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43886阅读:958来源:国知局
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吸气头和下吸气头,所述上吸气头由上驱动气缸驱动升降,所述下吸气头由下驱动气缸驱动升降,所述上、下吸气头包括吸气口,所述吸气口连接吸气管,所述吸气口内设有夹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吸气口内设有夹头,夹头在吸气口作用的同时,通过夹片的作用夹持住袋口,确保把袋口拉开。
【专利说明】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自动套内袋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通过吸气口吸附编织袋袋口并将袋口拉开,由于编织袋表面并不完全平整,仅靠吸气口的吸力吸附并打开编织袋袋口并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能够更加可靠的打开编织袋袋口,提升工作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吸气头和下吸气头,所述上吸气头由上驱动气缸驱动升降,所述下吸气头由下驱动气缸驱动升降,所述上、下吸气头包括吸气口,所述吸气口连接吸气管,所述吸气口内设有夹头。
[0005]优选的,所述夹头包括一对夹片,在夹头的尾部设有驱动这一对夹片口部闭合的顶尖,所述顶尖由夹头气缸驱动。
[0006]优选的,所述上驱动气缸顶部铰接于桥架的横梁上,所述桥架上还设有驱动上驱动气缸前后摆动的上吸气头摆动气缸。
[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吸气口内设有夹头,夹头在吸气口作用的同时,通过夹片的作用夹持住袋口,确保把袋口拉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1]图3为上吸气头和下吸气头的配合示意图;
[0012]图4为上、下吸气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套内袋吸气头摆杆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套内袋吸气头摆杆头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编织袋自动套内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侧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内袋供应仓3和编织袋供应仓4,所述机架上侧在内袋供应仓3上方设有内袋输送装置2,所述机架上侧在内袋供应仓3和编织袋供应仓4相接位置设有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I,所述机架上侧在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I后方设有成袋输送装置5,所述机架下侧对应成袋输送装置5尾部位置设有成袋储存仓6。
[0016]其中,所述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I从编织袋供应仓4中取出编织袋并将袋口打开,所述内袋输送装置2从内袋供应仓3中取出内袋并将内袋输送进入编织袋内部,所述成袋输送装置5将套入内袋后的编织袋成品向后输送并放置于成袋储存仓6内。
[0017]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I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吸气头11和下吸气头12,上吸气头11和下吸气头12设置至少一对,其设置数量以能够打开编织袋袋口为原则,上吸气头11并排设置于上连杆16上,下吸气头12并排设置于下连杆17上,在本实施例中,以较优方式设置,即对应编织袋袋口两侧及中部各设置一对上吸气头11和下吸气头12,共设置至了三对。
[0018]所述上吸气头11由上驱动气缸14驱动升降,所述下吸气头12由下驱动气缸驱动升降,所述上、下吸气头包括吸气口 101,所述吸气口连接吸气管102,所述吸气口内设有夹头103。所述夹头包括一对夹片,在夹头的尾部设有驱动这一对夹片口部闭合的顶尖104,所述顶尖由夹头气缸105驱动。所述上驱动气缸14顶部铰接于桥架13的横梁上,所述桥架上还设有驱动上驱动气缸前后摆动的上吸气头摆动气缸15。
[0019]由于编织袋表面并不完全平整,仅靠吸气口 101的吸力吸附并打开编织袋袋口并不可靠,因此还同时在吸气口内设有夹头103,夹头在吸气口作用的同时,通过夹片的作用夹持住袋口,确保把袋口拉开。
[0020]上吸气头11随上驱动气缸一同在上吸气头摆动气缸15的作用下摆向移位至编织袋供应仓4上方,然后上吸气头11在上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向下,吸气管加压,吸气口作用,吸附袋口上表面,在上吸气头吸袋的同时夹头夹住袋口上侧向上提升,提升到位后,上吸气头摆向复位,然后下吸气头在下驱动气缸作用下上升并吸气加压,吸附袋口下表面,在下吸气头吸袋的同时夹头夹住袋口下侧,然后下吸气头复位,这样编织袋袋口被上、下吸气头同时作用拉开。
[0021]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内袋输送装置2包括前后设置的一对第一同步轮21和安装于第一同步轮上的第一同步带22,所述第一同步轮由第一步进电机23驱动,所述第一同步带上安装有随第一同步带同步运动的送内袋滑架24,所述送内袋滑架上安装有套内袋吸气头摆杆25,所述套内袋吸气头摆杆头部设有套内袋吸气头27,所述套内袋吸气头摆杆内部设有与套内袋吸气头连接的套内袋吸气管26,所述套内袋吸气头摆杆由摆动机构控制上下摆动。
