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成型的瓦楞纸缓冲电机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733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纸成型的瓦楞纸缓冲电机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纸成型的新型瓦楞纸缓冲电机包装结构,是针对电机的缓冲衬垫,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保护电机。属于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运输包装目前普遍采用外框架结构包装,电机包装到顾客手中时常出来破损现象,其原因之一是外框架结构在吊装过程中经过受力,磕碰冲撞易造成脱落,使包装箱破损,其设计结构存在一定缺陷另外,外框架结构的包装式样陈旧落后,表观质量差。要使电机完好无损的交到顾客手中,首要的问题是要保证包装质量。电机从出厂到顾客手中要经过许多个环节,电机在运输、装卸、储存等流动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各样的负载作用,要保证电机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各种损伤,其运输包装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电机本身的特点,其包装设计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一是保证电机在流动过程中不发生动力学负载引起的破损;二是防止由于雨水浸入而发生的锈蚀。除此之外,其综合效益要好,因此,改进电机包装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纸成型的新型瓦楞纸缓冲电机包装结构,其目的是针对电机的缓冲衬垫,从运输、装卸、储存等流动过程中受到的负载作用考虑,稳定和保护电机,避免电机与外包装箱的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纸成型的瓦楞纸缓冲电机包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端插口1、上端开口2、上端页片3、三棱柱4、四棱立柱5、圆形开口6、插舌开口7、插舌9、左端上顶板10、左端内侧板12、左端边板13、底板14、竖板15;其中结构的最右端是圆形开口6,插舌9在圆形开口6的下方,底板14在结构的底端,底板14的右侧是插舌开口7,圆形开口6通过插舌9插入插舌开口7与底板14相连,底板14的左端是两个竖直放置底板在14上的四棱立柱5,四棱立柱5的上方是横向三棱柱4,两个四棱立柱5紧贴左端边板13并与三棱柱4相连,左端内侧板12穿过上端插口1与左端上顶板10相连接,由两个上端页片3形成的上端开口2在左端上顶板10的正下方,左端上顶板10与竖板1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仅能防压抗震,而且易于成形,重量较轻,绿色环保;确保电机在运输、装卸、储存等流动过程中固定稳住电机,防止受到的负载作用而破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机缓冲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电机缓冲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1-2是电机缓冲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 2是电机缓冲结构一纸成形展开示意图。

图3-1是电机缓冲结构折叠步骤一示意图。

图3-2是电机缓冲结构折叠步骤二示意图。

图3-3是电机缓冲结构折叠步骤三示意图。

图3-4是电机缓冲结构折叠步骤四示意图。

图3-5是电机缓冲结构折叠步骤五示意图。

图3-6是电机缓冲结构折叠步骤六示意图。

图3-7是电机缓冲结构折叠步骤七示意图。

图4-1是电机缓冲结最终结构示意图一。

图4-2是电机缓冲结最终结构示意图二。

图4-3是电机缓冲结最终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的1是上端插口、2是上端开口、3是上端页片、4是三棱柱、5四棱立柱、6是圆形开口、7是插舌开口、8是黏贴处、9是插舌、10是左端上顶板、11是右端上顶板、12是左端内侧板、13是左端边板、14是底板、15号是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 一纸成型的瓦楞纸缓冲电机包装结构,包括上端插口1、上端开口2、上端页片3、三棱柱4、四棱立柱5、圆形开口6、插舌开口7、插舌9、左端上顶板10、左端内侧板12、左端边板13、底板14、竖版15;其中结构的最右端是圆形开口6,插舌9在圆形开口6的下方,底板14在结构的底端,底板14的右侧是插舌开口7,圆形开口6通过插舌9插入插舌开口7与底板14相连,底板14的左端是两个竖直放置在底板14上的四棱立柱5,四棱立柱5的上方是横向三棱柱4,两个四棱立柱5紧贴左端边板13并与三棱柱4相连,左端内侧板12穿过上端插口1与左端上顶板10相连接,由两个上端页片3形成的上端开口2在左端上顶板10的正下方,左端上顶板10与竖版15连接。

对照图1、1-1、1-2,可知电机缓冲结构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瓦楞纸板折叠而成的。

对照图2,可知该设计是由一页纸板按照尺寸裁剪后折叠而成的一纸成形的缓冲结构,其中图2中的黑色实线为裁切线,虚线为折叠线。

对照图3-1、3-2、3-3、3-4、3-5、3-6、3-7,缓冲结构的折叠过程可清晰的展现。电机缓冲结构由前方圆形开口、后方三棱柱和四棱立柱、上方顶面开口、斜上方矩形开槽、底面插舌组成。前方圆形开口6直径237mm,圆形开口距外纸板75mm,后方四棱柱长68mm、宽125mm、高105mm,三棱柱长70.5mm、其内切圆直径为15mm,上端开口2长125mm、宽147mm,整个缓冲衬垫长2205.16mm,宽254mm,高319mm。

对照图4-1、4-2、4-3,可知前方圆形开口6利用插舌9固定,来保护电机端盖(包括风扇和风罩);后方三棱柱4利用胶黏剂粘结,来保护电机后端凸出的转轴;前后方共同保证电机不上下左右晃动;两旁的四棱立柱5由内装物电机抵住,加固三棱柱的稳定性;顶端的开口2卡住电机上方的油盖,起到保护的作用。

实施时,圆形开口6在整个结构的最右端,圆形开口下方是插舌9,整个结构底端部分是底板14,底板偏右位置有插舌开口7,圆形开口6通过插舌9插入插舌开口7与底板14相连,固定住右端整个结构,底板14的左端是两个四棱立柱5竖直放置在底板14上,横向三棱柱14放置在四棱立柱5上方,两个四棱立柱5紧贴左端边板13,同时,与三棱柱14相连的左端内侧板12穿过上端插口1,与左端上顶板10相连接,两个上端页片3分别向外折叠形成开口2,开口2在左端上顶板10正下方,且与左端上顶板10通过竖板15紧密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