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连接结构及液氮容器提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569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钣金连接结构及液氮容器提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构件领域,尤其是一种钣金连接结构及液氮容器提筒。



背景技术:

液氮容器是重要的生物低温贮存容器,广泛运用于生物、医药、畜牧等领域。在液氮容器中通常采用多层提筒存放生物样品盒。

如图1所示,传统的液氮容器提筒通常由钣金构件焊接而成,而由于液氮容器内部空间有限,为提高空间利用率,提筒各构件厚度较薄,因此提筒一般采用电阻焊进行焊接,但是,电阻焊不但设备成本高,且目前还缺乏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无法检测成品提筒焊接质量,因此,此类提筒的质量通常无法保证。此外,焊接式提筒体积大,不利于运输。

鉴于上述焊接形式的提筒的缺陷,发展出了装配式的提筒,如图2所示,为一种装配式提筒,该提筒包括立柱、顶板、底板、隔板和提手,顶板、底板和隔板均采用弹片挂扣的形式与立柱连接装配出整个提筒。装配式提筒克服了焊接式提筒的缺陷,可以各部件分开包装运输,运输成本更低,组装更方便,而且可以直观观察结构是否稳定性。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种装配式提筒占用液氮容器内部空间较大,容器内致使可贮存的生物样品盒减少。以一种采用焊接式提筒可容纳108个生物样品盒的液氮容器为例,其采用此种装配式提筒仅能贮存90多个生物样品盒。经测量发现,此类装配式的提筒较焊接式提筒要宽出3~5mm,就是此看似微小的差距造成了上述生物样品盒减少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钣金连接结构及液氮容器提筒,可以减少连接部位的厚度,进而减小结构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钣金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插接片,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扣片,所述扣片与第二连接件之间构成插接口,所述插接片插接于插接口内,所述扣片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接触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插接片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插接片的前侧设置有与扣片相适配的让位孔或者插接片前侧为第一连接件的边沿,所述扣片后侧设置有与插接片相适配的让位孔或者扣片后侧为第二连接件的边沿。

优选地,所述插接片的前侧设置有让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的第一结构面和第二结构面,所述第一结构面和第二结构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插接片位于第一连接上,并且插接片和让位孔均位于第一结构面和第二结构面的交界处,所述第二结构面上与让位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止退片,所述止退片前端翘起卡住第二连接件上的扣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分别具有止退孔和弹片,所述弹片延伸至止退孔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液氮容器提筒,包括立柱、顶板、底板、隔板和提手,所述顶板、底板和隔板均包括平面板和位于平面板两侧的连接边,所述立柱位于隔板两侧并且分别与顶板、底板和隔板的连接边相连接,所述顶板位于立柱顶端,所述底板位于立柱的底部,所述隔板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提手连接于顶板上,所述顶板、底板和隔板的连接边上均设置有插接片,所述立柱与各连接边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扣片,所述扣片与立柱之间构成插接口,各连接边上的插接片分别插接于与其对应的插接口内,各扣片与对应的连接边处于同一平面内,各插接片与对应立柱处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立柱包括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位于隔板前端的两侧,所述后立柱位于隔板的后端两侧,所述隔板和底板的连接边向上设置,所述顶板的连接边向下设置;

所述前立柱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对应各隔板分别设置有插接口,所述各隔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插接片并插接于前立柱上的插接口内,所述隔板上与前立柱对应的插接片指向隔板前端;

所述后立柱的前边沿对应各隔板分别设置有插接口,所述各隔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插接片并插接于后立柱上的插接口内,所述隔板上与后立柱对应的插接片指向隔板后端;

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上端均设置有与顶板上对应的插接口,所述顶板上对应设置有插接片并插接于前立柱和后立柱上端的插接口内,所述顶板上的插接口指向隔板顶部;

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下端均设置有与底板上对应的插接口,所述底板上对应设置有插接片并插接于前立柱和后立柱下端的插接口内,所述底板上的插接口指向隔板底部。

优选地,所述隔板上与前立柱后边沿插接口相对应的插接片的前侧设置有让位孔,所述隔板上与后立柱的前边沿插接口相对应的插接片的后侧设置有让位孔,所述前立柱前边沿的插接口后侧设置有让位孔;

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上端的插接口的下方设置有让位孔,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下端的插接口的上方设置有让位孔。

