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扎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545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扎把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扎把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扎把机。



背景技术:

金融机具中的纸币扎把机是银行系统的专用工具,由其实现对100张纸币的捆扎。传统的纸币扎把机,都只能完成一条直带的捆扎,捆扎后很容易抽张,造成不安全的因素,为此,还需要手工换位再扎横条,造成扎把操作比较繁琐,容易损伤纸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扎把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扎把机,其中,包括:一支架;一接钞斗,所述接钞斗设置在所述支架的背面;一压扎烫切联动机构,所述压扎烫切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一理齐压钞电机,所述理齐压钞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压扎烫切联动机构的另一侧,所述理齐压钞电机驱动一打杆连接齿轮;一理齐齿条,所述理齐齿条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正面,所述理齐齿条与所述打杆连接齿轮相啮合;一理齐摆臂,所述理齐摆臂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正面;一理齐电机,所述理齐电机驱动所述理齐摆臂来回摆动;一推钞电机,所述推钞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压扎烫切联动机构的另一侧,所述推钞电机设置在所述理齐压钞电机的上侧,所述推钞电机与一推钞电机齿轮相啮合,所述推钞电机通过所述推钞电机齿轮推动理齐的纸钞进入所述压扎烫切联动机构;一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背面的下侧;一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支架的背面的下侧,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

上述的新型扎把机,其中,所述接钞斗包括:一叶轮轴,所述叶轮轴的两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叶轮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叶轮;一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所述叶轮轴的一端,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叶轮轴转动;两支撑轴,所述支架的下部的两侧设置有两所述支撑轴,两所述支撑轴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的底板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轴的上端分别通过一支撑轴固定片与所述支架的中部的两侧固定连接;两轴承挡片,两所述轴承挡片分别设置在两所述支撑轴的上侧,两所述轴承挡片与两所述支撑轴之间分别设置有一直线轴承,两所述轴承挡片具有防止所述直线轴承脱落的作用;两压簧,两所述压簧分别套设在两所述支撑轴上;一托钞板,所述托钞板的一侧边的两侧与两所述轴承挡片固定连接。

上述的新型扎把机,其中,所述压扎烫切联动机构包括:一压钞架,所述压钞架包括两压钞板,两所述压钞板的上端通过一上连杆固定连接,两所述压钞板的下端通过一下连杆固定连接;一纸带通道,所述纸带通道为一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前侧具有一开口,所述环状结构的后侧开设有一贯通的弧形滑道,所述环状结构的下侧开设有一直形滑道,所述上连杆位于所述弧形滑道的内部,所述下连杆位于所述直形滑道的内部,所述纸带通道的下侧安装有一纸带入口;一侧板,所述侧板开设有一环形孔,所述环形孔和所述环状结构相匹配,所述纸带通道的一侧的侧面与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一所述压钞板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另一侧,另一所述压钞板设置在所述纸带通道的另一侧;一烫切模块,所述烫切模块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烫切模块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下侧,所述烫切模块包括一烫刀体,一烫头和一切纸刀;一凸轮,所述凸轮的一侧与所述侧板可转动连接;一压钞架电机,所述压钞架电机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一侧,所述压钞架电机驱动所述压钞架和所述凸轮;一纸带电机,所述纸带电机设置在所述侧板的一侧,通过所述纸带电机使纸带进入所述纸带通道;一活页,所述活页为一倒三角形片体,所述活页的一端与一所述压钞板铰接,所述活页的下端与所述环形孔的上侧铰接。

上述的新型扎把机,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种接钞斗,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叶轮之间还设置有一叶轮检测光耦,一所述支撑轴的下侧设置有一位置检测光耦,一所述支撑轴的上侧设置有一检测位置片,所述检测位置片与一所述轴承挡片固定连接,所述检测位置片设置在所述位置检测光耦的上方,通过所述位置检测光耦检测所述检测位置片的位置,从而确定所述托钞板的位置。

上述的新型扎把机,其中,一所述叶轮片的下方设置有一个第一纸张检测光耦,所述第一纸张检测光耦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两所述支撑轴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纸张检测光耦,所述第二纸张检测光耦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纸张检测光耦位于所述第一纸张检测光耦的下方,所述第一纸张检测光耦与所述第二纸张检测光耦用于检测托钞板上的纸张的位置和厚度。

