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2382发布日期:2018-09-29 04:4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卸扣,更详细地涉及在建筑物的施工现场或船舶制造现场等中,为了顺畅地提升高重量的被提升物体,与被提升物体相连接而使用的卸扣。



背景技术:

在基于建筑产业的趋势的大型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认识到形成基础的钢骨施工为最重要的工程。钢骨施工作为在大型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必须的施工,是形成建筑物的骨架的过程,这种钢骨施工的基本作业为利用设在现场的塔式起重机提升各种钢结构物,并由作业人员组装而上升。

像这样,各种钢结构物及船舶部件等利用人力难以移动及提升的被提升物体通过起重机被提升,在起重机设有钩,在物品设有卸扣,从而通过将上述钩与卸扣相连接,来提升被提升物体。

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2-0131882号中提出与这种卸扣相关的技术。

以下,作为现有技术对在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2-0131882号中公开的容易结合及分解的卸扣简要地进行说明。

图1为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2-0131882号(以下称为“现有技术”)中容易结合及分解的卸扣的立体图。

如图1所述,提供容易结合及分解的卸扣10,现有技术的容易结合及分解的卸扣包括:卸扣本体100,两端的侧面隔开恒定的间隔相向;卸扣销200,通过贯通形成于上述卸扣本体100的两端的贯通孔120,来与上述卸扣本体100相结合;以及安全销300,以贯通形成于上述卸扣销200的一端的插入孔244的方式相结合,其特征在于,上述安全销300在上述卸扣本体100的外侧与上述卸扣销200垂直结合。

但是,基于现有技术的容易结合及分解的卸扣在利用卸扣相连接起重机的钩和高重量的被提升物体的过程中,载荷集中在卸扣本体100,从而存在上述卸扣本体100破损或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卸扣:在卸扣主体与提升环单独地附加形成辅助提升环,从而与增强强度一同防止提升环的两端部向内测方向变形,当在提升环和作为辅助的两个环连接绳等时,以与多个地点相接触的状态连接,因而将卸扣的摇晃最小化,并通过弹性力或螺栓等防止卸扣销的松动,在卸扣主体的两端部中先插入卸扣销的前端的侧的端部扩张形成,从而可提高基于增强的拉伸强度。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可通过卸扣实现,上述卸扣包括:卸扣主体,在一侧开放形成的两端部分别贯通形成有孔,另一侧被封闭并形成提升环,在上述提升环附加形成有辅助提升环;以及卸扣销,依次贯通并螺旋紧固于形成在上述卸扣主体的一侧的孔。

一方面,上述卸扣主体的两端部中的一侧端部可以其截面积大于另一侧端部的截面积的方式扩张形成。

此时,在上述卸扣主体的两端部中,先被插入上述卸扣销的前端的侧的端部可扩张形成。

尤其,上述辅助提升环的特征在于,可拆装于上述提升环。

并且,本发明还可包括弹性体,上述弹性体被插入于上述卸扣销的外周面,当上述卸扣销紧固于上述卸扣主体的孔时,对上述卸扣销向插入的相反方向产生弹性力,从而防止松动。

并且,本发明还可包括防松动部件,上述防松动部件以在上述卸扣销的凸缘上位于形成在上述卸扣主体的一侧端部的外壁的槽部内的方式得到固定。

其中,在上述防松动部件的前方还可设有辅助防松动部件,上述辅助防松动部件位于形成在上述卸扣主体的一侧端部的外壁的槽部内并被弹性部件支撑。

尤其,当绳被挂在上述提升环和上述辅助提升环时,缠绕在上述提升环的下端的上述绳的两侧端部可平行地与上述辅助提升环相接触,或者缠绕在上述提升环的下端的上述绳的两侧端部可在上述提升环与上述辅助提升环之间交叉后与上述辅助提升环相接触。

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在卸扣主体与提升环单独地附加形成有辅助提升环,从而与增强强度一同防止提升环的两端部向内测方向变形,当绳等与提升环和辅助提升环相连接时,以与多个地点相接处的状态连接,因而将卸扣的摇晃最小化,并通过弹性力或螺栓等防止卸扣销的松动,在卸扣主体的两端部中先插入卸扣销的前端的侧的端部扩张形成,从而可提高基于增强的拉伸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容易结合及分解的卸扣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卸扣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卸扣的主视图。

图4为示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卸扣中绳被挂在提升环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卸扣中绳被挂在提升环和辅助提升环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及图7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设于卸扣的弹性体的变形前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及图9为示出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卸扣设有防松动部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及放大图。

