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丝状缠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606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纤维丝状缠绕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机构,特别是一种纤维丝状缠绕机构,用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方面,缠绕机构自古有之,并且缠绕机构一直是纺织领域中重要的一环,良好的缠绕对丝线在后续运输和使用过程具有积极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纤维丝线在缠绕过程中容易发生打结,并且不同的中孔大小需要更换不同的尺寸的缠绕杆,非常不利于控制成本。

中国发明专利201210305484.1 公布了,一种缠绕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机架内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传动盘、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盘、与传动盘相连的转盘、设置在转盘上2-8根的纱筒固定杆和设置在转盘上2-8 根的纱张力排布杆;纱筒固定杆与纱张力排布杆交替、均匀、对称的设置在转盘上;纱筒固定杆与纱张力排布杆数量相等;驱动盘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盘转动。 该专利对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无法做到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更加简单合理,成本更低,设计多样化的纤维丝状缠绕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纤维丝状缠绕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缠绕部和驱动部,驱动部包括电机、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部包括层状分布的缠绕杆阵列,任意一层缠绕杆阵列为多个缠绕杆以圆形排列构成,缠绕杆的中间设置有螺纹,缠绕杆的两端设置有完全相同的卡扣,任意一层缠绕杆阵列底部设置有旋转式圆环形的缠绕杆底座,任意一个缠绕杆底座设置有独立的电机,所有缠绕杆底座均设置有齿轮,所有电机外侧均设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电机通过主动带轮进而与从动带轮相连,从动带轮与齿轮相连,所有电机安装在电机架上;缠绕杆底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凹槽,凹槽位于缠绕杆底座与缠绕杆的连接处,凹槽形状与卡扣形状相匹配;当缠绕杆阵列为一层时,缠绕杆底座设置伸缩弧形拉杆;当缠绕杆阵列多于一层时,相邻的缠绕杆底座之间存在间隙;所有缠绕杆底座与一个共同的支撑架相连,任一缠绕杆底座与支撑架之间通过一个伸缩直立拉杆相连。采用主动带轮带动从动带轮的设计有效做到不同的电机分别传动不同的缠绕杆底座,从而带动不同层的缠绕杆阵列运动,实现纤维丝缠绕时中心孔径大小的变化,方便快捷,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同时缠绕杆可以上下移动,支撑架也可以上下移动,可以以此调节缠绕杆底座的垂直高度,方便调节纤维丝缠绕后的高度,同时缠绕杆上的螺纹设计有效减少了打结率和坏线率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当缠绕杆阵列为一层时,缠绕杆底座内部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用于容纳伸缩弧形拉杆。伸缩弧形拉杆可以调节缠绕杆底座的半径,实现纤维丝缠绕时中心孔径大小的连续变化。

本实用新型当缠绕杆阵列为多层时,主动带轮的直径和从动带轮的直径与其驱动的缠绕杆底座的直径线性正相关。在保证缠绕杆阵列转动时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该设计最为合理,减少了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齿轮之间局部压力,增加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当缠绕杆阵列为多层时,任一两个缠绕杆底座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连接栓,连接栓用于与地面相连。该结构有效稳定缠绕杆阵列高速转动时纤维丝状缠绕机构的稳定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较低的成本,避免了缠绕杆的更换,实现了纤维丝缠绕时中心孔径大小的连续变化或者多级变化,同时大幅增加了缠绕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坏线率和打结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缠绕杆阵列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缠绕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缠绕杆阵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直立拉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架和伸缩直立拉杆安装后立体结构示意图(单层缠绕杆阵列)。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缠绕杆底座正视结构示意图(拉伸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

本实施例纤维丝状缠绕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缠绕部和驱动部。驱动部包括电机、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缠绕部包括层状分布的缠绕杆阵列。本实施例中缠绕杆阵列共有三层。

任意一层缠绕杆阵列为多个缠绕杆2以圆形排列构成,相邻的缠绕杆阵列之间距离相差d。缠绕杆2的中间设置有螺纹21,缠绕杆2的两端设置有完全相同的卡扣22,任意一层缠绕杆阵列底部设置有旋转式圆环形的缠绕杆底座1,任意一个缠绕杆底座1设置有独立的电机,所有缠绕杆底座均设置有齿轮,所有电机外侧均设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电机通过主动带轮进而与从动带轮相连,从动带轮与齿轮相连,所有电机安装在电机架上。

缠绕杆底座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位于缠绕杆底座1上,同时位于缠绕杆底座1与缠绕杆2的连接处,凹槽11形状与卡扣22形状相匹配;缠绕杆底座1设置伸缩弧形拉杆12;所有缠绕杆底座1与一个共同的支撑架3相连,任一缠绕杆底座1与支撑架3之间通过一个伸缩直立拉杆4相连。

伸缩直立拉杆4由顶部圆柱体41、中间圆柱体42和底部圆柱体43以上中下位置关系组成。顶部圆柱体41的直径小于中间圆柱体42的直径,中间圆柱体42的直径小于底部圆柱体43的直径,中间圆柱体42和底部圆柱体43的中间部分为中空结构,顶部圆柱体41可内陷于中间圆柱体42中间,中间圆柱体42可内陷于底部圆柱体43中间,从而调节伸缩直立拉杆4的垂直高度。

缠绕杆底座1内部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用于容纳伸缩弧形拉杆12。伸缩弧形拉杆12可以调节缠绕杆底座1的半径,实现纤维丝缠绕时中心孔径大小的连续变化。

本实施例中,主动带轮、该主动带轮驱动的从动带轮和该从动带轮缠驱动的绕杆底座1为一组传动机构。同一组传动机构的主动带轮的直径与其驱动的缠绕杆底座1的直径线性正相关,同一组传动机构的从动带轮的直径与其驱动的缠绕杆底座1的直径线性正相关。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主动带轮的直径为从动带轮的直径一半,从动带轮的直径为缠绕杆底座1的直径的一半。在保证缠绕杆阵列转动时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该设计最为合理,减少了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齿轮之间局部压力,增加了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电机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底部设置有连接栓,连接栓用于与地面相连。该结构有效稳定缠绕杆阵列高速转动时纤维丝状缠绕机构的稳定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较低的成本,避免了缠绕杆2的更换,实现了纤维丝缠绕时中心孔径大小的连续变化或者多级变化,同时大幅增加了缠绕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坏线率和打结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