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喷绘布上加盖宣传标签的粘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8059阅读:10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喷绘布上加盖宣传标签的粘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喷绘布上加盖宣传标签的粘贴装置,属于广告宣传制作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广告,源远流长。广告的“破土”是和商品生产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其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希腊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最先由原始社会发展至出现了农业与牧业、农业和手工业两次大分工,有了剩余产品,产生了买卖人和商业,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广告也随之问世。

标签广告是以一个产品的包装、标签或者产品外观本身为其他产品或服务做广告宣传的广告形式,通过产品本身的市场流通,使其附带的广告信息精确的到达目标受众。其具有以下的优势:极具广度和深度:产品可以到达的地方,广告就可以到达,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限制;极有粘性:只要产品包装还存在,它就一直为另一产品产品(或更多产品)代言;极容易吸引注意力:标签广告的广告形式极吸引人,是唯一能做到有效阅读率达到100%的媒体形式;极其精准:没有比标签广告更为精准的广告传播方式了。比如,如何找到高血压治疗仪的目标消费者,最好的广告传播方式就是使用高血压药物的包装作为媒体;极低的广告制作成本,合理的广告传播成本:相对于广告的精准投放效果,广告的传播成本较为合理;至于广告的制作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充分满足各个行业的广告投放需求:餐饮、娱乐、住宿、服装、零售、教育、培训、旅游、it等所有行业。

在广告灯箱的喷绘布上进行粘贴标签广告是一种非常方便快捷的宣传方式,通过粘贴机器将需要的宣传标签粘贴在喷绘布上,如若换新的广告,只需撕下宣传标签即可,现有的宣传标签粘贴机市面上并不存在标准化的机器,能找到的有以下几种:

申请号为200410033832.x,发明名称为“自动粘贴贴纸的装置”,将供给侧的卷片装置固定在作为底座的侧板上,同时在该侧板上固定分离辊、用于回卷的卷片装置和压辊,所述供给侧的卷片装置可陆续放出背面的粘着层贴有剥离纸的广告印刷贴纸,所述分离辊可将供给侧的卷片装置陆续放出的印刷贴纸上的剥离纸分离出来,述用于回卷的卷片装置通过摩擦板接受供给侧卷片装置的驱动,同时将上述分离辊所分离的剥离纸回卷,所述压辊将经所述分离辊分离的印刷贴纸粘贴在移动扶手的表面上,在所述侧板的前方部分设置卡在移动扶手上的子组,以将印刷贴纸的两边粘贴在移动扶手的侧面部分,在所述侧板的前后垂直固定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支撑辊,以在支撑移动扶手上支撑整个装置,将在前后方向卡着扶手的导轨的接触部设在所述侧板的前后位置和所述前后固定的固定板上。

申请号为201520175922.6,发明名称为“一种粘贴贴纸的辅助工具”的专利申请,包括上滚筒、下滚筒、辅助滚轴、齿轮和两块固定板件。所述的下滚筒的滚轴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的辅助滚轴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的辅助滚轴两外端分别设有滚轮,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两固定板件相对设置,两固定板件上相对设置有三对安装孔,所述上滚筒、下滚筒和辅助滚轴两端分别嵌入三对安装孔内与固定板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可以避免在粘贴贴纸过程中贴歪、贴出气泡、损坏贴纸,达到贴纸粘贴得平整美观的目的。

上述的两个实施例,一个结构复杂,操作起来难度较高,另一个只是提供了辅助帮助粘贴工作,还是需要人工进行粘贴,无法提高粘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喷绘布上加盖宣传标签的粘贴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通过滚动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的镜像安装,实现宣传标签的高效率粘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喷绘布上加盖宣传标签的粘贴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喷绘布的平台,在平台上方安装用于布设宣传标签的滚动装置,在平台的下方与滚动装置镜像位置处安装辅助支撑装置,前述辅助支撑装置对应的平台位置处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支撑垫,支撑垫表面对应位置处即为宣传标签粘贴处;

前述的滚动装置包括旋转轮,其通过旋转轴安装在垂直臂上,旋转轮表面布设待粘贴的宣传标签;

