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928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输送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输送机系统,包括:在装载区域和卸载区域之间延伸的轨道,可弯曲成管状的环形输送带,其具有增厚的边缘,若干可移动的安装于轨道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用于接合输送带边缘的输送带辊借此支撑输送带,用于允许材料被装载到输送带上的装载车厢,装载站至少在装载区域是可移动的,用于允许材料从输送带被卸载的卸载车厢,卸载站至少在卸载区域是可移动的和位于在装载和卸载车厢之间的若干中间车厢,用于以管状沿输送和返回路径支撑输送带。
【专利说明】输送机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机系统,在一个特定的例子中,涉及一种用于采矿的输送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本说明书对任意现有公开(或从中获取的信息〉、或任何已知事项的引用,不是、也不应被认为是对下述情况的确认或者承认或者任何形式的建议,即该现有公开(或从中获取的信息)或已知事项构成了在本说明书试图争取的领域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0003]在八十年代早期澳大利亚煤矿工业对长壁开采的引入和采矿公司对这项技术的接受,带来了更有效率和成本效益的生产方法和工厂利用。这个工业上的改变不仅对于采矿公司也对于工厂/设备供应商带来了市场机会的拓宽。
[0004]为了在地下采煤应用中建立长壁采矿系统,需要开发巷道。这些巷道根据煤层的地理位置延伸。它们通过连续采矿机开发,其穿透煤层建立路径(巷道),在其中长壁采矿系统可被建立用来移除煤矿的大片盘区(通常在150-4000之间巷道开发从盘区带式输送机(盘区输送带)起大约0-2000。然后盘区输送带将煤输送至地上的准备区域。为了从连续采矿机输送煤到盘区输送带,通常使用梭车。尽管梭车为老化的技术且一直存在着缺陷但其仍是从连续采矿机后面移除煤的主要方法。它们也明显的增加了资金和维修费用,以及引起了大量的人身伤害和死亡。
[0005]目前的澳大利亚和海外的工业采用的长壁采矿方法,包括输送带路径和平行于中间穿透通道的运输路径。由于这些穿透通道与路径呈90。开发,传统的连续流动材料处理系统不合适。穿透通道由于各种原因是必须的且梭车必须并被设计为绕过这些尖角。
[0006]…5860510描述了软管带式输送机,包括延伸的输送带,其可被折叠为闭合的软管。在边缘它具有增厚的部分且在软管形成的时候被布置为彼此倚靠。这些增厚的部分约束形成V形部分,所述V形部分在背离已通过输送带形成的软管的方向增厚。根据该发明的所述V形部分被置于两个驱动辊之间。通过在30-90。之间选择卩形部分的角度,发现能够以类似V形带的方式驱动软管带式输送机。该文本也描述了软管带式输送机的驱动单
)匕0


【发明内容】

[0007]在第一个较宽的形式中本发明欲提供一种输送机系统,包括
[0008]在装载区域和卸载区域之间延伸的轨道;
[0009]幻可弯曲成管状的环形输送带,其具有增厚的边缘;
[0010]0)若干可移动的安装于轨道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用于接合输送带边缘的输送带辊借此支撑输送带;
[0011]1)用于允许材料被装载到输送带上的装载车厢,所述装载车厢至少在装载区域是可移动的;
[0012]11)用于允许材料从输送带被卸载的卸载车厢,所述卸载车厢至少在卸载区域是可移动的;
[0013]111)位于在装载和卸载车厢之间的若干中间车厢,用于以管状沿输送和返回路径支撑输送带。
[0014]典型的输送机系统包括若干用于驱动输送带的输送带驱动辊,所述输送带驱动辊被提供于至少一些车厢上。
[0015]典型的车厢进一步包括车厢驱动用于相对于轨道移动车厢。
[0016]典型的每个车厢包括:
[0017]幻框架;
[0018]4安装于框架的若干托轮装置,所述托轮装置支撑输送带辊;和
[0019]0)用于相对于轨道可移动的安装车厢的联接器。
[0020]典型的所述联接器包括通过支架连接于框架的车厢辊。
[0021]典型的框架包括围绕输送带输送和返回路径延伸的安全装置。
[0022]典型的框架支撑用于服务的管道。
[0023]典型的,对于中间车厢,所述框架包括:
[0024]间隔的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用于分别支撑用于输送和返回路径的托轮装置;和
[0025]幻若干横向框架构件用于支撑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
[0026]典型的装载车厢包括:
