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进水机构的乳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629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带防进水机构的乳液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液泵,特别是用于分配产品的乳液泵,该乳液泵具有防进水机构。



背景技术:

乳液泵广泛用于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化产品中,用于从容纳这些产品的容器向外分配所述的产品。为了在乳液泵泵送容器内的产品的过程中补偿所产生的负压,在乳液泵中设置有平衡气孔。在淋浴过程中,淋浴水有可能从这些平衡气孔漏入乳液泵中,并进入容器中,漏入的水会对乳液泵中的部件造成腐蚀,如腐蚀乳液泵中的弹簧等,并且还会对容器中的产品造成污染。

为克服这一问题,在一些乳液泵带有防进水设计,以阻止淋浴水在淋浴过程中进入容器中。但是,在目前市场上可以得到的带防进水机构的乳液泵中,对防水机构的设计是以乳液泵始终被竖直放置为前提的。换言之,一旦乳液泵被横置、倒置、甚至落入水中时,水仍会漏入乳液泵并进入容器中。

因此,目前仍需要一种无论处于何种朝向都能够在淋浴过程中有效地阻止水漏入乳液泵并进入容器中的乳液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乳液泵,该乳液泵不仅能够在处于竖直的朝向中防止进水,在处于其它朝向时、甚至在被置于水中时也同样能够防止进水。

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具有压头、牙套、汽缸盖和汽缸,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还包括:

第一套筒,该第一套筒形成在压头上,且在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以及

第二套筒,该第二套筒形成在牙套或汽缸盖上,且在第二套筒上形成有与第一密封结构相对应的第二密封结构;

其中,当乳液泵处于锁定状态或者处于待使用状态时,第一密封结构与第二密封结构相接触,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形成密封,而当乳液泵处于下压过程或回弹过程中时,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脱离接触,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形成允许流体通过的间隙。

通过设置分别具有上述第一和第二密封结构的第一和第二套筒,使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在处于锁定状态或者处于待使用状态时,第一和第二套筒之间所形成的密封可阻止水流入乳液泵中,这样,无论乳液泵是处于竖直位置还是被横置、甚至被放置在水中,都能够有效地防止水进入乳液泵中。而在使用过程中,例如在乳液泵被下压的过程或者在其回弹的过程中,第一和第二套筒之间的间隙又能允许对产品泵送过程中产生的负压进行补偿。

在一种结构中,第一套筒套设在第二套筒的外侧,第一密封结构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内表面上,第二密封结构设置在第二套筒的外表面上。当然,也可以是第二套筒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外侧,此时的第一和第二密封结构则相应地相反设置。

进一步地,对于下位锁定类型的乳液泵,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套筒的下部的第一环形凸起和设置在第一套筒的上部的第二环形凸起,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套筒的上部的第三环形凸起;或者,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套筒的下部的第一环形凸起和设置在第二套筒的上部的第二环形凸起,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套筒的下部的第三环形凸起;在此结构中,当乳液泵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三环形凸起与第一环形凸起相配合,当乳液泵处于待使用状态时,第三环形凸起与第二环形凸起相配合。

或者,对于上位锁定类型的乳液泵,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套筒的下部的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套筒的上部的第三环形凸起;其中,当乳液泵处于锁定状态或者处于待使用状态时,第三环形凸起与第一环形凸起和/或第二环形凸起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套筒可一体地形成在压头上,也可单独成型,并连接到压头上。类似地,第二套筒可一体地形成在牙套或汽缸盖上,也可单独成型,并连接到牙套或汽缸盖上。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汽缸盖一体形成在牙套上的类型的乳液泵,在此结构中,第二套筒形成在一体形成的汽缸盖和牙套上。

或者,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汽缸盖和牙套各自单独成型的类型的乳液泵,此时,第二套筒可选择形成在汽缸盖或形成在牙套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的纵剖视图,其中,该乳液泵处于待用状态或上位锁定状态。

图1a是图1的部分I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的另一纵剖视图,其中,该乳液泵处于下位锁定状态。

图2a是图2的部分II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的又一纵剖视图,其中,该乳液泵处于下压或回弹过程中。

图3a是图3的部分III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的压头上的第一套筒的纵剖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的牙套的纵剖视图,在该牙套上一体形成有第二套筒。

图5b是图5a所示牙套的立体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的压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其中第一套筒一体形成在压头上。

图6b是图6a所示压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应当了解,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相矛盾的前提下,在以下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而这些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和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1处于上行程止点位置和下行程止点位置时的纵剖视图。图1中所示的上行程止点位置可以是乳液泵1的上位锁定位置,或者是乳液泵1已经被解除锁定而处于待使用的位置。图2中示出的下行程止点位置可以是乳液泵1的下位锁定位置。

