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替换式胶囊乳液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52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替换式胶囊乳液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替换式胶囊乳液瓶。



背景技术:

现有带泵头的乳液瓶分为两种:吸管式与真空式。真空式乳液瓶是利用真空泵头与瓶底的洞口,让瓶体内的真空夹层向上吸,将瓶内济体向上挤压后吸出,真空瓶可製造密封环境,有助护肤品内活性物的保存,但真空瓶仅能做抛弃式设计,即使可打开填充内容物,消费者也无法自行製造真空的填充环境。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

1.市售化妆品带泵头的乳液瓶都为一次性设计,对环境污染大,此发明将泵头与瓶身设计为具长用性的可替换式,搭配抛弃式胶囊,减少垃圾量。

2.少量且密封的胶囊,使用后数天内即可使用完毕,维持内料护肤品开封后的新鲜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替换式胶囊乳液瓶,可有效保存护肤品新鲜度,一般活性物于真空环境开封后于数周至三个月内原料的活性物会失去功效,此发明用量不超过一周,故不仅可减少真空瓶对环境的污染,也能达到新鲜保存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替换式胶囊乳液瓶,所述胶囊乳液瓶包括乳液瓶瓶盖和乳液瓶本体;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乳液瓶本体包括活动底座,同轴向设置在活动底座上的内壳,以及同轴向设置在内壳外面并包围内壳的外壳,在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活动底座滑动的轨道;在所述内壳和外壳上设有形状相同的矩形开口,在所述矩形开口处设置有装有乳液的胶囊;

所述乳液瓶瓶盖为带有吸管式泵头的乳液瓶瓶盖,所述带有吸管式泵头的乳液瓶瓶盖与所述外壳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底座包括侧板和底板,侧板通过活动套装置与底板上下活动连接,所述装有乳液的胶囊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活动底座沿着轨道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胶囊由活动底座的底板至底时放入,活动底座升上后内壳背面会形成封口挡住外壳置入胶囊的矩形开口,反向旋转能够将胶囊推出。

进一步地,所述胶囊采用圆环体结构,所述圆环体结构从上到下依次由上凸起圆环、凹陷圆环和下凸起圆环组成,所述上凸起圆环的高度为15mm,所述上凸起圆环的厚度为1mm,且在胶囊的杯口处的圆环内的厚度3mm;所述凹陷圆环的高度为5mm,凹陷的深度为1.5mm;所述下凸起圆环的高度为5mm,所述下凸起圆环的的厚度为0.5mm;所述下凸起圆环的外直径为30mm。

进一步地,所述胶囊设计为小量15g且开封前以铝膜封存。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的高度为60mm,内直径为41mm,外直径为43mm;设置在内壳上的矩形开口为第一矩形开口,第一矩形开口长为37mm,宽为33mm;在第一矩形开口的上方开有与第一矩形开口贯通的第二矩形开口;所述第二矩形开口的长为36mm,宽为10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高度为99mm,内直径为43.2mm,外直径为47mm;设置在外壳上的矩形开口为第三矩形开口,所述第三矩形开口的长度为31mm,宽为28mm。

进一步地,所述带有吸管式泵头的乳液瓶瓶盖包括同轴向设置的瓶盖、泵头、气密垫片和吸管;所述吸管安装在泵头的下方,且穿过气密垫片;所述吸管从气密垫片算起向下的长度为23mm。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和气密垫片的外直径均为47mm,所述瓶盖与气密垫片之间的高度为39mm。

进一步地,在工作时,旋转底部使活动底座顺内壳与外壳轨道向上将胶囊顶上,并由泵头吸管刺破胶囊。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的优异效果是:

本发明虽是使用较普遍的吸管式泵头,但因胶囊设计为小量且开封前以铝膜封存,可有效保存护肤品新鲜度,一般活性物于真空环境开封后于数周至三个月内原料的活性物会失去功效,此发明用量不超过一周,故不仅可减少真空瓶对环境的污染,也能达到新鲜保存的目的。

为减少以新鲜保存为目的之包装使用后的垃圾量,也比一般替换装式的护肤品包装使用更方便,且更具保鲜能力。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可替换式胶囊乳液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带吸管泵头乳液瓶瓶盖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活动底座的展开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活动底座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活动底座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内壳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内壳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内壳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外壳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外壳的展开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外壳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胶囊的主视图;

其中:10-活动底座,20-内壳,30-外壳,40-乳液瓶瓶盖,401-吸管,402-泵头,403-气密垫片,50-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组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替换式胶囊乳液瓶,其主视图如图1所示,所述胶囊乳液瓶包括乳液瓶瓶盖40和乳液瓶本体;乳液瓶本体包括活动底座10,同轴向设置在活动底座上的内壳20,以及同轴向设置在内壳外面并包围内壳的外壳30,在内壳20与外壳30之间设有活动底座滑动的轨道;在内壳20和外壳30上设有形状相同的矩形开口,在矩形开口处设置有装有乳液的胶囊50;

乳液瓶瓶盖为带有吸管式泵头的乳液瓶瓶盖40,带有吸管式泵头的乳液瓶瓶盖40与外壳30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带有吸管式泵头的乳液瓶瓶盖40与外壳采用卡合或螺纹进行连接,形成一体式外壳。

本发明提供的活动底座的展开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如图3、4和5所示,活动底座包括侧板和底板,侧板通过活动套装置与底板上下活动连接,装有乳液的胶囊50设置在底板上,活动底座10沿着轨道上下滑动。

本发明提供的胶囊的主视图如图12所示,胶囊50由活动底座的底板至底时放入,活动底座升上后内壳背面会形成封口挡住外壳置入胶囊的矩形开口,反向旋转能够将胶囊推出。

胶囊50采用圆环体结构,所述圆环体结构从上到下依次由上凸起圆环、凹陷圆环和下凸起圆环组成,所述上凸起圆环的高度为15mm,所述上凸起圆环的厚度为1mm,且在胶囊的杯口处的圆环内的厚度3mm;所述凹陷圆环的高度为5mm,凹陷的深度为1.5mm;所述下凸起圆环的高度为5mm,所述下凸起圆环的的厚度为0.5mm;所述下凸起圆环的外直径为30mm。

胶囊设计为小量且开封前以铝膜封存。

本发明提供的内壳的主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如图6、7和8所示,内壳20的高度为60mm,内直径为41mm,外直径为43mm;设置在内壳20上的矩形开口为第一矩形开口,第一矩形开口长为37mm,宽为33mm;在第一矩形开口的上方开有与第一矩形开口贯通的第二矩形开口;所述第二矩形开口的长为36mm,宽为10mm。

本发明提供的外壳的主视图、展开图和俯视图分别如图9、10、和11所示,外壳30的高度为99mm,内直径为43.2mm,外直径为47mm;设置在外壳上的矩形开口为第三矩形开口,所述第三矩形开口的长度为31mm,宽为28mm。

带有吸管式泵头的乳液瓶瓶盖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包括同轴向设置的瓶盖、泵头402、气密垫片403和吸管401;吸管401安装在泵头的下方,且穿过气密垫片403;所述吸管401从气密垫片403算起向下的长度为23mm。

瓶盖和气密垫片403的外直径均为47mm,所述瓶盖与气密垫片403之间的高度为39mm。

在工作时,旋转底部使活动底座顺内壳与外壳轨道向上将胶囊顶上,并由泵头吸管刺破胶囊。

应该明白,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实例。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得到重新安排。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且不是要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发明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发明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