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装置及自动分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9664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流装置及自动分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流装置,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纵向滚筒和至少一根横向拨杆,横向拨杆位于其中两相邻的纵向滚筒之间并可在两纵向滚筒之间横向移动,横向拨杆配套设有顶升单元,顶升单元使横向拨杆向上升起至高出纵向滚筒或向下降低至低于纵向滚筒。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使用分流装置的自动分流机构。本实用新型利用纵向滚筒使产品沿纵向输送至纵向滑道上,在需要分流至横向滑道时,利用顶升单元使横向拨杆升起,再横拨产品至装置两侧的横向滑道上,通过单纯使用纵向滚筒以及纵向滚筒与横向拨杆的联动使用,实现将生产线上的产品定向分流至指定的位置以供检测,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产品在生产线上的自动分流。
【专利说明】一种分流装置及自动分流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加工,特别是一种分流装置和自动分流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生产厂商在生产汽车轮毂的过程中都需要由检验员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具体的做法是通过人工搬运分流的方式从流水线上将轮毂产品搬运到某个地方。然而,随着铸造效率的提升,产品的产出时间逐渐低于检测时间,那么流水线上就回造成产品积压,而且检验员的检验时间浪费在分流上,那么就无法及时检验生产产品。
[0003]产品的积压也会对整个生产线和产品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例如:
[0004]1.产品积压会影响产品质量控制,所做产品未来得及检验,这样给产品质量带来较大的质量影响;
[0005]2.产品积压同时也影响着现场的5S,机手在过程工作中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引发生安全事故;
[0006]3.产品的积压同时会影响正常的铸造生产!过程容易造成磕碰伤;
[0007]4.产品的积压会造成检验过程加速,漏检、钻冒口积压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装置,实现产品的定向分流。
[0009]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种分流装置,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纵向滚筒和至少一根横向拨杆,所述横向拨杆位于其中两相邻的纵向滚筒之间并可在两纵向滚筒之间横向移动,所述横向拨杆配套设有顶升单元,所述顶升单元使横向拨杆向上升起至高出纵向滚筒或向下降低至低于纵向滚筒。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拨杆有两根,两根横向拨杆的连线垂直于纵向滚筒,所述两根横向拨杆同步横移。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升单元包括横向滑板,所述横向滑板上安装有升降器,所述升降器连接横向拨杆。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滑板上方设有与横向滑板相对固定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与横向拨杆配套并供横向拨杆上下运动的导向套。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横移驱动单元,所述横移驱动单元包括固定端和输出端,所述固定端相对于纵向滚筒的轴线固定,输出端连接横向滑板并可平行于纵向滚筒作来回的轴线运动。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滑板连接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作为横向滑板的承重。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纵向滚筒同向的一端分别接有链轮,所述链轮的外径小于纵向滚筒的外径,所述各链轮在底部啮合有驱动链条,所述驱动链条做单向运动。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滚筒的两端设有过渡滚筒,所述过渡滚筒垂直于纵向滚筒。
[00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分流机构,从而简便的实现产品自动到达指定位置。
