接状态中样品I和样品IA沿着参考轴线X相对于彼此移动的距离对应。[0059]接下来,参考图3和图4的第二实施例,其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样品101和第二样品1lA0在下文中,样品101和样品1lA还被分别称为“本体101”和“本体101A”。本体101的与图1和图2中的本体I的部分类似的部分用对于本体I所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在每个情况下均将整数值100加到其上。样品1lA与样品101相同。本体101和本体1lA的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除了将后缀“A”附加到本体1lA的每个参考标号上。在图4中,示出的参考轴线X、第一方向Xl和第二方向X2(全部为了参考的目的而使用)与图2中示出的参考轴线和方向类似。[0060]图3和图4的第二实施例与图1和图2的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本体101的加深部分104的突出部分108与本体I的加深部分4的突出部分8不同。也就是说,第二实施例的突出部分108为四个突出肋部108的形式,该四个突出肋部连接至四个邻接肋部107,而第一实施例的突出部分8是围绕参考轴线X的旋转体(即,相对于参考轴线X旋转对称)。然而,如从图3和图4中可看到的,四个突出肋部108的特征使得四个突出肋部108提供图1和图2的突出部分8的所有上文提及的功能。[0061]接下来,参考图5的第三实施例,其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样品201和第二样品201A。在下文中,样品201和样品201A还也可被分别称为“本体201”和“本体201A”。本体101的与图1和图2的本体I的部分类似的部分用对本体I所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在每个情况下均将整数值200加到其上。样品201A与样品201相同。本体201和本体201A的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除了将后缀“A”附加到本体201A的每个标号上。[0062]图5的第三实施例与图1和图2的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在图5中提供所述邻接的邻接结构的肋部207位于第一端壁的加深部分的面向所述第一凹入空间的侧面上。[0063]接下来,参考图6和图7的第四实施例,其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第一样品301和(在图7中)第二样品301A。在下文中,样品301和样品301A还被分别称为“本体301”和“本体301A”。本体301的与图1和图2的本体I的部分类似的部分用对本体I所使用的相同的标号表示,在每个情况下均将整数值300加到其上。本体301A与本体301相同。本体301和本体301A的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除了将后缀“A”附加到本体301A的每个标号上。在图7中,不出的参考轴线X、第一方向Xl和第二方向X2(全部为了参考的目的而使用)与图2和图4中示出的参考轴线和方向类似。[0064]图6-图7的第四实施例与图1-图5的先前的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图6-图7中,本体301的邻接结构包括加深部分304的沟纹式表面307。类似地,当然,图7中的本体30IA的邻接结构包括沟纹式表面307A。在图7中示出的邻接状态中,本体301(在第二方向X2上)可滑动进入本体30IA中的程度被本体30IA的沟纹式表面307A与本体301的第一端壁303的邻接限制。在图6-图7的实例中,因为加深部分304的周界壁具有径向地向外凸起(即,远离参考轴线X)的多个凸起部分317因此形成所述周界壁的纵向的沟纹,从而获得沟纹式表面307。(注意沟纹实际上存在于周界壁的两个相反侧面上,因为当在壁的一个侧面处观察时表现为纵向凸起,故在相反的侧面上表现为沟,并且反之亦然)。在示出的实例中,沟的纵向方向大体上平行于参考轴线X。这向杯形本体的叠组提供了抵抗在叠组内平行于参考轴线发生的力的高抗性。此外,在示出的实例中,沟被在围绕参考轴线X的周界方向上等距地间隔。这向(许多)杯形本体的(大)叠组提供了抵抗该叠组的弯曲的高抗性。在示出的实例中,在周界壁的一侧上等距地间隔的沟的数量是十个,但是其他的数量当然也是可能的。此外,可以看到,凸起部分317被设计成具有凸起深度并具有凸起宽度,这两者均在第一方向Xl上增大。这提供了本体301A的沟纹式表面307A与本体301的第一端壁303之间的邻接的适合区域,其进一步有助于(许多)杯形本体的(大)堆叠的稳定性。[0065]在前文的说明书中,已经参考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在不背离本发明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提出的较宽范围的前提下,可在本发明中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0066]例如,在上文的实例中,示出的杯形本体的大部分是相对于参考轴线X旋转对称的。也就是说,示出的杯形本体大体上是围绕参考轴线X的旋转本体(除了像例如狭槽10、肋部7、9和108以及沟纹式表面307的沟纹之外)。然而,在图1-7中示出为旋转本体的各个部分也可不是相对于参考轴线旋转对称的,并且该各个部分可采用各种其他的形状。[0067]而且,杯形本体的第一端壁可包括多于一个的加深部分(具有对应的多于一个的凹入空间)和/或可包括从一个这种加深部分突出进入其对应的凹入空间的多于一个的突出部。[0068]然而,其他的修改、变化和替换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将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0069]在权利要求中,置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标号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该权利要求。词语“包括”不排除存在权利要求中所列出之外的其他特征或步骤。此外,词语“一个(a)”和“一个(an)”不应该被解释为被限制成“仅一个”,而相反被用以表示“至少一个”并且不排除多个。在相互不同的权利要求中叙述某些度量的仅有的事实不表示这些度量的组合不能用于获益。