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盘摇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6125阅读:1235来源:国知局
电缆盘摇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摇转动装置使用的摇把,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手摇转动电缆盘的摇把,属于五金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载方舱或厢式车中通常配有收放电缆用的电缆盘,小型电缆盘一般通过手持摇把摇动电缆盘支撑轴的方式驱动电缆盘转动,从而进行电缆的收放。图1为一种安装在车载方舱或厢式车内的小型电缆盘,其盘体10与盘体支撑轴101固定连接,盘体支撑轴101一端通过轴承座20支撑在盘体框架30左侧上,盘体支撑轴101另一端通过转向齿轮箱40与联轴器内端连接,联轴器外端的外伸方轴50插进摇把一端对应的方孔内。转动摇把,通过方孔带动外伸方轴50转动,再通过转向齿轮箱40和盘体支撑轴30带动盘体10转动,从而完成电缆的收放。电缆盘使用频繁,与其连接的摇把方孔一般采用插床加工,加工精度不高,导致方轴50和方孔之间的间隙过大。手摇摇把时,其横向晃动较大,手感不好;如方孔与方轴50的间隙过小,又会使得方轴50难以插进方孔,导致摇把使用不太方便,既增大了操作时的疲劳感又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电缆盘收放电缆时摇把手感不好晃动较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不易晃动的电缆盘摇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缆盘摇把,包括连接轴头、连接轴头支撑管、连接板和摇把手,所述连接轴头一端与连接轴头支撑管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两端分别与连接轴头支撑管另一端和摇把手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成Z形结构,连接轴头另一端内设有与电缆盘联轴器的外伸方轴对应的方孔;在所述方孔的前端还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外伸方轴后端的圆轴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深度L与方孔深度H之比:L/H=1/2;所述定位孔与圆轴的配合间隙为0.4mm~0.7mm。

进一步的,所述摇把手包括把手体和外套管,所述把手体中部直径小于两端直径,把手体一端端头垂直伸进连接板一端的连接孔后与连接板一端固定连接;把手体一端设有定位环槽,把手体插进外套管中,定位螺钉垂直拧进外套管一端内,定位螺钉的端头嵌进定位环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头、连接轴头支撑管、连接板和把手体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连接轴头另一端内设置了方孔,并在方孔前端设置了与外伸方轴后端的圆轴间隙配合的定位孔,通过圆轴插进定位孔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得到径向定位,不会产生横向晃动。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手感舒服,降低了操作时的疲劳感,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摇把装在电缆盘上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轴头1、连接轴头支撑管2、连接板3和摇把手4,连接轴头1的下端与连接轴头支撑管2上端内壁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连接板3弯折成两端有高低差且平行的形状,其两端分别与连接轴头支撑管2下端和摇把手上端垂直焊连成Z形结构。连接轴头1上端内设有与电缆盘联轴器的外伸方轴50对应的方孔11,在方孔11的前端还设有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与外伸方轴50后端的圆轴501间隙配合,本实施例定位孔12的深度L与方孔11的深度H之比:L/H=1/2,确保连接轴头1和本实用新型既能可靠连接又得到精确定位。定位孔12与圆轴501的配合间隙为0.4mm~0.7mm。这样的配合间隙使得圆轴能轻松地插进定位孔内,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得到径向定位,摇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方便、手感舒服,不会产生横向晃动。

摇把手4包括把手体41和外套管42,把手体呈两端大中间小的哑铃形,其中部直径小于两端直径,减小了把手体41和外套管42内壁的接触面积。把手体41上端端头垂直伸进连接板3左端的连接孔后与连接板3一端焊连。把手体41上端设有定位环槽411,把手体41插进外套管42中,定位螺钉43垂直拧进外套管42上端内,其端头嵌进定位环槽411中,使得外套管42得到轴向定位。摇动本实用新型时,外套管42可绕把手体41转动,改善了操作手感。

连接轴头1、连接轴头支撑管2、连接板3和把手体4均采用不锈钢制成,不需刷防锈漆,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