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袋流体排放方法、流体排放系统以及容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222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内衬袋流体排放方法、流体排放系统以及容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衬袋流体排放方法、流体排放系统以及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中型散装存储容器的在排放过程中,一般只是管道对接排放口的阀门当排放流体的时候,特别是较粘稠流体在排放的过程中,内衬会在流体排放过程而逐渐面面贴合或者内衬被排放过程中的外接吸力吸附在阀门的孔径中,当流体较少时继续排放,则在排放口附近位置极易产生内衬的贴死,堵住排放口通道,剩余流体不能被排出,或者在外接泵体吸力较大情况下,还会对内衬吸附强大的力而使内衬破裂,流体流出,出现危险和浪费以及内衬破损被吸入阀门通径中,影响阀门的启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排放方法和流体排放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排放系统,所述流体排放系统包括内衬袋、阀门以及排放装置,所述阀门与所述内衬袋密封连接,所述排放装置设有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形成于所述排放装置内并沿所述排放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所述排放装置与所述阀门密封连接并在所述阀门打开时伸入所述内衬袋内部,从而所述内衬袋内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排放装置排出。

较佳地,所述阀门和所述内衬袋密封焊接。

较佳地,所述排放装置的伸入所述内衬袋内的部分的形状与所述阀门配合,从而在阀门开启时所述排放装置能够伸入所述内衬袋内部。

较佳地,所述排放装置为排铲,所述排铲的内部设有所述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内衬袋,所述排放通道的另一端连接外接管道,从而所述内衬袋内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排放通道直接流至外接管道。

较佳地,所述排铲还设有主排放孔和辅助排放孔,所述主排放孔位于所述排铲的前端,所述辅助排放孔位于所述排铲的侧壁,所述主排放孔和所述辅助排放孔与所述排放通道流体连通。

较佳地,所述阀门为全通径阀门。

较佳地,所述阀门为球阀或侧翻转铰接式阀门或蝶阀。

较佳地,所述流体排放系统还包括转接头和快速夹扣;

所述排铲设有管道连接部和转接头连接部,所述管道连接部和所述转接头连接部分别从所述排铲的外周向外凸出,其中,所述管道连接部用于与管道连接,所述转接头连接部用于与转接头连接;以及所述转接头设有阀门连接部和排铲连接部,所述排铲连接部与所述转接头连接部通过所述快速夹扣固定。

较佳地,所述管道连接部和所述转接头连接部间隔开。

较佳地,所述阀门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阀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从而通过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将所述转接头连接到所述阀门。

较佳地,所述排铲连接部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转接头连接部设有第二密封槽,通过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将所述排铲与所述连接件密封。

较佳地,所述阀门为球阀或侧翻转铰接式阀门或蝶阀。

较佳地,还包括管道和泵,所述管道与所述管道连接部连接,以及通过所述泵的作用加速所述内衬袋内的流体排出。

较佳地,所述阀门为上翻转铰接式阀门,以及所述排铲包括一体形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圆柱状并设有管道连接部和转接头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侧部设有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多个辅助排放孔。

较佳地,所述流体排放系统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至少设有相互流体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排放装置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阀门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开口用于排放内衬袋内的流体,其中,所述排放装置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伸入所述内衬袋内,从而所述内衬袋内的流体能够通过所述排放装置流入所述第三开口。

较佳地,所述排放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设有所述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沿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所述第二部分为细长杆状件,通过对所述第二部分进行操作将所述第一部分推入所述内衬袋内。

较佳地,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后端部一体向后伸出形成。

较佳地,所述流体排放系统还包括顶件,所述顶件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开口密封连接,以及所述排放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设有所述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沿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所述第二部分可滑动地穿入所述顶件。

较佳地,所述顶件包括底座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从所述底座上一体伸出形成,以及在所述凸出部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排放装置的所述第一部分配合的孔,从而所述第一部分能够穿入所述孔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部分的形状与所述阀门的配合,从而在阀门打开时能够穿过所述阀门伸入所述内衬袋内。