[0027]安装于框架的前体,所述前体包括装载孔;和
[0028]幻用来促使输送带的边缘倚靠所述前体使得输送带边缘被前体引导分离的输送带辊,借此允许材料通过装载孔被装载于输送带上。
[0029]典型的所述装载车厢包括用于在返回路径和输送路径之间输送输送带的输送带返回辊。
[0030]典型的所述装载车厢包括:
[0031]用于在返回路径和输送路径之间输送输送带的返回辊;
[0032]4托轮装置或支撑输送带辊;和
[0033]0)安装于框架的斜槽用来在输送带返回辊和托轮装置之间限定装载孔。
[0034]典型的所述输送机系统包括用于在输送带从输送带返回辊到惰轮托轮装置的输送中支撑输送带的斜槽输送带辊。
[0035]典型的所述输送带返回辊可移动的安装于框架以允许输送带返回辊的运动用于保持输送带的张力。
[0036]典型的所述装载车厢包括用于偏斜输送带返回辊的偏斜机构。
[0037]典型的所述装载车厢包括:
[0038]用于支撑至少所述前体的第一装载框架;和
[0039]幻用于支撑输送带返回辊的第二装载框架。
[0040]典型的所述卸载车厢包括被所述框架支撑的卸载辊,所述卸载辊以开放形式支撑输送带,所述卸载辊从输送路径到返回路径输送输送带。
[0041]典型的所述卸载车厢包括:
[0042]用于支撑卸载辊的第一卸载框架;和
[0043]幻用于支撑若干托轮装置的第二卸载框架以向卸载辊上和从卸载辊引导输送带。
[0044]典型的所述车厢在使用中基本在在轨道下方悬挂。
[0045]典型的所述轨道为单轨轨道。
[0046]典型的所述输送带在返回路径相对于输送路径被支撑为翻转形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7]本发明的例子现将根据附图进行描述,其中
[0048]图1八为输送机系统的第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0049]图18和X为图1八的输送机系统的侧视图;
[0050]图10到1?为输送带在输送装载和卸载构型的端视图;
[0051]图2为长壁开采中图1八的输送机系统的使用的例子的平面图;
[0052]图3八为中间车厢的第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0053]图38为中间车厢的第二个例子的透视图;
[0054]图3(:为用来支撑输送带的惰轮的例子的透视图;
[0055]图30为输送带驱动轮的例子的透视图;
[0056]图4八为装载车厢的例子的透视图;
[0057]图48为用于支撑前体的第一装载框架的部分的透视图;
[0058]图扣为用于支撑输送带返回辊的第二装载框架的第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0059]图40为用于支撑输送带返回辊的第二装载框架的第二个例子的透视图;
[0060]图5八为第一卸载框架支撑卸载辊的透视图;
[0061]图58为第二卸载框架支撑若干托轮装置的透视图;
[0062]图6为使用中的中间车厢的例子的端视图;
[0063]图7为控制器的例子的示意图;
[0064]图8为中间车厢的第二个例子的透视图;
[0065]图9八为装载车厢的第二个例子的透视图;
[0066]图98为图9八的装载车厢的第二透视图;
[0067]图10六为卸载车厢的第二个例子的透视图;
[0068]图108为图10六的卸载车厢的第二透视图;
[0069]图11为图8的中间车厢在使用中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0]输送机系统的实施例现将根据图1八到1?进行描述。
[0071]在这个实施例中,输送机系统100包括在装载区域141和卸载区域142之间延伸的轨道110。输送机系统100包括环形输送带130,其可弯曲成管状并具有增厚的边缘以允许输送带被若干带辊支撑,所述辊被依次安装于若干车厢121,122,123上,所述车厢被可移动的安装于轨道110。
[0072]所述车厢典型的包括装载车厢121、卸载车厢122和一个或更多中间车厢123,所述装载车厢121在装载区域141内可移动以允许材料被装载到输送带上,所述卸载车厢122在卸载区域142内可移动以允许材料从输送带上被卸载,所述中间车厢123位于装载车厢121和卸载车厢122之间,以沿如箭头143、144所示的运输和返回路径支撑输送带。
[0073]通过相对于轨道110可移动的安装车厢121,122,123,这允许车厢之间存在相对位置从而使得输送带130可移动。这依次允许输送机系统100的装载点和卸载点在装载区域141和卸载区域142内分别的移动。这在对提供待被输送的材料的设备的运动进行调节特别的有利。特别的,这允许装载点根据采矿或其他类似的机器的运动而移动,允许材料连续的移除,依次改善采矿操作的效率,其将在下文中以更多细节被详细描述。
[0074]进一步的有利之处在于管状输送带130的使用,即输送带130可沿弯曲的输送和返回路径移动,意味着输送带不被限定于直线情形的使用。这使得在地下采矿或类似情况中使用的布置较理想,其将在下文中以更多细节被详细描述。
