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234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智能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在现有的电梯中,在电梯出入口的门上安装有检测是否有乘客和行李被电梯门夹住的片状的压敏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类似吸尘器电线那样的绳状异物和在电梯出入口的门即将关闭时跑入电梯的乘客的光电式传感器等,并且通过控制电梯门开闭时的力矩和速度来保证乘客能够安全和顺利地上下电梯。

部分电梯生产厂家在电梯门上设置发光部,在与发光部相对向的位置上设置受光部,当光线被遮断时,使电梯门保持打开状态,如果此时电梯门正在进行关门动作,则使电梯门停止关门动作,并使电梯门重新打开。在上述电梯中,在电梯门正在进行关门动作的情况下有乘客跑入电梯时,如果乘客跑入电梯的速度不快,则有充分的时间对该乘客作出反应,但如果是不会遮挡住光线的小的异物,则无法将其检测出来。也就是说,在异物不足以挡住光线因而无法检测到时,例如在乘客牵着狗乘坐电梯时,在人还没有进入电梯但被牵狗绳牵着的狗已经抢先乘入了电梯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电梯因检测不到该牵狗绳而使电梯门关闭,使电梯轿厢开始升降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电梯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执行单元、控制单元;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梯的关门动作,并在检测到电梯的关门动作时,向控制单元发送电梯关门信号;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在检测单元向控制单元发送电梯关门信号时,检测第一区域内是否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在检测单元向控制单元发送电梯关门信号时,检测第二区域内是否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在电梯门关闭前停止电梯的关门动作,并将电梯门重新打开;

控制单元,与检测单元、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执行单元通信连接;控制单元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电梯关门信号后,获取第一采集单元的检测结果,并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若上述检测结果表明第一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时,控制单元向执行单元发送指令,以停止电梯的关门动作,并将电梯门重新打开;并且,当控制单元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电梯关门信号时,控制单元获取第二采集单元的检测结果,并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若上述检测结果表明第二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时,控制单元向执行单元发送指令,以停止电梯的关门动作,并使电梯门重新打开。

优选地,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分析进入第一区域内的人员的行为动态,以判定上述人员是否需要搭乘电梯;所述的第一区域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当第一采集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内有人员时,第一采集单元即判定第一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当第一采集单元检测到有人员从第三位置或第二位置进入到第一位置,且进入到上述第一位置的人员仍处于移动状态时,第一采集单元即判定第一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

优选地,第二采集单元用于分析进入第二区域内的人员的行为动态,以判定上述人员是否需要搭乘电梯;当第二采集单元检测到第二区域内有人员,且上述人员向第一区域移动时,第二采集单元即判定第二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

优选地,所述的执行单元通过门机变频器驱动电机完成电梯的开关门动作。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均设于电梯出入口的上部。

