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性优异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7929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装饰性优异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具有优异装饰性的塑料容器,其中包括厚度逐渐变化的部分的渐变层形成于由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上,透明聚酯系树脂层作为最外层形成,渐变层有效地防止剥离并且以稳定的方式使通过渐变的装饰均匀、精确。塑料容器(10)的特征在于包括由着色的烯烃系树脂制成的容器主体(1)和层压至容器主体(1)的外表面的装饰层(3),其中装饰层3包括透明粘接树脂层(3b)、作为外表面层的透明聚酯系树脂层(3a)和渐变层(3c),渐变层(3c)形成于透明粘接树脂层(3b)和透明聚酯系树脂层(3a)之间且包括其厚度沿容器的高度方向逐渐变化的部分。所述容器(10)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渐变层(3c)由通过将着色剂引入透明聚酯系树脂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并且在于在容器(10)的主体部中容器主体(1)的厚度根据渐变层(3c)的厚度变化而变化,以致为容器主体(1)的厚度和装饰层(3)的厚度之和的容器主体部的厚度由于渐变层(3c)的存在而不变化。
【专利说明】装饰性优异的塑料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装饰性优异的塑料容器,更具体地,涉及具有设置在形成于容器主体 的外表面上的装饰层中的渐变层(gradation layer)的塑料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烯烃系树脂如聚乙烯和聚丙烯可以有利地成形,并且这些是寻求宽范围的用作包 装容器的廉价的材料。因此,在容器的领域中,期望在改进它们的外观时也改进它们的商业 价值。
[0003] 关于烯烃系树脂容器,例如,专利文献1提议了一种容器,该容器具有特征在于经 由粘接树脂层设置在由烯烃系树脂制成的容器主体的表面上的非常平滑的表面的高透明 聚酯系树脂层。所述容器显示出优异的光泽且具有高的商业价值,然而,却没有关注到得到 使得图案逐渐改变的渐变装饰,因此,关于容器的外观仍然留有改进的余地。
[0004]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提议了一种将容器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包括亮膜和形成于 亮膜上的着色膜的装饰层并且进一步在装饰层上形成光泽层的技术。在该容器中,着色膜 和亮膜都渐变以致它们的厚度沿高度方向逐渐地改变。即,着色膜的厚度在亮膜的厚度逐 渐减小的部分中逐渐增加和容器主体部的总厚度维持不变。
[0005] 现有抟术f献:
[0006] 专利f献:
[0007] 专利文献 I :W02008/090655
[0008]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No. 4391887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问是页
[0010] 专利文献2的容器不仅具有光泽的外表面而且具有渐变装饰,并且具有非常改进 的商业价值。
[0011] 然而,专利文献2的容器也仍然具有必须要改进的问题。S卩,为了避免由于渐变而 引起的容器厚度的变化,薄的装饰层形成于两层即彼此面对且都渐变的着色膜和亮膜中。 然而,这涉及到对于它们的形成极大的难度并且由于渐变层而引起诸如在设计和图案中的 分散等问题。
[0012] 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容器中,当容器主体通过使用烯烃系树脂形成和最外的光 泽表面通过使用聚酯系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形成时,由于烯烃系树脂和聚 酯系树脂之间的粘接性差,粘接树脂层必须形成在装饰层和容器主体之间。这里,如果粘接 树脂层的厚度伴随渐变的装饰层的厚度的变化而改变,粘接强度在渐变的装饰层和容器主 体之间不能保持恒定,并且渐变的装饰层倾向于容易剥落。
