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处方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806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整处方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处方传送系统,用于发送药筐和回收药筐,属于自动化药房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药房自动化设备,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医疗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能够极大地提高药品在零售终端储运的效率,减少差错率,节约宝贵的营业面积,继而引发零售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带来经营方式的转变和运营模式的升级。尤其在中国,医院中的药房其面临较大的发药压力,自动化的发药装置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

现有的发药流程大多数基于人工手动完成,这对药师来说是一个很机械而繁琐的过程,而且重复的流程极容易产生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整处方传送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整处方传送系统,特点是:包含进筐输送线以及位于其下方的回筐输送线;

其侧向布置有多个窗口收发筐模块,所述窗口收发筐模块包含上层发筐传输单元以及位于其下的下层回筐传输单元,进筐输送线与每一上层发筐传输单元进料口的衔接过渡处均设有抬升转向装置,将进筐输送线上的物品传送给对应的上层发筐传输单元,回筐输送线与每一下层回筐传输单元的出料口的衔接过渡处均设有抬升转向装置,将对应的下层回筐传输单元上物品传送给回筐输送线;

其侧向至少布置一放收筐模块,所述放收筐模块包含上层发放筐传输单元以及位于其下的下层回收筐传输单元,进筐输送线与上层发放筐传输单元出料口的衔接过渡处设有抬升转向装置,将上层发放筐传输单元的上的物品传送给进筐输送线,回筐输送线与下层回收筐传输单元进料口的衔接过渡处设有抬升转向装置,将回筐输送线上物品传送给下层回收筐传输单元;上层发放筐传输单元的放筐入口与下层回收筐传输单元的收筐出口处布置有收药筐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所述抬升转向装置包含下部的抬升机构以及安装其上的输送机构,抬升机构包含底板以及设置其上的轴承座,固定有偏心轮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轴承座上,所述底板上竖直安装有导向柱,所述输送机构的承载板上设有与其相配的导向孔,输送机构通过其导向孔与导向柱的配合可沿其上下运动;所述输送机构通过其上的工作板承载于偏心轮上,工作板的底面与偏心轮的外圆面相接触,偏心轮旋转运动带动输送机构做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所述输送机构包含两根平行设置的滚筒,滚筒旋转自如的支撑于轴承座上,输送带张紧于两滚筒上,电机与滚筒驱动连接,电机驱动滚筒使输送带往复运动。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固定有偏心轮的旋转轴驱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固定有偏心轮的旋转轴传动连接。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所述收药筐装置包含用于承载物品的堆筐爪机构、用于提升物品的提筐爪机构以及机身框架,机身框架左右两内侧面的上部分别固定一堆筐爪机构,机身框架左右两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上下升降机构,上下升降机构上安装一提筐爪机构,支承并驱动所述提筐爪机构升降。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所述堆筐爪机构包含支撑板座、安装其上的转轴以及安装于转轴上可绕其转动的堆筐爪。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扭簧,扭簧的一脚与堆筐爪的上平面相抵接,另一脚与支撑板座的竖直平面相抵接,使其呈撑开状态,当堆筐爪向支撑板座的竖直平面合拢转动时扭簧受压缩。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所述上下升降机构包含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传动带张紧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传动带上固定提筐爪机构,传动带往复运动带动提筐爪机构上下运动。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左右两个所述堆筐爪机构相平齐;左右两个所述提筐爪机构相平齐。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所述机身框架的左内侧设有两只堆筐爪机构,右内侧设有两只堆筐爪机构,四只的堆筐爪机构的高度一致;机身框架的左内侧设有一只提筐爪机构,位于左侧的前后两堆筐爪机构中间,右内侧设有一只提筐爪机构,位于右侧的前后两堆筐爪机构中间,左内侧的提筐爪机构与右内侧的提筐爪机构同步运动,上下运行高度一致。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整处方传送系统,其中,所述机身框架的底面上设有输送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实现智能收发药筐,准确、高效的发送药,根据医生的处方和药筐一对一的绑定,能自动识别分配窗口,从而实现药品到前端发药窗口的准确性;发完药的空筐通过系统又能自动回到后端,由收药筐装置收集,待命绑筐发药,从而实现高效率的传送和发药;

②抬升转向装置设置于传送线的衔接过渡处或转角处,将物品从一传送线传送给另一传送线;实现高效率准确传送,传送速度快、准确率高、性能稳定;

③采用收药筐装置自动回收空筐,先由提筐爪机构向上运动将空筐向上提起,并顶起堆筐爪机构的堆筐爪,空筐顶过堆筐爪后,堆筐爪受扭簧的作用恢复到水平状态;提筐爪机构再向下运动,使空筐落到堆筐爪上,完成一次收药筐;提筐爪机构再下行,可往复实现收集多个空筐,将其堆集于堆筐爪上,将筐逐个叠加起来;

