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空位的扣底式罐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642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空位的扣底式罐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空位的扣底式罐体。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产生质变,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很强,而香气又极易挥发。当茶叶保管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故存放时,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而市面上用于存放茶叶的罐、盒大多为铁质、纸质或陶瓷,放置时间久,容易造成茶叶变味。而且多数茶叶罐仅能存放单一茶叶,故而茶几上需同时摆放多个茶叶罐,特别是茶叶店需根据客户不同需要泡各种茶叶,取放及其不便。

现行,人们对于普通食品及茶叶的包装的关注不仅仅只考虑其功能性,人们还关注其外观的美化。但对于外观,人们常常使用在罐体的外面增加图案色彩来渲染,如此,虽然对外观美好有很好的作用,但对图案色彩进行渲染过程中,需要复杂的工艺及多种颜料进行涂布,因此,此方式制作的茶叶罐罐体,不仅制备工艺复杂,而且成本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设计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空位的扣底式罐体,该罐体设计独特、视觉冲击效果强,存储茶叶长久。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空位的扣底式罐体,包括罐盖、罐身及罐底,所述罐盖盖合在所述罐身上端,所述罐底压扣在所述罐身底端,所述罐身包括上罐身和下罐身,所述上罐身内空尺寸不大于所述下罐身内空尺寸,且所述上罐身和下罐身通过扣嘴式结构扣合成一体,所述罐盖盖合在所述上罐身上,并且所述罐盖的底端相对所述下罐身的顶端间隔一空位;所述罐盖的上表面与侧面和所述下罐身的侧面上设有竹叶状击凸,所述罐底上还设有一内向凹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盖的内侧壁、所述上罐身及下罐身的内侧壁及所述罐底的表面均涂布一层纳米银复合层或锡箔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盖的底端边缘设内向卷绕的卷边,所述上罐身的上边缘也设内向卷绕的卷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身的高度为70mm-72mm;所述上罐身的高度为23.8mm-25.8mm,其底面尺寸为253×102mm²;所述下罐身的高度为48mm-50mm,其底面尺寸为260×109mm²;所述扣嘴式结构为φ2.8mm的扣嘴;所述内向凹陷的深度为1.7-1.9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盖底端边缘的卷边为φ2.8mm的卷边,所述上罐身上边缘的卷边为φ2.2mm的卷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盖的底端相对所述下罐身的顶端间隔的空位的高度为4-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的罐体设计独特,罐盖设内向卷边,罐底压扣与罐身底端,上罐身和下罐身采用扣嘴式结构扣合成一体,罐盖、罐身、罐底相配合层次感突出,罐盖相对下罐身间隔空位,且罐盖和罐身采用满版式竹叶状击凸,给人视觉冲击感,击凸与品名相融合,且罐体表面采用双面印刷工艺,外观美化;同时,罐体防潮防菌效果好,可长时间存储茶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罐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罐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正视图及正视图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a为正视图,图b为图a中A部放大示图,图c为图a中B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3实例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1-3,一种带空位的扣底式罐体,包括罐盖1、罐身2及罐底3,所述罐盖1盖合在所述罐身2上端,所述罐底3压扣在所述罐身2底端,而所述罐身2包括上罐身21和下罐身22,所述上罐身21内空尺寸不大于所述下罐身22内空尺寸,且所述上罐身21和下罐身22通过扣嘴式结构扣合成一体,所述扣嘴式结构为φ2.8mm的扣嘴221,并且罐身2于扣嘴221处形成平台,所述罐盖1的底端边缘设内向卷绕的卷边111,该卷边111为φ2.8mm的卷边,所述上罐身21的上边缘也设内向卷绕的卷边211,该卷边211为φ2.2mm的卷边,通过卷边的弹性阻尼,所述罐盖1盖合在所述上罐身21上;罐盖1盖合时,所述罐盖1的底端相对所述下罐身22的顶端(平台位置处)间隔一空位H2(该空位用于美化罐体的外观,突出层次感),该空位H2的高度为4-6mm;所述罐盖1的上表面与侧面和所述下罐身22的侧面上设有竹叶状击凸4,由击凸4给人视觉冲击感,击凸4形状还与包装产品的品名相匹配,在外观上凸显出产品特性。而所述罐底3上还设有一内向凹陷31;所述罐盖1的内侧壁、所述上罐身21及下罐身22的内侧壁及所述罐底3的上表面还均涂布一层用于防潮防菌的纳米银复合层或锡箔层。需要说明的是,罐底3上涂布纳米银复合层或锡箔层区域为罐底3内向凹陷31的表面、罐底3除去内向凹陷31的上表面以及内向凹陷31接壤罐底3上表面的斜面。

其中,参考附图3,所述罐身2的高度H为70mm-72mm;所述上罐身21的高度H1为23.8mm-25.8mm,其底面尺寸为253×102mm²(此底面是指上罐身21的内空区域的底面截面);所述下罐身22的高度H2为48mm-50mm,其底面尺寸为260×109mm²(此底面是指下罐身22的内空区域的底面截面); 所述罐底3厚3mm;而罐底3的尺寸与所述下罐身22的底面尺寸相匹配,罐底3与下罐身22压扣处设尺寸为φ3mm的卷线,罐底3上设置的所述内向凹陷31的深度H5为1.7-1.9mm,所述罐盖1的高度H3为16-18mm,其上表面为倾斜面,而其下表面的尺寸与下罐身22的尺寸相匹配,如此保证罐盖1的外边缘与罐身2的最外边缘保持平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