[0013]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形成渐变层和在最外表面上形成透明聚酯系树脂层的 塑料容器,所述渐变层包括其厚度在由烯烃系树脂制成的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上逐渐改变的 部分,还有效地防止渐变层剥离且特征在于能够使要显示的渐变装饰保持没有分散的精度 和稳定的优异的装饰性。
[0014]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容器,其包括由烯烃系树脂制成且被着色的容器主体 和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上的装饰层,其中
[0016] 所述装饰层包括位于所述容器的内表面侧的透明粘接树脂层、作为位于所述容器 的外表面侧的外表面层的透明聚酯系树脂层和形成于所述透明粘接树脂层和所述透明聚 酯系树脂层之间且包括厚度沿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逐渐改变的部分的渐变层,所述渐变层 由共混有着色剂的透明聚酯系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0017] 在容器主体部中所述容器主体的厚度通过所述渐变层的存在以所述容器主体部 的厚度不改变的方式响应于所述渐变层的厚度的变化来改变,所述容器主体部的厚度为所 述容器主体的厚度和所述装饰层的厚度的总厚度。
[0018] 在本发明的塑料容器中,期望的是:
[0019] (1)所述渐变层通过使用含水率小于形成所述外表面层的透明聚酯系树脂的含水 率的透明聚酯系树脂来形成;
[0020] (2)所述外表面层通过使用含水率为500-1500ppm的透明聚酯系树脂来形成,所 述渐变层通过使用含水率为50-500ppm的透明聚酯系树脂来形成;和
[0021] (3)所述容器主体包括未用过的烯烃系树脂的未着色层或着色层,和着色再生层, 所述着色再生层通过使用在形成所述容器时产生的废料与烯烃系树脂和着色剂共混来形 成,所述着色再生层的厚度响应于所述渐变层的厚度的变化而改变。
[0022] 此外,期望上述塑料容器为通过直接吹塑成形获得的瓶。
[0023] 发明的效果
[0024] 本发明中,重要特征在于装饰层中渐变层厚度的变化根据容器主体厚度的变化而 调整。
[0025] 即,在容器主体部的其中渐变层厚度逐渐改变的部分中,容器主体的主体部的厚 度响应于渐变层厚度的变化而改变,和容器主体部作为整体的厚度(容器主体的主体部厚 度和装饰层厚度的总厚度)保持恒定。因此,将得知在本发明的容器中,透明粘接树脂层的 厚度保持恒。因此,甚至在其中渐变层的厚度改变的部分中,也可以保持在装饰层和容器主 体之间的预定的粘接强度,有效地防止装饰层剥离。
[0026] 此外,在本发明的容器中,容器主体通过使用烯烃系树脂形成,并且通过与着色剂 共混而着色,并且通过容器主体的颜色与渐变层的颜色组合来表现渐变装饰。即,在其中存 在渐变层的部分中,渐变层的颜色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然而,随着渐变层的厚度逐渐降低, 容器主体的颜色逐渐似乎从外部能观察到,结果,表现出渐变装饰。这里,透明粘接树脂层 夹置在有助于渐变装饰的容器主体和渐变层之间;即,两者彼此不直接接触,而且,容器主 体的厚度显著地大于渐变层的厚度。结果,容器主体如此厚以致于其色调保持稳定,并且 即使容器主体的厚度响应于渐变层厚度的变化而一定程度上改变,渐变装饰也极少受到影 响。例如,如果两层渐变层彼此直接面对但却仍具有小的厚度,一层的厚度的变化引起另一 层的厚度的变化,并且厚度变化将会极大影响渐变装饰。然而,本发明有效地避免此类不便 之处。
[0027] 此外,本发明中,期望渐变层(下文中经常称为G-层)通过使用含水率比形成外 表面层的透明聚酯系树脂小的透明聚酯系树脂来形成。
[0028] S卩,容器可以借助于共挤出通过形成具有容器的层结构的预成形品和通过将预成 形品进行二次成形来生产。在该情况下共挤出时,要被挤出的G-层形成用透明聚酯系树脂 的量通过操作例如,齿轮泵来逐渐地压挤,最终中断其通过齿轮泵的进给。然而,聚酯系树 脂具有低的熔融粘度,因为其具有大的含水率。因此,如果G-层形成用透明聚酯系树脂具 有比与之相接触的形成外表面层的聚酯系树脂的含水率大的含水率,则聚酯系树脂流经齿 轮泵,尽管其不再通过齿轮泵进给,并且渗透入外表面层和透明粘接树脂层之间。毕竟,渐 变层不必要地局部延伸,或者形成像孤岛的图案。此外,局部阴影或渗出倾向于在渐变装饰 中发展。