[0075]—些进一步的特征现将被描述。
[0076]特别的,轨道110可以是能够支撑车厢121、122、123的任何形式的轨道110,但在一个例子中为单轨轨道的形式,所述单轨轨道可通过轨道支撑111从矿井或其它类似环境的顶I?悬吊。在这个例子中车厢121、122、123可大体上悬挂于轨道110之下。然而应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必要的且其它形式的轨道可被选择使用,例如应用标准的轨道以支撑其上的车厢。
[0077]车厢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布置,但典型的包括车架,和若干安装于车架的托轮装置,所述托轮装置支撑带辊。联接器,例如车厢辊的布置,被提供用于相对于轨道可移动的安装车厢,且这可包括驱动器,例如电机,用于移动车厢。
[0078]环形输送带130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构型。当在地下使用时,输送带典型的为耐火防静电)橡胶输送带,包括中心带体131和增厚边缘132,其通常为三角形或锲形,以允许输送带130在使用中被支撑。典型的,当输送带在装载车厢121和卸载车厢122之间移动时,输送带以图10中示出的构型被支撑,其具有与增厚边缘132的外表面接合的带辊151,同时边缘132相互接触,以限定用于包含被输送的材料1的封闭区域。
[0079]当输送带130将在装载车厢121内装载时,输送带的边缘132典型的分离,以允许材料通过在带边缘132之间限定的开口 161被提供于其中。为了实现上述过程,增厚边缘132典型的被支撑于以定距离间隔的布置内,所述布置使用带辊151与额外的带辊的结合或与大体在152处示出的前述带辊的结合。
[0080]当材料将从输送带130卸载时,输送带130典型的被打开为平面布置,所述平面布置如图1?具有被一个或更多带辊153支撑的带体131。这允许材料1依照标准输送带构型从输送带130卸载。
[0081]因此,应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装载车厢121运行来支撑如图所示构型的输送带,卸载车厢123支撑如图1?所示的输送带,而中间车厢122支撑如图10所示的输送带。
[0082]输送机系统100在长壁采矿中使用的例子现将根据图2被描述。
[0083]在这个例子中,矿井包括以定距离间隔的平行巷道201,其典型的通过穿透通道202、203互相连通。在使用长壁开采机从巷道201之间的盘区采矿之前,巷道通过示出的大体位于211.1,211.2的连续采矿机开发。在巷道201产生之中,材料需要从连续采矿机211输送到盘区带式输送机212,然后所述输送机212将材料从矿井移出,允许其被储存于地上准备区域。为了这个目的,连续采矿机211典型的包括内置的输送机系统,其能够将材料输送到距连续采矿机之后短距离的点。
[0084]在传统的布置中,材料在这个点使用梭车收集,然后所述梭车输送材料到盘区带式输送机212。然而,这意味着连续采矿机211仅能以根据梭车的能力决定的速度采矿以移除材料,其典型的明显的慢于连续采矿机的操作速度。这个问题由于以下事实被进一步恶化即当梭车不能移除材料时采矿也不能进行,且这固有的需要采矿以一系列间断而不是连续的操作进行,使得效率极其低下。最后,对梭车需被操作员驱动的需求导致在采矿操作中额外的多余的风险。
[0085]在本例中,上述描写的输送机系统100可被使用以允许连续采矿机211更有效率的操作。在这点上,轨道110可适于从正在建设的巷道201直到盘区带式输送机212酌情直接或通过穿透通道203而延伸的矿井。
[0086]然后装载车厢121可被直接置于连续采矿机211之后,使得当连续采矿机211开采材料时,其通过内置的输送机系统直接输送到装载车厢121。这个过程也可包括粉碎材料使得材料具有最大的颗粒尺寸,使得材料更容易被运输。总之,这允许材料使用输送带130和中间车厢123被输送到卸载车厢122,使得材料可被卸载到盘区带式输送机212。当连续采矿机211前进时,装载车厢121,卸载车厢122和中间车厢123可沿轨道110前进使得材料可通过装载车厢121被连续的装载到输送带130上。当装载车厢121到达轨道的安装部分的末端时,额外的轨道可被安装,允许装载车厢121根据需求进一步的前进。
[0087]因此,上述布置允许连续采矿机211连续采矿,且材料被连续的输送到盘区带式传送机212。这避免了与梭车的使用相关的问题,所述问题特别是导致材料从连续采矿机不连续的移除,其依次影响连续采矿机的操作效率。
[0088]如图所示,多个导轨110可被提供使得每个连续采矿机211.1,211.2能够供应各自的装载车厢122.1121.2,其以各自的卸载车厢在卸载区域中止。由此也应注意的是,轨道可以是曲线的或直线的,其允许大量不同的待被调整的布置。
[0089]进一步的若干特征现将根据装载、卸载和中间车厢的特定例子被描述。特别的,中间车厢123的例子现将根据图3八到30描述。