图10为对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卸扣附加有辅助防松动部件的状态进行部分放大示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在说明书全文中,针对于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卸扣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卸扣的主视图,图4为示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卸扣中绳被挂在提升环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卸扣中绳被挂在提升环和辅助提升环的状态的立体图。

根据这些附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卸扣100包括卸扣主体110及卸扣销150,并起到相互连接起重机的钩和被提升物体的功能。

卸扣主体110通过铸件成型,在相同水平线上分别贯通形成孔132、142,使得后述的卸扣销150与以开放的方式形成连接被提升物体的下端的两端部130、140相结合,连接起重机的钩的上端封闭并形成提升环120,包括附加形成于上述提升环120上的辅助提升环122。

辅助提升环122以小于上述提升环120的圆弧半径的圆弧形状附加形成于提升环120的上部面,从而与增强强度一同可分散载荷集中在上述提升环120。

一方面,作为一例,在提升环120挂有绳r而提升的情况下,处于两端平行的上述绳r的内面分别与上述提升环120的两侧上述提升环120的两侧顶点部位和辅助提升环122的两侧顶点相接触的状态,因而在上述提升环120和上述辅助提升环122的多个地点支撑来防止卸扣100的摇晃。(参照图4)

并且,作为一例,在绳r以“8”字形状的缠绞状态双重地被挂在提升环120和辅助提升环122而提升的情况下,以在上述提升环120与上述辅助提升环122之间,上述绳r交叉一次的状态,处于上述绳r的内面与两侧顶点部位分别与辅助提升环122的两侧顶点部位相接触的状态,从而通过在上述提升环120和上述辅助提升环122的多处支撑,来防止卸扣100的摇晃。(参照图5)

尤其,上述辅助提升环122提升低重量被提升物体,提升环120通过高重量的被提升物体提升,并可根据被提升物体的重量选择性地使用。

此时,开放两端部130、140的下端,使得与被提升物体相连接的连接环或绳等可向卸扣主体110的内部进入。

并且,在卸扣主体110的两端部130、140中形成于一侧端部130的孔132的内周面形成有螺旋槽134,使得形成于卸扣销150的后端的螺旋突起156螺旋紧固,在形成于另一侧端部140的孔142的内周面形成有螺旋槽144,使得形成于卸扣销150的前端的螺旋突起158螺旋紧固。

尤其,从正面和侧面观察时,在上述卸扣主体110的两端部130、140中,先插入卸扣销150的前端的一侧端部130扩张形成为越靠近下部就比另一侧端部截面积越大。即,从正面观察上述卸扣主体110时,上述卸扣主体110的一侧端部130的厚度t1大于另一侧端部140的厚度t2。

这是,卸扣销150的后端位于卸扣主体110的两端部130、140中的一侧端部,在上述情况下,因形成在上述卸扣销150的后端的把手154等的重量载荷集中,因而为了改善上述问题,通过使上述一侧端部130的厚度变厚来增强。

卸扣销150以在利用铸件成型的状态下,通过机械加工形成螺旋突起156、158等,并与形成于卸扣主体110的两端部130、140的孔132、142相结合,来使所要提升的被提升物体的提升环或与被提升物体相连接的金属丝等捆扎的结构,包括主体152、把手154及螺旋突起156、158。

主体152通过机械加工具有小于前后螺旋突起156、158的外径的外径。

把手154以后方螺旋突起158相邻的方式延伸,并向一侧端部130的外侧露出,当卸扣销150与形成在两端部130、140的孔132、142的螺旋槽134、144相结合时,作业人员可利用手把持。

螺旋突起156、158的一侧螺旋突起156形成于作为把手154侧的主体152的后方,使得可与形成在一侧端部130的孔132的螺旋槽134螺旋紧固,另一侧螺旋突起158形成于上述主体152的前方,从而可与形成在另一侧端部140的孔142的螺旋槽144螺旋紧固。

例示,此时,上述螺旋突起156、158具有相同的外径,但是一侧螺旋突起156的外径小于另一侧螺旋突起158,来当将卸扣销150紧固于形成在卸扣主体110的两端部130、140的孔132、142时,上述另一侧螺旋突起158不紧固于形成在上述卸扣主体110的一侧端部130的孔132的螺旋槽134而贯通,从而可减少基于紧固的时间。

因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卸扣100通过在形成于卸扣主体110的提升环120的上部面形成有辅助提升环122,来增强强度的同时,防止上述提升环120的两端部向内测方向变形,并且以绳r与上述提升环120和辅助提升环122的多处相接触的状态连接,因而将卸扣100的前后摇晃最小化。

