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状物品的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434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辊状物品的托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辊状物品的托架,由托架本体(10)和加强板(20)构成,其特征在于,托架本体由具有顶壁部(11)、左右两侧壁部(13、14)和底壁部(12)的筒状体构成,而且该筒状体折叠自如,加强板(20)的结构是,在中央部(22)的两侧形成有竖立自如的立起部(23),加强板(20)以自如安装或者拆卸的方式插入到托架本体(10)的内侧,从而利用加强板(20)的中央部(22)来加强托架本体(10)的底壁部(12),同时利用加强板(20)的立起部(23)从内侧来加强托架本体(10)的两侧壁部(13、14)。该辊状物品的托架组装以及分解均简单,组装前以及分解后的体积不大,构成部件少,成本低廉,可稳定放置和保持辊状物品。
【专利说明】辊状物品的托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辊状物品的托架。本实用新型的托架用于在预先保管辊状物品时,在打包和运送时等将辊状物品托住,并在有关场所保持而使其不轻易活动。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承受这种辊状物品的托架来说,在实用新型注册第3082791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辊状物品运送用托盘,这种辊状物品运送用的托盘由与辊轮同样的弯曲成圆弧状的装载板(I)和呈井字形组合多张重叠在一起的瓦楞纸的桁架材料(2、3)形成(专利文献I)。
[0003]此外,在实用新型注册第3088236号公报中还公开有一种辊状物品运送支承架,在其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辊轮而弯曲的辊板(3),且把层叠瓦楞纸板的吊板(I)和侧板(2)进行配合而呈箱状形成(专利文献2)。
[0004]此外,在特开2008-94488号公报中提供一种辊状物品运送箱,对瓦楞纸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截面形状是M字形的起吊板(1),将该起吊板(I)吊到套筒体(2或者3)上,将其安装在瓦楞纸制的箱体(4)内部,由吊床来打包辊状体(专利文献3)。
[0005](专利文献I)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082791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088236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94488号公报
[0008]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所示的辊状物品运送用托盘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多条折痕线以便弯曲;而且存在一些问题,存在需要采取多种构件以提高强度,导致部件数变多的问题,此外存在组装作业和分解作业花费时间的问题,而且还存在托盘向四周伸出不易整齐摆放的问题。
[0009]上述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辊状物品运送支承架的情况与上述专利文献I同样,也需要设置多条折痕线以便弯曲;也存在部件数变多、组装作业和分解作业花费时间的问题,而且存在支承架向四周伸出不易整齐摆放的问题。
[0010]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所示的辊状物品运送箱的情况,前提条件是在一个箱子中包装一件辊状物品,因而存在部件数变多的问题。此外,因曲面加工需要设置多条格线。
[0011]总之,上述现有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发明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组装繁琐,用完时不易分解,而且部件数多,即使分解后体积也较大。

【发明内容】

[0012]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辊状物品的托架,该辊状物品的托架组装以及分解均简单,组装前以及分解后的体积不大,构成部件少且成本廉价,可以稳定地放置和保持辊状物品。
