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2444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机。



背景技术:

升降机是建筑工地上用来输送物料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包括自升平台、承重主弦、吊笼、卷扬机、钢丝绳和滑轮,承重主弦由标准节叠加而成,每个标准节用圆形钢管制成,自升平台片在承重主弦的顶端,吊笼通过滑轮连接在承重主弦上,自升平台、吊笼和卷扬机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当前在建建筑的施工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在建建筑主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与施工电梯结合,施工电梯即施工升降机的导轨架通过支架与在建建筑的主体结构连接固定,施工电梯在建筑施工中做垂直运输使用,是运载人员和物料的人货两用电梯,由于附着在建筑主体的外侧,所以亦称外用电梯。近几年,高层建筑施工电梯使用越来越普遍,但由于产品安全性能与一般载人电梯有一定差距,施工现场工作环境较差,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还有监理单位安全监理能力不足,致使设备经常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然而现有的升降机的曳引机一般安装在顶层承重圈梁上或高要求和高造价的专用机房内,对井道的墙及顶部的建筑性能要求较高,增加了成本;同时,升降机各部件一般在空间狭小的井道内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安装调试较繁琐、困难,而且现有的升降机未设有超重感应装置,容易产生危险,因此我们需要一款新型的建筑工程用升降机,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机,包括缓降装置、钢缆、压力传感器、吊笼、缓冲垫、横梁、固定架、滑动槽、报警器、控制器、牵引机,所述缓降装置设置在横梁的上方,所述横梁的内部设有滑轮,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横梁的下方,2个所述滑动槽分别设置在固定架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牵引机设置在滑动槽的下方,所述牵引机的表面连接有钢缆,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钢缆的底端,所述吊笼设置在压力传感器的下方,且压力传感器与吊笼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吊笼的内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吊笼的顶部,2个所述缓冲垫分别设置在牵引机的左侧和右侧。

优选的,所述吊笼的表面设有滑块,且吊笼通过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通过电线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建筑工程用升降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安全高效;缓降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升降机的工作过程更加安全高效;压力传感器的设置能够使该升降机有效的检测吊笼内物体的重量,可以有效避免因超重而造成的危险;缓冲垫的设置可以避免吊笼在下落到地面的时候振动过大,造成物料的洒落,简单实用;报警器可以及时的提醒吊笼超重,避免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缓降装置;2、滑轮;3、钢缆;4、压力传感器;5、吊笼;6、缓冲垫;7、横梁;8、固定架;9、滑动槽;10、报警器;11、控制器;12、牵引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机,包括缓降装置1、钢缆3、压力传感器4、吊笼5、缓冲垫6、横梁7、固定架8、滑动槽9、报警器10、控制器11、牵引机12,所述缓降装置1设置在横梁7的上方,所述横梁7的内部设有滑轮2,所述固定架8设置在横梁7的下方,2个所述滑动槽9分别设置在固定架8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牵引机12设置在滑动槽9的下方,所述牵引机12的表面连接有钢缆3,所述压力传感器4设置在钢缆3的底端,所述吊笼5设置在压力传感器4的下方,所述吊笼5的表面设有滑块,且吊笼5通过滑块与滑动槽9滑动连接,且压力传感器4与吊笼5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11设置在吊笼5的内部,所述报警器10设置在吊笼5的顶部,所述报警器10通过电线与压力传感器4电性连接,2个所述缓冲垫6分别设置在牵引机12的左侧和右侧。

工作原理:该建筑工程用升降机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器11控制两侧的吊笼5工作,在进行升降货物时,牵引机12带动钢缆3通过滑轮2运动,钢缆3可以拉引吊笼5进行升降,压力传感器4会检测吊笼5内物体的重量,当重量超过预定值时,报警器10就会发出警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