尤其,可根据被提升物体的重量选择性地使用提升环120或辅助提升环122。作为一例,在上述提升环120通过高重量的被提升物体提升,上述辅助提升环122提升低重量被提升物体,并上述提升环120通过高重量的被提升物体提升的情况下,与基于上述辅助提升环122的强度增强一同,可分撒载荷集中在提升环。

尤其,将卸扣销150紧固于形成在卸扣主体110的两端部130、140的孔132、142时,使重量偏重的上述卸扣销150的把手154侧的一侧端部130的厚度变厚变大来增强,因而可防止因上述把手154等的重量载荷集中的现象。

图6及图7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设于卸扣的弹性体的变形前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根据这些附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卸扣200包括卸扣主体210、卸扣销250及弹性体260,上述卸扣主体210及卸扣销250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的卸扣销主体及卸扣销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当弹性体260在被插入于上述卸扣销250的外周面的状态下,紧固于形成在卸扣主体210的两端部130、140的孔232、242时,弹性体的前端被形成在卸扣主体210的一侧端部130的孔232支撑,弹性体的后端被卸扣销250的凸缘256a的内面支撑,并压缩前端,从而防止上述卸扣销250在上述孔232、242中松动的现象。

即,当卸扣销250的螺旋突起256、258紧固于形成在卸扣主体210的两端部的孔232、242内的螺旋槽234、244时,上述弹性体260对上述卸扣销250向插入的相反方向产生弹性力,从而防止上述卸扣销250的松动。

此时,以图6为基准,在卸扣销250的螺旋突起256、258中的左侧面紧贴于形成在卸扣主体210的两端部230、240的孔232、242内的螺旋槽234、244中的右侧面的状态下,上述弹性体260借助弹性力相互加压紧贴面,因而防止上述卸扣销250的松动。

在此,未进行说明的附图标记252为主体、254为把手,256、258为螺旋突起。

图8及图9为示出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卸扣设有防松动部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及放大图,图10为对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卸扣附加有辅助防松动部件的状态进行部分放大示出的剖视图。

根据这些附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卸扣300包括卸扣主体310、卸扣销350及防松动部件360,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防松动部件360,上述卸扣销350在上述卸主体310中不松动。

为此,通过在形成于上述卸扣主体310的一侧端部330的外壁形成槽336,在与上述槽336相对应的卸扣销350的凸缘356a上形成螺旋孔h后,使防松动部件360紧固于上述螺旋孔h,来使先紧固的前端位于上述槽336,从而防止上述卸扣销350的松动。

此时,就防松动部件360而言,没有螺栓头的无头螺栓等适用于此。

一方面,上述槽336在卸扣销35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螺旋突起356紧固于形成在卸扣主体310的一侧端部330的孔332的螺旋槽334的过程中,在紧固防松动部件360之前,以顺时针方向为基准示出前端的厚度小于后端的高度差a,以便使上述防松动部件360的前端通过或松动变得容易,在前端和后端边角加工有倒角(chamfer)。

尤其,例示为在卸扣主体310中,形成在一侧端部330的外壁的槽336以形成于卸扣主体310的一侧端部330的孔332为基点形成于两端,但是可仅形成在一端,当卸扣销350紧固于卸扣主体310时,考虑螺旋紧固结束的地点相同的问题而形成。

其中,例示为使防松动部件360在形成在卸扣主体310的一侧端部330的外壁中位于的槽336内部,来防止卸扣销350的松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位于上述防松动部件360的前方的辅助防松动部件362在形成在上述卸扣主体310的一侧端部330的外壁中,位于槽336内部的状态下,可防止卸扣销350的松动。

即,上述辅助防松动部件362为以图10为基准上端形成为可沿着凸缘356a的螺旋孔h升降的圆板形态,并在圆板的底面以半球形状形成底面的圆柱形状的工作销(pin)。

并且,弹性部件364介入于辅助防松动部件362的圆板底面和凸缘356a的螺旋孔h的底面,从而若松动防松动部件360,上述辅助防松动部件362借助上述弹性部件364的弹性力上升。

在此,未进行说明的附图标记中,340为另一侧端部,342为孔,334、344为螺旋槽,352为主体,354为把手,356、358为螺旋突起。

如上所述,本发明虽然通过限定的实施例和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只要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就能从这种记载中进行多种修改及变形。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而是应根据后述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范围及与该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等同的内容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