[0013]用于实现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辊状物品的托架,由托架本体和插入到该托架本体的内侧的加强板构成,所述托架本体由具有顶壁部、左右两侧壁部和底壁部的截面大体呈长方形状的筒状体构成,而且该筒状体折叠自如,所述加强板的结构是,在加强板中央部的两侧形成有竖立自如的立起部,该加强板以能够自如安装或者拆卸的方式插入到所述托架本体的内侧,从而利用加强板的中央部来加强该托架本体的筒状体的底壁部,同时利用加强板的立起部从内侧来加强托架本体的两侧壁部,将辊状物品放在所述托架本体的顶壁部之上时,该顶壁部按照辊状物品的辊圆,朝向下方呈圆弧状弯曲且到达底壁部,同时托架本体的两侧壁部朝内侧倾斜,从两侧支承辊状物品的侧部,而且放进所述托架本体的内侧的加强板的两侧的立起部从内侧加强所述托架本体的两侧壁部。
[0014]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辊状物品的托架除上述第一特征以外,其第二特征在于,托架本体和加强板由瓦楞纸构成。
[0015]根据技术方案I所描述的辊状物品的托架,所述辊状物品的托架由托架本体和加强板构成,加强板插入到托架本体的内侧。若将辊状物品放到所述托架本体的顶壁部之上,则该顶壁部按照辊状物品的辊圆,呈圆弧形状朝下方弯曲,接纳所述辊状物品。放进所述托架本体的内侧的加强板两侧的立起部从内侧加强所述托架本体的两侧壁部。
[0016]由此技术方案I的托架能够稳定托住和保持辊状物品。
[0017]此外,托架由两种部件构成,且每种部件均由简单结构获得,可以实现成本降低。
[0018]此外,根据技术方案I中所描述的辊状物品的托架可知,在对托架进行组装时,一方面,托架本体从折叠状态起,竖立左右两侧壁部,成为截面大体长方形状的筒状体;另一方面,将加强板两侧的立起部竖立,再把该立起部立起的加强板插入到托架本体的内侧。由此可以组装成托架,对于该托架而言,托架本体的底壁部受到加强板的中央部加强,托架本体的两侧壁部由加强板的立起部从内侧加强。将辊状物品放在组装好的托架的顶壁部上,则该顶壁部向下方弯曲,辊状物品呈下降状受到接纳。得到加强的托架的两侧壁部从两侧支承接纳的辊状物品。由此辊状物品在由托架托住的状态下受到保持。
[0019]托架本体在组装前,可以事先以折叠成平板状态的形式进行保管;同样,加强板在组装前,也可以事先以平板状态进行保管。不言而喻,在托架使用完毕进行分解后,托架本体以及加强板分别处理成平板状态,进行保管或者废弃。因而,除使用期间外,其它时候被分解成体积不大的两种平板状部件,这样非常节约空间。
[0020]此外,在组装作业中,将立起部已经立起的加强板插入到同样是立起着的作为筒状体的托架本体的内侧中即可,所以作业非常简单,顺畅高效,短时间内可以完成。不言而喻在分解作业中将加强板取出即可,因而也很简单易行。
[0021]在已经放有辊状物品的状况下,顶壁部向下方弯曲托住辊状物品,且顶壁部朝向下方弯曲使两侧壁部分别向内侧拖拉,可从两侧支承防止辊状物品朝外侧滚动。因而,辊状物品在稳定的停止状态受到保持,不会轻易滚动。
[0022]除此之外,托架采取大体长方形状,可以使多个辊状物品紧密并排。多个辊状物品紧密排列,可以紧凑保持。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托架紧密整列收纳在打包用的箱子内,从而可以紧密打包多个辊状物品。
[0023]而且,在把辊状物品放在托架本体的顶壁部上时,该顶壁部按照辊状物品的辊圆,朝下呈圆弧形状弯曲且到达底壁部,同时托架本体的两侧壁部朝内侧倾斜以支承辊状物品,因而,在辊状物品与弯曲的顶壁部之间没有间隙,可以防止间隙产生引起的辊状物品晃荡不稳,在运送辊状物品时,也可更为可靠稳定地保持辊状物品。不仅如此,顶壁部弯曲使托架本体的两侧壁部向内侧拉靠,出现倾斜的状态,从而提高阻挡辊状物品像向外侧滚动的阻挡力,可以进一步可靠稳定地保持辊状物品。
[0024]技术方案2所描述的辊状物品的托架,不仅具有上述技术方案I的构成带来的作用效果,而且托架本体和加强板均由瓦楞纸构成,因而,依靠瓦楞纸具有的弹性力和变形能力,能够稳定托住和保持辊状物品。瓦楞纸运送中感觉不沉,制造成本经济,便于废弃。另夕卜,瓦楞纸具有一定厚度且瓦楞纸为双重结构,在立起加强板的立起部时,可以产生用来阻止该立起部进一步向内侧倾斜的阻挡力。因而借助与加强板重合的托架的两侧壁部,可以提高对辊状物品的支承力。当然加强板也可由质量较轻、低成本且易于废弃的结构构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作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状物品的托架的构成部件的托架本体的立体图;
[0026]图2是表示处于折叠状态的托架本体的立体图;
[0027]图3是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托架的构成部件的加强板的立体图;
[0028]图4是表示将加强板两侧的立起部立起之后的加强板的立体图;
[0029]图5是表示弯折状态和最初的展开状态的加强板的主视图;
[0030]图6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托架的立体图;
[0031]图7是表示托住和保持辊状物品的状态的托架的立体图;
[0032]图8是将由此承受辊状物品的状态的托架的主视图;