[0029] 然而,在使用含水率比形成外表面层的透明聚酯系树脂小的渐变层形成用透明聚 酯系树脂时,使得抑制流动性,从而增加外层形成用透明聚酯系树脂的流动性,和在渐变层 已经不再被挤出之后有效地抑制树脂流进外表面层和透明粘接树脂层之间。因而,使得表 现出更鲜明的保持稳定性的渐变装饰。
[0030] 这里,聚酯系树脂的含水率通过如在稍后出现的实施例中也记载的卡尔费休法 (Karl Fischer' s method)来测量。
[0031] 此外,在本发明的塑料容器中,外表面层通过使用透明聚酯系树脂来形成,在其表 面上具有改进的平滑性,因此赋予光泽和进一步改进的装饰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示出本发明塑料容器的主体部中层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参考示出本发明塑料容器的主体部中层结构的图1,容器10包括由烯烃系树脂制 成并且通过与着色剂共混而着色的容器主体1和形成于容器主体1的外表面上的装饰层3。 装饰层3包括透明外表面层3a和透明粘接树脂层3b。渐变层3c形成于外表面层3a和透 明粘接树脂层3b之间。即,渐变层3c为着色层并且包括其厚度逐渐变化的区域X。如图1 中所示,容器10在其主体部中具有其中渐变层3c的厚度逐渐减少和其中容器主体1的颜 色和渐变层3c的颜色经由透明外表面层3a反映在主体部的外部从而表现出渐变装饰的区 域X。
[0034] 〈容器主体1>
[0035] 容器主体1通过使用烯烃系树脂而形成并且通过与着色剂共混来着色。即,容器 主体1使用烯烃系树脂作为基材树脂,并且由于烯烃系树脂特有的性质而可以有利地生 产。
[0036] 作为用作容器主体1的基材树脂的烯烃系树脂,可以使用已知的那些,如低密度 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其它α -烯烃的聚合 物,以及烯烃系共聚物如各种烯烃的共聚物、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和用烯键式不饱和羧酸或其酸酐接枝改性的烯烃树脂,其可以以一种或者以两种以上的共 混物使用。容器主体的基材树脂根据容器10的用途选自适合的烯烃系树脂。对于像例如 压挤瓶的容器,低密度聚乙烯等优选用作基材树脂。
[0037] 此外,用于形成容器主体的烯烃系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JIS K7210 ;190°C, 2. 16Kg的载荷)通常在0· l-30g/10min的范围内。
[0038] 作为用于赋予颜色的着色剂,可以使用有机颜料如偶氮系颜料、酞菁系颜料、稠和 多环系颜料和染料色淀系颜料,以及如像偏光的珠光颜料的铝系亮光颜料、云母系亮光颜 料和玻璃系亮光颜料等亮光颜料。可以根据期望的容器外观的设计(渐变装饰等)而使用 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适合颜色的颜料。当然,可允许添加体质颜料(body)如碳酸钙以调节色 调和物理性质。以不损害烯烃系树脂的成形性或各种性质和可以根据期望来设计容器10 的外观这样的量添加这些着色剂。
[0039] 当使用铝系、云母系或玻璃系的各种亮光颜料作为着色剂时,可以方便地赋予特 别地金属光泽。
[0040] 或者,容器主体1可以为不透明或透明的,只要反映赋予的颜色以产生外观,并且 可以进一步由多层形成,其中任何层可以与着色剂共混,并且可以包括例如,共混有着色剂 的着色层和未共混有着色剂的非着色层。此外,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的气体阻隔树 脂层可以经由适合的粘接层形成于它们之间。期望的是气体阻隔树脂层和粘接层是透明 的,并且不赋予容器主体1的颜色。
[0041] 从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观点,期望在本发明中着色再生层通过利用在容器成形 期间产生的碎片和废料来形成。参考图1,例如,容器主体1包括形成于容器的内表面侧上 的未用过的烯烃系树脂的层Ia和作为形成于容器主体1的外表面侧上的着色再生层的层 lb,着色再生层通过使用在容器成形步骤中回收的碎片和废料来形成。即,着色再生层Ib 为通过使用包含在容器成形时产生的废料与未用过的烯烃系树脂和着色剂共混的树脂组 合物而形成的着色层(着色再生层)。除了废料中包含的着色剂之外还添加着色剂以得到 着色剂的预定浓度。