[0019]一种自动分流机构,包括呈“丁”字型的一道纵向滑道和垂直于纵向滑道的两道横向滑道,在“丁”字的交叉位置设有分流装置,所述横向滑道位于纵向滚筒的横向两端,所述纵向滑道位于纵向滚筒的纵向出口处。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滑道与横向滑道上均设有发射器和接收器,对应的发射器与接收器所连成的直线与产品在相应滑道的运行方向所在的直线夹成一锐角。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纵向滚筒使产品沿纵向输送至纵向滑道上,在需要分流至横向滑道时,利用顶升单元使横向拨杆升起,再横拨产品至装置两侧的横向滑道上,通过单纯使用纵向滚筒以及纵向滚筒与横向拨杆的联动使用,实现将生产线上的产品定向分流至指定的位置以供检测,免去了采用人工搬运的工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4]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0026]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8]图6是纵向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横移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0030]图8是自动分流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至6所示的分流装置,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纵向滚筒I和至少一根横向拨杆2。各纵向滚筒I均沿一个方向滚动,使得在其表面经过的产品可以单向输送,例如图1所示的从右侧向左侧运动。横向拨杆2位于其中两相邻的纵向滚筒I之间,并且应在靠近中部的两根纵向滚筒I之间。横向拨杆2可在两纵向滚筒I之间做平行于纵向滚筒I轴线的横向移动,从而带动产品与横向拨杆2同向运动。为了保证产品在进入纵向滚筒I区域范围内不被横向拨杆2阻挡,横向拨杆2配套设有顶升单元,该顶升单元能够上升和下降,其上升时带动横向拨杆2向上升起至高出纵向滚筒1,之后开始横拨产品,其下降时带动横向拨杆2向下降低至低于纵向滚筒1,从而产品能进入纵向滚筒I上方。
[00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5所示,由于轮毂产品为圆形,单根横向拨杆2容易引起产品转动和位移,因此横向拨杆2有两根。两根横向拨杆2的连线垂直于纵向滚筒1,两根横向拨杆2同步横移,两根横向拨杆2均插入轮毂中部的空隙内后再同步横拨,产品的移动即能保持稳定。
[00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入图2、5和7所示,顶升单元包括横向滑板3,横向滑板3上安装有一左、一右两个升降器,该升降器为小气缸12,小气缸12的输出轴垂直向上并连接横向拨杆2。
[003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不,横向滑板3上方设有与横向滑板3相对固定的导向板4,两者连成一体并同时运动。导向板4上设有两个垂直方向的导向套5,这两个导向套5与横向拨杆2配套并供横向拨杆2上下运动。通过导向套5的设置,横向拨杆2在横移时产品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导向套5上,防止小气缸12输出轴的受力变形。
[003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4、5和7所示,分流装置还包括横移驱动单元,用于横向滑板3及横向拨杆2的横向驱动。横移驱动单兀包括固定端和输出端,固定端相对于纵向滚筒I的轴线固定,输出端连接横向滑板3并可平行于纵向滚筒I作来回的轴线运动。具体的,该横移驱动单元为一呈水平摆放的大气缸13,大气缸13的缸体作为固定端固定在分流装置的机架14上,大气缸13的输出轴作为输出端的一部分平行于纵向滚筒I设置。输出端还包括与大气缸输出轴垂直的推拉板15,推拉板15的一端连接大气缸输出轴,另一端接有平行大气缸输出轴的推拉杆16,推拉杆16的尾部固定连接横向滑板3,通过大气缸输出轴的伸缩控制横向滑板3的横移。
[003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产品在进入纵向滚筒I表面区域后,其向两侧的横拨都是由大气缸13进行控制,即当大气缸13的输出轴伸出到最大位移后,横向拨杆2将产品拨至纵向滚筒I的最左端,而大气缸13的输出轴完全缩入至缸体后,横向拨杆2将产品拨至纵向滚筒I的最右端。
[003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3和4所示,横向滑板3的底端连接有直线导轨6,直线导轨6固定在机架14上,并作为横向滑板3的承重。该直线导轨6保证横向拨杆2在移动过程中直线行走,同时也将整个横移驱动单元、小气缸12和横向滑板3的重量转移到直线导轨6上,防止大气缸13受到重量压迫而变形损坏。
[003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各纵向滚筒I同向的一端分别接有链轮7,各链轮7的规格一致且链轮7的外径小于纵向滚筒I的外径,那么在链轮7带动纵向滚筒I转动时,产品从纵向滚筒I表面经过也不会碰到链轮7。由于链轮7的外径较小,会造成纵向滚筒I转动速度过快,不利于产品定位在纵向滚筒I上方,因此各链轮7与驱动链条8的啮合方式是在底部,即利用驱动链条8在底部驱动链轮7,使驱动链条8做单向运动,这样在链轮7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转速不会过快。如图1所示,机架14的中部安装有电机17,由电机17带动驱动链条8的运行,并通过张紧轮18等机构调解驱动链条8的张紧力。