本发明中设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梯的关门动作;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在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梯关门信息时,检测第一区域内是否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第一区域分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当第一采集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内有人员时,表明在电梯即将关门的时间内,上述人员位于靠近电梯的位置,上述人员需要搭乘电梯的可能性较大,此时第一采集单元判定第一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当第一采集单元检测到有人员从第三位置或第二位置进入到第一位置,且进入到上述第一位置的人员仍处于移动状态时,表明在电梯即将关门的时间内,上述人员从离电梯较远的位置移动到离电梯较近的位置,则上述人员需要搭乘电梯的可能性较大,此时第一采集单元判定第一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当控制单元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电梯关门信号后,控制单元获取第一采集单元的检测结果,当第一采集单元判定第一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时,控制单元向执行单元发送指令,执行单元即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停止电梯的关门动作,并将电梯门重新打开,方便第一区域内需要搭乘电梯的人员顺利进入电梯轿厢;第二采集单元用于分析进入第二区域内的人员的行为动态,以判定上述人员是否需要搭乘电梯;当检测到第二区域内有人员,且上述人员向第一区域移动时,表明在电梯门即将关闭的时间内,上述人员从离电梯较远的第二区域移动到离电梯较近的第一区域内,则上述人员需要搭乘电梯的可能性较大,此时第二采集单元即判定第二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则控制单元向执行单元发送指令,执行单元即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停止电梯的关门动作,并将电梯门重新打开,方便第二区域内需要搭乘电梯的人员顺利进入电梯轿厢;本发明通过在检测到电梯门即将关闭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获取离电梯较近的第一区域以及离电梯较远的第二区域内是否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并在检测到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时,指令控制执行单元停止电梯的关门动作,并重新打开电梯门,方便上述需要搭乘电梯的用户顺利进入轿厢,避免在电梯附近的用户错过电梯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方便用户搭乘电梯,同时也避免出现宠物进入轿厢而主人在轿厢外等不安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电梯控制系统。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包括:检测单元、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执行单元、控制单元;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梯的关门动作,并在检测到电梯的关门动作时,向控制单元发送电梯关门信号;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在检测单元向控制单元发送电梯关门信号时,检测第一区域内是否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第一采集单元用于分析进入第一区域内的人员的行为动态,以判定上述人员是否需要搭乘电梯;所述的第一区域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当第一采集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内有人员时,表明上述人员位于离电梯门较近的位置,则上述人员需要搭乘电梯的可能性较大,此时第一采集单元即判定第一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当第一采集单元检测到有人员从第三位置或第二位置进入到第一位置,且进入到上述第一位置的人员仍处于移动状态时,表明上述人员从离电梯门较远的位置移动到离电梯门较近的位置,且上述人员任处于运动状态,则上述人员可能正在追赶即将关门的电梯,即上述人员需要搭乘电梯的可能性较大,此时第一采集单元即判定第一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

第二采集单元,用于在检测单元向控制单元发送电梯关门信号时,检测第二区域内是否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第二采集单元用于分析进入第二区域内的人员的行为动态,以判定上述人员是否需要搭乘电梯;当第二采集单元检测到第二区域内有人员,且上述人员向第一区域移动时,表明上述人员从离电梯较远的位置移动到离电梯较近的位置,且上述人员仍具有运动状态,则表明上述人员具有靠近电梯门的意图,则上述人员需要搭乘电梯的可能性较大,此时第二采集单元即判定第二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

所述的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均设于电梯出入口的上部;可保证第一采集单元对第一区域内的图像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保证第二采集单元对第二区域内的图像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在电梯门关闭前停止电梯的关门动作,并将电梯门重新打开;所述的执行单元通过门机变频器驱动电机完成电梯的开关门动作。

控制单元,与检测单元、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执行单元通信连接;控制单元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电梯关门信号后,获取第一采集单元的检测结果,并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若上述检测结果表明第一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时,此时控制单元向执行单元发送指令,以停止电梯的关门动作,并将电梯门重新打开,方便第一区域内需要搭乘电梯的人员顺利进入电梯轿厢;并且,当控制单元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电梯关门信号时,控制单元获取第二采集单元的检测结果,并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若上述检测结果表明第二区域内有人员需要搭乘电梯时,此时控制单元向执行单元发送指令,以停止电梯的关门动作,并使电梯门重新打开,方便第二区域内需要搭乘电梯的人员顺利进入电梯轿厢;如此,充分保证在电梯附近且需要搭乘电梯的人员顺利搭乘电梯,避免出现上述人员错过电梯而需要增加等待时间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可避免宠物进入轿厢而主人在轿厢外的情况发生、避免电梯光敏装置未检测到电梯门处有人员时而造成电梯门关闭而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通过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对电梯门附近区域内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充分保证需要搭乘电梯的人员的安全,进一步方便用户的使用电梯的过程。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为电梯门前方的方形地面,上述方形的边长与电梯门的宽度相等,且上述方形的一条边与电梯门重合;第一区域的第一位置为三角形,且上述三角形的底边为与电梯门重合的一条边,上述三角形的两一个顶点为与上述底边平行的一条边的中点,该中点与上述底边构成的三角形即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分别为第一区域内除去第一位置的两块区域;所述的第二区域为三边均环绕第一区域的凹形结构;考虑到不同电梯的电梯门宽度不同,以及建筑物内电梯的设置位置等客观因素,所述第二区域的范围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充分满足在不同情况下对本系统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