④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适性强,可对不同医院的格局、处方量等有针对性的设计模块大小,通用性佳;提升工作效率,高效利用场地;智能收发药筐,实现自动化的闭环操作,药筐在整个系统中循环流动使用,不需要人员来回搬运,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的利用医院前台发药区域;

⑤改变工作模式,减少药师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配药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提升医院数据化管理能力。智能收发药筐系统的快速绑定处方信息、自动发送药筐、自动识别窗口、绩效考核统计等一系列功能都能在数据上得以体现,为药房的数据化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抬升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收药筐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收药筐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5:收药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收药筐装置的堆筐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10:收药筐装置的工作状态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整处方传送系统,包含进筐输送线1以及位于其下方的回筐输送线6;

其同侧布置有多个窗口收发筐模块3,窗口收发筐模块3包含上层发筐传输单元31以及位于其下的下层回筐传输单元32,进筐输送线1与每一上层发筐传输单元进料口的衔接过渡处均设有抬升转向装置2,将进筐输送线1上的物品传送给对应的上层发筐传输单元31,回筐输送线6与每一下层回筐传输单元的出料口的衔接过渡处也均设有抬升转向装置2,将对应的下层回筐传输单元32上物品传送给回筐输送线6;

其同侧至少布置一放收筐模块4,放收筐模块4包含上层发放筐传输单元41以及位于其下的下层回收筐传输单元42,进筐输送线1与上层发放筐传输单元41的出料口的衔接过渡处也设有抬升转向装置2,将上层发放筐传输单元41的上的物品传送给进筐输送线1,回筐输送线6与下层回收筐传输单元42的进料口的衔接过渡处也设有抬升转向装置2,将回筐输送线6上物品传送给下层回收筐传输单元42;上层发放筐传输单元41的放筐入口与下层回收筐传输单元42的收筐出口处布置有收药筐装置5。

如图2所示,抬升转向装置2,包含下部的抬升机构22以及安装其上的输送机构21,抬升机构22包含底板以及设置其上的轴承座,固定有偏心轮29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轴承座上,底板上竖直安装有导向柱28,导向柱有两只,对称分布于底板上,输送机构21的承载板27上设有与其相配的导向孔,输送机构通过其导向孔与导向柱28的配合可沿其上下运动;输送机构21通过其上的工作板26承载于偏心轮29上,工作板26的底面与偏心轮29的外圆面相接触,偏心轮29的外圆面包裹有耐摩擦软质材料,偏心轮29旋转运动带动输送机构21做上下运动。

其中,输送机构21包含两根平行设置的主动滚筒23和从动滚筒25,两滚筒旋转自如的支撑于轴承座上,输送带24张紧于两滚筒上,电机与主动滚筒23驱动连接,电机驱动滚筒使输送带24往复运动。输送带24下方的外侧设有皮带张紧机构。

底板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固定有偏心轮的旋转轴传动连接。步进电机电性连接至驱动控制单元。轴承座上安装有码盘,轴承座上还安装有传感器。

步进电机驱动固定有偏心轮的旋转轴运转,进而使偏心轮29带动输送机构21整体做上下运动,由码盘和传感器感测上下位置。

输送机构21的电机驱动主动滚筒23运转,电机可正反转,带动输送带24往复运动。

当物品从x方向输送线往抬升转向装置输送时,抬升转向装置的输送机构输送带同步运转且方向与x方向相同,物品到达抬升转向装置上时,抬升机构22带动输送机构21向下运动,直至物品脱离输送机构21,到达y方向输送线,下降高度的物品由于与y方向输送线有摩擦,实现向y方向传送;反向输送时,当物品从y方向输送线往抬升转向装置输送时,输送机构输送带低于y方向输送线高度,物品到达抬升转向装置正上方时,抬升机构22带动输送机构21向上运动,同时物品开始脱离y方向输送线皮带,当输送机构21到达最高位置时且高度略高于x方向输送线皮带时,输送机构输送带向x方向运转,实现x方向的传送,物品离开抬升转向装置后,抬升机构带动输送机构下降并到达初始位置,以便输送下一个物品,实现高效率准确传送。

如图3~5所示,收药筐装置5,包含用于承载物品的堆筐爪机构52、用于提升物品的提筐爪机构53以及机身框架51,机身框架51左右两内侧面的上部分别固定一堆筐爪机构52,机身框架51左右两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上下升降机构56,上下升降机构56上安装一提筐爪机构53,支承并驱动提筐爪机构53升降。

