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758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的轿厢是一个由多块板结构封闭而成的箱式空间,轿内指令板安装在轿厢内,轿内指令板一端通过通信线与电梯主控系统连接,另一端与楼层按键连接,轿内指令板采集轿厢楼层组合按键信号传送到电梯主控系统,电梯主控制系统发出控制指令控制轿厢升降。电梯的语音报站器提供行梯过程中的语音报站,到站钟提示,背景音乐,设置维护人员联系方式等多样化的服务。

现有技术中,语音报站器与轿内指令板采用独立的通信线接口与电梯主控系统相连,如图1。专业人员通过语音报站器上的相关按钮,对语音报站器进行背景音乐选择、报站语言选择、报站音量大小调节等操作。

但是,电梯的语音报站器通常都安装在轿厢隔板内部,以防止非专业维保人员误操作,影响语音报站器正常工作。当专业维保人员需要对语音报站器进行调节与控制时,必须借用开锁工具,打开轿厢隔板,通过语音报站器上的按钮才能实现对语音报站器的控制,大大增加了专业维保人员工作量,且存在现场维保时,开锁工具丢失就无法对语音报站器进行设置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提高语音报站功能的调节效率,且避免维保风险。

本发明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包括:

功能按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内招板;以及,

调节装置,与所述功能按键连接,用于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根据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调节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梯主控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还用于在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向所述电梯主控装置发送楼层控制信号;

所述电梯主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楼层控制信号控制轿厢升降,并在轿厢升降到相应楼层时,向所述调节装置发送语音播报信号,以使所述调节装置根据调节后的语音报站功能进行语音播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轿内指令板和语音报站器:

所述轿内指令板与所述功能按键连接,用于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根据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向语音报站器发送调节信号;

所述语音报站器与所述轿内指令板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梯主控装置;

所述轿内指令板还与所述电梯主控装置连接,用于在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向所述电梯主控装置发送楼层控制信号;

所述电梯主控装置还与所述语音报站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楼层控制信号控制轿厢升降,并在轿厢升降到相应楼层时,向所述语音报站器发送语音播报信号,以使所述语音报站器根据调节后的语音报站功能进行语音播报。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轿内指令板和语音报站器集成到同一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按键包括语音报站使能按键和语音报站调节按键;

所述调节装置具体用于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根据所述语音报站使能按键的操作信号,使能语音报站调节功能,进而根据所述语音报站调节按键的操作信号调节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在语音报站调节功能使能时开始计时,并在计时未达到预设时长且所述调节装置接收到任一按键操作信号时重新开始计时;所述调节装置在计时单元的计时达到预设时长时或在电梯不满足维保条件时,自动退出语音报站调节功能。

优选地,所述语音报站使能按键为预设的电梯楼层按键的组合,所述语音报站调节按键为预设的电梯楼层按键。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语音报站控制方法,能够应用于上述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调节装置采集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所述功能按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内招板上;

所述调节装置根据采集到的操作信号调节所述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轿内指令板和语音报站器;

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所述轿内指令板采集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并根据所述操作信号向所述语音报站器发送调节信号;

所述语音报站器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所述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将功能按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内招板上,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通过调节装置采集用户操作功能按键所触发的操作信号,并根据该操作信号实现对电梯语音报站功能的调节,满足专业维保人员在不打开轿厢隔板的情况下对报站语音器进行调节的需求,有效提高语音报站功能的调节效率,避免时间浪费和维保风险;将轿内指令板与语音报站器集成到同一电路板,节省了空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梯语音报站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参见图2,该系统包括:

功能按键1,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内招板;以及,

调节装置2,与所述功能按键1连接,用于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根据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调节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按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内招板上,用户进入电梯轿厢即可对功能按键进行操作。调节装置集成有语音报站调节功能和楼层控制功能。在电梯检修或者故障状态下,维保开关打开,电梯处于维保状态,维保人员进入电梯轿厢对功能按键进行操作,调节装置采集维保人员操作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并根据该操作信号调节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其中,语音报站功能的调节包括语音播报选择、背景音乐选择、到站钟提示调节、音量大小调节、维保人员电话设置、电梯当前状态设置等,另外,还可根据用户需求添加其他功能。本实施例满足专业维保人员在不打开轿厢隔板的情况下对报站语音器进行调节的需求,有效提高报站语音的调节效率,避免时间浪费和维保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梯主控装置3;

所述调节装置2还用于在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功能按键1的操作信号向所述电梯主控装置3发送楼层控制信号;

所述电梯主控装置3用于根据所述楼层控制信号控制轿厢升降,并在轿厢升降到相应楼层时,向所述调节装置发送语音播报信号,以使所述调节装置根据调节后的语音报站功能进行语音播报。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维保开关保持关闭状态,用户进入电梯轿厢对功能按键进行操作,以选取所需到达的楼层,调节装置采集用户操作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并根据该操作信号向电梯主控装置发送楼层控制信号,以通过电梯主控装置发出控制指令进行轿厢升降控制,将用户送至其所需楼层。在轿厢运行至用户所需楼层时,电梯主控装置将包含电梯相关状态的语音播报信号发送给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接收到该语音播报信号后即可按照设置的语音播报功能进行语音播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轿内指令板和语音报站器:

所述轿内指令板与所述功能按键连接,并用于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根据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向语音报站器发送调节信号;

所述语音报站器与所述轿内指令板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梯主控装置;

所述轿内指令板还与所述电梯主控装置连接,并用于在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向所述电梯主控装置发送楼层控制信号;

所述电梯主控装置还与所述语音报站器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楼层控制信号控制轿厢升降,并在轿厢升降到相应楼层时,向所述语音报站器发送语音播报信号,以使所述语音报站器根据调节后的语音报站功能进行语音播报。