[0042] 以在不会不利地影响未用过的层Ia的性质的范围内的量使用着色再生层lb。通 常,着色再生层Ib的厚度不大于容器主体1厚度的90%。
[0043] 未用过的层Ia可以通过与着色剂共混而被着色,或者可以不与任何着色剂共混 而不被着色。然而,通常,未用过的层Ia是未着色的从而实现增加的夹持强度(pinching strength)〇
[0044] 在如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中,渐变层3c厚度的变化根据容器主体1厚度的变化来 调整。因此,使得容器10的主体部的厚度保持恒定而不会使其它层(具体地,透明粘接树 脂层3b)的厚度变化。当着色再生层Ib如图1中所示地形成时,特别地,期望保持未用过 的层Ia的厚度恒定同时根据渐变层3c厚度的变化而改变着色再生层Ib的厚度。
[0045] 为保持容器10的主体部的厚度恒定,通常,意味着容器10的侧壁的最大厚度和最 小厚度之差位于不大于最大厚度的70 %的范围内。
[0046] 〈装饰层3>
[0047] 装饰层3包括透明聚酯系树脂的外表面层3a、用于将装饰层3粘接和固定至容器 主体1的透明粘接树脂层3b和配置在上述层之间的渐变层3c。
[0048] 形成装饰层3以保持厚度在不损害通过使用烯烃系树脂作为基材树脂而形成的 容器主体1的基本性质的范围内。通常,装饰层3的厚度应当保持在不大于作为容器主体1 和装饰层3的总厚度的容器的主体部的厚度的50%和特别地不大于35%的范围内。在该 范围内时,可以根据渐变层3c的存在或者根据其厚度的变化来增加或减少装饰层3的厚度 和容器主体1的厚度。
[0049] 外表面层3a :
[0050] 形成外表面层3a的聚酯系树脂必须是透明的以便反映容器主体1和渐变层3c的 颜色。然而,从成形为容器的成形性的观点,通常使用热塑性聚酯类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萘二醇酯(polynaphthalene terephthalate), 并且它们之中,有利地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0051] 本发明中,从透明性和挠性的观点,期望使用无定形聚酯,如其中共聚酯单元 以少量被引入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单元中的聚酯。作为形成共聚酯用共聚组分,可以示 例为二羧酸组分如间苯二甲酸、对-β-轻基乙氧基苯甲酸(ρ- β -oxyethoxybenzoic acid)、萘2, 6-二羧酸、二苯氧基乙烧-4, 4' -二羧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odium sulfoisophthalic acid)、己二酸、癸二酸及这些的烧基酯衍生物;和二醇组分如丙二醇、 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二甘醇和三 甘醇。
[0052] 通过考虑到本发明的容器通过共挤出经由与上述烯烃系树脂层压来生产的事实, 期望的是形成外表面层3a的聚酯具有不小于0. 5 (dl/g)和特别地不小于0. 6 (dl/g)的特 性粘度[Π ],此外,具有影响流动性和被调整为500-1500ppm和特别地约600-900ppm的含 水率。如果含水率大,在外表面层3a中容易出现起泡从而损害光泽。如果含水率变小,在 通过熔融挤出形成外表面层3a时熔融粘度增加,造成流动性降低,因此,造成聚酯系树脂 层的表面变粗糙,也就是所谓的鲨鱼皮(shark skin)。
[0053] 进一步期望的是外表面层3a具有通过添加润滑剂等而平滑的表面,只要其透明 性不受损害且反映容器主体1和渐变层3c的颜色以产生外观。期望的是平均表面粗糙度 Ra(JIS B-6010)已经被调整为例如,不大于0.2 μ m。可以通过增加表面平滑性来赋予光 泽。此外,可允许以将不损害透明性和成形性的少量适合地添加热塑性弹性体、其它热塑性 树脂、橡胶树脂、无机填料、颜料、增塑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光稳定剂、抗结块剂、润滑剂 和染料等。
[0054] 期望的是上述外表面层3a的厚度位于通常在约20至约500 μ m的范围内,条件是 装饰层3的厚度满足上述范围,尽管外表面层3a的厚度可以根据容器的用途和形态来改 变。
[0055] 诱明粘接树脂层3b :
[0056] 形成外表面层3a的聚酯系树脂不良地粘接至作为容器主体1的基材树脂的烯烃 系树脂,因此,需要提供透明粘接树脂层3b。然而,本发明中,容器主体1的颜色必须反映到 外部以实现渐变装饰。因此,透明粘接树脂层3b也必须是透明的。
