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高分子聚乙烯油管内衬管的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2341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分子聚乙烯油管内衬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分子聚乙烯油管内衬管的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油井管作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耗材,在石油工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包括钻柱构件,如钻杆、方钻杆、钻艇,套管及油管等。目前我国每年消耗油井管200多万吨,其中油管的消耗约50万吨。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钢质油管,其使用寿命短、更换周期短,主要原因来自于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腐蚀两个方面。其中,磨损主要表现为偏磨,偏磨之后易加剧油管的电化学腐蚀。另一方面,由于钢质油管内壁容易出现结垢,主要是结蜡,导致油管有效孔径减小,造成不得不频繁升井、停车清洗,既降低生产效率,又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为解决油管的磨损、腐蚀、管壁结垢堵孔等问题,人们尝试了内衬管等多种方法。超高分子聚乙烯由于其防腐、耐高温、耐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油管内衬管中。在管道的吊运时,由于管道为圆柱状,难以对其固定,从而导致吊运时出现较多的问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用于超高分子聚乙烯油管内衬管的吊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超高分子聚乙烯油管内衬管的吊运装置,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段,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所述螺纹滑块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铰链;还包括两个弧形块,弧形块与管体的内侧壁相接触,弧形块上设有两个第二铰链,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通过转动杆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轴顶端延伸至管体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轴顶端固定连接有吊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块的弧度等于管体内侧壁的弧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吊运装置可实现吊运装置与管体的相对固定,便于实现管体的吊运,克服了光滑管体带来吊运困难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中心轴、3-吊环、4-螺纹段、5-螺纹滑块、6-转动杆、7-第一铰链、8-第二铰链、9-弧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超高分子聚乙烯油管内衬管的吊运装置,包括中心轴2,所述中心轴2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段4,螺纹段4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5,中心轴转动时,螺纹滑块5可在中心轴2的螺纹段4上移动;

所述螺纹滑块5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铰链7;还包括两个弧形块9,弧形块9与管体1的内侧壁相接触,弧形块9上设有两个第二铰链8,所述第一铰链7和第二铰链8通过转动杆6活动连接。

所述中心轴2顶端延伸至管体1上方,所述中心轴2顶端固定连接有吊环3,方便吊运3和转动中心轴2。

所述弧形块9的弧度等于管体1内侧壁的弧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整个吊运装置放置到管体1内部,转动吊环3,使中心轴2转动,中心轴2转动后带动两个螺纹滑块5相互靠拢,则转动杆6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此时用手按住转动杆6或弧形块9,以防止弧形块9与中心轴2同时转动,待弧形块9与管体1内侧壁相接触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后、不发生相对转动后松开即可;转动/6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小,则弧形块9与管体1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越大,便可实现吊运装置与管体1的相对的固定,再利用吊钩对管体1进行吊运即可;反向转动吊环3便可实现吊运装置的松开。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