优选地,所述隔板上的让位孔位于连接边与平面板交界处,所述平面板与让位孔相对应的侧边上设置有止退片,所述止退片而定前端翘起卡住立柱上对应的扣片;

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上下端均设置有止退孔,所述顶板和底板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延伸至对应的止退孔内。

优选地,所述顶板、底板及隔板与立柱连接的部位均位于两侧的连接边上。

优选地,所述顶板、底板和隔板的前侧边上均设置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钣金连接结构相较于一般装配式结构可以减少至少一层钣金厚度,将其运用于液氮容器提筒,可以在保证其存放的生物样品盒大小不变的前提下,减小整体尺寸,从而提高液氮生物容器可存放生物样品盒的数量,整个提筒均是插接装配,无焊接或螺栓连接等,组装十分方便。该钣金连接结构不但可运用于液氮容器提筒上,还可广泛运用于其他需要降低连接部位厚度的钣金构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焊接式提筒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焊接式提筒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Ⅰ处的放大图;

图4是现有的装配式提筒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装配式提筒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Ⅱ处的放大图;

图7是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提筒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是侧视图;

图10是图8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中A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前立柱的示意图;

图13是后立柱的示意图;

图14是隔板的侧视图;

图15是隔板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1中B处的放大图;

图17是顶板的侧视图,

图18是顶板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4中C处的放大图;

图20是底板的侧视图;

图21是底板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顶板1,隔板2,底板3,前立柱4,后立柱5,连接边6,插接片7,扣片8,插接口9,让位孔10,止退孔11,弹片12,止退片13,缺口14,插销孔15,平面板16,生物样品盒17,生物样品盒与焊接式提筒内侧间距D1,生物样品盒与现有的装配式提筒内侧间距D2,生物样品盒与本实用新型的提筒内侧间距D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钣金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插接片7,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扣片8,所述扣片8与第二连接件之间构成插接口9,所述插接片7插接于插接口9内,所述扣片8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接触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插接片7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此种连接结构,其连接部位实际与焊接方式相同,仅占用了两层钣金件的厚度,而且其结构稳定性也能得以保障。

为了方便装配,所述插接片7的前侧设置有与扣片8相适配的让位孔10或者插接片7前侧为第一连接件的边沿,所述扣片8后侧设置有与插接片7相适配的让位孔10或者扣片8后侧为第二连接件的边沿。在插接片7插接入插接口9之前,插接片7处于扣片8后侧,而扣片8位于插接片7前侧,在设置让位孔10后,插接片7和扣片8可直接先放入让位孔10内,使得插接片7与第二连接件处于同一平面,扣片8与第二连接件处于同一平面,然后向前推送插接片7就可完成装配连接。而若插接片7的前端即是第一连接件的边沿,则无需针对其扣片8设置让位孔10;同样若扣片8后侧即为第二连接件边沿,也无需针对插接片7设置让位孔10。

当插接片7与插接口9连接后,要防止其退出插接口9,致使连接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优选方式,针对所述插接片7的前侧设置有让位孔10的情况,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为一体的第一结构面和第二结构面,所述第一结构面和第二结构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插接片7位于第一连接上,并且插接片7和让位孔10均位于第一结构面和第二结构面的交界处,所述第二结构面上与让位孔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止退片13,所述止退片13前端翘起卡住第二连接件上的扣片8。在连接前保持止退片13平整,当连接完成后即可,掰弯止退片13使其卡住扣片8从而防止插接片7退出。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止退方式如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分别具有止退孔11和弹片12,所述弹片12延伸至止退孔11内。当连接完成后,弹片12可弹入止退孔11内,从而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利用钣金连接结构的液氮容器提筒,其包括立柱、顶板1、底板3、隔板2和提手,所述顶板1、底板3和隔板2均包括平面板16和位于平面板16两侧的连接边6,所述立柱位于隔板2两侧并且分别与顶板1、底板3和隔板2的连接边6相连接,所述顶板1位于立柱顶端,所述底板3位于立柱的底部,所述隔板2位于顶板1和底板3之间,所述提手连接于顶板1上,所述顶板1、底板3和隔板2的连接边6上均设置有插接片7,所述立柱与各连接边6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扣片8,所述扣片8与立柱之间构成插接口9,各连接边6上的插接片7分别插接于与其对应的插接口9内,各扣片8与对应的连接边6处于同一平面内,各插接片7与对应立柱处于同一平面内。