[0057] 作为层3b形成用透明粘接树脂,可以使用已知的能够粘接至聚酯系树脂和烯烃 系树脂二者的树脂。例如,可以以一种或以两种以上的共混物来使用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 树脂及其酸改性树脂、烯烃系树脂的酸改性树脂和含缩水甘油基树脂。
[0058] 乙烯和α -烯烃可以以任何形式如无规、嵌段或接枝来共聚。此外,酸改性通常是 用不饱和羧酸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或巴豆酸或者用这些的酸酐 的接枝改性。
[0059] 此外,可允许通过使用共混有增粘剂的烯烃系树脂如低密度聚乙烯来形成透明粘 接树脂层3b。作为粘着性赋予剂,可以示例为松香树脂、萜烯树脂或石油树脂,其可以以一 种或以两种以上添加至透明粘接树脂层3b中。
[0060] 当然,可允许通过添加上述粘着性赋予剂至上述粘接至聚酯系树脂和烯烃系树脂 二者的已知的树脂来改进粘接力。
[0061] 此外,可允许透明粘接树脂层3b与多种本身已知的添加剂共混,所述添加剂如热 塑性弹性体、其它热塑性树脂、橡胶树脂、无机填料、颜料、增塑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光 稳定剂和抗结块剂,只要它们不损害透明性、粘接性或容器主体1的颜色反映到外部。
[0062] 可能发生,在透明粘接树脂层3b与外表面层3a、容器主体1或稍后所述的渐变层 3c之间的接合界面中出现微细凹凸,并且凹凸可以反映到容器10的外观上从而损害期望 的渐变装饰。为防止此类微细凹凸的出现,可以以将不会损害层3b的粘接性的非常少的 量、例如以约0. 01至约0. 5重量%和特别地约0. 02至约0. 1重量%的量添加润滑剂。
[0063] 作为润滑剂,可以示例为迄今为止已知的那些,例如:
[0064] (a)烃类的那些,如流动的、天然或合成的石錯,微晶錯,聚乙烯蜡和氯化聚乙烯 錯;
[0065] (b)脂肪酸类的那些,如硬脂酸和月桂酸;
[0066] (C)脂肪族酰胺类的那些,如硬脂酸酰胺、棕榈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 胺、亚甲基双硬脂酰胺(methylenebisstearo amide)和亚乙基双硬脂酰胺(and ethylenebisstearo amide);
[0067] (d)脂肪酸酯类的那些,如硬脂酸丁酯、固化蓖麻油和单硬脂酸乙二醇酯;
[0068] (e)醇类的那些,如十六醇和硬脂醇;
[0069] (f)金属皂类如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
[0070] (g)聚有机硅氧烷;和
[0071] (h)氟类的聚合物粉末,如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三元共 聚物和在其两个末端或者在其一个末端具有氟烷基的聚合物,其可以以单独一种或以两种 以上的混合物来使用。根据层3b的厚度,期望的是润滑剂已经分散成具有约0. 5至约40 μ m 的粒径,特别期望地,其为含氟类的。
[0072] 通过考虑到成形性,期望的是透明粘接树脂层3b形成用树脂组合物,作为适当地 添加各种的添加剂的上述透明粘接树脂,具有在〇. 1-10. 〇g/l〇min范围内的熔体流动速率 (MFRJIS K 7210;1901:,2.16敁的载荷)。
[0073] 此外,尽管依赖于外表面层3a的厚度和夹置在透明粘接树脂层3b和外表面层 3a之间的渐变层3c的厚度,仍期望的是透明粘接树脂层3b的厚度具有通常在约10至约 500 μ m的范围内的厚度,条件是装饰层3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
[0074] 渐夺层3c :
[0075] 在本发明的如图1所示的装饰层3中,渐变层3c设置在外表面层(透明聚酯系树 脂层)3a和透明粘接树脂层3b之间。即,在容器10的主体部中,渐变层3c的厚度沿其高 度方向逐渐改变。图1中,例如,渐变层3c的厚度朝向上侧逐渐减少并且最终变为0。相反 地,当然,可允许使得渐变层3c的厚度向下逐渐减少来设计。在该情况下,在容器的底部不 存在渐变层3c。
[0076] S卩,容器主体1的颜色被渐变层3c遮蔽;S卩,随着渐变层3c的厚度逐渐减少,容器 主体1的颜色逐渐出现。即,渐变层3c的颜色变成容器主体1的颜色,而不通过边界部并 且产生渐变装饰。
[0077] 因此,渐变层3c为包括添加了着色剂的透明聚酯系树脂的层。