在图1和2所示的乳液泵1包括压头10、牙套20和汽缸30,压头10与牙套20可相对运动地配合在一起,汽缸30通过诸如螺纹连接、卡配等方式与牙套20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压头10的下端连接有活塞杆40,活塞杆40延伸到汽缸30内部,且在活塞杆40的下端设有活塞50,该活塞50的外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汽缸30的内表面过盈配合,以形成密封。在乳液泵1中还设置有弹簧60,该弹簧60对压头10施加向上的偏置力,从而在没有对压头10施加向下的压力时,压头10保持在其上行程止点,从而处于待用状态,或者处于上位锁定状态(对上位锁定类型的乳液泵1而言),而当消费者对压头10施加向下的压力时,压头10将克服弹簧60的偏置力而向下运动,从而将存储在汽缸30中的产品泵送出来。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压头10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套筒11。该第一套筒11可以一体地形成在压头10上,也可以是单独成型,然后再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方式连接到压头10下部,例如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配、焊接等方式。图4示出了单独成型的第一套筒11,图6a和6b中则示出了第一套筒11与压头10一体形成的情形。

在牙套20上设置有第二套筒21,该第二套筒21同样可以是一体地形成在牙套20上,也可单独成型,然后再以已知的方式连接到牙套20上。图5a和5b示出了第二套筒21一体形成在牙套20上的情形。至于第二套筒21单独成型的情况,可参照以上关于第一套筒11的单独成型所描述的内容。

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可相对滑动地配合在一起,并且被设置成当压头10处于下位锁定状态(图2)、或者处于上位锁定状态或待用状态(图1)时,在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之间形成密封,而当压头10在下压或回弹的过程中,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之间存在间隙。

在图中所示的乳液泵1的较佳结构中,第一套筒11套在第二套筒21的外侧,并且在第一套筒11的内表面上和第二套筒21的外表面上分别形成有若干环形凸起。当第一套筒11的内表面上的环形凸起和第二套筒21的外表面上的环形凸起互相接触时,在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之间形成密封。

图4和5a、5b以下位锁定的乳液泵1为例示出了第一套筒11和一体形成在牙套20上的第二套筒21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第一套筒1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两个环形凸起,即第一环形凸起12和第二环形凸起13,第一环形凸起12位于第一套筒11的下部,第二环形凸起13位于第一套筒11的上部。

相对应地,如图5a和5b所示,在牙套20的第二套筒21的上部的外侧形成有第三环形凸起22。

当压头10处于下位锁定状态时,第三环形凸起22与第一套筒11上部的第二环形凸起13过盈配合,从而在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之间形成密封,如图2以及图2a的局部放大图中所示的那样。

当解开乳液泵1的锁定状态,使得压头10向上运动到其行程的上止点时,第三环形凸起22与第一套筒11下部的第一环形凸起12过盈配合,在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之间形成密封,如图1和图1a的局部放大图中所示的那样。

而当消费者为使用产品而按压压头10以使压头向下运动,或者在下压了压头之后撤去压力而使压头10向上回弹时,第三环形凸起22既不与第一环形凸起12相接触,也不与第二环形凸起13相接触,从而在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之间形成间隙(如图3和3a所示),该间隙在使用过程中允许外界空气流入乳液泵1中并进入容器(未示出),以补偿因产品被泵出而在容器中形成的负压。

较佳地,以上所述的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形成为薄壁的结构,由此赋予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一定的挠性,从而有助于第三环形凸起22与第一环形凸起12和第二环形凸起13之间的过盈配合,且有助于当第三环形凸起22与第一环形凸起12和第二环形凸起13脱离接触时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的复位。作为替代的或附加的手段,也可通过有弹性材料形成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来赋予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的过盈配合以及脱离接触之后复位的能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乳液泵1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对以上所描述的结构进行修改,仍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以上参照附图所描述的乳液泵1的结构中,汽缸盖和牙套20一体地形成在一起。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汽缸盖与牙套20各自独立成型并组装在一起的结构也是乳液泵领域中常见的。此时,第二套筒21可形成在汽缸盖(未在图中单独示出)上,汽缸盖再连接到牙套20上。

以上所描述的结构是以下位锁定类型的乳液泵为例的。对于上位锁定类型的乳液泵,由于其锁定位置和待使用位置都是压头10的行程上止点处或附近,因此第一套筒11上的第一环形凸起12和第二环形凸起13都形成在第一套筒11的下部,甚至,第一环形凸起12和第二环形凸起13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单个环形凸起。即,在上位锁定类型的乳液泵中,第一套筒11上可以最少只包括一个形成在其下部的环形凸起。

在另一种结构中,在第一套筒11中可只在下部形成一个环形凸起,而在第二套筒2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一个环形凸起。这样,同样可在压头10到达其行程上止点和行程下止点时,在第一套筒11和第一环形凸起12之间形成密封。

进一步地,可以是第二套筒21套设在第一套筒11的外侧,从而在第二套筒21的内表面和第一套筒11的外表面上分别形成环形凸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