需要说明的是,轿内指令板与语音报站器通过通信线连接,且轿内指令板与功能按键连接,以将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接入到语音报站器中,同时,轿内指令板和语音报站器采用独立的通信线与电梯主控装置连接。在电梯检修或者故障状态下,维保开关打开,电梯处于维保状态,维保人员进入电梯轿厢对功能按键进行操作,轿内指令板采集维保人员操作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并根据采集到的操作信号向语音报站器发送调节信号,使语音报站器根据该调节信号相应调节语音报站功能。在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用户进入电梯轿厢对功能按键进行操作,以选取所需到达的楼层,轿内指令板采集用户操作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并根据该操作信号向电梯主控装置发送楼层控制信号,以通过电梯主控装置发出控制指令进行轿厢升降控制,将用户送至其所需楼层。在轿厢运行至用户所需楼层时,电梯主控装置将包含电梯相关状态的语音播报信号发送给语音调节器,语音调节器接收到该语音播报信号后即可按照设置的语音播报功能进行语音播报。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轿内指令板和语音报站器集成到同一电路板。

需要说明的是,轿内指令板和语音报站器一体化构成一体机,使功能按键在接入到轿内指令板的同时,接入到语音报站器,一体机通过通信线采集对语音报站进行调节的操作信号或对楼层进行控制的操作信号,在采集到对语音报站进行调节的操作信号时,实现对语音报站功能的调节;在采集到对楼层进行控制的操作信号,向电梯主控装置发送楼层控制信号,通过电梯主控装置发出控制指令进行轿厢升降控制,并在轿厢运行至相应的楼层时控制语音报站器进行语音播报。采用轿内指令板和语音报站器一体化的结构形式,节省空间和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按键包括语音报站使能按键和语音报站调节按键;

所述调节装置具体用于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根据所述语音报站使能按键的操作信号,使能语音报站调节功能,进而根据所述语音报站调节按键的操作信号调节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即维保开关打开时,为了确保电梯安全性,楼层控制功能,即电梯升降控制功能关闭。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电梯轿厢的内招板上单独设有若干个语音报站功能按键,一般分为语音报站使能按键和语音报站调节按键。在进行语音报站调节时,先对语音报站使能按键进行操作,使语音报站器使能,再对语音报站调节按键进行操作,以对报站语音进行调节。

假设语音报站功能按键包括按键1、按键2、按键3和按键4,其中,按键1为语音报站使能按键,按键2、按键3和按键4为语音报站调节按键,具体的,按键2为菜单键,按键3和按键4分别为向上键、向下键。在维保开关打开时,维保人员进入轿厢内部,先按压按键1使能语音报站按键功能,然后通过按键2、按键3和按键4进行报站语音的调节与控制,例如音播报选择、背景音乐选择、到站钟提示调节、音量大小调节、维保人员电话设置、电梯当前状态设置等,而无需打开轿厢隔板,进入隔板内调节语音报站器的内置设置按钮。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语音报站使能按键为预设的电梯楼层按键的组合,所述语音报站调节按键为预设的电梯楼层按键。

需要说明的是,电梯轿厢的内招板上的某几个楼层按键为语音报站功能按键,一般分为语音报站使能按键和语音报站调节按键。其中,语音报站使能按键一般为几个楼层按键的组合,可由维保人员自行设置。

假设语音报站使能按键为组合按键“12566”,楼层按键“1”为菜单键,楼层按键“2”为向上键,楼层按键“3”为向下键。在维保开关打开时,维保人员进入轿厢内部,首先在设定的有效时间内,按楼层组合按键“12566”使能语音报站按键功能,然后通过楼层按键“1”、楼层按键“2”及楼层按键“3”进行报站语音的调节与控制,例如音播报选择、背景音乐选择、到站钟提示调节、音量大小调节、维保人员电话设置、电梯当前状态设置等,而无需打开轿厢隔板,进入隔板内调节语音报站器的内置设置按钮。

需要说明的是,语音报站使能按键和语音报站调节按键也可采用其他按键设置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在电梯出现故障或其他维保状态,语音报站调节功能使能时开始计时,并在计时未达到预设时长且所述调节装置接收到任一按键操作信号时重新开始计时;所述调节装置在计时单元的计时达到预设时长时或在电梯不满足维保条件时,自动退出语音报站调节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语音报站按键功能使能后,若在预设时长内无任何按键操作,即自动退出语音报站调节功能;或者,在电梯不满足维保条件时,自动退出语音报站调节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将功能按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内招板上,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通过调节装置采集用户操作功能按键所触发的操作信号,并根据该操作信号实现对电梯语音报站功能的调节,满足专业维保人员在不打开轿厢隔板的情况下对报站语音器进行调节的需求,有效提高语音报站功能的调节效率,避免时间浪费和维保风险;将轿内指令板与语音报站器集成到同一电路板,节省了空间和成本。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系统进行电梯语音报站控制的方法,参见图5,该电梯语音报站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调节装置采集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所述功能按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内招板上;

步骤s2、所述调节装置根据采集到的操作信号调节所述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轿内指令板和语音报站器;

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所述轿内指令板采集所述功能按键的操作信号,并根据所述操作信号向所述语音报站器发送调节信号;

所述语音报站器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所述电梯的语音报站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将功能按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内招板上,在电梯处于维保状态时,通过调节装置采集用户操作功能按键所触发的操作信号,并根据该操作信号实现对电梯语音报站功能的调节,满足专业维保人员在不打开轿厢隔板的情况下对报站语音器进行调节的需求,有效提高语音报站功能的调节效率,避免时间浪费和维保风险;将轿内指令板与语音报站器集成到同一电路板,节省了空间和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