上述的新型扎把机,其中,两所述压簧的上端分别抵于两所述轴承挡片的下端面,两所述压簧的下端分别抵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压钞板与两所述轴承挡片固定连接的一侧边低于所述压钞板的与所述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相啮合的一电机轴齿轮和一叶轮轴齿轮驱动所述叶轮轴转动。

上述的新型扎把机,其中,所述环状结构的所述开口朝向斜下方,所述烫刀体的上端面正对所述开口,所述烫头与所述烫刀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切纸刀与所述烫刀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切纸刀设置于所述烫头的下侧,所述压钞架电机和所述凸轮连接,所述凸轮的一侧抵于所述烫刀体的下端面,所述烫刀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滑块,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两平行的滑槽,两所述滑块分别与两所述滑槽相匹配,两所述滑块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烫刀体能够通过两所述滑块沿两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环状结构的所述开口朝向斜下方,所述烫刀体的上端面正对所述开口,所述烫头与所述烫刀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切纸刀与所述烫刀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切纸刀设置于所述烫头的下侧,所述压钞架电机和所述凸轮连接,所述凸轮的一侧抵于所述烫刀体的下端面,所述烫刀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滑块,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两平行的滑槽,两所述滑块分别与两所述滑槽相匹配,两所述滑块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烫刀体能够通过两所述滑块沿两所述滑槽滑动,两所述压钞板的侧面均为开口向上的弧形结构,两所述压钞板的上部均向上延伸形成一个三角型凸起。

上述的新型扎把机,其中,设置于所述侧板另一侧的所述压钞板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一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开设有一弧形槽,所述压钞架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设有一电机齿轮,所述压钞架电机的电机轴上还套设有一码盘,所述电机齿轮与一转接齿轮啮合,所述转接齿轮的一侧与一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转接齿轮的齿轮轴与所述凸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弧形槽内。

上述的新型扎把机,其中,还包括一接钞板,所述接钞板贯穿所述侧板和所述纸带通道,所述接钞板设置在所述纸带通道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纸币自动理齐后扎把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本实用新型的扎把工序能够在7秒内完成。

(2)本实用新型的占用体积小,应用广泛,能够适用于各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扎把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钞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钞斗中叶轮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钞斗中托板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中压钞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中纸带通道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中压钞板锁紧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中压钞板松开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扎把机的主视图。

附图中:1、支架;11、理齐压钞电机;12、打杆连接齿轮;13、理齐齿条;141、理齐电机;142、理齐摆臂;15、推钞电机;22、叶轮轴;231、叶轮;232、叶轮;233、叶轮检测光耦;24、步进电机;251、支撑轴;252、支撑轴;2521、位置检测光耦;261、支撑轴固定片;262、支撑轴固定片;271、轴承挡片;272、轴承挡片;281、压簧;282、压簧;29、托钞板;2101、第一纸张检测光耦;2102、第二纸张检测光耦;31、压钞架;311、压钞板;3111、凸起;3112、传动板;3113、弧形槽;312、压钞板;3121、凸起;313、上连杆;314、下连杆;32、纸带通道;321、弧形滑道;322、直形滑道;323、纸带入口;33、侧板;331、环形孔;332、滑槽;333、滑槽;34、压钞架电机;341、电机齿轮;342、码盘;35、转接齿轮;351、传动杆;36、接钞板;371、烫刀体;372、烫头;373、切纸刀;38、凸轮;39、纸带电机;310、活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扎把机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扎把机的主视图,请参见图1、图10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新型扎把机,包括有:支架1、接钞斗和压扎烫切联动机构,接钞斗设置在支架1的背面;压扎烫切联动机构设置在支架1的一侧。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新型扎把接钞斗还包括:理齐压钞电机11和理齐齿条13,理齐压钞电机11驱动打杆连接齿轮12,理齐齿条13设置在支架1的正面,理齐齿条13与打杆连接齿轮相啮合12。