较佳地,所述顶件与所述排放装置的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较佳地,所述连接件通过转接头与所述阀门密封连接。

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接头通过快速夹扣相互固定。

较佳地,所述顶件与所述连接件通过快速夹扣相互固定。

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为三通接头。

较佳地,所述阀门为蝶阀,所述排放装置的所述第一部分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槽,当所述第一部分伸入所述阀门内时,所述蝶阀的碟片位于所述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器,所述容器设有上述的流体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内衬袋安装于所述容器内,以及所述容器设有与所述阀门配合的排放口。

较佳地,所述容器为中型散装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排放方法,用于将内衬袋内的流体排出,所述内衬袋与阀门密封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将排放装置通过所述阀门伸入所述内衬袋内,从而使得所述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所述排放装置排出。

较佳地,所述排铲设有排放通道、主排放孔和辅助排放孔,所述主排放孔位于所述排铲的前端,所述辅助排放孔位于所述排铲的侧壁,以及所述主排放孔和所述辅助排放孔与所述排放通道流体连通。

较佳地,还包括利用转接头将所述排铲与所述阀门连接。

较佳地,还包括利用快速夹扣将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排铲相互固定。

较佳地,所述排铲设有转接头连接部,所述转接头设有阀门连接部和排铲连接部,所述排铲连接部与所述转接头连接部通过所述快速夹扣固定。

较佳地,所述阀门连接部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阀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的配合从而将所述转接头连接于所述阀门。

较佳地,所述排铲连接部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转接头连接部设有第二密封槽,通过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将所述排铲与所述连接件密封。

较佳地,所述阀门为球阀或侧翻转铰接式阀门或蝶阀。

较佳地,所述阀门为上翻转铰接式阀门,以及所述排铲包括一体形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圆柱状并设有管道连接部和转接头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侧部设有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多个辅助排放孔。

较佳地,还包括将管道连接到所述排铲的管道连接部,以及在所述管道上连接泵,从而加速所述内衬袋内的流体排出。

较佳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阀门上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至少设有相互流体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排放装置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阀门密封连接,所述第三开口用于排放内衬袋内的流体,

将所述排放装置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伸入所述内衬袋内,使得所述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所述排放装置流入所述第三开口。

较佳地,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顶件,从而将所述第一开口密封,以及将所述排放装置穿入所述顶件并伸入到所述连接件内。

较佳地,所述排放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设有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沿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所述第二部分为细长杆状件,通过对所述第二部分进行操作将所述第一部分推入所述内衬袋内。

较佳地,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后端部一体向后伸出形成。

较佳地,还包括顶件,所述顶件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开口密封连接,以及所述排放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设有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沿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所述第二部分可滑动地穿入所述顶件。

较佳地,所述第一部分的形状与所述阀门的配合,从而在阀门打开时能够穿过所述阀门伸入所述内衬袋内。

较佳地,所述第二部分为细长杆状件,通过对所述第二部分进行操作将所述第一部分推入所述内衬袋内。

较佳地,所述顶件与所述排放装置的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较佳地,所述连接件通过转接头与所述阀门密封连接。

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接头通过快速夹扣相互固定。

较佳地,所述顶件与所述连接件通过快速夹扣相互固定。

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为三通接头。

较佳地,所述阀门为蝶阀,所述排放装置的所述第一部分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槽,当所述第一部分伸入所述阀门内时,所述蝶阀的碟片位于所述槽内。

本发明提供了低扭矩全通径阀门所使用的排铲,该排铲结构简单、且制造工艺佳、操作简便,能够减少内衬袋内的流体残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体排放系统的剖视图,其中,内衬袋未示出。

图2是图1的流体排放系统的分解图;

图3-4是安装有本发明转接头的阀门的立体图;