[0090]在图3八和38的例子中,中间车厢123包括车厢框架320,所述车厢框架320包括定间隔距离的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321,用来支撑用于输送和返回路径的托轮装置。所述托轮装置支撑构件321相互连接且因此被侧面框架构件322以及可选的尾端部件323支撑,所述尾端部件可被用作连接车厢123到其它毗邻的车厢。
[0091]侧面框架构件322也可被用来支撑安全装置324,所述安全装置基本上在输送和返回路径上围绕输送带延伸。托轮装置支撑构件321典型为钢管的形式,而框架其余部分可由矩形空心型钢(冊3)梁,或类似件制成。
[0092]所述框架通过车厢辊340可移动的安装于轨道110,所述车厢辊通过支架341连接到框架320上。驱动电机342链接到车厢辊340上,允许车厢使用合适的控制沿轨道110移动,其将在下文以更多的细节描述。
[0093]托轮装置支撑构件321支撑若干托轮装置,所述托轮装置在图3八的例子中包括惰轮托轮装置331,在图38的例子中包括惰轮托轮装置331和驱动托轮装置332。惰轮托轮装置331在图3(:中示出更多的细节,包括连接于托轮装置支撑构件321的托轮装置支架331.1,所述托轮装置支架支撑用来接合输送带边缘132的呈角度的输送带辊331.2,还包括可选择的附加的上部输送带辊331.3,其促使输送带边缘132与呈角度的输送带辊331.2接合。
[0094]在驱动托轮装置332的情况下,这些通常具有类似的形式,如图30所示包括连接于托轮装置支撑构件321的安装支架332.1,所述安装支架支撑用来接合输送带边缘132的呈角度的输送带驱动辊332.2。输送带驱动辊332.2连接于用来驱动输送带辊332.2的辊电机,借此在输送带130上给予驱动力。
[0095]典型的若干驱动托轮装置被沿输送带130的整个长度提供使得输送带沿其长度被均匀的驱动。这避免了在任何一个特定区域被施加给输送带的多余的力,该多余的力可依次具有在输送带损坏和操作上的影响。
[0096]相应的,中间车厢123典型的包括图3八和38示出的中间车厢的组合,使得有些车厢包括驱动托轮装置332,同时有些仅包括惰轮托轮装置331。因此,输送带130不需要在每个中间车厢123被驱动,尽管这不是必须的且可选择的在每个车厢均可驱动,取决于优选的实现方式。
[0097]装载车厢的例子现将根据图4八到扣以更多的细节描述。
[0098]在这个例子中装载车厢包括第一装载框架410,所述第一装载框架包括通过支柱413相互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框架。同时该框架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布置,在一个例子中,上部和下部框架包括通过延伸的脊1,412.1下部框架也包括在侧面框架构件412.1之间延伸的辊支撑412.3,用来支撑若干输送带支撑辊433,下文中将以更多细节描述。
[0099]第一装载框架410也包括尾端部件416,416,其作为连接器,允许第一装载框架410与毗邻的车厢的框架和第二装载框架440连接。车厢辊414通过支架415连接于第一装载框架410,用来从轨道(未示出)悬挂第一装载框架410。
[0100]在这个例子中,上部框架支撑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421,所述托轮装置支撑构件具有若干惰轮托轮装置422用来在输送带返回路径上支撑输送带(未示出)。惰轮托轮装置422基本上如上所述且因此这些将不再以任何进一步的细节被描述。
[0101]第一装载框架410支撑前体430,所述前体具有若干沿着其安装的前体输送带辊431。在使用中环形输送带被输送越过前体430,使得输送带边缘132在前体430和前体输送带辊431之间通过。在这个布置中,前体输送带辊431促使输送带边缘132倚靠前体430使得输送带边缘被前体引导分离借此允许材料通过提供于前体430的装载孔432被装载于输送带。
[0102]此外,第一装载框架包括辊支撑412.3用于支撑安装于前体430下方的侧面输送带支撑辊433,用来在装载过程中支撑输送带130。特别的,这吸收了材料在该处被装载时作用于输送带上的力,借此保证输送带在装载过程中不会从前体输送带辊431脱离。
[0103]装载车厢121也包括第二装载框架440用来支撑输送带返回辊441,所述输送带返回辊用来在返回路径和运输路径之间输送输送带。在一个例子中,输送带返回辊441安装于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42上,所述可移动的支撑框架通过支撑辊443可移动的安装于第二装载框架440上。一个偏斜机构可被提供用于在箭头444的方向偏斜输送带返回辊441,借此保持输送带130的张力。
[0104]任意合适的偏斜机构可被使用。在图4八的例子中,偏斜机构为例如液压活塞装置或类似的驱动器445。在图40的可选择的例子中,立式支撑框架460被用来支撑配重461,其通过缆绳462连接于可移动的支撑框架442,使得配重的移动在方向444施加力借此张紧输送带。