前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块,支撑块的表面安装自加热结构,支撑块的底部通过伸缩气缸进行支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自加热结构包括均热板,其呈中空结构设置,在均热板内部填充多孔毛细材料,前述的多孔毛细材料通过导热液进行浸润,在均热板的底部粘贴电阻丝,其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均热板的顶部采用铝制材料制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垂直臂为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一伸缩臂和第二伸缩臂,第一伸缩臂内部呈中空结构,其内壁一侧开设滑动槽,第二伸缩臂的一侧安装滑块,滑块与滑动槽相匹配,第二伸缩臂在第一伸缩臂内部自由滑动,实现垂直臂的伸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支撑块的宽度小于通孔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支撑垫采用塑料材料制作,其上均匀开设多个小孔。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滚动装置的设置,实现宣传标签的匹配粘贴,保证宣传标签粘贴时的平滑度;

本发明通过辅助支撑装置的安装,其与滚动装置镜像安装,对待粘贴的喷绘布实现支撑作用;

本发明通过自加热结构的安装,喷绘布在粘贴宣传标签时进行升温,保证宣传标签与喷绘布的粘合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自加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为垂直臂,2为旋转轮,3为旋转轴,4为支撑块,5为自加热结构,6为伸缩气缸,7为平台,8为支撑垫,9为均热板,10为电阻丝。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特征:垂直臂1,旋转轮2,旋转轴3,支撑块4,自加热结构5,伸缩气缸6,平台7,支撑垫8,均热板9,电阻丝10。

本发明的一种在喷绘布上加盖宣传标签的粘贴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喷绘布的平台,在平台上方安装用于布设宣传标签的滚动装置,在平台的下方与滚动装置镜像位置处安装辅助支撑装置,前述辅助支撑装置对应的平台位置处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支撑垫,支撑垫表面对应位置处即为宣传标签粘贴处;

前述的滚动装置包括旋转轮,其通过旋转轴安装在垂直臂上,旋转轮表面布设待粘贴的宣传标签;

前述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块,支撑块的表面安装自加热结构,支撑块的底部通过伸缩气缸进行支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自加热结构包括均热板,其呈中空结构设置,在均热板内部填充多孔毛细材料,前述的多孔毛细材料通过导热液进行浸润,在均热板的底部粘贴电阻丝,其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均热板的顶部采用铝制材料制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垂直臂为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一伸缩臂和第二伸缩臂,第一伸缩臂内部呈中空结构,其内壁一侧开设滑动槽,第二伸缩臂的一侧安装滑块,滑块与滑动槽相匹配,第二伸缩臂在第一伸缩臂内部自由滑动,实现垂直臂的伸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支撑块的宽度小于通孔的直径。

上述结构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平台,在用于布设喷绘布的平台中间位置开设一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支撑垫;

第二步:安装滚动装置,在旋转轮中心位置安装旋转轴,旋转轴安装在垂直臂上,将待粘贴的宣传标签安装布设在旋转轮外围,同时将旋转轮布设在通孔的正上方;

第三步:安装辅助支撑装置,将支撑块布设在通孔正下方,其通过伸缩气缸实现支撑块的上下移动;

第四步:安装自加热结构,在均热板底部粘贴电阻丝,电阻丝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通,将粘贴电阻丝的均热板放置在支撑块上,正对支撑垫位置;

第五步:设备调试,开启伸缩气缸,调试支撑块上下移动,打开电源,检查电阻丝发热情况,转动旋转轴,实现宣传标签的转动匹配;

第六步:粘贴操作,调节垂直臂的长度,转动旋转轴,使待粘贴宣传标签正对通孔内支撑垫位置,将待粘贴的喷绘布放置在平台上,待粘贴位置对准待粘贴宣传标签,启动伸缩气缸,直至自加热结构与支撑垫相接触,开启电源,电阻丝进行发热,再次调节垂直臂长度,将宣传标签按压在喷绘布上,完成粘贴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自加热结构包括均热板,其呈中空结构设置,在均热板内部填充多孔毛细材料,前述的多孔毛细材料通过导热液进行浸润,在均热板的底部粘贴电阻丝,其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均热板的顶部采用铝制材料制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垂直臂为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一伸缩臂和第二伸缩臂,第一伸缩臂内部呈中空结构,其内壁一侧开设滑动槽,第二伸缩臂的一侧安装滑块,滑块与滑动槽相匹配,第二伸缩臂在第一伸缩臂内部自由滑动,实现垂直臂的伸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支撑块的宽度小于通孔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支撑垫采用塑料材料制作,其上均匀开设多个小孔。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