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新型扎把接钞斗还包括:理齐摆臂142,理齐电机141和推钞电机15,理齐摆臂142设置在支架1的正面,理齐电机141驱动理齐摆臂142来回摆动,推钞电机15设置在支架1相对于压扎烫切联动机构的另一侧,推钞电机15与推钞电机齿轮(图中未示出)相啮合,推钞电机15通过推钞电机齿轮(图中未示出)推动理齐的纸钞进入压扎烫切联动机构。

还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新型扎把接钞斗还包括:一变压器(图中未示出)和一控制板(图中未示出),变压器(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支架1的下侧,控制板(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支架1的下侧,控制板(图中未示出)与变压器(图中未示出)电连接。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各个机构。

本实施例的接钞斗: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钞斗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钞斗中叶轮机构的示意图,请参见图2、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接钞斗,包括有:支架1,叶轮轴22和步进电机24,叶轮轴22的两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叶轮轴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叶轮231和叶轮232,步进电机24设置在叶轮轴22的一端,步进电机24驱动叶轮轴22转动。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钞斗中托板机构的示意图,请参见图2、图4所示。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接钞斗还包括:支撑轴251,支撑轴252,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支架1的下部的两侧设置有支撑轴251和支撑轴252,支撑轴251和支撑轴252的下端与支架1的底板固定连接,支撑轴251和支撑轴252的上端分别通过支撑轴固定片261和支撑轴固定片262与支架1的中部的两侧固定连接,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分别设置在支撑轴251和支撑轴252的上侧,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与支撑轴251和支撑轴252之间分别设置有两直线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具有防止两直线轴承(图中未示出)脱落的作用,两直线轴承(图中未示出)能够减少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以支撑轴251和支撑轴252为轨道滑动时的摩擦力。

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接钞斗还包括:压簧281和压簧282和托钞板29,压簧281和压簧282分别套设在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上,托钞板29的一侧边的两侧与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固定连接,使得托钞板29能够随着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的上下移动而移动。

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叶轮231和叶轮232之间还设置有叶轮检测光耦233,叶轮检测光耦233用于检测叶轮231和叶轮232的工作状态。

更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轴252的下侧设置有位置检测光耦2521。

再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轴252的上侧设置有一检测位置片2522,检测位置片2522与轴承挡片272固定连接,检测位置片2522设置在位置检测光耦2521的上方,通过位置检测光耦2521检测检测位置片2522的位置,从而确定托钞板29的位置。

还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3所示,叶轮片23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纸张检测光耦2101,第一纸张检测光耦2101与支架1固定连接。

再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轴251和支撑轴252之间设置有第二纸张检测光耦2102,第二纸张检测光耦2102与支架1固定连接。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纸张检测2102光耦位于第一纸张检测光耦2101的下方,第一纸张检测光耦2101与第二纸张检测光耦2102用于检测托钞板29上的纸钞的位置和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所示,压簧281和压簧282的上端分别抵于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的下端面,压簧281和压簧282的下端分别抵于支架1的底板的上端面,压簧281和压簧282能够使托钞板29在没有受到纸钞压力的情况下保持在支架1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压钞板29与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固定连接的一侧边低于压钞板29的与轴承挡片271和轴承挡片272固定连接的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图3所示,步进电机24通过相啮合的电机轴齿轮241和叶轮轴齿轮221驱动叶轮轴22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中压钞架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中纸带通道的示意图,请参见图9、图6、图7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包括有:压钞架31,压钞架31包括压钞板311和压钞板312,压钞板311和压钞板312的上端通过上连杆313固定连接,压钞板311和压钞板312的下端通过下连杆314固定连接。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中压钞板锁紧位置的示意图,请参见图7、图8所示。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所示,压扎烫切联动机构还包括:纸带通道32,纸带通道32为环状结构,纸带通道32的前侧具有一开口,纸带通道32的后侧开设有贯通的弧形滑道321,纸带通道32的下侧开设有一直形滑道322,上连杆313位于弧形滑道321的内部,下连杆314位于直形滑道322的内部。

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图8所示,压扎烫切联动机构还包括:侧板33和压钞架电机34,侧板33开设有环形孔331,环形孔331和纸带通道32环状结构相匹配,纸带通道32的一侧的侧面与侧板33的一侧固定连接,压钞板311设置在侧板33的另一侧,压钞板312设置在纸带通道32的另一侧,压钞架电机34驱动压钞架31。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扎烫切联动机构中压钞板松开位置的示意图,请参见图8、图9所示。