[0105]第二装载框架440典型的包括两对车厢辊446,通过各自的支架447连接于框架440,用来在轨道上(未示出)安装框架440。至少一组车厢辊446连接驱动电机448,允许装载车厢相对于轨道110移动。
[0106]第二装载框架440也典型的包括尾端部件450其允许第二框架440连接于第一框架410。第二框架440也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托轮装置451,其具有与前述的驱动托轮装置332类似的形式,且被安装于从第二框架440向外凸出的支撑构件452,如图所示。
[0107]卸载车厢的例子现将根据图5描述。
[0108]在这个例子中,卸载托轮装置包括形成为具有若干纵向、横面和竖直的梁511,512,513的第一框架510。框架510支撑卸载辊514其在本例中是被水平支撑的辊。在使用中,输送带130以与前述根据图1?类似的方式围绕卸载辊514运行,允许材料从该处卸载。
[0109]输送带从输送路径传输到卸载辊514,并从那里使用如图58所示的惰轮的布置传输到返回路径。
[0110]在这个例子中,卸载车厢包括形成自若干纵向间隔矩形框架521的第二卸载框架520,其通过支撑各自的托轮装置523,525的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522,524相互连接,所述托轮装置用来沿输送和返回路径分别支撑输送带130。如图所示,用于输送路径的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522被设置为允许输送带沿输送路径通过然后接合于卸载辊514的上侦I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524具有螺旋形的构型,使得当输送带130围绕并从卸载辊514的下侧返回时,输送带130通过托轮装置525接合并扭回沿返回路径移动所需的位置。
[0111]在输送和返回路径支撑输送带的中间车厢的例子被示出于图6的截面图中。
[0112]也如本例中所示,车厢可被用于支撑管道,例如通风管610,同时矿井服务可通过连接于车厢下侧的管道611提供。这允许用来支撑输送机系统的同样的基础设施也能支撑额外的矿井服务例如通风、动力、水等。这个有利的允许空气和其它矿井服务被供应到连续采矿机附近的区域内,或根据需要到矿井的其它部分,借此避免对单独的供应系统的需求。
[0113]当车厢在横跨它们的宽度的一个点处悬挂时,车厢辊典型的位于车厢的重心的上方,以保证车厢在使用中保持水平。由于输送带中的材料的量沿输送路径可能改变,这可能改变车厢的重心的位置。在一个例子中,这可通过使输送路径与重心对准调整,例如,通过使输送路径在轨道的下方。可选择的,车厢可包括可移动的配重,允许重心随着输送带内的材料的重量的改变被调整。
[0114]在使用中用于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例子现将根据图7被描述。
[0115]控制器700典型的包括通过总线715互相连接的电子信息处理器711,存储器712,输入/输出装置713和接口 714。在这个例子中外部接口 714用于连接控制器到外围系统,例如驱动电机和/或相关的控制器,以及一个或更多的传感器711,712,713。接口 714也可被用于连接到通信网络,数据库,其它存储设备等。尽管单独的外部接口被示出,这仅用于举例的目的,在实践中可提供多个接口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以太网,串口,…8,无线电,移动网络等)。也应注意的是额外的硬件元件可成为控制器700的一部分,取决于特定的实现方式。
[0116]在使用中,处理器711以存储于存储器712的应用软件的形式执行指令以允许控制器解读来自传感器721,722,723的信号,并控制输送带130和车厢121,122,123的运动。特别的,控制器适于产生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器445,和用于装载车厢121的驱动电机448,451,以及用于中间车厢122的电机332.3,342,和用于卸载车厢的电机(未示出传感器可包括带速和材料重量传感器721,722以及可选择的输送带开口传感器723。
[0117]在使用中,输送带驱动电机451,323.3通过处理器711控制以允许输送带的运动特别是输送带的速率被控制。控制信号典型的用来控制由输送带电机451,332.3施加的动力供应,其中动力取决于输送带上携带的材料的重量被控制。
[0118]用来控制车厢121,122,123的位置的车厢驱动电机的操作典型根据操作员提供的输入指令控制,例如使用合适的输入装置713。这允许操作员根据实际需求,例如,为了适应连续采矿机或其它设备的移动,选择性的移动装载和卸载点的位置。可选择的,这可被自动实现,例如,通过控制器使用合适的传感器探测连续采矿机的位置。
