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水服和气袋边缝密封压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489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水服和气袋边缝密封压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水服和气袋边缝密封压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不仅对消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且

对于产品如食品、医药、茶叶等包装的结构也要求趋于精美、结实、耐用。对于生活用品如防水服、气袋、保鲜膜等其密封程度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包装过程中,通常采用手工粘贴的方式制作。然而,这种手工制作的方式一方面难得贴平整,尤其是四边缘及四角等位置,手工贴的方式容易松边、起泡、打皱;另一方面,由于手工因人而异,也会导致产品外表质量不一致,影响产品外观,而且手工作业耗时耗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昂,即使有些通过特定装置进行压平,但是这种装置通常采用较复杂的结构组成,通过众多复杂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对位定位等结构来实现机械化压边操作,很明显这种大型设备生产成本较高,操作不便,而且包边对折处并没有很好的贴合效果和平整对齐。采用机械化、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设备及工装时,不可避免地会使其难以包紧,出现折边、打皱、起泡等质量缺陷。而且工装夹具在快速、大力的反复作用下,极易损坏、松脱,不能可靠地经久耐用。因此极易在压边时包不紧,形成“松边”、“打皱”等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水服和气袋边缝密封压制装置,其操作简便快捷、包边质量好且平整、经久耐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水服和气袋边缝密封压制装置,它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为两端小,中间大,所述手柄(1)前端连接有两侧壁等高的凹槽(2),凹槽(2)中设置有固定的圆形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中部套有用于滚动的滚筒(102),所述手柄(1)末端设置有U形块(3),U形块(3)中设置有滚动轴(4),所述滚动轴(4)中部安装有圆盘(101)。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102)直径大于凹槽(2)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102)超出凹槽(2)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轴(4)末端套有螺母(41)。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101)固定于滚动轴(4),随滚动轴(4)滚动。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101)直径大于U形块(3)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1)、凹槽(2)和U形块(3)为木板或中性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服和气袋边缝密封压制装置,采用人工手动滚边,其操作简便快捷、包边质量好且平整、经久耐用。

1、手柄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使手感舒适,不易脱落;

2、采用木质或中性材料,保证装置质轻,成本低;

3、使用滚筒和圆盘两次压边,使气袋压边更加紧凑,不易形成松边、气泡和褶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手柄;2、凹槽;3、U形块;4、滚动轴;5支撑杆;41、螺母;101、圆盘;102、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防水服和气袋边缝密封压制装置,它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为两端小,中间大,所述手柄1前端连接有两侧壁等高的凹槽2,凹槽2中设置有固定的圆形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中部套有用于滚动的滚筒102,所述手柄1末端设置有U形块3,U形块3中设置有滚动轴4,所述滚动轴4中部安装有圆盘101。

优选的,所述滚筒102直径大于凹槽2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滚筒102超出凹槽2宽度。

优选的,所述滚动轴4末端套有螺母41。

优选的,所述圆盘101固定于滚动轴4,随滚动轴4滚动。

优选的,所述圆盘101直径大于U形块3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手柄1、凹槽2和U形块3为木板或中性板。

在具体使用时,将滚筒102放在需要压边的气袋上,握住手柄1用力来回移动,通过转动滚筒102将气袋压紧,再转动方向滚动带有U形块3的圆盘101,使其继续对气袋进行压边,通过两次压边,从而实现其气袋边平整,不易松脱。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