[0078] 如还关于容器主体1记载的,着色剂可以为已知的颜料,并且根据期望的图案或 设计来使用。然而,层3c必须形成其中厚度逐渐降低的部分。因此,通过考虑到成形性,着 色剂的量期望地在相对于透明聚酯系树脂不大于30重量%的范围内。如果添加量大,则变 得难以逐渐降低渐变层3c的厚度,或者在渐变层3c和外表面层3a或透明粘接树脂层3b 之间的界面中形成凹凸,并且可以反映到外观上从而损害渐变装饰。
[0079] 此外,本发明中,从对外表面层3a的粘接性的观点,用于形成渐变层3c的基材树 脂为具有与形成外表面层3a的透明聚酯系树脂的那些性质相同的性质的树脂。然而,优选 地,形成渐变层3c的基材树脂为含水率比形成外表面层3a的透明聚酯系树脂小的透明聚 酯系树脂,并且最期望地为含水率为50-500ppm和特别地100-300ppm的透明聚酯系树脂。 即,如前面所述,具有小的含水率的透明聚酯系树脂与具有大的含水率的那些相比是高度 粘性的,并且使得可以在共挤出期间有效地控制形成渐变层3c的聚酯系树脂的流动性。具 体地,如果超过上述范围,渐变层3c变得不必要地长,并且渗透入外表面层3a和透明粘接 树脂层3b之间;S卩,渐变层3c延伸或形成孤立部分从而显示有缺陷的外观。如果含水率小 于上述范围,则在注射之前干燥树脂需要延长的时间,并且生产性降低。
[0080] 根据期望的渐变装饰的程度或容器主体1的颜色,将渐变层3c的厚度改变区域X 的厚度变化程度设定成位于适合的范围内。然而,从成形性的观点,期望使得厚度变化程度 即厚度减少或增加量为沿容器10的高度方向每Imm距离为约〇. 1至约3. 0 μ m来设计渐变 装饰。
[0081] 此外,在其中厚度没有变化的部分中的厚度(即,最大厚度)在约20-500 μ m的范 围内,条件是装饰层3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
[0082] 此外,渐变层3c也可以适当地与多种本身已知的添加剂如热塑性弹性体、其它热 塑性树脂、橡胶树脂、无机填料、颜料、增塑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光稳定剂和抗结块剂共 混,只要它们不会不利地影响渐变装饰。
[0083] 〈容器的生产〉
[0084] 本发明的具有上述层结构的塑料容器通过如下来生产:通过将对应于容器主体1 和装饰层3 (外表面层3a、透明粘接树脂层3b和渐变层3c)的树脂材料共挤出来形成容器 用预成形体,并且通过二次成形如吹塑成形或模塞助压成形(plug assist forming)将预 成形体成形为容器的形状。在进行共挤出时,挤出量通过使用例如齿轮泵来调节。在变成 渐变层3c的厚度改变区域X的部分中,将渐变层3c用树脂材料的挤出量逐渐压挤,同时容 器主体1(具体地,着色再生层Ib)用树脂材料的挤出量响应其逐渐增加。其它层(例如, 未用过的层la、外表面层3a、透明粘接树脂层3b)的挤出量保持相同。因而,形成渐变层3c 的厚度改变区域X。这里,作为渐变层3c的基材树脂,使用其含水率小于外表面层3a的基 材树脂的含水率的透明聚酯系树脂(具体地,含水率为50-500ppm的树脂),从而保持精度 地形成渐变层3c的厚度改变区域X。
[0085] 此外,在成形容器时,从如上所述使容器的外表面层3a的表面平滑和实现容器的 优异的光泽的观点,期望的是用于限定容器的外表面的成形模具(例如,吹塑模具)具有设 定为约0. 2至约0. 8 μ m的表面粗糙度Ra。
[0086] 通常将用于形成外表面层3a和渐变层3c的树脂材料在它们处于熔融成形之前的 造粒状态中在约50-80°C下加热和干燥,从而得到预定的含水率。
[0087] 此外,从利用形成容器主体1的烯烃系树脂的性质的观点,期望的是本发明应用 于具体地生产直接吹塑成形的瓶子。即,这种瓶通过将借助于上述共挤出而形成管状的预 成形体、封闭通过夹断变成瓶底的预成形体的一部分、其后将压缩空气等吹入预成形体来 形成。
[0088] 本发明的塑料容器的特征在于优异的渐变装饰,具有非常高的商业价值,并且能 够用作容纳有各种溶液如香波和护发素等的容器。
[0089] 实施例
[0090] 现在将通过下述试验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决不仅限于此。
[0091] (试验 1)
[0092] 具有图1中所示的层构成的塑料容器以如下所述的方式来生产。
[0093] 层构成从外表面依次为(1)外表面层3a、(2)渐变层3c、(3)透明粘接树脂层3b、 (4)着色再生层Ib和(5)未用过的层la。将各层形成用树脂的挤出机编号为对应于各层 的 3a、3c、3b、lb 和 la。
