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位码垛托盘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151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位码垛托盘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货物吊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位码垛托盘库。



背景技术:

在码头、仓库、生产线进行货物、工件自动吊装时,其码垛系统中要用到托盘。以往的供托盘装置采用液压、电动驱动加丝杆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和齿轮齿条传动等机构从下向上顶升托盘,采用气缸驱动的转动式插销对托盘抬高后的停留位置进行限位。由于顶升机构自身有一定高度,这样自动送出的托盘就至少有600mm高,这样就造成码垛机械手底座要加高,进料待码输送机也要加高,不但增加了成本,也不利于码垛机械手稳定工作,特别是在高度受到限制的厂房里,就必须开发出一种低位码垛托盘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码垛机械手底座和进料待码输送机加高不利于码垛机械手稳定工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位码垛托盘库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位码垛托盘库,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升降机构、托盘组、用于输送托盘的托盘输送机、用于锁紧定位托盘组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分别固定在升降机构下端左、右两侧的内侧壁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卡爪气缸、分别铰接固定在卡爪气缸两端并以铰接点为支点向托盘组的方向转动的托盘卡爪,所述托盘卡爪的端部为与托盘上插孔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轨、在滑轨内上下滑动的两组滑轮、升降气缸、升降架,所述滑轨固定在机架内侧壁上,升降气缸固定在机架顶部且其活塞杆向下贯穿机架,升降架与升降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滑轮分别固定在升降架外侧壁的上、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和升降架均为下端开口的U形架。

进一步地,还包括托盘限位器,所述托盘限位器固定在升降架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限位器为四个,托盘限位器固定在升降架的下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机架顶部设置升降气缸,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架上下移动,而升降架上的托盘卡爪向内摆动插入托盘的叉孔内,从而实现托盘的升降;本发明的低位码垛托盘库结构简单、投入资金少,便于安装和维护,实现了低位托盘的自动输送,同时也减少了设备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横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气缸,2、机架,3、升降架,4、滑轮,5、滑轨,6、托盘组,7、托盘输送机,8、托盘卡爪,9、卡爪气缸,10、托盘限位器,11、升降机构,12、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低位码垛托盘库,包括机架2、固定在机架2上的升降机构11、托盘组6、用于输送托盘的托盘输送机7、用于锁紧定位托盘组6的定位机构12。所述定位机构12分别固定在升降机构11下端左、右两侧的内侧壁上,所述定位机构11包括卡爪气缸9、分别铰接固定在卡爪气缸9两端并以铰接点为支点向托盘组6的方向转动的托盘卡爪8,所述托盘卡爪8的端部为与托盘上插孔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

所述升降机构11包括滑轨5、在滑轨5内上下滑动的两组滑轮4、升降气缸1、升降架3,所述滑轨5固定在机架2内侧壁上,升降气缸1固定在机架2顶部且其活塞杆向下贯穿机架2,升降架3与升降气缸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滑轮4分别固定在升降架3外侧壁的上、下端。所述机架2和升降架3均为下端开口的U形架,托盘组6内置于升降架的框架中。

本发明的低位码垛托盘库的升降架3内侧壁上还可固定有托盘限位器10。所述托盘限位器10为四个,托盘限位器10固定在升降架3的下部。

本实施例中,托盘组6由四个托盘整齐叠放在一起,假设托盘组6从下往上各个托盘依次设定为P1、P2、P3、P4,本发明的低位码垛托盘库在初始状态时,所有托盘支撑在托盘输送机7上。当升降气缸1收缩活塞杆时,升降气缸1拉动升降架向上时,升降架3带动滑轮4沿滑轨5向上运动,当升降架3上升到设定高度时,卡爪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使卡爪气缸9两端的托盘卡爪8向内摆动从而插入托盘P2的叉孔内,对托盘进行卡紧固定,然后升降架3带动托盘P2、P3和P4继续向上运动,直到托盘P1与托盘P2分离。托盘P1与托盘P2分离后,托盘P1被托盘输送机7送出,至此实现自动送出空托盘。托盘P1被完全送出后,升降气缸1驱动升降架3下降到最低点,剩余的托盘重量全部落在托盘输送机7上,卡爪气缸9驱动托盘卡爪8向外摆动,至此完成送出一个空托盘流程。重复该输送步骤,就能将托盘库中的托盘一一运出。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