还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压扎烫切联动机构还包括:烫切模块和凸轮38,烫切模块与侧板33固定连接,烫切模块设置在纸带通道32的开口的下侧,烫切模块包括烫刀体371,烫头372和切纸刀373,凸轮38的一侧与侧板33可转动连接。

再有,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压扎烫切联动机构还包括:纸带电机39,纸带电机39设置在侧板33的一侧,通过纸带电机39使纸带进入纸带通道32。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所示,压扎烫切联动机构还包括:活页310,活页310为一个倒三角型片体,活页310的一端与压钞板311的上端铰接,活页310的下端与侧板33的环形孔331的一侧铰接。

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纸带通道32的开口朝向斜下方,烫刀体371的上端面正对纸带通道32的开口,烫头372与烫刀体37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切纸刀373与烫刀体37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切纸刀373设置于烫头372的下侧,通过烫头372粘接纸带,通过切纸刀373切断纸带。

更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压钞架电机34和凸轮38连接,凸轮38的一侧抵于烫刀体371的下端面,压钞架电机34驱动凸轮38转动,进而带动烫刀体371进退。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图8和图9所示,烫刀体37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滑块(图中未示出),侧板33上开设有两平行的滑槽332和滑槽333,两滑块(图中未示出)分别与滑槽332和滑槽333相匹配,两滑块(图中未示出)分别设置于滑槽332和滑槽333的内部,烫刀体371能够通过两滑块(图中未示出)沿滑槽332和滑槽333滑动。

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所示,压钞板311和压钞板312的侧面均为开口向上的弧形结构,压钞板311的上部向上延伸形成一个三角型凸起3111,压钞板312的上部向上延伸形成一个三角型凸起3121,凸起3111和凸起3121的一侧边起到压钞的作用。

更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设置于侧板3另一侧的压钞板311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传动板3112,并且传动板3112上开设有弧形槽3113。

再进一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所示,压钞架电机34的电机轴上套设有一电机齿轮341,电机齿轮341与转接齿轮35啮合。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转接齿轮35的一侧与传动杆351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杆351的另一端设置在弧形槽3113内,压钞架电机34通过电机齿轮341转动带动转接齿轮35转动,进而通过传动杆351控制压钞板311位移,并且转接齿轮35的齿轮轴与凸轮38连接,转接齿轮35转动同时带动凸轮8转动,通过凸轮8的转动控制烫刀体71沿滑槽32和滑槽33滑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9所示,还包括接钞板36,接钞板36贯穿侧板33和纸带通道32,接钞板36设置在纸带通道32的前侧,通过接钞板36的凸起3111和凸起3121与压钞架31的共同作用压紧纸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7所示,纸带通道32的下侧安装有一纸带入口323,纸带从纸带入323口进入纸带通道32。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9所示,压钞架电机34的电机轴上还套设有码盘342,通过码盘342监测压钞架电机34的转速和转动方向。

下面说明压扎烫切联动机构的工作方法:

当钞堆(100张钞)进入到接钞板36上,纸带电机39转动使纸带从纸带入口323进入,绕纸带通道32一圈。接着压钞架电机34转动,带动转接齿轮35转动,压钞架31从如图9所示的初始位置开始沿着弧形滑道321和直形滑道322移动至如图8所示的锁紧位置,压紧钞堆。同时压钞架31推动活页310,直到活页310脱离纸带通道32,此时纸带电机39反向旋转,纸带收紧,紧绕钞堆。在压钞过程中,由于转接齿轮35与凸轮38是同步旋转运动,凸轮38带动烫刀体371斜向上移动,移动至如图8所示的锁紧位置,然后烫头372加热并且烫粘纸带(纸带的背面涂有固胶,遇热熔化粘接),然后切纸刀373向前移动,切断纸带。压钞架电机34继续转动,从而带动转接齿轮35和凸轮38转动,烫刀体371和压钞架31同时移回如图9所示的松开位置,整个压钞、扎带、烫带、切纸四个动作在7秒内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