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53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保温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盒。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饮食中,往往会做几道菜,而几道菜不会同时出锅,做好最后一道菜,准备食用时,前面的菜已经变凉了,尤其是冬季和寒冷的气候下,目前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将已变凉的菜再用微波炉加热,这种方法费时、不环保,而且二次加热也影响口感。

因此,如何对多道饭菜同时进行保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温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多道饭菜同时保温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盒,包括多个隔板、多个侧围板和一个底板;每一所述侧围板呈两端开口的腔体形状,且多个所述侧围板的内径依次减小;每一所述隔板包括面板、第一凸板、第二凸板,所述第一凸板和所述第二凸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面板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凸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凸板的直径,所述面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凸板的直径,多个所述隔板的面板直径依次减小;所述底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三凸板;所述第三凸板能够与内径最大的侧围板卡合固定;所述多个侧围板与所述多个隔板交替叠置于所述底板之上,且每一隔板下端的侧围板能够与所述第一凸板卡合固定、上端的侧围板能够与所述第二凸板卡合固定,位于一隔板下端的侧围板的内径与位于所述隔板上端的侧围板的外径相等;多个所述隔板、多个所述侧围板和一个所述底板均采用隔热保温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置于内径最小的侧围板之上;所述顶盖包括顶板、第四凸板、把手,所述第四凸板和所述把手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四凸板能够与内径最小的侧围板卡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凸条,所述多个凸条与所述第三凸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多个所述凸条用于支撑所述基板。

本发明提供的保温盒,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多个直径依次减小的隔板、多个内径依次减小的侧围板和一个底板,在使用时,将第一个碗碟放入底板后,在所述底板上依次放置一侧围板、一隔板,该侧围板的一端开口与底板上的第三凸板卡合固定、另一端开口与隔板上的第一凸板卡合固定,后续将碗碟依次放入前一个隔板的第二凸板上,并盖上下一个侧围板,每一隔板的第一凸板与其下方的侧围板卡合固定、每一隔板的第二凸板与其上方的侧围板卡合固定,通过交替叠置的侧围板和隔板,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隔板正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隔板侧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剖视图;

附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顶盖侧视图;

附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多个侧围板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保温盒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保温盒,附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包括多个隔板、多个侧围板和一个底板13。在图1中,仅示出了具有三个侧围板和两个隔板的情形,即第一侧围板12、第二侧围板22、第三侧围板32,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2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隔板和侧围板的具体数量,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隔板、多个所述侧围板、多个所述底板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任意多边形,只要能使得多个所述隔板、多个所述侧板以及一个所述底板之间能够相互匹配即可。

如图1所示,每一所述侧围板呈两端开口的腔体形状,且多个所述侧围板的内径依次减小。即多个所述侧围板的结构相同,均形成一两端开口的腔体形状,其区别在于,多个所述侧围板的大小不同。

附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隔板正视图,附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隔板侧视图。如图1-3所示,每一所述隔板(此处以第一隔板11为例进行说明)包括面板111、第一凸板112、第二凸板113,所述第一凸板112和所述第二凸板113分别设置于所述面板111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凸板1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凸板113的直径,所述面板1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凸板112的直径,即在所述隔板11中面板111的直径大于第一凸板112的直径大于第二凸板113的直径。多个所述隔板结构相同,即多个所述隔板均有面板和位于面板相对两侧的第一凸板、第二凸板构成,其区别在于,多个所述隔板的面板直径依次减小。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3包括基板131和设置于所述基板131表面的第三凸板132;所述第三凸板132能够与内径最大的侧围板卡合固定。所述多个侧围板与所述多个隔板交替叠置于所述底板13之上,且每一隔板11下端的侧围板(即第一侧围板12)能够与所述第一凸板112卡合固定、上端的侧围板(即第二侧围板22)能够与所述第二凸板113卡合固定,位于一隔板11下端的侧围板(即第一侧围板12)的内径与位于所述隔板11上端的侧围板(即第二侧围板22)的外径相等;多个所述隔板、多个所述侧围板和一个所述底板13均采用隔热保温材料制作而成。附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多个侧围板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由于多个侧围板的尺寸不同,且位于一隔板11下端的侧围板(即第一侧围板12)的内径与位于所述隔板11上端的侧围板(即第二侧围板22)的外径相等,因此,当多个所述侧围板不使用时,可以将多个所述侧围板收纳在一起,即可以按侧围板内径从大到小的的顺序,依次将内径较小的侧围板收纳入内径较大的侧围板的空腔内,从而极大的减小了保温盒在不使用时的体积、节省了空间。

附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的剖视图。在使用所述保温盒对所述饭菜进行保温的过程中,将第一个盛有饭菜的碗碟置于所述底板13的第三凸板132上之后,盖上第一侧围板12,使得第一侧围板12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三凸板132卡合固定,然后再在所述第一侧围板12的另一端开口盖合第一隔板11,使得第一隔板11上的第一凸板112与所述第一侧围板12的另一端开口卡合固定;之后再将下一个碗碟置于所述第一隔板11的第二凸板113之上,并盖合第二侧围板22,使得第二侧围板22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隔板11上的第二凸板113卡合固定,最终形成如图4所示的结构。通过多个侧围板与多个隔板的交替叠置,且每一隔板的第一凸板与其下方的侧围板卡合固定、每一隔板的第二凸板与其上方的侧围板卡合固定,不仅可以实现多道饭菜的保温,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卡合固定方式,有效实现了保温盒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保温盒中的顶盖侧视图。为了便于用户拿取所述保温盒中放置的碗碟,优选的,如图1、5所示,所述保温盒还包括顶盖14,所述顶盖14置于内径最小的侧围板之上;所述顶盖包括顶板141、第四凸板142、把手143,所述第四凸板142和所述把手143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14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四凸板142能够与内径最小的侧围板卡合固定。这样一来,当用户需要从所述保温盒中拿出放置的碗碟时,只需手握所述把手143向外拉即可。

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底板13上还设置有多个凸条133,所述多个凸条133与所述第三凸板132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131的相对两侧,多个所述凸条133用于支撑所述基板131。采用这种结构,当将所述保温盒置于桌面时,所述基板131不与桌面接触,由所述基板131下方的多个凸条133与桌面接触,确保了在放置保温盒时的稳定性,防止了保温盒倾倒,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因碗碟、基板的传热对桌面的损伤。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温盒,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多个直径依次减小的隔板、多个内径依次减小的侧围板和一个底板,在使用时,将第一个碗碟放入底板后,在所述底板上依次放置一侧围板、一隔板,该侧围板的一端开口与底板上的第三凸板卡合固定、另一端开口与隔板上的第一凸板卡合固定,后续将碗碟依次放入前一个隔板的第二凸板上,并盖上下一个侧围板,每一隔板的第一凸板与其下方的侧围板卡合固定、每一隔板的第二凸板与其上方的侧围板卡合固定,通过交替叠置的侧围板和隔板,实现了多道饭菜的同时保温,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