图5-6是本发明流体排放系统的立体图,其中,快速夹扣还未安装;

图7-9示出本发明流体排放系统的安装过程;

图10是图9的流体排放系统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流体排放系统的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流体排放系统的分解图;

图13-1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流体排放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其分别示出流体排放系统的不同状态;

图15-17是图13-14所示的流体排放系统的剖视图,其分别示出流体排放系统的不同状态;

图18-19是图13-14所示的流体排放系统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20-2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流体排放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其分别示出流体排放系统的不同状态;

图22-24是图20-21所示的流体排放系统的剖视图,其分别示出流体排放系统的不同状态;

图25-26是图20-21所示的流体排放系统的阀门的主视图,其分别示出阀门的不同状态;以及

图27是图20-21所示的流体排放系统的排放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术语说明

中型散装容器:复合型中型散装容器(下文称为IBC容器)是一类在国际范围内被食品、生化、医药、化工等行业广泛所使用的包装周转容器。由于IBC集装桶可以被多次重复使用,在灌装、储运和运输时具备明显的优势,并且与圆桶相比,IBC集装桶可以节约35%的储存空间,尺寸符合ISO标准,不仅适用于无菌罐装而且箱体紧凑,便于大批量安全高效存储,故而大量运用于流体、颗粒和薄片等形态物料的运输、包装、存储过程中。目前,现存规格有820L、1000L、1250L三种,通常情况下,其组成结构包含塑料内胆、灌装口、排放装置(阀门或简易排放口等)、侧板、底座及盖板。

全通径阀门:全通径阀门,阀门通径无阻拦或基本无阻拦,通俗的讲为阀门进口径、出口径、以及阀径的比例为1:1:1或接近这个比例,从而在流体的排放过程中排放效率高。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流体排放方法和流体排放系统,流体排放方法用于将内衬袋内的流体排出,该内衬袋与全通径阀门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打开阀门、将排铲通过所述阀门伸入所述内衬袋内,从而使得所述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所述排铲排出。

流体排放系统包括内衬袋、全通径阀门和排铲,阀门与内衬袋密封连接,排铲与阀门密封连接,并在阀门打开时延伸入内衬袋内部。

在本发明中,阀门指的是全通径阀门。

下面参照图1-0来描述本发明流体排放系统的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阀门50是上翻转铰接式阀门,有关上翻转铰接式阀门的原理和结构参照公开号为CN204437307U的中国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以全文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体排放系统的剖视图,其中,内衬袋未示出;图2是图1的流体排放系统的分解图;图3-4是安装有本发明转接头的阀门的立体图;图5-6是本发明流体排放系统的立体图,其中,快速夹扣未安装;图7-9示出本发明流体排放系统的安装过程;图10是图9的流体排放系统的剖视图。

如图1-10所示,流体排放系统包括排铲10、密封圈20、快速夹扣30、转接头40、阀门50以及内衬袋(图未示),阀门50安装于内衬袋上。

如图2所示,排铲10包括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在排放内衬袋内的流体时,第一部分10A基本位于排放袋内,第二部分10B基本位于排放袋外。其中,第一部分10A为圆筒状,其内部设有排放通道110,第一部分10A设有管道连接部11和排铲连接部12,排铲连接部12是从第一部分10A的圆柱外周上向外凸出形成的凸缘,用于与快速夹扣30连接。管道连接部11和排铲连接部12沿第一部分10A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一定距离。

第二部分10B与第一部分10A一体形成,并设有主排放孔13和辅助排放孔14,主排放孔13位于排铲10的前端,与排放通道110流体连通,辅助排放孔14位于第二部分10B的侧面,与排放通道110流体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0B的前端(主排放孔13部分)设有斜面,即排铲10的前端为尖端。在第二部分10B的侧部设有平台10B1,平台10B1上设有多个辅助排放孔14。当排铲10连接到阀门排放流体时,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主排放孔13和和多个辅助排放孔14进入排放通道110。

