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256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动喷码机上的料带传输机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喷码机在作业过程中,在加工区域对料带进行喷码,料带在传输过程中,无法解决开卷分料和打卷收料速度同步问题,现有技术中,料带传输可以实现自行导正,但难以保证导正后料带的位置精度和料带在传输过程中的张力保持,给加工作业带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自动喷码机作业过程中,料带导正后的位置精度难以得到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包括位于工作台前端的送料装置、位于工作台后端的收料装置,所述工作台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工作台设有对料带进行导正的定位块;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防偏预警装置,防偏预警装置包括一对左右并列设置且位于料带两侧的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与报警装置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送料装置向收料装置方向输送料带,料带经过工作台时,被自动喷码;工作台上的定位块用于防止料带偏斜,此类导正属机械导正,而防偏预警装置对料带进行光电导正,其导正原理如下:料带左偏,左侧的光电传感器感知,通过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料带右偏,右侧的光电传感器感知,通过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滑台安装在防偏固定板上。所述防偏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滑台可相对防偏固定板左右滑动,如此,左侧的光电传感器可相对防偏固定板进行左右位置调整,同样的,右侧的光电传感器可相对防偏固定板进行左右位置调整,以监测不同宽度的料带是否偏斜。

所述工作台的前端设有第一随动轮装置,工作台的后端设有第二随动轮装置,第一随动轮装置和第二随动轮装置位于送料装置和收料装置之间;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料带的夹爪气缸、驱动夹爪气缸前后移动的丝杆机构;所述第一随动轮装置和第二随动轮装置均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转轴、套设在第一转轴两端的第一轴承、套设在第一轴承上的第一导向圈、通过第一导向圈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滚轮,设置在第一转轴两端的第一锁紧螺母将第一滚轮锁紧在第一转轴上。按上述说明,料带卷绕在第一随动轮装置上,具体地,料带卷绕在第一滚轮上,位于两端的第一导向圈对料带进行导向,以防止其偏斜。在丝杆机构的驱动下,夹爪气缸夹持料带,并将其向收料装置方向输送。

所述工作台包括固定在机架前端的第一工作分台、固定在机架后端的第二工作分台,第一工作分台和第二工作分台之间设有三个第三随动轮装置;所述第三随动轮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三转轴、套设在第三转轴两端的第三轴承、套设在第三轴承上的第三导向圈、通过第三导向圈安装在第三转轴上的第三滚轮,设置在第三转轴两端的第三锁紧螺母将第三滚轮锁紧在第三转轴上。按上述说明,料带的行进路径为:送料装置、第一工作分台、三个第三随动轮装置、第二工作分台、第二随动轮装置、收料装置。其中,第一工作分台和第二工作分台,以及三个第三随动轮装置的设置,在保证料带导正的前提下,可有效地减少料带在输送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所述第一工作分台设置有容纳料带通过的第一对定位块,第一对定位块通过第一锁紧件锁紧在第一工作分台的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二工作分台设置有容纳料带通过的第二对定位块,第二对定位块通过第二锁紧件锁紧在第二工作分台的第二滑槽中。按上述说明,第一对定位块之间的距离可调,同样的,第二对定位块之间的距离可调,以满足不同宽度的料带输送。

所述防偏预警装置的后方设有预压装置,预压装置包括位于防偏固定板下方的滚轮,所述滚轮与防偏固定板弹性伸缩连接。在料带输送过程中,所述滚轮始终将料带压紧在工作台上,具体地,滚轮将料带压紧在第二工作分台上。更具体地,滚轮将料带压紧在第二对定位块之间,以提高料带导正的效果。

所述预压装置的后方设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可采用直线升降气缸,将料带压紧在工作台上,具体地,压紧装置将料带压紧在第二工作分台上。

所述工作台的后端处设有判断料带是否缺料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与缺料报警装置连接的缺料光电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能够在料带传输过程中防偏预警并对料带进行导正,保证了料带传输过程中料带的位置精度和张力保持;第二,能在缺料时提供报警;第三,此机构还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料带;第四,此机构操作简便,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隐去送料装置10、防偏预警装置20、预压装置60、压紧装置7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送料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从左上角观察送料装置10所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防偏预警装置20和预压装置60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压紧装置70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送料装置;11、夹爪气缸;12、丝杆机构;13、联轴器;14、伺服电机;15、电机法兰;16、模组安装板;17、夹爪气缸安装板;18、夹爪;19、第二感应片;190、第二光电感应器;191、第二光电感应器安装条;

20、防偏预警装置;21、光电传感器;22、滑台;23、防偏固定板;24、光电传感器固定板;25、滑台固定板;

30、第一随动轮装置;300、第二随动轮装置;301、第三随动轮装置;31、第一转轴;32、第一导向圈;33、第一滚轮;34、第一锁紧螺母;

40、机架;

51、第一工作分台;510、第一对定位块;52、第二工作分台;520、第二对定位块;521、加强肋;522、盖板;523、接头;

60、预压装置;61、滚轮;62、滚轮固定块;63、导向柱;64、导套;65、弹性件;66、预压底块;67、滚轮预压固定板;