采用此种连接结构可以使液氮容器提筒的尺寸与焊接式提筒一样,从而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增加液氮容器贮存的生物样品盒17的数量。而实际上,生物样品盒17与提筒内侧之间通常需要保留一定的间距,以利于生物样品盒17的取放,如图3、6、11所示,采用焊接式提筒通常需要使生物样品盒17与提筒侧边之间的间距D1达2.6mm,采用现有的装配式提筒需要使需要使生物样品盒17与提筒侧边之间的间距D2达0.8mm,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提筒则只需要使需要使生物样品盒17与提筒侧边之间的间距D3为0.5mm即可。

所述顶板1、底板3及隔板2与立柱的连接可采用单排连接结构,但单排连接的稳定性较低,因此优选采用双排连接结构,而作为一种具体连接方式,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立柱包括前立柱4和后立柱5,所述前立柱4位于隔板2前端的两侧,所述后立柱5位于隔板2的后端两侧,所述隔板2和底板3的连接边6向上设置,所述顶板1的连接边6向下设置;

所述前立柱4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对应各隔板2分别设置有插接口9,所述各隔板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插接片7并插接于前立柱4上的插接口9内,所述隔板2上与前立柱4对应的插接片7指向隔板2前端;

所述后立柱5的前边沿对应各隔板2分别设置有插接口9,所述各隔板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插接片7并插接于后立柱5上的插接口9内,所述隔板2上与后立柱5对应的插接片7指向隔板2后端,如此前后立柱5即将隔板2夹在中间,从而提高结构稳定性;

所述前立柱4和后立柱5的上端均设置有与顶板1上对应的插接口9,所述顶板1上对应设置有插接片7并插接于前立柱4和后立柱5上端的插接口9内,所述顶板1上的插接口9指向隔板2顶部,以提起提供时,顶板1脱落;

所述前立柱4和后立柱5的下端均设置有与底板3上对应的插接口9,所述底板3上对应设置有插接片7并插接于前立柱4和后立柱5下端的插接口9内,所述底板3上的插接口9指向隔板2底部,以防止底板3向下脱落。

采用此种结构在装配时,首先将各隔板2与前立柱4装配在一起,然后装配后立柱5,最后再装配顶板1和底板3,从而完成提筒的装配。

同样为了便于装配,需要在适应位置设置让位孔10,正对上述具体提筒结构,其具体设置方案如下,所述隔板2上与前立柱4后边沿插接口9相对应的插接片7的前侧设置有让位孔10,所述隔板2上与后立柱5的前边沿插接口9相对应的插接片7的后侧设置有让位孔10,所述前立柱4前边沿的插接口9后侧设置有让位孔10;所述前立柱4和后立柱5上端的插接口9的下方设置有让位孔10,所述前立柱4和后立柱5下端的插接口9的上方设置有让位孔10。而为了防止插接片7退出,所述隔板2上的让位孔10位于连接边6与平面板16交界处,所述平面板16与让位孔10相对应的侧边上设置有止退片13,所述止退片13而定前端翘起卡住立柱上对应的扣片8;所述前立柱4和后立柱5上下端均设置有止退孔11,所述顶板1和底板3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弹片12,所述弹片12延伸至对应的止退孔11内。

前立柱4通常为直板状结构,而后立柱5通常则为角钢状结构,顶板1的连接边6向下设置,底板3的连接边6则向上设置,在底板3和顶板1的后侧均可设置与其连接边6方向一致的后立边,前立柱4与底板3、顶板1及隔板2的连接部位通常在提筒两侧,而后立柱5与底板3及顶板1的连接位置则可选择在后侧或者两侧均可,选择在后侧则稳定性相对更高,若顶板1、底板3及隔板2与立柱连接的部位均位于两侧的连接边6上。则提筒后侧无连接结构从而使得提筒后侧可以仅存一个板的厚度,从而可减小提筒尺寸。

在提筒的前端通常设置有贯穿顶板1及各隔板2的插销,在顶板1和隔板2上设置有插销孔15,为便于抽出插销,方便拿出位于提筒内的生物样品盒17,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顶板1、底板3和隔板2的前侧边上均设置有缺口14。通常该缺口14可加工为半圆形。

提手下部与顶板1连接的部分可以位于顶板1范围内,也可超出顶板1,提手通常主体采用不锈钢制作,而为了防止冻伤手指,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把手中部设置有绝热段。绝热段的材料可采用环形树脂制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