[0119]据此,应注意的是控制器700可形成于任何合适的程序处理系统,处理器111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处理装置例如微处理器,微芯片处理器,逻辑门配置,可选择的与实施逻辑相关的固件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任何其它的电子设备,其能够翻译来自传感器721,722,723的信号并产生合适的控制信号。
[0120]适合使用于输送系统的中间、装载和卸载车厢的进一步的特定的例子现将根据图8,9八和98和10八和108分别进行描述。
[0121]在图8的例子中,中间车厢123包括车厢框架820,所述车厢框架包括沿中间车厢纵向延伸的平行的定间距的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821,用来支撑用于传输和返回路径143,144的托轮装置831。
[0122]托轮装置支撑构件821通过沿托轮装置支撑构件821分隔的侧面框架构件822,以及可选择的末端部件823互相连接支撑,所述末端部件823可被用于连接车厢123到其它毗邻的车厢。
[0123]框架820进一步包括若干间隔的V型框架构件824,每个V型框架构件824被连接到单独的侧面框架构件的下侧,使得I型框架构件824在输送和返回路径上围绕传送带130延伸。这可辅助提供额外的结构支撑,以及作为避免与输送带130的意外接触的安全装置。
[0124]框架820通过车厢辊(未示出)可移动地被安装到轨道110,所述车厢辊通过安装架841连接于框架820。驱动电机(未示出)连接于车厢辊,允许车厢使用如上所述的合适的控制被沿轨道(未示出)移动。框架820典型的由钢管、矩形中空型钢(冊3)梁的组合形成,
[0125]托轮装置支撑构件821支撑若干托轮装置,其在图8的例子中包括惰轮托轮装置831。然而应注意的是,在先前的例子中,惰轮托轮装置831和驱动托轮装置(未示出)可被提供。惰轮托轮装置831和驱动托轮装置在形式上典型的与先前根据图3(:和30描述的那些类似,这些不再以任何进一步的细节描述。
[0126]在前述的例子中,若干驱动托轮装置被沿着输送带130的整体长度提供使得输送带沿其长度均匀的驱动。这避免了在任一特定区域被施加可依次在输送带的损坏和操作上具有影响的多余的力。对应的,中间车厢123将典型的包括图8示出的中间车厢和包括驱动托轮装置的类似的车厢的组合,但这并不是必须的且可选择的每个车厢可产生驱动,取决于优选的实施情况。
[0127]装载车厢的例子现将根据图9八和98以更多的细节描述。
[0128]在这个例子中装载车厢121包括装载框架910,所述装载框架包括从装载末端910.1到输送带末端910.2沿框架的任一侧的长度延伸的两个中心纵向框架构件911.1。
[0129]框架910包括若干在纵向框架构件911.1之间侧面延伸的间隔的V型框架构件924.1,924.2,924.3,924.4,用来以间隔开的布置支撑纵向框架构件911.1,以及作为避免与输送带130和其它装载站组件意外接触的安全装置。
[0130]纵向框架构件911.1连接于纵向间隔的竖直的输送带路径支撑柱913.1,913.2,所述输送带路径支撑柱被提供于接近输送带路径末端910.2。输送带路径支撑柱913.1,913.2通过侧面输送带路径支撑构件912.1,912.2在上部末端相互连接,所述输送带路径支撑构件通过纵向连接构件911.2依次相互连接。
[0131]框架910的输送带路径末端910.2支撑输送和返回的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921.1,921.2,所述托轮装置支撑构件具有若干惰轮托轮装置922.1,922.2用于分别在输送机输送路径和输送带返回路径支撑输送带(未示出惰轮托轮装置922基本上如上所述因此不再以任何进一步的细节描述。在输送带末端910.2的V型框架构件924通过返回路径支撑臂911.3相互连接,所述返回路径支撑臂也支撑若干横向辊925用来沿输送带返回路径支撑输送带。
[0132]框架910的输送带路径末端910.2也包括末端部件915,其作为连接器,允许装载框架910与毗邻的中间车厢123的框架连接。车厢辊(未示出)通过支架916连接于第一装载框架910用来从轨道(未示出)悬吊第一装载框架410。
[0133]框架910,特别是延伸的框架构件911.1支撑输送带返回辊941,所述返回辊用来在返回路径和输送路径之间输送输送带。在一个例子中,输送带返回辊941通过轴942连接于可移动的安装于输送带返回辊安装支架944内的梭943。梭943在纵向可移动并以活塞945的形式连接于偏斜机构,其能用来在箭头946的方向偏斜输送带返回辊941,借此维持输送带130的张力。
[0134]装载支撑臂914从支撑柱913.2的上部末端延伸到纵向框架构件911.1的装载末端,且包括若干侧面支撑构件912.3。装载支撑臂914支撑装载斜槽930,所述装载斜槽在装载支撑臂914之间限定了装载孔932。装载斜槽930支撑若干斜槽输送带辊931,用来在输送带从输送带返回辊941到惰轮托轮装置922.1的输送中支撑输送带。
