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966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灌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料装置,用于对储料桶进行灌料,包括:外表面设有刻度线的漏壶,漏壶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设有漏孔;内部设有贯穿孔道的连接件,连接件与漏壶相连,漏孔与孔道相对应。提出的灌料装置设有漏壶,由于漏壶一端具有较大开口,方便灌料,漏壶通过具有孔道的连接件很好的固定在储料桶的进出料口处,将物料通过灌料装置灌入储料桶内,能够很好的避免灌料时发生的洒漏现象。此外,漏壶表面设有刻度线,能够明确知晓灌入物料的量,从而有利于控制灌入物料的总量,避免产生浪费。
【专利说明】灌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储物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储料桶为时下常用的储料装置。储料桶能够存储不同的物料,包括化学物品、原油、水、液态气体等等。储料桶具有存储性能佳,携带、运输方便,储存稳定等等优点。此外,储料桶可以由不同的材质制造出不锈钢储料桶、防腐蚀储料桶、高压储料桶等等,用于不同场合,满足不同需求。
[0003]储料桶通常包括桶体和设在桶体一端的进出料口。桶体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制作成不同形状,如圆柱体等。物料通过进出料口被储存至储料桶内。当储料桶装满物料后,会有在进出料口出封装一盖子或塞子将进出料口封堵住,避免物料的泄露,从而能够安全的运输储料桶。
[0004]然而,为了保证储料桶的储存性能,通常情况下进出料口的尺寸较小。当对储料桶进行灌料时,极易造成灌料的洒漏。尤其是在人工进行灌料时,进出料口尺寸太小,容易造成灌料的洒漏,造成物料的浪费。此外,进行灌料的同时,由于大部分储料桶均是不透明材质,无法知晓灌入多少物料。在对物料多少要求严格的场合,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获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料装置,能够解决灌料洒漏现象,使灌料更加容易实现。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灌料装置,用于对储料桶进行灌料,包括:
[0007]漏壶,外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漏壶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设有漏孔;
[0008]连接件,设有贯穿所述连接件内部的孔道,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漏壶相连,所述漏孔与所述孔道相对应。
[000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出的灌料装置设有漏壶,由于漏壶一端具有较大开口,方便灌料,漏壶通过具有孔道的连接件很好的固定在储料桶的进出料口处,将物料通过灌料装置灌入储料桶内,能够很好的避免灌料时发生的洒漏现象。此夕卜,漏壶表面设有刻度线,能够明确知晓灌入物料的量,从而有利于控制灌入物料的总量,避免产生浪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漏壶为方体容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漏壶设有开口一端的尺寸大于设有漏孔一端的尺寸。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漏壶相连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漏壶相连的一端通过卡槽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螺纹,用于固定在所述储料桶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磁铁圈,用于吸附在所述储料桶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漏壶外表面还设有一把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灌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灌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灌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灌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2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灌料装置,用于对储料桶进行灌料,如图1所示,包括:漏壶11,漏壶11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12,漏壶11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设有漏孔(图未示出);连接件13,连接件13设有贯穿连接件13内部的孔道,连接件13与漏壶11相连,漏孔与孔道相对应。
[0023]具体的,漏壶11为方体容器,其开口尺寸远大于储料桶的进出料口的口径大小,方便对漏壶11进行灌料。连接件13与漏壶11相连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漏孔的尺寸与孔道的尺寸可以相同,并且位置相对,方便物料由漏孔流入至孔道,再由孔道流入至储料桶内。连接件13的另一端设有螺纹14,用于固定在储料桶的进出料口处。
[0024]本实施例提出的灌料装置在进行灌料时,先将物料灌入漏壶11内,由于漏壶11上设有刻度线,在对物料量要求较为严格的场合可以依照刻度线进行灌料,避免出现物料的浪费,灌入漏壶11内的物料会沿着漏孔、连接件13的孔道灌入储料桶内,从而能够实现对较小尺寸的进出料口进行灌料,避免出现洒漏现象。
[0025]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提出的灌料装置设有漏壶,由于漏壶一端具有较大开口,方便灌料,漏壶通过具有孔道的连接件很好的固定在储料桶的进出料口处,将物料通过灌料装置灌入储料桶内,能够很好的避免灌料时发生的洒漏现象。此外,漏壶表面设有刻度线,能够明确知晓灌入物料的量,从而有利于控制灌入物料的总量,避免产生浪费。
[002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灌料装置,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2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携带灌料装置,在漏壶11的侧壁安装了一个把手15。
[0027]具体的,把手15与漏壶11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螺丝等方式固定在漏壶11的侧壁,把手15可以为圆弧形、三角形、直线形等等,在本实施例仅示意出圆弧形。增加把手15也能够在灌料时漏壶11更加的稳定,不发生倾斜或者摇晃,增加灌料的稳定性。
[0028]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灌料装置其余部件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具体的请参考第一实施例,其尺寸、形状等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在此不作赘述。
[0029]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灌料装置,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3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对漏壶11进行灌料,使漏壶11设有开口一端的尺寸大于设有漏孔一端的尺寸。
[0030]具体的,将漏壶11设计成倒三角或者倒梯形均可,采用此种设计刻度线12不再均匀排列,只需保证刻度线12的精准即可。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连接件13与漏壶11采用卡槽相连,采用卡槽相连一方面降低连接难度,另外一方面可以方便将漏壶11拆除进行更换或者清洗等等处理。
[0031〕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灌料装置,第四实施方式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4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携带灌料装置,在漏壶11的侧壁安装了一个把手15。
[0032]具体的,把手15与漏壶11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螺丝等方式固定在漏壶11的侧壁,把手15可以为圆弧形、三角形、直线形等等,在本实施例仅示意出圆弧形。增加把手15也能够在灌料时漏壶11更加的稳定,不发生倾斜或者摇晃,增加灌料的稳定性。
[0033]此外,在第四实施例中,连接件13与储料桶相连处设有磁铁圈16,由于储料桶通常为金属,例如铁、不锈钢等等,为了降低连接件13与储料桶的连接难度,采用磁铁圈16能够使连接件13更加快速便捷的粘附固定在储料桶的进出料口处,提高了灌料的效率。
[0034]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灌料装置其余部件均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具体的请参考第三实施例,其尺寸、形状等均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因此在此不作赘述。第一、二、三和四实施例中的各部件连接方式均可以相互转换,此外,漏壶、把手、连接件等的材质均可以根据适用场合进行选择。例如,灌料的是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那么就可以采用耐腐性的材质制作成漏壶和连接件。
[0035]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出的灌料装置设有漏壶,由于漏壶一端具有较大开口,方便灌料,漏壶通过具有孔道的连接件很好的固定在储料桶的进出料口处,将物料通过灌料装置灌入储料桶内,能够很好的避免灌料时发生的洒漏现象。此外,漏壶表面设有刻度线,能够明确知晓灌入物料的量,从而有利于控制灌入物料的总量,避免产生浪费。
[0036]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灌料装置,用于对储料桶进行灌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漏壶,外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漏壶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设有漏孔; 连接件,设有贯穿所述连接件内部的孔道,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漏壶相连,所述漏孔与所述孔道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壶为方体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壶设有开口一端的尺寸大于设有漏孔一端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漏壶相连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漏壶相连的一端通过卡槽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螺纹,用于固定在所述储料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磁铁圈,用于吸附在所述储料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壶外表面还设有一把手。
【文档编号】B65D25/54GK204236922SQ201420575699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高品德, 高磊 申请人:上海高信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