70、压紧装置;71、压紧固定板;72、压紧气缸安装板;73、压紧气缸;74、压块;

80、感应装置;81、缺料光电感应器;82、光电感应器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包括位于工作台前端的送料装置10、位于工作台后端的收料装置,所述工作台设有对料带进行导正的定位块。

结合图1至图5,所述工作台的前端设有第一随动轮装置30,工作台的后端设有第二随动轮装置300,第一随动轮装置和第二随动轮装置位于送料装置10和收料装置之间。

结合图7、图8,所述送料装置10包括用于夹持料带的夹爪气缸11、驱动夹爪气缸前后移动的丝杆机构12;其中,丝杆通过联轴器13与伺服电机14连接,伺服电机14通过电机法兰15安装在模组安装板16上,所述夹爪气缸11通过夹爪气缸安装板17安装在丝杆机构中的滑块上,夹爪气缸11上固定安装有上下两个可动的夹爪18。所述丝杆机构中的滑块上设有第二感应片19,模组安装板16上设有与第二感应片19配合使用的第二光电感应器190,第二光电感应器通过第二光电感应器安装条191安装在模组安装板16上。所述模组安装板16固定在机架40上。

结合图5、图6,所述第一随动轮装置和第二随动轮装置均包括固定在机架40上的第一转轴31、套设在第一转轴两端的第一轴承、套设在第一轴承上的第一导向圈32、通过第一导向圈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滚轮33,设置在第一转轴两端的第一锁紧螺母34将第一滚轮锁紧在第一转轴上。

结合图4、图5,所述工作台包括固定在机架40前端的第一工作分台51、固定在机架后端的第二工作分台52,第一工作分台和第二工作分台之间设有三个第三随动轮装置301。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分台5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40的前端,第二工作分台52通过位于其下方的两个加强筋521固定安装在机架40的后端。第二工作分台的下面设置有盖板522,盖板中心孔处设置有孔口朝下的接头523。其中,所述第三随动轮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三转轴、套设在第三转轴两端的第三轴承、套设在第三轴承上的第三导向圈、通过第三导向圈安装在第三转轴上的第三滚轮,设置在第三转轴两端的第三锁紧螺母将第三滚轮锁紧在第三转轴上。

如图5,所述第一工作分台51设置有容纳料带通过的第一对定位块510,第一对定位块通过第一锁紧件锁紧在第一工作分台的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二工作分台52设置有容纳料带通过的第二对定位块520,第二对定位块通过第二锁紧件锁紧在第二工作分台的第二滑槽中。两对定位块起定位和导向的作用,且可以沿工作台相对滑动,调节定位。

结合图1、图9,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防偏预警装置20,防偏预警装置包括一对左右并列设置且位于料带两侧的光电传感器21,光电传感器与报警装置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21通过滑台22安装在防偏固定板23上。具体地,所述光电传感器21通过光电传感器固定板24安装在滑台22上,所述滑台安装在滑台固定板25上,滑台固定板安装在防偏固定板23上,防偏固定板23安装在机架40上。

结合图1、图9,所述防偏预警装置20的后方设有预压装置60,预压装置包括位于防偏固定板下方的滚轮61,所述滚轮与防偏固定板弹性伸缩连接;所述滚轮位于第二对定位块520之间。具体地,所述滚轮61安装在滚轮固定块62上,滚轮固定块的上部设有导向柱63,导向柱上套设有导套64和弹性件65,导套和弹性件相接触,所述导套64和弹性件65插设在预压底块66的导向孔中,预压底块的顶部与滚轮预压固定板67固定连接,滚轮预压固定板67固定在防偏固定板23上,防偏固定板23固定在机架上。

结合图1、图10,所述预压装置60的后方设有压紧装置70。所述压紧装置70包括固定在机架40上的压紧固定板71、垂直安装在压紧固定板71上的压紧气缸安装板72、安装在压紧气缸安装板72上的压紧气缸73、安装在压紧气缸73活塞上的压块74,压块74的底面上热镀硅胶,既保证了压块压料的平整度,又能使料带不被压块损伤。

如图3,所述工作台的后端处设有判断料带是否缺料的感应装置80,感应装置包括与缺料报警装置连接的缺料光电感应器81,所述缺料光电感应器81通过光电感应器安装板82安装在机架40的侧面。

实际操作中,料带迂回缠绕在第一随动轮装置30上,通过第一对定位块510、第二对定位块520、位于第一对定位块和第二对定位块之间的三个第三随动轮装置301、第二随动轮装置300配合进行机械式导正;在此过程中,预压装置60的滚轮61始终与料带相接触。

开始作业时,送料装置10中的夹爪气缸11夹持料带前进至工作区域,压紧装置70压紧料带,在工作区域进行相关作业。作业完成后,由收料装置夹持料带前进至下一工作区域。

在料带传输过程中,防偏预警装置20可在料带出现偏斜超过设置极限时,报警输出,停止作业;感应装置80可在料带末端缺料时报警。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