[0135]若干装载棍951安装于装载棍支撑952上。装载棍支撑952连接于侧面装载棍支撑构件953,其依次连接于纵向框架构件911.1,借此在斜槽930下面支撑装载辊951,从而在装载过程中支撑输送带130。特别的,这吸收了材料在该处被装载时作用于输送带上的力,借此保证输送带在装载过程中不会从斜槽输送带辊931脱离。
[0136]在使用中,输送带从输送带返回路径,越过输送带返回辊941,在斜槽930底部,并沿输送带输送路径延伸,借此允许材料通过斜槽930被装载于输送带上。
[0137]卸载车厢的例子现将根据图10八和108描述。
[0138]在这个例子中卸载车厢122包括卸载框架1010,所述卸载框架具有沿框架1010从卸载末端1010.1到输送带路径末端1010.2的任一侧的长度延伸的两个中心纵向框架构件1011.1。
[0139]框架1020包括在纵向框架构件1011.1下侧之间和从纵向框架构件1011.1下侧进行侧面延伸的若干间隔的I型框架构件1024,用来以间隔的布置支撑纵向框架构件1011.1,以及作为避免与输送带130和其它卸载站部件的意外接触的安全装置。
[0140]每个纵向框架构件1011.1连接于三个纵向的间隔的竖直输送带路径支撑柱1013.1,1013.2,1013.3。输送带路径支撑柱1013.1,1013.2,1013.3通过侧面输送带路径支撑构件1012.1,1012.2,1012.3在上部末端相互连接,其依次支撑上部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1021.1。返回路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1021.2也被提供,其具有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1021.1,1021.2,所述托轮装置支撑构件具有惰轮托轮装置1022.1,1022.2用来分别在输送机输送路径和输送带返回路径支撑输送带(未示出)。惰轮托轮装置1022基本上如上所述因此不再以任何进一步的细节描述。在输送带末端1010.2的V型框架构件1024.1,1024.2通过返回路径支撑臂1011.2相互连接,所述返回路径支撑臂也支撑若干横向辊1031用来沿输送带返回路径支撑输送带。
[0141]框架1010的输送带路径末端1010.2也包括末端部件1015,其作为连接器,允许装载框架1010与毗邻的中间车厢123的框架连接。车厢辊(未示出)通过支架1016连接于第一装载框架1010用来从轨道(未示出)悬吊第一装载框架1010。
[0142]框架1010,特别是延伸的框架构件1011.1支撑卸载辊1041,所述卸载辊用来在返回路径和输送路径之间输送输送带。在一个例子中,卸载辊1041通过轴1042连接于安装支架1044。在这个例子中,尽管卸载辊的偏斜未示出,应注意的是若需要的话这可使用与在装载车厢上用于输送带返回辊的类似的安装布置实现。
[0143]卸载支撑臂1041从支撑柱1013.3的上部末端延伸到纵向框架构件1011.1的装载末端,用于提供额外的结构支撑。
[0144]在使用中,输送带从输送路径,越过卸载辊1041,在斜槽底部沿输送带返回路径延伸,借此允许材料通过卸载辊时被卸载。
[0145]在输送和返回路径支撑输送带的中间车厢的例子被在图11的截面图中示出,因此应注意的是这个布置类似于根据图6的描述。
[0146]不管怎样,在图8到11的例子中,输送带在返回路径上被布置为翻转(即使与表面接触的材料位于泪滴形状的外侧面上)。当增厚的边缘132的布置允许输送带以翻转的布置支撑、所述布置与当输送带在输送路径上时的正常布置为同样的方式时,这是可行的。无论如何,允许输送带以翻转的布置输送促进了在卸载和装载站的输送路径和输送带返回路径之间的转换,因此简化了装置。特别的,这允许单独的水平对齐的输送带返回辊和卸载辊被分别提供于装载和卸载车厢,因此允许输送带在输送和返回路径容易的转换。
[0147]对应的,上述输送机系统提供用于从装载区域输送材料到卸载区域的方法。通过自依次可移动的安装于轨道的车厢支撑传送带,这允许在装载和卸载区域内精确的装载和卸载点被调整。因此这促进了材料从移动的设备的转移,例如连续采矿机或其它类似机器。此外,使用管状输送带允许输送机沿转角延伸,使得系统特别的适合于在地下采矿中使用。