[0094] 使用下述树脂材料形成各层。
[0095] (1)外表面层3a形成用树脂材料:
[0096] 特性粘度为0. 7dl/g和含水率为750ppm的透明无定形环己烷二甲醇(CHDM)类的 共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ET)。
[0097] (2)渐变层3c形成用树脂材料:
[0098] 与25重量%云母颜料共混的、特性粘度为0. 7dl/g和含水率为250ppm的透明无 定形环己烷二甲醇(CHDM)类的共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ET)。
[0099] (3)透明粘接树脂层3b形成用树脂材料:
[0100] 与用作增粘剂的石油树脂共混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I. 5 (g/10min.)的透明 和无色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
[0101] (4)着色再生层Ib形成用树脂材料:
[0102] 以其在整个着色再生层中的浓度为0. 5重量%这样的量,向70重量%的在形成塑 料容器时产生的废料树脂和30重量%的未用过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HDPE)的混合物添加 作为亮光颜料的珍珠红(平均粒径为21 μ m的云母系颜料)。
[0103] (5)未用过的层Ia形成用树脂材料:
[0104] 高密度聚乙烯树脂(HDPE)不共混有着色剂。在熔融之前借助于在70°C的温度下 干燥调整用于形成外表面层3a和渐变层3c的共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以拥有预 定的含水率。含水率通过卡尔-费休法来测量。
[0105] 通过使用上述各层形成用树脂材料,形成管状多层型坯(多层预成形品)。即,将 外表面层3a形成用树脂材料进给至口径为30mm的挤出机3a,将渐变层3c形成用树脂材料 进给至口径为30mm的挤出机3c,将透明粘接树脂层3b形成用树脂材料进给至口径为40mm 的挤出机3b,将着色再生层Ib形成用树脂材料进给至口径为55mm的挤出机lb,和将未用 过的层Ia形成用树脂材料进给至口径为40_的挤出机la。将树脂材料在被加热的同时通 过多层头挤出、增塑和捏合,由此形成管状多层型坯(多层预成形品)。
[0106] 接下来,型坯通过具有空腔的模具来保持,并且将压缩空气吹入其中从而通过直 接吹塑成形来制备具有160mm的总高度、50mm的外径、IlOmm的侧壁高度和200ml的容量的 圆筒形中空塑料容器。
[0107] 在制备期间,通过由齿轮泵调整挤出量来调整各层的厚度。所使用的模具具有 0. 6μπι的内表面粗糙度Ra。
[0108] 渐变层3c具有从底部直至20mm的距离之中保持恒定的厚度,具有从20mm的距离 直至80mm的距离开始逐渐降低的厚度,并且在超过80mm的距离之中具有厚度为0。在形成 渐变层3c时,渐变层3c形成用树脂材料的挤出量在其中渐变层3c的厚度改变的区域X中 逐渐被压挤,并且着色再生层Ib形成用材料的挤出量与之相对应地逐渐增加,同时未用过 的层la、外表面层3a和透明粘接树脂层3b的挤出量保持恒定。
[0109] 容器的主体部的各层厚度为使得容器的主体部的厚度为恒定的800 μ m,外表面层 3a为40 μ m,透明粘接树脂层3b为60 μ m,未用过的层Ia为120 μ m,渐变层3c的从底部直 至20mm的距离为150 μ m,在超过80mm的距离为0 μ m,和与之相对应的,着色再生层Ib从 底部直至20mm的距离为430 μ m,和在超过80mm的距离为580 μ m。在其中渐变层3c和着 色再生层Ib的厚度改变的区域X中,它们的厚度以预定的变化率来改变。
[0110] 所得的塑料容器如下所述来评价。表1示出它们的结果再加上容器的详细说明。
[0111] (光泽)
[0112] 将所得的塑料容器基于下述基准用视觉对主体部评价它们的光泽。结果如表1中 所示。
[0113] 〇:良好。
[0114] Λ :部分地凹凸但可接受。
[0115] X :在整个表面上非常大的凹凸。
[0116] (渐变性)
[0117] 将所得的塑料容器基于下述基准用视觉对渐变部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中所示。
[0118] 〇:良好。
[0119] Λ :渐变图案部分地不规则,但是可接受。
[0120] X :未形成渐变图案。