其中,上下升降机构56包含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传动带张紧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传动带上固定提筐爪机构,传动带往复运动带动提筐爪机构上下运动。

左右两堆筐爪机构相平齐,左右两提筐爪机构相平齐。提筐爪机构53为一l型板材结构。

机身框架51的底面上设有输送带54。

堆筐爪机构52的载物面上和提筐爪机构53的载物面上均设有硅胶垫。

为确保承载药筐的稳定性,机身框架51的左内侧设有两只堆筐爪机构,右内侧设有两只堆筐爪机构,四只的堆筐爪机构的高度一致。

左内侧设有一只提筐爪机构,位于左侧的前后两堆筐爪机构中间;右内侧设有一只提筐爪机构,位于右侧的前后两堆筐爪机构中间;左内侧的提筐爪机构与右内侧的提筐爪机构同步运动,上下运行高度一致。

如图6所示,堆筐爪机构52包含支撑板座521和安装其上的转轴522,堆筐爪523安装于转轴522上可绕其转动;转轴522上安装有扭簧524,扭簧524的一脚与堆筐爪523的上平面相抵接,另一脚与支撑板座521的竖直平面相抵接,使其呈撑开状态,当堆筐爪523向支撑板座521的竖直平面合拢转动时扭簧524受压缩。堆筐爪523只可向上合拢转动,超过水平状态不可向下转动,实现向上单向开启通行、向下限制的作用。

如图7所示,药筐55输送到底部的输送带54上,且药筐55的边缘位于提筐爪机构53上,此时装载药筐55。

如图8所示,提筐爪机构53由上下升降机构56驱动其向上运动,将药筐55向上提升提起,当高于堆筐爪机构52位置时,顶起堆筐爪机构52的堆筐爪523,堆筐爪523向支撑板座521的竖直平面合拢转动,扭簧524受压缩。

如图9所示,药筐55顶过堆筐爪523后,受扭簧524的作用,使其呈撑开状态,堆筐爪523自动恢复到水平状态。

如图10所示,提筐爪机构53向下运动,使药筐落到堆筐爪523上。即完成一次收药筐。提筐爪机构53继续向下运动开始第二次收药筐,如此往复实现多个收药筐动作。

上述整处方传送系统包含上下两层输送系统,上层为送筐,发放筐方向a,下层为回筐,回收筐方向b。

盛装有药品的药筐先从放收筐模块4的上层发放筐传输单元41的放筐入口进入输送线,上层发放筐传输单元41将药筐在其转角处经过抬升转向装置传送给进筐输送线1,进筐输送线1将药筐经过相应的抬升转向装置2在其转角处传送给相应的窗口收发筐模块3的上层发筐传输单元31,即送到相应的窗口位置。将药筐中的药品发放完毕后,空筐投入对应的下层回筐传输单元32上,下层回筐传输单元32将空筐在其转角处经抬升转向装置传送给回筐输送线6,回筐输送线6将空筐在其转角处经抬升转向装置传送给下层回收筐传输单元42,输送到下层回收筐传输单元42的收筐出口处,再通过收药筐装置5将空筐逐个叠加起来。

综上所述,上述系统实现智能收发药筐,准确、高效的发送药,根据医生的处方和药筐一对一的绑定,能自动识别分配窗口,从而实现药品到前端发药窗口的准确性;发完药的空筐通过系统又能自动回到后端,由收药筐装置收集,待命绑筐发药,从而实现高效率的传送和发药。

抬升转向装置设置于传送线的衔接过渡处或转角处,将物品从一传送线传送给另一传送线;实现高效率准确传送,传送速度快、准确率高、性能稳定。

采用收药筐装置自动回收空筐,先由提筐爪机构向上运动将空筐向上提起,并顶起堆筐爪机构的堆筐爪,空筐顶过堆筐爪后,堆筐爪受扭簧的作用恢复到水平状态;提筐爪机构再向下运动,使空筐落到堆筐爪上,完成一次收药筐。提筐爪机构再下行,可往复实现收集多个空筐,将其堆集于堆筐爪上。

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适性强,可对不同医院的格局、处方量等有针对性的设计模块大小,通用性佳。

提升工作效率,高效利用场地;智能收发药筐,实现自动化的闭环操作,药筐在整个系统中循环流动使用,不需要人员来回搬运,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的利用医院前台发药区域。

改变工作模式,减少药师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配药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提升医院数据化管理能力。智能收发药筐系统的快速绑定处方信息、自动发送药筐、自动识别窗口、绩效考核统计等一系列功能都能在数据上得以体现,为药房的数据化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专门人士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申请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