[014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许多变型和修改将会变得明显。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明显的所有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当认为落入在本发明描述前广义地呈现的精神和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输送机系统,包括: a)在装载区域和卸载区域之间延伸的轨道; b)可弯曲成管状的环形输送带,其具有增厚的边缘; c)若干可移动的安装于轨道的车厢,所述车厢包括用于接合输送带边缘的输送带辊借此支撑输送带; i)用于允许材料被装载到输送带上的装载车厢,所述装载车厢至少在装载区域是可移动的; ?)用于允许材料从输送带被卸载的卸载车厢,所述卸载车厢至少在卸载区域是可移动的;和 iii)位于在装载和卸载车厢之间的若干中间车厢,用于以管状沿输送和返回路径支撑输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输送机系统包括若干用于驱动输送带的输送带驱动辊,所述输送带驱动辊被提供于至少一些车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车厢进一步包括车厢驱动用于相对于轨道移动车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每个车厢包括: a)框架; b)安装于框架的若干托轮装置,所述托轮装置支撑输送带辊;和 c)用于相对于轨道可移动的安装车厢的联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联接器包括通过支架连接于框架的车厢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围绕输送带输送和返回路径延伸的安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框架支撑用于服务的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对于中间车厢,所述框架包括: a)间隔开的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用于分别支撑用于输送和返回路径的托轮装置;和 b)若干横向框架构件用于支撑延伸的托轮装置支撑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装载车厢包括: a)安装于框架的前体,所述前体包括装载孔;和 b)用来促使输送带的边缘倚靠所述前体使得输送带边缘被前体引导分离的输送带辊,借此允许材料通过装载孔被装载于输送带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装载车厢包括: a)支撑至少该前体的第一装载框架;和 b)支撑输送带返回辊的第二装载框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装载车厢包括用于在返回路径和输送路径之间输送输送带的输送带返回辊。
12.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装载车厢包括: a)用于在返回路径和输送路径之间输送输送带的输送带返回辊; b)托轮装置或支撑输送带辊;和 C)安装于框架的斜槽用来在输送带返回辊和托轮装置之间限定装载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输送机系统包括用于在输送带从输送带返回辊到惰轮托轮装置的输送中支撑输送带的斜槽输送带辊。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输送带返回辊可移动的安装于框架以允许输送带返回辊的运动用于保持输送带的张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装载车厢包括用于偏斜输送带返回辊的偏斜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卸载车厢包括由框架支撑的卸载辊,所述卸载辊以开放的形式支撑输送带,所述卸载辊从输送路径到返回路径输送输送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卸载车厢包括: a)用于支撑卸载棍的第一卸载框架;和 b)用于支撑若干托轮装置的第二卸载框架以向卸载辊上和从卸载辊引导输送带。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车厢在使用中基本在在轨道下方悬挂。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轨道为单轨轨道。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输送机系统,其中所述输送带在返回路径相对于输送路径被支撑为翻转形式。
【文档编号】B65G21/10GK104487362SQ20138001899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3日
【发明者】达伦·约翰·韦兰 申请人:Dw技术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