快速夹扣30包括夹扣主体31、锁紧转帽32、锁紧螺杆33、以及卡扣34,其中,卡扣34与夹扣主体31一体形成,旋紧螺杆33伸入卡扣34内并可以通过旋紧螺帽32锁紧。

转接头40为管状连接件,其内设有通道400,并在前后两端设有排铲连接部41和阀门连接部42,排铲连接部41用于与排铲10连接,阀门连接部42用于与阀门连接。具体地,在阀门连接部4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在阀门50上设有外螺纹,从而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转接头40连接到阀门50上。排铲连接部41从连接头40的一端的周部一体向外凸出形成,在排铲连接部4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槽411,密封槽411用于接纳密封圈20,对应地,在转接头连接部12的侧壁上也设有密封槽第二密封槽121,在排铲10连接到连接头40上时,密封圈30容纳于第一密封槽411和第二密封槽121内,并通过将快速夹扣30同时卡在转接头连接部12和排铲连接部41上,并通过旋转锁紧螺帽32进行缩紧,从而对排铲10和连接头40之间进行密封。

如图3-10所示,需要排放内衬袋内的流体时,首先将转接头40连接到阀门50上,再将密封圈20套装在排铲10上,并打开阀门,然后将排铲10伸入转接头40并进一步伸入到阀门50内,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主排放孔13和辅助排放孔14进入排放通道110内。根据一实施例,可以在排铲10的第一部分10A的管道连接部11上连接管道,使得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排放通道110进入到管道并通过管道排出。

需要将内衬袋内的流体排出时,首先打开阀门50,然后在排铲10上套入密封圈20,然后将排铲10插入转接头40的通道内,然后利用快速夹扣30将排铲10和转接头20连接为密封的相对整体,然后开始排除内衬袋内的流体。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管道上连接泵,通过泵的作用加速内衬袋内的流体排出。

下面参照图11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的区别在于阀门的类型和排铲的形状。因此,本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地方,参照第一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本实施例中,阀门50A是球阀。有关球阀50A的原理和结构参照公开号为CN103759032A的中国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通过全文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流体排放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1所示,流体排放系统包括排铲10C、密封圈20、快速夹扣30、转接头40、阀门50A以及内衬袋(图未示),阀门50安装于内衬袋上。

与第一实施例的排铲10包括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不同,排铲10C整体为圆筒状,其内部设有排放通道110,并在前端设有主排放孔13,在圆筒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辅助排放孔14,多个辅助排放孔14环绕排铲10C的周部分布。在排铲10C的后部设有管道连接部11和排铲连接部12,排铲连接部12是从排铲的外周向外凸出形成的凸缘,用于与快速夹扣30连接。管道连接部11和排铲连接部12沿第一部分10A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一定距离,并用于与管道连接。

快速夹扣30包括夹扣主体31、锁紧转帽32、锁紧螺杆33、以及卡扣34,其中,卡扣34与夹扣主体31一体形成,旋紧螺杆33伸入卡扣34内并可以通过旋紧螺帽32锁紧。

转接头40为管状连接件,其内设有通道400,并在前后两端设有排铲连接部41和阀门连接部42,排铲连接部41用于与排铲10连接,阀门连接部42用于与阀门连接。具体地,在阀门连接部4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在阀门50上设有外螺纹,从而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转接头40连接到阀门50上。排铲连接部41从连接头40的一端的周部一体向外凸出形成,在排铲连接部4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槽411,密封槽411用于接纳密封圈20,对应地,在转接头连接部12的侧壁上也设有密封槽第二密封槽121,在排铲10连接到连接头40上时,密封圈30容纳于第一密封槽411和第二密封槽121内,并通过将快速夹扣30同时卡在转接头连接部12和排铲连接部41上,并通过旋转锁紧螺帽32进行缩紧,从而对排铲10和连接头40之间进行密封。