[0022]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设于送内袋滑架前侧的摆杆摆动气缸29及设于送内袋滑架后侧的摆杆座28,所述摆杆铰接于摆杆座上,所述摆杆摆动气缸驱动摆杆以摆杆座为支点摆动。
[0023]为了保证内袋正好进入编织袋内,套内袋吸气头摆杆25并排设置有两根,两根套内袋吸气头摆杆25分别带动内袋套入编织袋两侧。
[0024]所述套内袋吸气头27设有一向前延伸的直支管和向侧方弯折的侧支管形成两个吸气口。为了使套内袋吸气头摆杆摆动后,前端的吸气口正好贴在内袋表面,套内袋吸气头摆杆前端设有锥斜面,而为了保证吸附的面积和吸附的作用力,两个吸气口同时作用,由套内袋吸气管分出的直支管和侧支管为其供气。
[0025]在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I打开编织袋袋口的同时,套内袋吸气头摆杆25由摆动机构28控制向下摆动,待摆动到位后,送内袋吸气头开始向下吸气12并吸附住内袋,然后套内袋吸气头摆杆25向上摆动复位,最后第一同步带带动送内袋滑架24及套内袋吸气头摆杆25向编织袋内输送内袋。
[0026]所述内袋供应仓3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顶板33和第一底板31,内袋层叠储存于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之间设有第一提升气缸32和第一提升滑轨34,由于内袋不断被取走,最上层内袋的高度也逐步降低,因此第一提升气缸驱动第一顶板沿第一提升滑轨上升将内袋输送到设定高度,方便取用内袋。
[0027]所述编织袋供应仓4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二顶板43和第二底板41,编织袋层叠储存于第二顶板上,所述第二底板和第二顶板之间设有第二提升气缸42和第二提升滑轨44。由于编织袋不断被取走,最上层编织袋的高度也逐步降低,因此第二提升气缸驱动第二顶板沿第二提升滑轨上升将编织袋输送到设定高度,方便取用编织袋。
[0028]所述内袋供应仓和编织袋供应仓与机架之间均设有抽屉轨道,所述内袋供应仓与机架之间为单向推拉结构,所述编织袋袋供应仓与机架之间为双向推拉结构。这是由于编织袋较内袋厚,因此需要更频繁的放入编织袋,双向推拉结构则有利于放入编织袋。
[0029]所述成袋输送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一对第二同步轮51和安装于第二同步轮上的第二同步带52,所述第二同步轮由第二步进电机53驱动,所述第二同步带上安装有随第二同步带同步运动的夹袋滑架54,所述夹袋滑架上安装有夹持编织袋的手指夹55。夹袋滑架54随第二同步带向前侧运动,手指夹55将编织袋夹住,然后夹袋滑架随第二同步带向后侧运动,当运动到成袋储存仓正上方时,手指夹松开编织袋,编制袋自动落入成袋储存仓内,依次循环。手指夹尾部设有齿轮,手指夹由手指夹控制杆控制,手指夹控制杆头部设有齿条与齿轮啮合,尾部与手指夹驱动气缸连接。
[0030]所述成袋储存仓的底部设有输送辊62,所述输送辊由输送电机61驱动,所述成袋储存仓在输送辊轴向一侧设有限位挡板63,另一侧设有整理袋挡板64,所述整理袋挡板由整理袋气缸驱动。由成袋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编制袋堆叠放置于成袋储存仓内,且位于限位挡板63和整理袋挡板之间,由于设有计数器计算成袋储存仓内编织袋的数量,因此当堆叠到设定数量时(如100条),整理袋挡板由整理袋气缸驱动,使编织袋叠放整齐,然后输送辊62由输送电机61驱动将编织袋从成袋储存仓输送出去。
[0031]本实用新型由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从编织袋供应仓中取出编织袋并将袋口打开,由内袋输送装置从内袋供应仓中取出内袋并将内袋输送进入编织袋内部,由成袋输送装置将套入内袋后的编织袋成品向后输送并放置于成袋储存仓内,实现了编织袋自动套内袋,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权利要求】
1.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吸气头(11)和下吸气头(12),所述上吸气头由上驱动气缸(14)驱动升降,所述下吸气头由下驱动气缸驱动升降,所述上、下吸气头包括吸气口(101),所述吸气口连接吸气管(102),所述吸气口内设有夹头(103)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包括一对夹片,在夹头的尾部设有驱动这一对夹片口部闭合的顶尖(104),所述顶尖由夹头气缸(105)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袋口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气缸(14)顶部铰接于桥架(13)的横梁上,所述桥架上还设有驱动上驱动气缸前后摆动的上吸气头摆动气缸(15)。
【文档编号】B65B43/26GK204161668SQ201420629669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8日
【发明者】叶萍萍 申请人:叶萍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