[0039]如图8所示的自动分流机构,包括呈“丁”字型的一道纵向滑道10和垂直于纵向滑道10的两道横向滑道11,在“丁”字的交叉位置设有上述的分流装置,横向滑道11位于纵向滚筒I的横向两端,纵向滑道10位于纵向滚筒I的出口处。
[0040]自动分流机构的分流流程如下:产品从纵向滚筒I的入口进入并到达纵向滚筒I表面的上方,此时有两种情况:
[0041]1.纵向滚筒I继续转动,产品从进入纵向滚筒I ;
[0042]2.产品定位在纵向滚筒I上,横向拨杆2上升后拨动产品向左、右两侧的其中一侧运动并进入横向滑道11,之后横向拨杆2复位。
[004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8所示,纵向滚筒I的两端设有过渡滚筒9,过渡滚筒9垂直于纵向滚筒I并位于纵向滚筒I与横向滑道11之间,可有效防止产品左右移动时间隙过大而卡死。
[004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纵向滑道10的两侧分别设有光眼感应发射器19和光眼感应接收器20,两者连成的直线与产品在纵向滑道10的运行方向所在的直线夹成一锐角,即成斜线设置。因为轮毂是圆的,如果两者连成的直线垂直于滑道方向直线排布的话,可能会因瞬间边缘感应造成误判,因此本实施例改为斜线对应,可有效保证感应效果,防止其他杂质造成误判。两者离分流装置边缘的距离在2?3个产品左右的长度为宜。
[0045]与此同时,横向滑道11两侧设置的光眼感应反射器21、光眼感应接收器22、光眼感应反射器23、光眼感应接收器24的布置方式也与纵向滑道10上的一致。另外,分流装置的两端也设有呈斜线布置的光眼感应反射器25和光眼感应接收器26。
[0046]自动分流机构采用PLC系统,通过发射器和接收器反馈信号到PLC,从而通过程序进行判断,保证产品的分流完成,其具体流程如下:当光眼感应接收器26感应到信号时,产品经过横拨自动向光眼感应接收器22方向的横向滑道11方向流动;当光眼感应接收器26和光眼感应接收器22同时感应到信号时,产品会向纵向滑道方向流动;当光眼感应接收器26、光眼感应接收器22和光眼感应接收器20同时感应到信号时,产品经过横拨流向光眼感应接收器24所在横向滑道11的方向。
[0047]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纵向滚筒(1)和至少一根横向拨杆(2),所述横向拨杆(2)位于其中两相邻的纵向滚筒(1)之间并可在两纵向滚筒(1)之间横向移动,所述横向拨杆(2)配套设有顶升单元,所述顶升单元使横向拨杆(2)向上升起至高出纵向滚筒⑴或向下降低至低于纵向滚筒(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拨杆(2)有两根,两根横向拨杆(2)的连线垂直于纵向滚筒(1),所述两根横向拨杆(2)同步横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单元包括横向滑板(3),所述横向滑板(3)上安装有升降器,所述升降器连接横向拨杆(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板(3)上方设有与横向滑板(3)相对固定的导向板(4),所述导向板(4)上设有与横向拨杆(2)配套并供横向拨杆(2)上下运动的导向套(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移驱动单元,所述横移驱动单元包括固定端和输出端,所述固定端相对于纵向滚筒(1)的轴线固定,输出端连接横向滑板(3)并可平行于纵向滚筒(1)作来回的轴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板(3)连接有直线导轨(6),所述直线导轨(6)作为横向滑板(3)的承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纵向滚筒(1)同向的一端分别接有链轮(7),所述链轮(7)的外径小于纵向滚筒(1)的外径,所述各链轮(7)在底部啮合有驱动链条(8),所述驱动链条(8)做单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滚筒(1)的两端设有过渡滚筒(9),所述过渡滚筒(9)垂直于纵向滚筒(1)。
9.一种自动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丁”字型的一道纵向滑道(10)和垂直于纵向滑道(10)的两道横向滑道(11),在“丁”字的交叉位置设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流装置,所述横向滑道(11)位于纵向滚筒(1)的横向两端,所述纵向滑道(10)位于纵向滚筒(1)的纵向出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道(10)与横向滑道(11)上均设有发射器和接收器,对应的发射器与接收器所连成的直线与产品在相应滑道的运行方向所在的直线夹成一锐角。
【文档编号】B65G47/71GK204124795SQ20142057576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罗勇, 潘俊武, 赵明宏, 罗明 申请人:广州戴卡旭铝铸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