【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包囊的杯形本体,所述包囊容纳能浸泡的制品并且所述包囊布置成用于在饮料制备装置中制备能消费的饮料,所述杯形本体(I;101;201;301)包括:-周界壁(2),所述周界壁围绕参考轴线(X),-第一端壁(3),所述第一端壁在所述杯形本体的第一端部(11)处封闭所述周界壁,以及-敞开的第二端部(12),所述敞开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允许使用所述能浸泡的制品通过所述敞开的第二端部填充所述杯形本体,从而当在所述敞开的第二端部处使用第二端壁封闭由此填充的所述杯形本体时形成所述包囊;其中:-为了参考的目的,相对于所述杯形本体而言,沿着所述参考轴线(X)的第一方向(Xl)被限定为从所述第一端部(11)指向所述敞开的第二端部(12),并且沿着所述参考轴线的第二方向(X2)被限定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端壁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加深的加深部分(4),所述加深部分(4)因此在所述第一端壁的所述第二方向侧上形成第一凹入空间(5),-所述第一端壁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加深部分突出进入所述第一凹入空间(5)中,-所述杯形本体形成为使得所述杯形本体的相同的样品(1、1A)能沿着所述参考轴线(X)滑入彼此中,从而形成所述样品的叠组,这种滑动性使得所述样品中的第一样品(I)能在所述第二方向(X2)上滑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样品的位于前部的第一端部(11)穿过所述样品中的第二样品(IA)的所述敞开的第二端部(12A)并进入所述第二样品中,以及-所述第一端壁(11)的所述加深部分(4)形成为包括邻接结构(7),所述邻接结构具有邻接状态,在所述邻接状态中所述第一样品(I)进入所述第二样品(IA)中的所述滑动性的程度被所述第二样品(IA)的所述邻接结构(7A)与所述第一样品(I)的所述第一端壁(3)的邻接限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形本体,其中,在所述邻接状态中,即使在所述突出部(6)在所述第二方向(X2)上突出直至所述第一样品(I)的所述第一端壁(3)的最远点的情况下,也防止所述第一样品(I)的所述突出部(6)接触所述第二样品(I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形本体,其中,在所述邻接状态中,所述突出部(6)接触所述第二样品(I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形本体,其中,在所述邻接状态中,所述突出部(6)仅接触所述第二样品(IA)而不支承所述第二样品。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形本体,其中,所述邻接结构包括提供所述邻接的至少一个肋部(7),所述至少一个肋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壁(3)的所述加深部分(4)的背离所述第一凹入空间(5)的侧面上。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形本体,其中,所述邻接结构包括提供所述邻接的至少一个第二肋部(207),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壁(203)的所述加深部分(204)的面向所述第一凹入空间(205)的侧面上。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形本体,其中,所述第一端壁(3)的所述加深部分(4)包括突出部分(8),所述突出部分以这样的方式突出进入所述第一方向中,所述方式为在所述邻接状态中所述第二样品(IA)的所述突出部分(8A)突出进入所述第一样品(I)的所述第一凹入空间(5)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形本体,所述杯形本体还布置成使得在所述邻接状态中,所述第二样品(IA)的所述突出部分(8A)与所述第一样品(I)的所述第一端壁(3)的所述加深部分(4)之间的最小径向距离当在沿着所述参考轴线(X)的所述第二方向(X2)上往前测量时减小,在沿着所述参考轴线所考虑的位置处的所述最小径向距离被限定为在相对于所述参考轴线的径向方向(R)上获得。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杯形本体,其中,所述突出部分(8)在所述第二方向(X2)上部分地加深,因此在所述突出部分(8)的所述第一方向侧上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第二凹入空间(15),所述方式为,在所述邻接状态中,所述第一样品(I)的所述突出部(6)突出进入所述第二样品(IA)的第二凹入空间(15A)中。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形本体,所述杯形本体还布置成使得在所述邻接结构(7A)的所述邻接状态中,在所述第一样品(I)的所述周界壁(2)与所述第二样品(IA)的所述周界壁(2A)之间也存在邻接,这些周界壁(2、2A)的所述邻接在下列位置处实现:-在所述第一方向(Xl)上比所述邻接结构(7A)的邻接位置更远的位置,最优选地尽可能远离所述邻接结构(7A)的邻接位置,以及-在围绕所述参考轴线(X)的周界方向(C)上相对于彼此成角度间隔的至少三个位置,所述成角度间隔使得在围绕所述参考轴线的三个互补的120度周界扇形区中的每个中存在所述至少三个位置中的至少一个。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形本体,其中,所述邻接结构包括所述加深部分(304)的沟纹式表面(307),所述沟纹式表面(307)提供所述邻接。【文档编号】B65D21/02GK104220346SQ201380019610【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申请日期:2013年2月13日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发明者】拉尔夫·卡梅尔贝克申请人:皇家戴维艾格伯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