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料的双重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031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储料的双重瓶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储料的双重瓶盖,属于瓶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将纯净水和配料分开储存,饮用时再将配料和水混合,以达到延长配料或饮料保质期的目的,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将目光集中于瓶盖上,于是很多的储料瓶盖诞生了。然而在市场上很难发现有这样的产品面世,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厂家和消费者没有认同。授权公告号为CN2795077、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7月12日、名称为“一种储料瓶盖”的实用新型专利就是一例,在一个小小的瓶盖里设置了一个弹性密封塞和一个弹性的密封垫圈,其装配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现有储料瓶盖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厂家和消费者没有认同。进而提供一种用于储料的双重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储料的双重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由上盖本体、料仓管、上部挡环、上盖内螺纹和料仓组成,所述下盖由下盖本体、下盖旋管、连杆、盖底、下部挡环、下盖内螺旋和下盖外螺旋组成,所述上盖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上盖内螺纹,料仓管的上端与上盖本体的内壁顶端连为一体,料仓管的内部为料仓,料仓管的外壁和上盖本体的内壁之间设有上部挡环,所述上部挡环与上盖本体连为一体;所述下盖旋管的下端与下盖本体的上端连为一体,下盖旋管的外壁上设有下盖外螺旋,下盖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下盖内螺旋,连杆的上端与下盖本体连为一体,连杆的下端固定有盖底,盖底的上端设有下部挡环,下部挡环与盖底连为一体;所述上盖本体与下盖旋管螺纹连接,料仓管的下端与盖底的上平面紧密接触,下盖旋管的上端与上盖本体的内壁顶端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和下盖分为两个独立的部件,通过模具注塑一次成型,加工工艺简单,产品质量有保证。使用时通过灌装生产线将配料装入料仓,然后将下盖的下盖旋管与上盖本体旋紧,将配料密封后连同瓶盖一起进行灭菌,最后用下盖本体与装有纯净水的包装瓶口旋紧即可。饮用前只需将上盖旋松,料仓中的配料(液体的、粉末状的或颗粒状的)即可落入瓶子里面的纯净水中,然后将上盖再旋紧,摇晃瓶体使配料与水混合均匀即可饮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盖和下盖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上盖本体,2为料仓管,3为上部挡环,4为上盖内螺纹,5为料仓,6为下盖本体,7为下盖旋管,8为连杆,9为盖底,10为下部挡环,11为下盖内螺旋,12为下盖外螺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用于储料的双重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由上盖本体1、料仓管2、上部挡环3、上盖内螺纹4和料仓5组成,所述下盖由下盖本体6、下盖旋管7、连杆8、盖底9、下部挡环10、下盖内螺旋11和下盖外螺旋12组成,所述上盖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上盖内螺纹4,料仓管2的上端与上盖本体1的内壁顶端连为一体,料仓管2的内部为料仓5,料仓管2的外壁和上盖本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上部挡环3,所述上部挡环3与上盖本体1连为一体;所述下盖旋管7的下端与下盖本体6的上端连为一体,下盖旋管7的外壁上设有下盖外螺旋12,下盖本体6的内壁上设有下盖内螺旋11,连杆8的上端与下盖本体6连为一体,连杆8的下端固定有盖底9,盖底9的上端设有下部挡环10,下部挡环10与盖底9连为一体;所述上盖本体1与下盖旋管7螺纹连接,料仓管2的下端与盖底9的上平面紧密接触,下盖旋管7的上端与上盖本体1的内壁顶端紧密接触。

所述连杆8为三根、或四根、或五根。

所述下盖的盖底9上平面至下盖旋管7上端的高度H等于上盖的料仓管2的长度L。

使用时,可在灌装线上将液体配料或粉末配料或颗粒配料装入料仓管内料仓中,然后将下盖的下盖旋管与上盖本体旋紧将配料密封后进行灭菌,用下盖本体与装有纯净水的包装瓶口旋紧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