[0121] (剥离性)
[0122] 将所得的塑料容器一次推回(压紧)在主体部上,并且基于下述基准用视觉评价 推回部。结果如表1中所示。
[0123] 〇:良好。
[0124] X :剥离。
[0125] (生产性)
[0126] 在生产塑料容器时,将外表面层和渐变层形成用树脂球粒干燥以便在被挤出前拥 有预定的含水率。两层达到预定的含水率所需的时间认为是与生产性有关的并且基于下述 基准来评价。结果如表1中所示。
[0127] 〇:干燥时间小于10小时。
[0128] Λ :干燥时间不小于10小时但小于20小时。
[0129] X :干燥时间不小于20小时。
[0130] (试验 2)
[0131] 除了设定外表面层Ia形成用树脂材料的含水率为1500ppm以外,塑料容器以与试 验1相同的方式来生产,并且以与试验1相同的方式来评价。容器的详细说明和评价如表 1中所示。
[0132] (试验 3)
[0133] 除了设定外表面层形成用树脂材料的含水率为500ppm以外,塑料容器以与试验1 相同的方式来生产,并且以与试验1相同的方式来评价。容器的详细说明和评价如表1中 所示。
[0134] (试验 4)
[0135] 除了设定渐变层形成用树脂材料的含水率为500ppm以外,塑料容器以与试验1相 同的方式来生产,并且以与试验1相同的方式来评价。容器的详细说明和评价如表1中所 /Jn 〇
[0136] (试验 5)
[0137] 除了设定渐变层形成用树脂材料的含水率为50ppm以外,塑料容器以与试验1相 同的方式来生产,并且以与试验1相同的方式来评价。容器的详细说明和评价如表1中所 /Jn 〇
[0138] (参考 1)
[0139] 除了不形成透明粘接树脂层以外,塑料容器以与试验1相同的方式来生产,并且 以与试验1相同的方式来评价。容器的详细说明和评价如表1中所示。
[0140] (参考 2)
[0141] 除了使用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作为用于形成外表面层和渐变层的树脂材料且不形 成透明粘接树脂层以外,塑料容器以与试验1相同的方式来生产。塑料容器以与试验1相 同的方式来评价。容器的详细说明和评价如表1中所示。
[0142] 结果,光泽差。外表面层形成用树脂和渐变层形成用树脂都不干燥,并且未测量含 水率。
[0143] [表 1]
[0144]

【权利要求】
1. 一种塑料容器,其包括由烯烃系树脂制成且被着色的容器主体和层压在所述容器主 体的外表面上的装饰层,其中 所述装饰层包括位于所述容器的内表面侧的透明粘接树脂层、作为位于所述容器的外 表面侧的外表面层的透明聚酯系树脂层和形成于所述透明粘接树脂层和所述透明聚酯系 树脂层之间且包括厚度沿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逐渐改变的部分的渐变层,所述渐变层由共 混有着色剂的透明聚酯系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在容器主体部中所述容器主体的厚度通过所述渐变层的存在以所述容器主体部的厚 度不改变的方式响应于所述渐变层的厚度的变化来改变,所述容器主体部的厚度为所述容 器主体的厚度和所述装饰层的厚度的总厚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容器,其中所述渐变层通过使用含水率小于形成所述外 表面层的透明聚酯系树脂的含水率的透明聚酯系树脂来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容器,其中所述外表面层通过使用含水率为 500-1500ppm的透明聚酯系树脂来形成,所述渐变层通过使用含水率为50-500ppm的透明 聚酯系树脂来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主体包括未用过的烯烃系树脂的未 着色层或着色层,和着色再生层,所述着色再生层通过使用在形成所述容器时产生的废料 与烯烃系树脂和着色剂共混来形成,所述着色再生层的厚度响应于所述渐变层的厚度的变 化而改变。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容器,其中所述塑料容器为通过直接吹塑成形获得的 瓶。
【文档编号】B65D65/40GK104245519SQ20138001947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加藤雄一郎, 田中健二朗, 田中政资 申请人: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