[0033]图9是表示托住和保持着辊状物品的状态的托架的主视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0托架本体
[0036]11顶壁部
[0037]Ila辊状物品放置部
[0038]12底壁部
[0039]13左侧壁部
[0040]14右侧壁部
[0041]15 开口部
[0042]16重合部
[0043]17装订销
[0044]20加强板
[0045]21 折痕
[0046]22中央部
[0047]23立起部
[0048]R辊状物品
[0049]D 拉力
[0050]L弯曲深度
[0051]U正常状态【具体实施方式】
[0052]参考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辊状物品的托架进行说明。
[0053]图1是作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辊状物品的托架的构成部件的托架本体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处于折叠状态的托架本体的立体图;图3是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托架的构成部件的加强板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将加强板两侧的立起部立起后的加强板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弯折状态和最初的展开状态的加强板的主视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托架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托住和保持辊状物品的状态的托架的立体图;图8是将要由此承受辊状物品的状态的托架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托住和保持着辊状物品的状态的托架的主视图。
[0054]参考图1?图6,本实用新型的辊状物品的托架由托架本体10和加强板20构成。
[0055]所述托架本体10由顶壁部11、底壁部12、左侧壁部13和右侧壁部14构成,在结构上构成为截面呈长方形状的筒状体。
[0056]托架本体10可以利用瓦楞纸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一张瓦楞纸在左侧壁部13和右侧壁部14之中的某一部位重合,重合部位是重合部16,由此形成长方形状的筒体;附图标记17是重合部16的装订销。
[0057]将加强板20从筒状体的开口部15插入,这样可以组装本实用新型的托架。
[0058]托架本体10在长方形状的角部可以自如折叠,经过折叠而成为图2所示的平板状态。
[0059]所述顶壁部11是起到托住辊状物品R的作用的部分,顶壁部11的上表面部作为辊状物品放置部11a。
[0060]在顶壁部11的上表面部,可以预先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多条沟状折痕(未图示),在根据沟状折痕摆放辊状物品R时,辊状物品放置部Ila易于弯曲,且沿长度方向整齐有序形状保持一定地弯曲。
[0061]所述加强板20由中央部22和一对立起部23、23构成,该立起部23、23在上述中央部22的两侧经过折痕21而形成。
[0062]加强板20也可以利用瓦楞纸构成。瓦楞纸采用在表面纸和背面纸之间夹持有波纹纸的双重结构。
[0063]所述这对立起部23、23,能够以相对于中央部22从平坦状态弯折成直角状态的方式竖立起来。但是,若超出直角状态进一步向内侧弯曲的话,则会受到来自中央部22的厚壁部的厚度带来的阻力,因而立起部23、23不会轻易从垂直位置向内侧进一步折曲。由此,当把加强板20插入到托架本体10内时,立起部23、23对托架本体10的左侧壁部13和右侧壁部14起到加强,其用途在于防止左侧壁部13和右侧壁部14向内侧折曲。
[0064]同时参考图7?图9,对利用托架本体10和加强板20来组装托架的情况进行说明。
[0065]首先,准备图2所示的折叠状态下的托架本体10和图3所示的平板状态下的加强板20。接着,将加强板20的立起部23、23竖立起来,将加强板20插入到从折叠状态立起的托架本体10的开口部15内,加强板20的中央部22与托架本体10的底壁部12相重叠,立起部23、23分别与托架本体10的左侧壁部12、右侧壁部13的内侧相重叠。由此可以组装图6中所示的托架。[0066]所述托架本体10的底壁部12与加强板20的中央部22重合,起到缓冲材料的作用,用以承受放置时的辊状物品R的重量,防止辊状物品R发生损伤等。此外,托架本体10的左侧壁部13和右侧壁部14受到加强板20的立起部23从内侧的加强,可防止发生易于向内侧倾倒的情况。
[0067]另外,在对托架本体10和加强板20进行分解时,将加强板20从托架本体10的开
口部取出即可。
[0068]接下来,对于通过上述组装的托架,托住和保持辊状物品R的情况进行说明。