需要排放内衬袋内的流体时,首先将转接头40连接到阀门50A上,再将密封圈20套装在排铲10C上,并打开阀门,然后将排铲10C伸入转接头40并进一步伸入到阀门50A内,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主排放孔13和辅助排放孔14进入排放通道110内。根据一实施例,可以在排铲10C的管道连接部11上连接管道,使得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排放通道110进入到管道并通过管道排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管道上连接泵,通过泵的作用加速内衬袋内的流体排出。

下面参照图12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阀门的类型和排铲的形状,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阀门的类型,因此,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详细描述,参照第一、二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阀门50B是侧翻转铰接式阀门。有关侧翻转铰接式阀门50B的原理和结构参照申请号为201610044754.5的中国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通过全文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流体排放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如图12所示,流体排放系统包括排铲10C、密封圈20、快速夹扣30、转接头40、阀门50B以及内衬袋(图未示),阀门50B安装于内衬袋上。

需要排放内衬袋内的流体时,首先将转接头40连接到阀门50B上,再将密封圈20套装在排铲10C上,并打开阀门,然后将排铲10C伸入转接头40并进一步伸入到阀门50B内,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主排放孔13和辅助排放孔14进入排放通道110内。根据一实施例,可以在排铲10C的管道连接部11上连接管道,使得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排放通道110进入到管道并通过管道排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管道上连接泵,通过泵的作用加速内衬袋内的流体排出。

下面参照图13-19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其中,图13-14是流体排放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图15-17是流体排放系统的剖视图,其分别示出流体排放系统的不同状态,图18-19是流体排放系统的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如图13-19所示,本实施例与前面两个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在本实施例中,流体排放系统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相互之间流体连通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开口,该第一开口与阀门密封连接,第二开口与排放装置密封连接,第三开口与外接管道连接,用于排放内衬袋内的流体。其次,本实施例的排放装置也与上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的排放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内部设有排放通道,该排放通道沿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部分为细长杆状件,通过对第二部分进行操作可以将第一部分推入内衬袋内。其中,第二部分完全安装于连接件内,而第一部分与连接件之间密封连接,即使得内衬袋内的流体不会通过第二开口流出。使用时,在将阀门打开后,将排放装置的第一部分通过阀门伸入内衬袋内部,从而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设置于排放装置的第一部分的排放通道流出,并进入连接件内部,由于连接件的第二开口与排放装置的第二部分是密封连接,以及连接件的第一开口与阀门是密封连接,因此,通过排放通道排入连接件内的流体只能通过连接件的第三开口流出。在流体排放的过程中,由于排放装置的第一部分的排放通道始终给流体提供了通道,从而在排放过程中,不会因为内衬与阀门贴合而阻挡流体排出,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将各元件连接好打开阀门后,流体不会通过排放装置流到外面,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排放效率。

下面结合图13-19对本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19所示,流体排放系统包括内衬袋(图未示)、阀门50C、连接件60、顶件70以及排放装置80,连接件60具有第一开口61、第二开口62以及第三开口63,三个开口61、62、62分别与阀门50C、排放装置80以及外接管道(图未示)连接,顶件70设置于连接件60的第二开口61处,连接件60与阀门50C之间设置有转接头40,通过转接头40将阀门50C与连接件60连接在一起,转接头40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到阀门50C上,转接头40的另一端通过快速夹扣30连接到连接件60,在转接头40与连接件6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防止流体经由此处泄漏,连接件60的第二开口61与顶件70通过快速夹扣30B连接在一起,在转接头60的第二开口61与顶件7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0A,以防止流体经由此处泄漏。

