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油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221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油瓶。



背景技术:

油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的生活用品,由于现有市场上的油瓶倒油时会有一定的残油沿着油瓶的外壁流出,这就造成了油的浪费,同时也会弄脏油瓶外壁以及存放油瓶的操作台,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油瓶,从而克服现有的油瓶倒油时会有一定的残油沿着油瓶的外壁流出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洁油瓶,其包括:油瓶容器,其为一上端开口的中空瓶体;油瓶盖,其盖设于所述油瓶容器的上端开口;油嘴,其凸设于所述油瓶容器的上端开口;回油槽,其凹设于所述油瓶容器的外壁面的上部,该回油槽的一侧位于所述油嘴的正下方,且该回油槽的另一侧低于该回油槽位于所述油嘴的正下方的一侧;以及回油孔,其设置于所述回油槽的最低处,所述回油槽通过该回油孔与所述油瓶容器的内腔相通。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油瓶容器设置有一把手。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油瓶盖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油瓶容器的上端开口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油槽为一圈绕着所述油瓶容器的外壁面分布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向外倒油时,从油嘴流下的残油会顺着外壁面流入到回油槽,然后从回油孔中流回油瓶容器内,油瓶容器外壁面上就再不会有油了,操作台也清洁了,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清洁油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油瓶容器,2-油瓶盖,3-油嘴,4-回油槽,5-回油孔,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清洁油瓶的结构示意图,该清洁油瓶包括油瓶容器1、油瓶盖2、油嘴3、回油槽4以及回油孔5,油瓶容器1为一上端开口的中空瓶体,其呈上小下大的锥形体状,油瓶容器用于存放油液。优选地,油瓶容器1设置有一把手6,以方便操作和使用。油瓶盖2盖设于油瓶容器1的上端开口,以在正常使用时封盖住油瓶容器1,防止杂物进入到油瓶容器1内,保证卫生。优选地,油瓶盖2的一侧铰接于油瓶容器1的上端开口的一侧,以便于油瓶盖2的打开或关闭。油嘴3凸设于油瓶容器1的上端开口,其为一尖嘴口,油瓶盖2不能挡到该油嘴3,向油嘴3所在的方向倾斜油瓶容器1时,油液能够从油嘴3流出。回油槽4凹设于油瓶容器1的外壁面的上部,回油槽4的一侧位于油嘴3的正下方,回油槽4倾斜分布,回油槽4的另一侧低于回油槽4位于油嘴3的正下方的一侧,以使流到回油槽4内的油液能够集中流向回油槽4的最低处。回油孔5设置于回油槽4的最低处,回油槽4通过回油孔5与油瓶容器1的内腔相通,以把油液重新导流回油瓶容器1内。优选地,回油槽4为一圈绕着油瓶容器1的外壁面分布的凹槽。

本发明的油瓶容器1通过油嘴3向外倒油时,从油嘴3流下的残油会顺着外壁面流入到回油槽4,然后从回油孔5中流回油瓶容器1内,油瓶容器1外壁面上就再不会有残油了,操作台也清洁了,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