[0069]让辊状物品R的长度方向与托架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将辊状物品R放置在所述顶壁部11的辊状物品放置部Ila上。于是,顶壁部11因辊状物品R的重量而向下方弯曲,弯曲顶部到达加强板20的中央部22。此时,由于顶壁部11弯曲,产生拉力D (参考图9),左侧壁部13被拉向右侧,右侧壁部14被拉向左侧。结果是托架(托架本体10)将从最初的正常状态(参考图9)发生变形。S卩,左侧壁部13、右侧壁部14与立起部23、23—同向内侧倾斜。
[0070]此外,当对已经保持在所述托架内的辊状物品R施加了向右滚动的作用力(右转力)的情况下,左侧壁部13以及加强该左侧壁部13的左侧立起部23成为阻止所述右转力的阻力,即阻止加强板20的立起部23相对中央部22在直角方向以上进一步朝内侧倾斜,该阻力在左侧方向(外侧方向),作为阻力对所述辊状物品R的右转力产生作用;同样,若对辊状物品R施加向左侧滚动的作用力(左转力),则右侧壁部14以及加强该右侧壁部14的右侧立起部23产生阻力,阻挡辊状物品R的左转力。
[0071]如上所述,托架的顶壁部11向下方弯曲,从下方对辊状物品R进行托住和支承;托架的左侧壁部13和右侧壁部14以及用于加强它们的立起部23、23从两侧支承辊状物品R。结果辊状物品R被平稳地保持在托架的中央附近。
[0072]尽管所述托架本体10的沿长度方向的尺寸设定得与辊状物品R的长度相等,不过也可设定得比辊状物品R的长度大一些。尺寸设定得更长,可以纵向排列保持多个辊状物品R。即便托架本体10的长度比一件辊状物品R的长度稍短一些,只要能够支承住即可。
[0073]作为与托架本体10的长度方向相对应的所述加强板20的尺寸,从加强角度考虑优选两者相同尺寸,不过也可采取不一样的尺寸。
[0074]所述托架本体10的顶壁部11的宽度(长方形状截面的长边长度)与左侧壁部13、右侧壁部14的高度(长方形状截面的短边长度)之间的关系优选为:在辊状物品R的作用下,顶壁部11依照所述辊状物品R呈圆弧状弯曲时,左侧壁部13和右侧壁部14分别朝内侧倾斜,其倾斜顶部正好抵接到辊状物品R。即,根据数值准确来说,在尺寸关系上优选为:倾斜状态的左侧壁部13和右侧壁部14的垂直高度,等于抵接到辊状物品R上的顶壁部11的圆弧的弯曲深度L (参考图9)、托架本体10的厚度和加强板20的厚度之和。不过尺寸关系也可不必这样准确。总而言之,尺寸关系满足这样的要求:通过顶壁部11和由立起部23,23加强的左侧壁部13、右侧壁部14,可以托住和支承辊状物品R的下部的、在下半部以下且有一定程度的圆弧的弯曲深度以上的部分。
[0075]让加强板20的厚度比托架本体10的厚度更厚。
[0076]因为托架本体10的厚度做得比加强板20的厚度更薄,所以顶壁部11在辊状物品R自身重量下,易于向下方弯曲。[0077]此外,将托架本体10的厚度做得较薄,作为截面长方形状的筒状体的托架本体10,可以很容易在其长方形状的角部折叠而成为平板状。
[0078]另一方面,将加强板20的厚度做得较厚,这样可以提高对托架本体10的加强效果。因为只要将加强板20的立起部23从竖立状态叠回到最初的摆开状态,即可使加强板20成为平板状态,因而即使厚度厚一些也很容易回到最初的平板状态。
[0079]上述托架本体10以及加强板20未必一定由瓦楞纸构成,也可由其它厚纸或者塑料材料构成,这种情况也被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之内。
[0080]此外,托架本体10的筒状体的截面形状被做成长方形状,不过该长方形状既包括准确的长方形,也包括梯形在内的大体长方形。
【权利要求】
1.一种辊状物品的托架,用于托住和保持辊状物品,由托架本体和插入到该托架本体的内侧的加强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本体由具有顶壁部、左右两侧壁部和底壁部的截面大体呈长方形状的筒状体构成,而且该筒状体折叠自如,所述加强板的结构是,在加强板中央部的两侧形成有竖立自如的立起部,该加强板以自如安装或者拆卸的方式插入到所述托架本体的内侧,从而利用加强板的中央部来加强该托架本体的筒状体的底壁部,同时利用加强板的立起部从内侧来加强托架本体的两侧壁部,将辊状物品放在所述托架本体的顶壁部之上时,该顶壁部按照辊状物品的辊圆,朝向下方呈圆弧状弯曲且到达底壁部,同时托架本体的两侧壁部朝内侧倾斜,从两侧支承辊状物品的侧部,而且放进所述托架本体的内侧的加强板的两侧的立起部从内侧加强所述托架本体的两侧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状物品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托架本体和加强板由瓦楞纸构成。
【文档编号】B65D61/00GK203740327SQ201420058774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7日
【发明者】松冈清 申请人:日本索力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