排放装置80包括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第一部分81为细长杆状件,第二部分82的内部设有排放通道820,排放通道820沿第二部分8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整个第二部分82,第一部分81从第二部分82的末端一体伸出形成,在第一部分81的末端设置有手柄810,以方便对第一部分81进行操作。第二部分82的形状根据阀门50C的类型变化,从而使得第二部分82能够与阀门50C配合,即第二部分82能够伸入阀门50C并穿过阀门50C的通道进入到内衬袋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阀门50C为上翻转阀门,因此,排放装置80的第二部分82下表面为曲面,而上表面为平面,即在圆筒形第二部分82的上部切掉一部分,从而与阀门50C配合,以便能伸入到阀门50C内部,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二部分82也可以为别的形状,只要其能够与阀门配合并穿过阀门伸入到内衬袋即可。

顶件70包括底座71和凸出部72,凸出部72从底座71一体伸出形成,在凸出部72的内部设有与排放装置80的第一部分81配合的孔,从而能够将排放装置80的第一部分81穿入凸出部72的孔中,下文还会详细描述。

连接件80的第一部分81的手柄810为可拆卸部件,其与810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式,比如销孔配合、螺纹连接等。安装时,先将手柄810拆下,将顶件70从连接件81的末端套在连接件81上,然后再连接顶件手柄810。阀门50C是密封连接在内衬袋上的,比如通过密封焊接的方式。将转接头40连接到阀门50C上,将连接件60的第三开口63连接到转接头40上,并安装密封圈20和快速夹扣30,将连接有排放装置80的顶件70连接到连接件60的第一开口61,并安装密封圈20A和快速夹扣30B,在连接件60的第三开口62上可以设置快速夹扣30A,通过快速夹扣30A将连接件60连接到外接管道上,较佳地,在顶件70与排放装置80的第一部分8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3,从而防止流体经由此处泄漏。

图15-17示出流体排放系统的流体排放过程。如图15-17所示,需要排放内衬袋内的流体时,先将阀门50C的阀芯50C1打开,然后通过手柄810对排放装置80的第一部分81进行操作,推动排放装置的第二部分82,使该第二部分82穿过阀门50C进入内衬袋内部,从而内衬袋内的流体通过排放通道820排出。由于连接件60的第一开口61被顶件70密封,因此,通过排放通道820排出的流体只能经由连接件60的第三开口63流入外接管道(图未示)。

如图13-19所示,为了加快排放速度,在排放装置80的第二部分82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多个辅助排放孔821,从而加快内衬袋内流体的排出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0优选采用三通接头。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连接件也可采用其他形式,以及连接件可以设置多于三个的开口,比如四个等,从而通过多个开口排出流体,进一步加快流体排出速度。

下面参照图20-27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其中,图20-21是流体排放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图22-24是流体排放系统的剖视图,其分别示出流体排放系统的不同状态,图25-26是流体排放系统的阀门的主视图,其分别示出阀门的不同状态,以及图27流体排放系统的排放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20-27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首先,阀门不同,本实施例的阀门50D是蝶阀,其次,由于阀门的不同导致与其配合的排放装置也不同,本实施例的排放装置90的第二部分92上设置有与蝶阀的蝶片配合的槽822,其余部分与上一实施例完全相同,请参照上一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述。

排放装置90包括第一部分91和第二部分92,第一部分与上一实施例的排放装置80的第一部分81完全相同,不再详述,例如,第一部分91的端部设有可拆卸的手柄910,以及第一部分91为细长杆状件。

第二部分92的内部设有排放通道920,排放通道920沿第二部分9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二部分92的内部,较佳地,第二部分92为圆筒件,在该圆筒件的内部为排放听到920,侧壁上设有辅助排放孔921,以及侧壁上设有两个槽922,两个槽922关于第二部分92的轴线对称,如图28所示,即第二部分92由两片构成,并在侧壁上设有孔921。

如图23-27所示,槽922与蝶阀50D的蝶片50D1配合,即阀门50D1开启,蝶片50D1位于槽922中,从而排放装置90的第二部分92能够穿过阀门50D1伸入到内衬袋内部。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请参照上一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在详细。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