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8117阅读:5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杆升降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杆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丝杆螺母作为传动机构在机械领域中运用十分广泛,通常情况下通过驱动螺母转动即可带动丝杆实现移动,或者通过丝杆的移动带动螺母实现转动,通过上述两种工作状态,来实现各种传动功能需求。当丝杆作为升降机构使用时,通过将丝杆竖直方向安装,通过驱动螺母来实现丝杆的升降,但是现有的丝杆螺母机构,不仅结构复杂,并且安装不变,可承受的载荷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丝杆升降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承受的载荷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丝杆升降机构,包括丝杆,丝杆的顶端设置有PU板,PU板上设置有上平台固定板,PU板下方的丝杆上套设有压盖,压盖与所述的上平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丝杆上还套设有轴承固定套,轴承固定套的内侧与丝杆为螺纹连接,轴承固定套的外侧具有外轴颈部,外轴颈部上方的轴承固定套套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与轴承固定套采用键连接,外轴颈部下方的轴承固定套套设轴承固定座,轴承固定套与轴承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轴承组件,所述的轴承组件包括第一推力球轴承、第一向心轴承、第二推力球轴承和第二向心轴承,轴承固定座的内侧设置有内轴颈部,内轴颈部上方的轴承固定座与轴承固定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的第一向心轴承和第一推力球轴承,内轴颈部下方的轴承固定座与轴承固定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的第二推力球轴承和第二向心轴承,轴承固定座的外侧还套设有下平台固定板,下平台固定板与轴承固定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推力球轴承与第一向心轴承之间、第二推力球轴承与第二向心轴承之间均设置有轴承隔套。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轮采用链轮、皮带轮或齿轮。

优选地,所述的丝杆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端盖。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丝杆升降机构,通过设置有链轮等作为驱动轮驱动轴承固定套转动,轴承固定套再驱动丝杆实现升降运动,轴承固定套通过向心轴承与推力球轴承支撑在下平台固定板上,使得丝杆升降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丝杆能承受的载荷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丝杆升降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上平台固定板,2-压盖,3-轴承固定座,4-下平台固定板,5-轴承固定套,6-丝杆,7-端盖,8-第二向心轴承,9-第二推力球轴承,10-第一推力球轴承,11-第一向心轴承,12-驱动轮,13-PU板,14-轴承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丝杆升降机构,包括丝杆6,丝杆6的顶端设置有PU板13,PU板13上设置有上平台固定板1,PU板13下方的丝杆6上套设有压盖2,压盖2与所述的上平台固定板1固定连接。

丝杆6上还套设有轴承固定套5,轴承固定套5的内侧与丝杆6为螺纹连接,轴承固定套5的外侧具有外轴颈部,外轴颈部上方的轴承固定套5套设有驱动轮12,驱动轮12与轴承固定套5采用键连接,外轴颈部下方的轴承固定套5套设轴承固定座3,轴承固定套5与轴承固定座3之间设置有轴承组件,所述的轴承组件包括第一推力球轴承10、第一向心轴承11、第二推力球轴承9和第二向心轴承8,轴承固定座3的内侧设置有内轴颈部,内轴颈部上方的轴承固定座3与轴承固定套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的第一向心轴承11和第一推力球轴承10,内轴颈部下方的轴承固定座3与轴承固定套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的第二推力球轴承9和第二向心轴承8,轴承固定座3的外侧还套设有下平台固定板4,下平台固定板4与轴承固定座3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推力球轴承10与第一向心轴承11之间、第二推力球轴承9与第二向心轴承8之间均设置有轴承隔套14。

驱动轮12采用链轮、皮带轮或齿轮。

丝杆6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端盖7,能够为丝杆6的底部提供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丝杆6升降机构中,将下平台固定板4固定在需要升降的机座上,通过其他驱动机构可驱动驱动轮12转动,驱动轮12转动时可带动与驱动轮12键连接的轴承固定套5来转动轴承固定套5转动时,带动与轴承套螺纹连接的丝杆6实现升降运动。而丝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平台固定板1,可在上平台固定板1上固定安装需要升降的机构或者装置,上平台固定板1下方通过PU板13与丝杆6间隔,PU板13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保障丝杆6不会传热。轴承固定套5则通过轴承组件安装在轴承固定座3上,轴承组件具有向心轴承和推力球轴承,有效承担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使得丝杆6能够承受一定的径向载荷,提高丝杆6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